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趣 发表于 2016-6-27 17:16

本帖最后由 瑞趣 于 2016-6-27 17:19 编辑

上一日 -5000,仓位170%,在下跌中激进了;
今日    +3000,仓位90%,在上涨中保守了。:CHUHAN
开盘就出部分,想拔档子更低买回来,结果买不回来。今日市值上升8000,但还是做得不太成功。

XYP318318 发表于 2016-6-27 18:13

{:7_317:}

天字99号 发表于 2016-7-15 15:22

本周没抓住机会……

汗马123 发表于 2016-7-15 16:37

说的好

谢感共 发表于 2016-7-21 13:58

很久没来看瑞版和天字兄了!:handshake
细看二位的操作,个人非常敬佩!近期一直在技术版掷版那里向高手们学习。其中的“熊来了趴着 ”是一位值得学习的高手,我个人目前能够理解到的是,做T必须等待条件出现,并不限于时间。
他有《论做空》帖子供参考:
http://bbs.macd.cn/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686705&fromuid=3605728

一笑过客 发表于 2016-7-21 15:51

难得再次看到谢先生和瑞趣君,谢谢分享,祝福你们顺利

天字99号 发表于 2016-7-22 15:11

本周无操作,放长线才能钓大鱼。

谢感共 发表于 2016-7-26 11:44

天字99号 发表于 2016-7-22 15:11
本周无操作,放长线才能钓大鱼。

在掷版那边,也说到持股时间问题,BB2000版主也说,是的 有时候“捂”是上策 。

天字99号 发表于 2016-8-1 11:47

本帖最后由 天字99号 于 2016-8-1 11:50 编辑

大鱼没钓到,小鱼也跑了……

瑞趣 发表于 2016-8-1 16:28

谢感共 发表于 2016-7-26 11:44
在掷版那边,也说到持股时间问题,BB2000版主也说,是的 有时候“捂”是上策 。

:handshake:handshake:handshake

XYP318318 发表于 2016-8-1 19:35

谢感共 发表于 2016-7-21 13:58
很久没来看瑞版和天字兄了!
细看二位的操作,个人非常敬佩!近期一直在技术版掷版那里向高手们 ...

感谢!老哥的好帖!分享!

flashangel 发表于 2016-8-4 08:39

不错,同一时间只做一个品种了。恭喜上了一个台阶了。

ldh5678 发表于 2016-8-4 08:51

感谢瑞版分享{:7_326:}

天字99号 发表于 2016-8-16 10:39

坚守不退!

天字99号 发表于 2016-8-27 09:04

振幅太小,无法操作,持股不动

马尔斯01 发表于 2016-8-28 12:28

{:7_317:}{:7_317:}{:7_317:}

天字99号 发表于 2016-9-2 11:23

振幅太小,无法操作,持股不动

天字99号 发表于 2016-9-9 18:52

还是无法操作,继续等大鱼上钩。

瑞趣 发表于 2016-9-14 13:07

本帖最后由 瑞趣 于 2016-9-14 13:35 编辑

A股为什么“跟跌不跟涨”转载2016-09-13 14:24:21 钮文新

    今天A股再次上涨典型的“跟跌不跟涨”行情,这让中国股市投资者伤心不已。不错,当美联储在加息问题上翻云覆雨之际,美国、欧洲、日本股票市场大跌情理之中,毕竟这些股市在过去的8年当中屡创历史新高,涨幅已经非常、非常大。现在,就算出现30%以上的调整也很正常,也没什么了不起,但中国A股哪?发达国家股市大涨之际它不仅不涨反而下跌,发达国家股市涨完了,开始变得脆弱而回调之时,A股却跟随暴跌。这样的股市表现,其经济学意义是什么?    我认为,它的经济意义是说,中国在全球资本争夺战中,是一个悲催的大输家。为什么这样讲?我们一直强调,货币战争的背后实际是资本争夺战。当发达经济体陷入金融危机,它们必然要想方设法保住自己的资本同时去争夺全球资本,因为它们明白,没有巨额资本注入,没有巨额资本生成的实业投资,发达国家经济无以摆脱金融泡沫,无以使经济恢复获得支撑。这就是资本主义、金融资本主义国家对资本的理解,尤其是对股权资本的诉求,那是支撑新技术革命核心动力,但我们中国真得理解资本吗?真得理解股权资本的重要性吗?     如果不理解,那真得很遗憾;如果理解,那同样很遗憾。因为,不管你是否理解,我相信,中国已经第N次失去了机会。金融危机初期,我们自傲地认为,中国“一枝独秀”,一直强调机遇与挑战并存,但是,中国的机遇到底是什么?谁曾把这个问题说清楚?我看没有。因为我们的“智囊们”根本就不懂得、或根本不愿承认,中国最大的机遇其实就是“资本机遇”,是千载难逢的资本机遇,这该中国利用“一枝独秀”吸纳全球资本推动中国经济再上一个大台阶的重要机会。但很遗憾,2010年之后,我们错失良机。A股市场的跌跌不休不仅客观地表达了这一重要事实,同时也让中国企业的杠杆率因为得不到股权融资的平衡而不断攀升。    当然,中共18届三中全会之后,我们开始意识到股权融资市场之于中国经济的重要意义。但是,我们还有多大能力扳回已经形成的被动局面?很难。因为各色各样的金融力量已经挤占了有限的金融资源,而致使中国金融市场不再生成资本。不错,我们最近看到中国央行开始“锁短放长”的货币操作,但我们注意到,中央银行之所以这样干,原因在于中国金融市场自身已经失去了形成长期资本的功能,这不是很危险的事情吗?难道不是中国股市“跟跌不跟涨”的根本原因吗?   对于一个国家的经济而言,总量政策(货币政策)与结构政策(财政和产业政策)原本应当是两个十分协调的轮子,但不知道为什么,两个本该非常协调的轮子在中国却显得那么别扭,经常被割裂成彼此孤立的方面。我们最近听到更多的言论是:中国财政负债还有增长空间,而货币政策无能为力。所以,托举中国经济增长的力量应当是财政,而不是货币。这样的说法对吗?我不明白,中国凭什么认为财政政策可以“独脚舞”?可以不依赖货币政策的配合?   实践已经多次证明:财政政策独木难支。2010年之后,财政政策一直积极,但失去货币政策配合,中国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加大,甚至频频出现失速状态;2014年之后,货币政策稍有宽松、稍有配合财政政策的表现,中国经济立即出现好转;现在哪?货币政策又出现退缩,财政政策又能如何唱好独角戏?我认为,货币政策如此不配合财政政策,这等于是在大规模消耗中国的财政能力。当财政能力被消耗殆尽,中国经济将是这样的局面?   我们必须懂得经济的辩证法。货币、金融政策越不配合积极财政政策,中国金融杠杆率越高,或者说,为去杠杆而收紧货币,反而会使杠杆率更高。第一,为去杠杆而收紧货币股市会跌,企业股权融资艰难,就必须更多依托债务融资,从而放大杠杆率;第二,财政政策不能获得货币政策配合,则独木难支,继续加大中国经济下行压力,政府托住经济必然放大债务规模,以致再次提高杠杆率。现在,中央银行必须对中国金融市场能够生成更多、更优质的资本真正负起责任。    中国要赢得经济的未来,必须首先赢得资本的现在。

瑞趣 发表于 2016-9-14 13:16

600516 方大炭素
002037 久联发展
页: 487 488 489 490 491 492 493 494 495 496 [497] 498 499 500 501 502 503
查看完整版本: ***寻找失去的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