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泰君安(香港)孙凤强谈国药控股风险与机遇
国药控股有限公司成立于2003年1月,是由中央直属的我国最大的医药企业集团——中国医药集团总公司与上海复星高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共同出资组建的跨所有制、跨地域的大型医药集团性企业。公司注册资本10.3亿元人民币,主要经营范围:化学原料药、化学制剂药、抗生素、中成药、生化制品、诊断药品批发、实业投资、医药企业受托管理及资产重组、国内贸易、零售连锁、物流配送及相关咨询服务。国药控股的商业模式是,通过向医院提供较长的应收账款周期,并缩短对上游医药制造企业的应付账款周期的方式,为整个供应链提供了实质性融资服务,并以此方式抢占市场份额,进行扩张。由于股东背景和上市公司的融资平台,公司较其他企业能以更低的融资成本获得融资,这正是公司近年来大规模扩张的底气所在。
从财务数据上看,2012 年第 3 季度增速放缓。收入同比增长 24.31%,低于 2012 年第 1、2 季度 47.37%和 31.05%的同比增速;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 12.45%,低于 2012 年第 1、2 季度 14.20%和 29.77%的同比增速。并购为收入增长贡献了约 4 个百分点。第 3 季度经营现金流为 RMB1.53 亿元,较去年同期-38.75 亿元大幅好转,主要是由于 1)票据和应收账款融资,2)应付账款周期延长。在第 3 季度即为现金流化妆,做法不寻常,可能与发债及配股有关。
对整合的担忧:并购时,有一些“或有对价”是基于并购后某段时间的盈利情况。当并购子公司的管理层尽力去完成这些盈利保证,并拿到了这些“或有对价”后,这些子公司的盈利增长可能快速放缓。这些子公司的整合,及对国药控股公司文化的接纳,可能会影响其 2012 第 4 季度及2012 年的利润。
近期有一篇文章《国药控股并购阵痛来了》,其中写到“并购和在产业链上压资金一直是国药控股抢市场份额的两件利器。前者已难以为继,后者已在面临着诸多现实和潜在的挑战,公司‘并表’造成的高增长难以为继”,您如何看这个问题?
我有朋友从事此行业(地方性的民营小公司),他说这一行最重要的是人脉关系,是这样吗?国药凭什么能维系业务,不被有关系的公司抢食?行业的规模效应大吗?行业的进入壁垒高吗?是否如速递业般拥有高边际利润率?“为整个供应链提供了实质性融资服务”的商业模式会否令公司带来巨大的资金压力和资金沉殿?如何解决? 另外问一下国药集团下面目前有几家上市公司,集团公司对各板块发展是如何规划的?涉及当然同业竞争和业务重组问题的解决思路有没有初步规划?
作为渠道公司,其核心竞争力是什么?
lghw 发表于 2013-1-17 13:1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近期有一篇文章《国药控股并购阵痛来了》,其中写到“并购和在产业链上压资金一直是国药控股抢市场份额的两 ...
这个我看过,基本上还是同意这观点吧。在有了全国性网络之后,以后主要得靠自然增长了
lghw 发表于 2013-1-17 13:1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近期有一篇文章《国药控股并购阵痛来了》,其中写到“并购和在产业链上压资金一直是国药控股抢市场份额的两 ...
疯狂并购带来的报表辉煌可能因为标的质量不佳,整合不力等原因影响公司整体盈利水平,国控这两年将面对这个问题。
gaoxu0937 发表于 2013-1-17 13:2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我有朋友从事此行业(地方性的民营小公司),他说这一行最重要的是人脉关系,是这样吗?国药凭什么能维系业 ...
对,我觉得人脉也是最重要的。我在3月份的报告中提出,国药控股为整个供应链提供了融资服务,实际上可能高估了这种服务——那些子公司为了实现对赌协议的利润,可能是以牺牲现金流为代价的。另外,医院的谈判能力实在太有优势,国药也只能言听计从
再生天地 发表于 2013-1-17 13:2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另外问一下国药集团下面目前有几家上市公司,集团公司对各板块发展是如何规划的?涉及当然同业竞争和业务重 ...
国药集团下面的业务基本上也都比较独立,我倒不觉得将来会有什么特别的整合重组了。中生集团上市,估计对国药控股的股价也不是坏事
川衡 发表于 2013-1-17 13:2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作为渠道公司,其核心竞争力是什么?
我觉得最大的竞争力包括1)央企的牌子&政策的支持,2)资金优势——融资成本低,3)未来效率可能逐渐提高,物流成本可能会降低。
请教如何看国药、上药、华润北药三巨头之间的竞争格局?“三国志”未来走向是怎样的?国药更具竞争优势么? 安培计 发表于 2013-1-17 13:2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请教两位老师,如果按照目前的发展势头继续下去,国控可能最终赢得全国医药批发市场的半壁江山吗?假如真正 ...
半壁江山——不可能,我觉得。除非特别的行政命令。华润、上药,及各个省级本地霸主的竞争,还是很激烈的。行业进一步整合的空间,主要来自中小企业慢慢退出市场。我相信国药控股不太可能抢占华润上药的市场份额
所以,来自这些省级霸主的竞争,其实对国药来说,也是比较激烈的。 我觉得还有一个问题。在省级公司,其实除了国药,一般都有一个省级很nb的医药分销商,比如在河北的石药集团,这些本地公司,好像比国药控股更具备优势,增长性可能更好。
窃以为,分销企业全国性网络的意义不算太大——规模效应有限,这跟中国联通中国移动全国性的电信网络不太一样。 刚刚去bloomberg看了一眼,同行还都是建议买入……我也在反省,我是不是太悲观了呢……不过跟买方聊,大家也都没留意到子公司增速下滑的现象。 马鲁克斯 发表于 2013-1-17 13:3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是否能谈谈对国药控股当前估值的看法,低估吗?如果给国药控股、国药股份、国药一致三家公司的投资价值排序 ...
我只研究国药控股,后两个顺带看一下,所以就不排序了。实际上,海外上市的中国医药企业标的太少,很多外资基金就拿国药控股作为医药行业的长期投资。我觉得国药目前的估值是基于之前高增长的,并没有体现其2012年第四季度业绩增速可能下滑(这是我的担心),所以我觉得估值高了……
韩剧Fans 发表于 2013-1-17 13:3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请教如何看国药、上药、华润北药三巨头之间的竞争格局?“三国志”未来走向是怎样的?国药更具竞争优势么?
我觉得华润系干什么事都很靠谱很靠谱,竞争力不会弱过国药。国药比上药nb的一点,是虽然是国企,但二股东复星医药带来了些市场化的东西,比如市场化有竞争力的工资水平。三国志,规模来看,国药目前最大;但竞争力来看,我更看好华润。
准线 发表于 2013-1-17 13:3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未来国药一致是否可以借力国药控股的全国性大网,形成一定的垄断优势?如果这样的话,国药一致的前景就要优 ...
我没太明白这个问题。一致的商业在两广——于母公司的协同性,在于母公司与上游谈判的能力。至于工业制药部分,我一直不太相信“工商联动”的故事(这个故事上海医药一直在讲shi)
好多人期待回归A股,我也期待,最期待的可能还是二股东复星医药吧?不过我觉得对国控来说,倒没有太多回归A股的必要性,我觉得有一个H股的融资平台就足够用了 国药控股(01099)$关于中生上市,我还写了个note,贴来大家给点建议
事件描述:媒体报道,中国生物技术集团(“中生集团”)可能会于3月底向港交所提出IPO申请,最快于今年第二季度招股,集资约117亿元。中生集团是国药集团下属企业,是国药控股的姊妹公司,但有部分媒体误将其描述为“国药控股的子公司”。中生集团是全球第四大疫苗生产商,中国第一大生物技术公司,总部位于北京,资产约86亿元人民币,年销售额50亿元。
观点评论:姊妹公司中生集团上市的进展,可能进一步引起市场对国药控股的关注。但是我们认为,中生集团上市,除带来协同效应外,在业务上不会对国药控股有本质影响。我们认为,国药控股最大的问题在于,其之前收购的子公司利润增速放缓(因为对赌协议结束),影响公司整体增速。
投资建议:为配合中生集团上市,国药控股管理层有较大压力将近几个财务季度的业绩做的较好,故短期国药控股的估值将会有所支撑,下行空间不大。虽然建议“卖出”,但通过卖空获利的风险较大。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