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亚伟:拿什么来拯救你,曾经的辉煌
核心提示:2012年12月27日成立的昀沣受益人110位,资产规模20.619亿元。但结合昀沣一、二季度的持股变化情况来看,王亚伟恐怕是辜负了市场各界的一片期望。坐享各种光环的王亚伟,在真刀真枪拼杀的私募舞台上,拿什么来拯救你曾经的辉煌?众所周知,曾经的“公募一哥”王亚伟“公转私”刷新了圈内的三大纪录:发行纪录、固定管理费用纪录、入门门槛纪录。
但是时隔半年多以来,王亚伟所执掌的第一只私募产品的业绩能否对得起投资人的如此追捧?能否刷新他曾经在华夏基金时的辉煌?
至少,目前为止这依然是一个谜——“外贸信托-昀沣证券投资集合资金信托计划”(以下简称“昀沣”)唯一一份公开的净值是:“2012年12月31日,1.0013”,这距离成立仅仅4天。
不过,目前沪、深A股市场半年报已经全部出炉,其中备受关注的王亚伟旗下昀沣的持股信息也得以解密:
截至2013年6月30日,持股16家,持仓市值128264.2万元,较之于上一期(截至2013年3月31日)的持仓市值104018.5万元增长了23.31%,但持仓市值变化还不能说明什么问题,昀沣的具体业绩情况依然讳莫如深。
可供参考的是,同期上证指数累计涨幅4.60%,深证成指6.28%,沪深300指数7.60%,中小板指数23.70%,创业板指数更是高达49.35%。
然而,通过对昀沣一、二季度的持股变化情况进行深度梳理以后不难发现,王亚伟恐怕是要辜负了市场各界的一片期望。
根据Trans-media止观的调查,2012年12月27日成立的昀沣受益人110位,资产规模20.619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从一、二季度持仓情况来看,昀沣的败笔不可谓不多:
首先,四三只持股市值过亿的重仓股铁龙物流、三聚环保和冀东水泥以及冠农股份让人大跌眼镜;
截至2013年3月31日,昀沣持股27家,持仓市值104018.5万元,其中重仓股前四名分别为三聚环保(1930.00万股,39140.4万元)、铁龙物流(1637.84万股,10318.39万元)、冀东水泥(750.18万股,9242.218万元)以及冠农股份(367.01万股,5850.1394万元)。
但是,这些重仓股的表现似乎并没有给王亚伟带来什么正收益。
其中,看似走势最为强劲的三聚环保,一季度加权均价19.04元/股,而一季度末的收盘价仅为20.28元/股,其后的二季度完全处于横盘整理的震荡格局,长达三个月的时间里累计涨幅仅为3.13%。
需要强调的是,三聚环保起始于2012年底的强势表现背后,源于绿色中国、PM2.5等年初的环保概念炒作。
在累计涨幅超过110%、题材概念炒作退潮以后,三聚环保的横盘格局本质上是前期获利盘兑现,这一点透过二季度末股东人数较一季度末增加58.66%足以佐证。
有意思的是,当大多数人选择获利出局时,王亚伟却选择了反向操作——二季度,昀沣继续大举增持三聚环保579万股,累计持股数量高达2509万股,二季度末的持股市值高达52463.19万元,成为自昀沣成立以来第一大重仓股。
按照期初资产总额计算,该笔持股市值超过26%。而昀沣合同中明确规定,投资于单一公司股票或单一债券、单一基金以成本计价不超过信托财产总值的20%。
假如该笔持股完全符合合同约定,那么昀沣此时的资产总额将超过26亿元,即意味着其收益率已经超过30%。但通过梳理其一、二季度的持股情况,却完全找不出支撑其大幅盈利的来源。
除此之外,铁龙物流、冀东水泥和冠农股份等另外三只重仓股的表现更是不容乐观。
其中,铁龙物流一季度加权均价7.14元/股,二季度则仅有5个交易日短暂超过这一价格,累计跌幅更是高达14.13%,最终从昀沣二季度的持股名单彻底消失;
而冀东水泥的表现更为堪忧,一季度加权均价13.98元/股,基本上正处于“山顶”——随之而来的二季度完全单边下跌,累计跌幅高达34.87%,最终昀沣则被迫在二季度割肉离场;
相比之下冠农股份甚为遗憾。一季度窄幅震荡运行的冠农股份加权均价17.12元/股,二季度一度停牌增发,但复牌后股价未能有超额表现,仅仅1个交易日短暂超过这一价格,整个二季度的加权均价仅为16.08元/股。而从7月初开始冠农股份掀起了一轮涨幅超过60%的单边行情,但王亚伟刚刚割肉离场出局。
其次,扎堆八一钢铁、酒钢宏兴、杭钢股份、三钢闽光等钢铁板块却遭遇股价滑铁卢;
在一季度的持股名单中,最为突出的特征便是对钢铁股的青睐,除此之外就没有扎堆某个行业板块的情形。
截至3月31日,王亚伟一口气囤货了八一钢铁、酒钢宏兴、杭钢股份、三钢闽光等4只钢铁股,累计持股市值6796.232万元。
毋庸置疑,这是王亚伟公转私以来最大的一次错判——钢铁板块在2月初见顶以后便持续单边杀跌,整个二季度板块跌幅累计超过20%,上述四家钢铁股均未能幸免,持续单边杀跌过程中昀沣则被迫斩仓出局,仅仅留下还有希望押注重组的杭钢股份继续站岗。
值得一提的是,在“公转私”之前,王亚伟2010年初曾重仓金融、地产,最终遭遇集体错判而损失惨重;而后2012年王亚伟大批特批银行股的背后,银行股却出现了一轮罕见的暴涨行情。
最后,王亚伟的看家本领——押注重组似乎也不再灵验。
众所周知,王亚伟的声名鹊起主要源于对冷门股的押注,尤其是垃圾股重组得力颇深,最为著名的一役便是中航电子借壳*ST昌河。
但此后屡屡被二级市场所追捧的王亚伟概念股,至今仍然鲜见重复昨天的故事;哪怕是今年以来A股市场并购重组持续高潮迭起,掌趣科技、蓝色光标、乐视网等一系列著名的并购案例,还有层出不穷的借壳上市盛宴中也不曾见到王亚伟这位重组高手的身影。
就昀沣的持股情况来看,广电网络、乐凯胶片、天富热电、中农资源和安彩高科等一大批重组概念的冷门股都迟迟没有动静,而英特集团、和晶科技等精准押注却遭遇重组失败……
而广电网络、乐凯胶片等多家个股,早在多年前就是王亚伟所执掌的华夏大盘精选、华夏策略精选的宠儿——或许,这么多年了,他们都睡着了罢。
但无论如何,昀沣二季度的16家持仓个股表现较之于一季度已经有所改观。从7月初以来的走势看,除了杭钢股份依然深度套牢外,有6家个股基本持平,7家个股或因“名人效应”被追捧后略有盈利,剩下精准押注重组的尤洛卡、和晶科技持仓不多但浮盈可观。
当然,这种业绩表现恐怕是远远不够的。坐享各种光环的王亚伟离开了华夏基金这一平台和昔日的成就之后,真刀真枪拼杀的私募舞台上拿什么来拯救你曾经的辉煌? 我不是王的粉丝。去年底 听过他一次范围不大的演讲。总体感觉:王现在讲究的是资产永续增长,每年净值增长不会太高,如年增长20-30%,但长期看可能相当可观。我想3年后对王进行评价将更客观。所以大家可以看看买王的私募是哪些人,对投资者的资产要求是那些。这就注定王不会激进,不会向某些私募行情好时挣100%,不好时亏50%,一正一反,等于0。当然王的思路是别人看不懂的,所以也无须看。 谁能提供具体数据,单凭外界信息看不太清晰 gaoxu0937 发表于 2013-9-5 13:55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谁能提供具体数据,单凭外界信息看不太清晰
王亚伟本来就不是赚快钱起家的,他是基金经理也好,私募也好,最稳健增长滚雪球式盈利的第一人。 wsw057 发表于 2013-9-5 13:5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王亚伟本来就不是赚快钱起家的,他是基金经理也好,私募也好,最稳健增长滚雪球式盈利的第一人。
绝大部分基金管理人讲的都是类似的东西 不懂,也不了解 !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