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菜也是菜 发表于 2013-6-22 11:49

收获分享

最近一直努力实现缠论程序化分解。现有的内置程序分笔指标,局限性太大。对于终极目标1F走势分解并递归,再加上买卖点分类、当下走势分类、背驰判断等等,内置指标是满足不了的。
还有一种基于现有股软的指标编写方式,就是通过接口用C++等语言来写Dll,这比纯粹的内置公式系统要强大很多了,但也仍然有局限性,比如无法夸周期调用等,但就刚刚开始的情况,这是最好的选择。
基于缠论的插件,在飞狐大智慧平台上最著名的就是悟多公式了,不知道有没有朋友用过,研究了一下,可用性有,但是基础分笔算法,俺是不太认同的,更别说分段了。很多想法,悟多公式还是不能实现。
最终决定尝试自己来写,曾经让我后悔不已的代码工作,现在看来,用处是大大的了:#DAXIAO

接下来我给大家展示的分解,类似悟多公式,但基础分笔分段问题比较大的,但在周线日线级别上,可用性已经是相当强了。
Ok,这就是目标!

不知道有没有朋友愿意参与俺的研究呢。

软件平台:博庭新开发的程序化交易版的金魔方2.0测试版(和讯旗下,飞狐前身!)超大量的数据显示,还是比较牛的,用来测试,是再好不过的选择。

上证周线


上证1F

创业板1F

中小板5F


再次声明,这是现有从网上找到的缠论插件分解结果,仅仅是一个效果展示。俺的目的就是提起大家的参与兴趣,所以单独开了这贴!

白菜也是菜 发表于 2013-6-22 11:52

俺承认俺最终的终极目标是量化交易...

白菜也是菜 发表于 2013-6-22 12:34

谢谢科迪MM鼓励,正是因为这是趋势,正是因为国内还没有发展起来,才是机会。
俺在券商的同学跟俺说,他们的金融工程部门,就是专门研究量化交易的。但基于股票的量化交易平台,国内很少,券商内部是有这样的平台的,好像是龙软,但被大智慧收购了。
可以百度一下大智慧DTS了解了解。当然,对于绝大多数散户来说,股票的量化交易还很遥远。
俺做这方面的研究,也仅仅是准备,当然期货、外汇平台有的是,咱们论坛期货版,做量化交易的大有人在。

ksleo 发表于 2013-6-22 12:57

白菜也是菜 发表于 2013-6-22 12:3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谢谢科迪MM鼓励,正是因为这是趋势,正是因为国内还没有发展起来,才是机会。
俺在券商的同学跟俺说,他们 ...

并不遥远,其实民间很多高手,哲纳群前班长复利先生就是一编程高手,早已开发出一套程序交易用于外汇期货,经过一个多月的公开演示,准确性非常高。

白菜也是菜 发表于 2013-6-22 13:05

ksleo 发表于 2013-6-22 12:5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并不遥远,其实民间很多高手,哲纳群前班长复利先生就是一编程高手,早已开发出一套程序交易用于外汇期货 ...

嗯,基于外汇期货的很多,基于股票的很少,好像论坛里也有程序高手自己不但写了交易策略,而且完成了跟现有交易软件的接口~

白菜也是菜 发表于 2013-6-22 13:26

ksleo 发表于 2013-6-22 12:5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并不遥远,其实民间很多高手,哲纳群前班长复利先生就是一编程高手,早已开发出一套程序交易用于外汇期货 ...

眼下先是把历史走势能完全分解,能代替人工划线,这样就能把关心的指数比如概念板块指数,行业板块指数,统统分解。这对于判断沪深整体以及局部走势级别把握应该给出更多的参考信息。
反过来对于个股,板块影响力远大于大盘指数,分解板块指数意义就更大了。

当然,对于业余股民来说,这些工作量太大,人工分解的话,除非团队合作,否则太没有效率了。

眼下倒是有个想法,就是大家分工,每人负责几个板块,汇总到一起......当然了,这个信息发布出来,可能就又会是分力,时间长了,负面效果肯定是会越来越大的。

乙卯木 发表于 2013-6-22 13:57

缠论实现机器量化,很难
这里涉及到几种不同的分解
而同级分解的量化当然很简单,但不能捕捉极值的高低点
我全愿意把我所理解的分解思路提供给白菜来编程

悠闲逸 发表于 2013-6-22 14:30

ksleo 发表于 2013-6-22 12:5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并不遥远,其实民间很多高手,哲纳群前班长复利先生就是一编程高手,早已开发出一套程序交易用于外汇期货 ...

高手在民间其实不假,当年围棋热的时候,成都的坝坝棋手组队,把成都棋院,有国家高段位牌照的,杀的满地找牙

白菜也是菜 发表于 2013-6-22 14:54

乙卯木 发表于 2013-6-22 13:5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缠论实现机器量化,很难
这里涉及到几种不同的分解
而同级分解的量化当然很简单,但不能捕捉极值的高低点 ...

嘿嘿,感谢木哥!

手工分解指数的1F分笔上,俺很长时间不去纠结笔了,判断1F线段是否延续,很大程度上是不用细分其内笔结构的。
但想程序化分解走势,笔是基础,所以又反反复复研究了一下分笔方法,收获非常大。比如合并包含K线的原则,比如分型区间判断标准。
这一步工作做完之后,又发现1F图的笔受制于时间限制,其长度涨幅范围大多数情况是比较小的,将该分笔原则(其实就是标准化了的新笔原则)运用到30F,60F图的时候,缠师给出的标准,会在有些情况下左右为难。
从实际操作角度来讲,严格按照分笔原则来分解30F,60F,甚至日线,会跟1F递归有很大差别,这样会给以后选股带来麻烦。

这样的例子很多,我先贴几个图。

严格分笔下1-2,3-4是都不成立的,1-2包含处理后,K线不够数;3-4的4低点没有跌破3那个位置的顶分型。


这个日线结构笔划分...
--------------------------------------------------
再上个1F图的笔,这个是上证5月30日,收盘前的1F图,分分看。



老偷 发表于 2013-6-22 15:20

好好学习,天天睡觉

乙卯木 发表于 2013-6-22 16:01

其实,既然是机器作业,就必须得一步一步的来界定,这个思路是人工的,工作量是机器的!那么,就必须得先解决笔的判定!
从程序上来说,可以按“当下判断”与“事后认定”这个思路来!即:笔确认笔!段确认段!当下判断,肯定会有误差,但事后,就肯定是:笔是笔,段是段了。然后,再定义中枢!然后再定义走势类型!不能再向上递归分解了,再向上,必须另设启始终程序!即,是本级走势类型为其准构件。
这个理论体系,本身的级别就与K线图表的时间刻度级别,不是一一对应的。所以,缠的千人千缠,就是这么产生的。

科迪33 发表于 2013-6-22 16:21

哈哈。。这样以后就用机器来交易了,人去上班,电脑开着,全自动交易,你看市场的钱是不是都被你赚光了。

那人被高高晾起。;TOUXIAO

喜滋滋旗舰店 发表于 2013-6-22 17:11

本帖最后由 喜滋滋旗舰店 于 2013-6-22 17:16 编辑

支持白菜,偶不懂编程,也帮不上什么忙,缠论水平也不够,仅就偶了解的说一下想法,供你参考。

1. 需要实现的是对走势的各个级别准确判断,以便在海量的信息中找到合适的买卖点。我想应该是先找到买点,卖点是次之的;
2. 无论何种级别,其实不用纠结笔,线段是最小零件,但是线段有是笔构成的,那就解决这个问题,绕过笔解决线段问题;
   任意级别的图上,20 120均线的交叉就是线段,虽然不是很标准,但是够用了,解决这个笔段问题了;
3. 线段构成的中枢之后,按2个原则来过滤走势,盘整或趋势,按大多数个股的实际情况来说,趋势一般也就AB2个中枢而已,出现C中枢的可能性小很多,那就先解决一部分问题,就是AB 2个中枢的走势判断问题,判断 bc段背驰,为了数据更准确些,过滤掉大盘股,小盘股要是 A B C3个中枢的可能性不是很大吧,偶炒股时间短,不确定,感觉是可能性很小;

4. 这样就完成了初步过程,筛选出来的进行人工识别。偶想,任何一个软件,解决的都是单独的问题,别奢望解决所有问题,偶觉得你的计划要是能解决一种走势的准确判断,就成功了;

5. 按实际情况来说,走势的级别,基本都1 5 30 分钟级别的多,先解决这3个级别就够了。或者说先解决一个级别就够了;

附上20 120 过滤效果图,以大盘为例,看完这样的图,你还需要划线么,线段是不是一眼就准确判断了?线段都确定了,还需要纠结笔么?
下图 20绿色均线,120红色均线


另外,偶有个想法,未曾验证过。那就是,ab或者bc背驰的话,是否有个大致的比率?这个比例可能并不是适用所有票票,但是这个比例可能会在一个票票上反复出现,除非换庄,否则一个人或者一个团队总是差不多的模式的,那么在背驰的比例上,可能会一直保持者延续,瞎猜的哈,仅供参考

中枢之战 发表于 2013-6-28 16:45

缠师在笔之表里关系部分提供了一种自动化交易思路,相对容易实现一些吧。

白菜也是菜 发表于 2013-6-28 23:11

中枢之战 发表于 2013-6-28 16:45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缠师在笔之表里关系部分提供了一种自动化交易思路,相对容易实现一些吧。

自动化交易策略很多,缠论只是其中之一。缠师所给的机械模式是“标准状况”下的,我说的标准状况下是指预期的系统性风险为零或接近于零,这个时候单纯靠背驰与否去判断走势有些模糊的,更别说人为操作的时候会有心理偏向,即预测。

实盘角度,用缠论来分析指数、操作个股,因为“操作人”本身的问题,仍然有很大的局限性,程序化的好处就是避免“情绪”交易。

缠师所给的机械模式精细度是远远不够的。而且,缠师的辅助技术也有很多,均线系统、布林线、时间窗、走势形态等等。
单纯的分笔分段,划分走势判断背驰,稍微单薄了一点。更别说缠师手里资金可以影响走势,更别说缠师本身就是“圈里人”可以获得更多对实盘有意义的信息。


中枢之战 发表于 2013-7-2 10:19

白菜也是菜 发表于 2013-6-28 23:1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自动化交易策略很多,缠论只是其中之一。缠师所给的机械模式是“标准状况”下的,我说的标准状况下是指预 ...

如果根据笔之表里关系都不能实现自动化交易的话,可以判断缠论是不适合自动化交易的。
因为,缠论的“分型-笔-线段”的划分随着走势发展需要回溯(这就是所谓当下性),而在此基础之上的走势分解又存在多义性,这部分完全和经验相关,没有办法自动化的。

yuhang7311 发表于 2013-7-2 23:22

找明显的高低点吧,这样简单些:YM:

chongshi2003 发表于 2013-7-9 10:22

学习

AlexLiu0907 发表于 2013-9-7 12:18

楼主还在搞这个研究吗?最近我也有类似的想法。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收获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