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燕﹀ 发表于 2002-2-27 02:39

国有股减持价格确定公式(修改稿):

国有股减持价格确定公式(修改稿):
http://www.eefong.com
--------------------------------------------------------------------------------


国有股能以什么价格减持?这是全国当前各方关注焦点。也是减持方案成功与失败的关键。
流通股价格是如何形成的?见下公式:
流通股股票的市价=信心指数×供求关系(或者说是一定期间内市场能用于炒买股票的现金数量 / 流通股股票总数)
信心指数:取值为0-100% 
供求关系:当信心指数为100%时,市场能用于炒买股票的现金数量会增加,反之会减少。
清楚了以上关系就会求出国有股的市场价格到底是多少。有当前的静态价和动态价之分。
非流通当前的静态价:
非流通股为总股份的三分之二。当市场流通股增加二倍时,不考虑其他因素的变化,股票的市价为现价的三分之一。考虑“信心指数”值因素的变化,如此巨大的国有股冲击(国有股减持一旦起动,市场即会以非流通股票全流通看待),信心指数值不可能为100%,因此国有股的流通价格绝对不会到现股价的三分之一。现股价的三分之一价格是他的绝对上限。如果减持方案处理不好使市场一致看跌,信心指数会降至为0,股市会崩盘。
非流通的动态价:
在一定时期内市场能用于炒买股票的现金数量始终是有限的,而且这个数量会随着信心指数的变化而变化。
假如当前一定时期内股票全流通价仅为现价的三分之一,国有股是绝对不能以这个三分之一价格减持的,因为:
(1)信心指数不可能为100%,如果减持方案不能使市场有看涨预期,价格就会持续下跌,而下跌又进一步失去信心,市场会崩盘,国有股的市场价格也趋于零,减持无法进行。
(2)如果要达到市场不崩盘,非流通要获得流通属性,它必须要拿出一部份价格来补贴现有流通股的价差损失,以三分之二来补贴现有的三分之一,等于九分之二。也就是说,非流通股价获得流通属性后的最大减持价格只能是现股价的九分之二。
这个现股价九分之二的价格减持还需要信心指数为100%为前提,实际上,任何时候都不会有100%的信心指数。因此现股价的九分之二价绝对是减持价的上限。
也许有人说,我让现流通股价暴跌至现价的三分之一,非流通股就可以流通(三分之一后的)价同价减持?
非也!当现股价暴跌至现价的三分之一时,现有资产也就缩水至现市值的三分之一。在新的价格基础上,由于供求关系它仍不能脱离“现股价的九分之二”这个上限。
也就是说当股市市值下跌时,国有股能获得的减持绝对价也越低。当股市市值上涨时,国有股能获得的减持绝对价也越高。
因此,任何意图以较高价格比(指与设计减持价与现流通股价之比)减持,都是一厢情愿,不可能成功。
现有的已归类的公开减持方案中,排在第一个的是以净资产减持,按照以上公式计算,如果股市仍处于2220点位时,约等于“现股价的九分之二”这个上限,这个价位减持,信心指数不会下跌,减持有可能成功,但是当前指数市值时,净资产价已远高于“现股价的九分之二”这个上限,现在再以净资产价减持不会成功。
也许有人说,我又不是一下减持完,现有市值对减持价格没有影响。证券市场价格形成中的信心指数,总是以现有市值、现有市场资金做为作为判断依据,从而形成价格预期。为什么管理层公布了减持征集方案,并将以净资产向原有流通股股东配售方案放在第一位,股市仍掉头向下,并持续暴跌?就是这个原因。
成功的减持方案,应该巧妙地运用信心指数这个东东!任何一个看跌的市场,国有股减持不会有价格。
任何要使国有股减持成功的方案设计,实际上就是如何使股市形成看涨,而不是看跌。中国有名老话,“欲取之,必先与之”,想卖个高价,然而市场无情。先定出一个较低价格减持并让股民形成看涨,国有股才能卖出一个好价格。
 但是在当前股市持续暴跌,市场容量越来越小,市值越来越低,任何确定的减持价格市场都难接受。国有股减持意图获得好价格,所有减持设计方案中,笔者认为只有张卫星的“流通股拆细”方案为最佳,该方案有理论根据,可操作性强。通过折细给流通股以虚补,以使市场形成看涨,再辅以管理者的打气,股价涨上来了,国有股再渐次减持,自然也就会卖出好价格。
强烈要求决策者要有战略思维,不要计较眼前的得失,不要继续圈钱思维,不要竭泽而渔。中国股市的成长发达才是国富民强的根本。

cshyz28 发表于 2002-2-27 03:23

国有股减持价格确定公式(修改稿):

谁有鬼的分析家公式

我爱炒股票 发表于 2002-2-27 03:53

国有股减持价格确定公式(修改稿):

只要减持方案敲定,那就离大盘的中级反弹不远了!!

山水山桥 发表于 2005-7-30 05:30

﹀海燕﹀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国有股减持价格确定公式(修改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