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bin111 发表于 2002-7-7 05:20

把“长痛”进行到底



  虽然国人都认为“长痛”不如“短痛”,但作为国有股减持这块股市“心绞痛”病症,偏偏就在“短痛”之中难以解决,还得继续地“长痛”下去,一直要把“长痛”进行到底。
  应该说,国有股减持问题去年下半年已经让中国股市及国内的投资者剧烈地“阵痛”了一回,可经过了这番刻骨铭心的“阵痛”之后,解决国有股减持问题的方案这个胎儿始终都难以分娩出来。以至到了今年的6月23日,国务院作出决定,停止通过国内证券市场减持国有股。
  停止通过国内证券市场减持国有股,对于当前的市场及广大的投资者来说,它无疑是一个重大利好。然而,笔者以为,停止国有股减持只能说是一个短线的利好,是“短痛”的一种解除,而从长线来看,它应被视为是一种利空,因为国有股减持这块“心绞痛”还将在股市里“长痛”下去。可以说,在国有股减持问题上,管理层所采取的是“把‘长痛’进行到底”的“长痛策略”。
  停止国有股减持对于股市的短期利好作用是不言而喻的。自去年的国有股减持引发股市暴跌以来,国有股减持就一直都是股民头上的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如今这把利剑被移到一旁搁置起来,投资者自然要扬眉吐气一回了。因此,股指的大幅上扬将是可以预料得到的。而且,从机构来说,正好可以趁机炒作一把,以弥补去年的亏损,或增加上半年的盈利。
  不过,透过停止通过国内证券市场减持国有股的政策精神,我们不难读出政策的利空因素。特别是从长线来看,利空较为明显,而这种利空也将使得国有股减持问题还得在股市里“长痛”下去。
  其一,按照以往经验,利好消息的发布往往会有利空消息相伴随。而上周五市场上有中联通计划在内地增发120亿A股的消息出台,这与停止国有股减持政策的出台只是巧合还是有意安排,怕只有管理层自己才知道。因此,不排除管理层是用停止国有股减持的利好政策来为股市的大规模融资服务的可能性。
  其二,国有股减持的目的至今依然是为了社会保障资金筹资的需要,而不是为了规范上市公司的股本结构,规范股市的健康发展。根据管理层的解释,这次停止国有股减持的直接原因就是“近期社会保障资金基本平衡,每年需补充的现金量不大,没有必要通过国内证券市场减持套现来筹集资金”。可见,为社会基金筹措资金,仍然是国有股减持的最主要的目的。
  其三,国有股减持的停止,表明国有股东不愿向股民让利。在解释此次停止国有股减持的原因时,财政部和证监会发言人指出,是因为“难以制定出系统性的、市场广泛接受的国有股减持的实施方案”。也就是说可以让股民接受的“让利于民”的方案,其他各方特别是国有股股东难以“广泛接受”。起码在目前来说,国有股股东不愿意让利于民。
  其四,国有股减持停止了,那么,国有股一股独大的问题也就难以解决。股本结构难以实现全流通,上市公司的法人治理结构难以真正完善,公众股东任人摆布的地位依然难以改变。
  其五,国有股停止减持,但新股发行还将依然进行下去,如此一来,国有股将越积越多,这为以后的解决问题带来更大的困难。而另一方面,国有法人股的1元钱发行与公众股20倍市盈率发行的方式将继续并存下去,由此带来的后果是公众股东永无止境地接受着国有股股东的盘剥。
  其六,根据政策精神,国有股减持的方向是正确的,它符合国有经济结构调整的基本原则,有利于进一步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只是由于它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在相当长的时间内,难以制定出系统性的、市场广泛接受的国有股减持的实施方案,所以这一工作才停止进行。而一旦时机成熟,国有股减持必将卷土重来。也就是说,去年的“阵痛”是白痛了,迟早有那么一天,国有股减持还会来继续让股民再痛一回 :em14:

hcyhbf 发表于 2002-7-7 05:32

把“长痛”进行到底

哎,痛的都是我们这些小股民!

zhabc1 发表于 2003-6-18 11:21

把“长痛”进行到底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把“长痛”进行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