老燕双鹰 发表于 2013-9-22 14:00

关于道与术的关系

道与术的关系,好比内容与形式的关系,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任何事物都是内容和形式的统一体。在二者的关系中,内容决定形式,形式服从和服务于内容。有什么样的内容,就有什么样的形式。但我们能不能由此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内容比形式更重要?或者干脆认为内容很重要,形式不重要呢?

持这种观点的人,往往忽略了一个事实,那就是内容是需要借助形式的外壳来表达的。就比如一篇文章,思想内容再好,没有合理的表达方式,说出来的话总是言不由衷、辞不达意,别人始终不明白你想要说些什么,搞不清楚你说了些什么,再好的内容也没有用。有的人“坐而论道”或者干脆连个“道”也“论”不清楚,又不愿意或未能在形式上有一定的感知,他无法借助于形式来表现他的思想内涵。
   术是道的的载体,我们通过术领会道的内涵术学得再多而不上升到‘悟道’的层次则‘有术无道,止于术’此句好说得好。‘可是要入道,总是要找到切入点的......这不免又要联系到术了....所以才有道术之说.........’这句话有道理,符和辩证法。
   道起决定作用,术对道有反作用。
   再谈一句精华与糟泊的关系,居里夫人提炼镭那是在多少糟粕里提炼精华的。

老燕双鹰 发表于 2013-9-22 14:01

转帖; 为什么道的理念很难跟技术融合,产生实效?   术的学习可以速成,例如技术分析的领域花个3-6个月就大部分学会了,但道的理念要圆融往往需时3-5年甚至10年以上,因为道的圆融跟个人历练有关,并非单纯知识量的积累。道的理念并不难懂,但难行,所以道行贵在于实行,不能实行的道表示道行尚未成熟,一旦道行成熟,术就自然一通百通。慧能说:何期自性能生万法?表明道成熟,术自然就通了,并且是一通百通。纯粹学技术会面临各种不同的矛盾,搞得心理上容易患得患失,绩效起伏太大,到头来乏善可陈。透过道的理念来看术,不但能超越术的领域,并且看出术有很大的不足之处。
  学道和学术并不矛盾,并且二者相辅相成,但这是在道术圆融之后。一般人先学术,觉得道太抽象不好用,到头来感觉术比较实用,就始终局限在术的领域中。当资金规模只有几十万或几百万的阶段,术的运用很灵活,如果碰上大行情或运气好,照样可以赚大钱。但当规模扩大到几千万或几亿元,成长的速度就开始慢下来,并且有点力不从心的感觉,这时候道的理念才会派上用场,只有透过道的领悟,才能把政经分析和时空法则连为一体,如此一来,大规模操作才能举重若轻。 如果说道是一种智慧的话,那么术就是一种知识,更或者是一种如何把智慧运用到最佳化的方法和策略。如果非要把二者区分开来,那么中庸为道,无为也为道。《孙子兵法》为术,《三十六计》也为术。道追求的是一种整体化的和谐,而术讲求的是一种纷争态势里的输赢。 道是术的母体,道也是术的前提。没有了道的映衬,术便是一种独木之林;没有了术的传承,道便是一种空洞的理论。

回归金三角 发表于 2013-9-22 23:07

老燕双鹰 发表于 2013-9-22 14:0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转帖; 为什么道的理念很难跟技术融合,产生实效?   术的学习可以速成,例如技术分析的领域花个3-6个月就 ...

大部分支持

gf7539120 发表于 2013-9-23 11:54

道是自然规律,术是解决问题的方法,道是趋势和方向,术是技巧,顺道者昌。:#QIAOPI:#QIAOPI:#QIAOPI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关于道与术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