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枢之战 发表于 2013-7-2 10:35

缠论的两个前后矛盾之处

本帖最后由 中枢之战 于 2013-7-2 13:38 编辑

最近,再次精读缠论,发现缠论有两个前后矛盾的地方:

一、关于中枢级别扩张
      在第20课“缠中说禅走势中枢级别扩张及第三类买卖点”中,缠师提出了2个“缠中说禅走势级别延续定理”,分别是:      “缠中说禅走势级别延续定理一:在更大级别缠中说禅走势中枢产生前,该级别走势类型将延续。也就是说,只能是只具有该级别缠中说禅走势中枢的盘整或趋势的延续。”      “缠中说禅走势级别延续定理二:更大级别缠中说禅走势中枢产生,当且仅当围绕连续两个同级别缠中说禅走势中枢产生的波动区间产生重叠。”      根据定理二,只有中枢扩展才会产生中枢级别扩张。      但是,在第33课“走势的多义性”中,缠师又说:“例如,5分钟级别的中枢不断延伸,出现9段以上的1分钟次级别走势。站在30分钟级别的中枢角度,3个5分钟级别的走势重合就形成了,而9段以上的1分钟次级别走势,每3段构成一个5分钟的中枢,这样也就可以解释成这是一个30分钟的中枢。这种情况,只要对中枢延伸的数量进行限制,就可以消除多义性,一般来说,中枢的延伸不能超过5段,也就是一旦出现6段的延伸,加上形成中枢本身那三段,就构成更大级别的中枢了。”      显然,这里是说中枢延伸也可以产生中枢级别扩张。      显而易见,这里存在着矛盾。

二、关于第三类买卖点判定
      在第61课“区间套定位标准图解“中,缠师提到:”一个第三类买卖点,至少需要有5段次级别的,前三段构成中枢,第四段离开中枢,第5段构成第三类买卖点。“      但在第54课“一个具体走势的分析”中,缠师对走势(具体走势图见原文)进行分析时写道:“我们就从g0开始,当下地进入图形中。显然,当下走到g1时,由于只有两段,所以不形成任何中枢,当然,如果你是一个分笔操作者,那么g1就构成一个第二类卖点了。当走势发展到d2时,一个1分钟级别的中枢就形成,区间是。后面出现的线段,就要以该区间来决定是中枢震荡还是第三类买卖点。由于d1=g2,那么d2g2这段就属于中枢的震荡。而到d3g3这段,显然已经不能触及,所以g3就是第三类卖点。当然,如果前面d1>g2,那g2就是第三类卖点了。      显然,如果按照这种说法,第61课中关于第三类买卖点必须符合结合律的要求就不成立了。这也是一个矛盾。

萧剑生 发表于 2013-7-2 11:27

回答下第一个问题。
9段延伸中枢升级与两中枢波动重叠而升级并不矛盾。你试着画一下9段延伸升级的图,看看这9段每三个成一个中枢,每两个相邻的中枢,它们是不是中枢的波动是有重叠的。

中枢之战 发表于 2013-7-2 11:31

萧剑生 发表于 2013-7-2 11:2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回答下第一个问题。
9段延伸中枢升级与两中枢波动重叠而升级并不矛盾。你试着画一下9段延伸升级的图,看看 ...

这里的矛盾是指:
缠师提出的”走势延续定理二“与后面的允许中枢延伸产生中枢级别扩张有矛盾。

萧剑生 发表于 2013-7-2 11:35

定理二是基本规则,而中枢延伸9段只是这个基本规则下的一个特例,而且只是形态上有些特殊,原理上并没有突破定理二。是一个种与属的关系。

中枢之战 发表于 2013-7-2 11:40

萧剑生 发表于 2013-7-2 11:35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定理二是基本规则,而中枢延伸9段只是这个基本规则下的一个特例,而且只是形态上有些特殊,原理上并没有突破 ...

这样解释就没问题了。谢谢。
那第二个矛盾的地方呢?如何取舍?

applek 发表于 2013-7-2 11:59

中枢之战 发表于 2013-7-2 11:40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这样解释就没问题了。谢谢。
那第二个矛盾的地方呢?如何取舍?

d1g1+g1d2+d2g2构成中枢,g2d3离开,d3g3回抽出3卖,你自己数数有几段?

中枢之战 发表于 2013-7-2 12:03

applek 发表于 2013-7-2 11:5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d1g1+g1d2+d2g2构成中枢,g2d3离开,d3g3回抽出3卖,你自己数数有几段?

当然,如果前面d1>g2,那g2就是第三类卖点了。
-----------------------------------------------------------------------
矛盾之处说的是这个。这样的话,只有4段。

萧剑生 发表于 2013-7-2 12:23

你的第二个问题,你认为的矛盾之处是:61课说三买卖点要至少第5段才可能出现,而54课的例子却第4段就可以出现三买卖点。

这个问题,其实也存在一个普遍性与特殊性的问题。61课讲得情况是一个正常情况下的普遍现象。61课的中枢,前面是有连接段的,也就是说这个中枢是有方向性的,要么是回升中枢,要么是回调中枢。而54课的特征性表现在哪?表现在缠师给的图,g0前面是没有图的,也就是没有走势的。g0是一个走势的出生。那么在这种情况下,由最初的重叠3段形成的中枢,就是没有方向的中枢。有方向的中枢和没有方向的中枢,也许就是这个矛盾产生的原因。

另外,有些缠友把54课中的这种中枢称之为类中枢,而把相应的三买点称之为类三买,我想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帮助初学的缠友们做些区分。

以上只是个人意见,仅供参考。

中枢之战 发表于 2013-7-2 13:59

萧剑生 发表于 2013-7-2 12:2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你的第二个问题,你认为的矛盾之处是:61课说三买卖点要至少第5段才可能出现,而54课的例子却第4段就可以出 ...

为了方便讨论,我把原图补上了。

涨、下跌、盘整三种基本走势,有六种组合可能代表着三类不同的走势:
陷阱式:上涨+下跌;下跌+上涨。
反转式:上涨+盘整+下跌;下跌+盘整+上涨。
中继式:上涨+盘整+上涨;下跌+盘整+下跌。
--------------------------------------------------------------------------------------
以上是缠师在第16课里对走势组合的完全分类。

从这个分类可以看出,盘整之前的走势必然是上涨或者下跌的趋势(当然,从同级别分解的角度看,是允许”盘整+盘整“的走势的)。

因此,盘整走势的起点总是之前趋势的背驰点,如果是下跌走势的底背驰,则盘整走势中第1段次级别走势必然是向上的,相应的,盘整的中枢应该是回调形成的;如果是上涨走势的顶背驰,则盘整走势中第1段次级别走势必然是向下的,相应的,盘整的中枢应该是回升形成的。因此,盘整中的中枢也应该是有方向的,不存在无方向的中枢。

并且缠师在第20课”缠中说禅走势中枢级别扩张及第三类买卖点“中提到:”而中枢的形成无非两种,一种是回升形成的,一种是回调形成的。“这也支持我上面的说法。

当然,这张图中构成中枢的基础构件实际上是笔,而不是线段,这有特殊的地方。但缠师在第83课中基于稳定性的理由,明确否定了笔作为中枢基础构件的合理性。因此,我倾向于认为第54课具有过渡的性质。特别是考虑到第61课关于第三买卖点结合律的表述异常确定而清晰,加之第61课晚于第54课,我倾向于认为应遵循第61课的原则。

萧剑生 发表于 2013-7-2 16:35

中枢之战 发表于 2013-7-2 13:5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为了方便讨论,我把原图补上了。

涨、下跌、盘整三种基本走势,有六种组合可能代表着三类不同的走势: ...

因此,盘整走势的起点总是之前趋势的背驰点,如果是下跌走势的底背驰,则盘整走势中第1段次级别走势必然是向上的,相应的,盘整的中枢应该是回调形成的;如果是上涨走势的顶背驰,则盘整走势中第1段次级别走势必然是向下的,相应的,盘整的中枢应该是回升形成的。因此,盘整中的中枢也应该是有方向的,不存在无方向的中枢。
----------------------------------------------------------------------------------------------------------------------------
中枢结合之前的走势来看,是有方向的,这是普通情况下的常态,没错。但如果这是一只新股,上市之后就是这种走法,前面根本没有走势,你如何判断它是回调的中枢还是回升的中枢?

并且缠师在第20课”缠中说禅走势中枢级别扩张及第三类买卖点“中提到:”而中枢的形成无非两种,一种是回升形成的,一种是回调形成的。“这也支持我上面的说法。
----------------------------------------------------------------------------------------
缠师这里就是针对常态下的中枢说的。

当然,这张图中构成中枢的基础构件实际上是笔,而不是线段,这有特殊的地方。但缠师在第83课中基于稳定性的理由,明确否定了笔作为中枢基础构件的合理性。因此,我倾向于认为第54课具有过渡的性质。特别是考虑到第61课关于第三买卖点结合律的表述异常确定而清晰,加之第61课晚于第54课,我倾向于认为应遵循第61课的原则。
--------------------------------------------------------------------------------
54课图中,缠师是先假定g0d1这些都是构成中枢的基础(线段),这在原文中是有说明的,缠师只是拿它来举例而已。严格说起来,g0d1连笔都算不上,d2g2也不是笔,不可能和其它段是同级别的,学时不可拘泥是笔还是线段这此细枝末节上。缠师在这节课里,主要是教大家如何分解组合一段走势,以达到最能指导当下操作的目的。

中枢之战 发表于 2013-7-2 17:00

萧剑生 发表于 2013-7-2 16:35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因此,盘整走势的起点总是之前趋势的背驰点,如果是下跌走势的底背驰,则盘整走势中第1段次级别走势必然是 ...

学时不可拘泥是笔还是线段这此细枝末节上。缠师在这节课里,主要是教大家如何分解组合一段走势,以达到最能指导当下操作的目的。
---------------------------------------------------------------------
我能体会到这层意思。
谢谢。

jinfeng1978 发表于 2013-7-9 22:23

非常好的2个问题,我也碰到了。非常感谢楼上大侠们的解答。

波段之旅 发表于 2016-12-14 17:13

的确存在矛盾之处,这没有什么可辩解的,为什么会出现矛盾,我认为这是缠在分享理论的时候,理论逐步完善的结果,其实归根结底,只要是3段次级别走势重叠就是中枢,而缠在早前的分享中,将中枢和中枢震荡(盘整)混到了一起,当然我相信这是他没有主观意识到,基于盘整背驰和背驰的比较多数是基于中枢震荡的,只有中枢震荡延伸出9段,中枢的级别才会升级,否则中枢和中枢震荡就是同级别,而中枢震荡和中枢的区别在于中枢震荡是中枢的笔破坏,具有动力学意义。因此54课就是基于中枢的比较,而61课则是基于中枢震荡的比较。

子榕 发表于 2016-12-14 21:22

本就没有标准答案,如何讨论标准答案??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缠论的两个前后矛盾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