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老的 downside non-confirmation
今日重读课本,发现一处10版和老版的区别:老版中,在wave personality中,对第2浪的描述:
Second waves often produce downside non-confirmations and Dow Theory "buy spots," when low volume and volatility indicate a drying up of selling pressure.
而第10版中,有了修改:
Second waves often end on very low volume and volatility, indicating a drying up of selling pressure.
思考:为何去掉downside confirmation在2浪底的说法?
我理解,upside confirmation来判断顶部,是比较可靠的。比如书中所举的1977年的DJIA的例子。理由很简单:大家一起举杠铃,举完5波,总有人先体力不支跟不上了,这就是停手的信号。
而底部的downside confirmation,是不太可信的,因为华尔街有句俗话:股票的上升需要成交量配合,而下跌凭借自身重力就可完成。
我最印象深刻的例子,就是普老在1981年底,预测黄金在388处到底部的时候,所讲的downside confirmation。当时他在1981年12月初的EWT上说:黄金期货、黄金股票指数、白银都已在11月创了新低,而黄金现货没有创新低,故这个downside confirmation证明黄金已于388到底部。但是1983年3月,黄金加速大幅下破388,正式确认普老的这次downside confirmation的预测失败--黄金不是未创新低,而是晚创了2个月而已。
大家怎么看?
预测干嘛啊,看见大家蜂拥而上,人人谈论股票的时候就买点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