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2012 发表于 2013-1-16 11:12

瑞年国际(02010) 瑞年的疑团

瑞年的主营业务,氨基酸制造和销售,很可能处于呆滞和低利润率状态。公司夸大了收入和利润。虽然损益表和运营现金流看似很好,以下的现金支出,如上市前分红,关联方支付,资本开支,公司收购,造成其自由现金流远远低于运营现金流。比如,从2006年到2011年上半年,累计的自由现金流(扣除上述各项后),是负4亿人民币,对比同期报出来的正7亿人民币经营现金流足足少了10亿。

第三方估计瑞年占有国内氨基酸市场的43%(公司出钱的报告,所以看过算数)。非氨基酸产品只占公司2011年毛利的16%,所以可以把它看做一家氨基酸公司。不管那个市场份额是否可靠,氨基酸总体消费的现状是:极其有限。曾经靠铺天盖地的电视广告造出的势头已去,现在只能用类似传销的高风险手段去试图再次刺激需求。根据对上海,北京,三个江浙城市,一个四川城市,一个河北城市在过去一年内不同时间段(包括春节和国庆)的观察,购买者几乎看不到。再看,公司报表中的销售(批发价)将近20亿,如果按照公司招股书中披露的批发折扣(50%左右),就应该是每年40亿的终端销售量。对比之下,天士力王牌中成药复方丹参滴丸是针对中老年人的独家专利药,年收入只有15亿(不完全可比,由于是批发收入,但是批发折扣应该很少,所以基本对应终端销售大约20亿)。上海大润发内部透露2010年瑞年氨基酸终端销售量只有1千万,就是瑞年最近12个月总量的0.3%。试想,上海是瑞年的粮仓,大润发是上海的甲级超市,这个数字靠谱吗?

国内一家前二大的电商也说瑞年的销量(按单位,不是金额)只有一家维生素牌子的零头,是在一个长假一周的累计数据。这东西,照理说网购非常自然。

问一问周围的老人或者给他们送礼的年轻人,你很可能也会意识到,几乎没有人在买氨基酸。

胜利前进 发表于 2013-1-16 11:13

流出去的现金流都干嘛去了?具体分析分析这块支出,估计能看出问题

刘宗武 发表于 2013-1-16 11:13

曾经关注过这家公司,实在看不懂其业务和报表,于是放弃。

takeshi0218 发表于 2013-1-16 11:13

哈哈,我也一早怀疑是假货,汤臣倍健应该比它品牌、销售还好,但销售额远比不上它。它卖那凉茶,也有几个亿销售额,市场知名度低得可怜。

你好2012 发表于 2013-1-16 11:13

takeshi0218 发表于 2013-1-16 11:1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哈哈,我也一早怀疑是假货,汤臣倍健应该比它品牌、销售还好,但销售额远比不上它。它卖那凉茶,也有几个亿 ...

嘿嘿是啊   直接远离~~

每日通 发表于 2013-1-16 11:15

千遍万变,牛眼金睛。

方格子 发表于 2013-1-16 11:16

我转型了,黑天鹅基本面派。

yigerentiaowu 发表于 2013-1-16 11:16

方格子 发表于 2013-1-16 11:1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我转型了,黑天鹅基本面派。

我也关注过这家公司,然后到超市转了一转,结果是几家超市都没有看到瑞年的足迹。于是,放弃了。

伊柳姆 发表于 2013-1-16 11:19

老兄做空了吗?

方格子 发表于 2013-1-16 11:20

可以作为案例学习。终端调研/同业对比/自由现金流/资本开支/财务费用 等角度的分析,都可以借鉴。

yigerentiaowu 发表于 2013-1-16 11:20

哈哈,终于有人把这个局戳破了。赞一个。打假!

cenwell 发表于 2013-1-16 11:20

madamada 发表于 2013-1-16 11:20

持有瑞年的人路过,支持多分析瑞年的情况,另外,拿大润发的数据跟天士力的数据来做对比不大合适,超市终端销售销售保健品本身数据上就值一参考,而且大润发在上海也不是很有优势,建议能拿出联华系统的和上海沃尔玛、家乐福等数据。当然药店数据也很重要。另外天士力产品划分类型不一样,只能做参考。

takeshi0218 发表于 2013-1-16 11:21

本人由多转空,虽然账面赚了40%,也不能算成功的投资,只是运气好。

hunter_deng 发表于 2013-1-16 11:21

原来兄弟你也关注这家公司啊,我是2.72进场,
1.现金流真的很差,每年利润这么多,现金注都是负的。绝对有问题。
2.跌到1.9的时候,公司的CEO一直嚷嚷要增持,但只见喊话不见真金白银下来,而且拿股票抵押的价格非常低(见其公告),也就是说公司的CEO认为它的价值不高,至少不值股价的钱。所以我在2.85的时候撤了,加上分红,估计赚了个10%,持股一年左右。还行吧,至少达到我投资收益10%的年度目标了,但比起我重创的民生银行的建业地产来说差了不少。

llbt 发表于 2013-1-16 11:22

对于瑞年的报表我也怀疑过,前期买过,赚了一些就抛了,主要原因是报表存疑,以及对老年人欺骗的报导。主要疑问:1、现金分红相对盈利太低了;2、账上有这么多的现金(虽然这个现金只是年底这个时间截点的),为什么一直有贷款?2011年有2567万的利息收入,1948万的利息支出。3、上市前分红,对于虚增利润做账的话,最后都会形成账上资产,用上市前分红可以把账面现金比实际现金多出的部分分红掉,保持现金余额一致。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瑞年国际(02010) 瑞年的疑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