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帖 金融帝国:市场本质
作者:金融帝国表于 2012-10-10 22:48
呵呵,没有这么夸张啦,你的说法已经不止是过奖了。刚才我又反思了一下,或许繁琐的表述未必能够更接近于本质。这么长时间以来,我一直是在用我自己的逻辑来思考。或许,我是一位一流的分析者,但并不是一位一流的老师。对于一流的老师而言,或许他会从与大众的分歧入手。呵呵,我还是最后的尝试一下说出我与大众最为本质的不同吧。如果这个类比大家都不能够明白,那么我再继续啰嗦再多也没有意义。
我信奉一句明显:大家都知道的事情,就不值得你再继续知道了。事实上,对于市场的分析可以是非常简单的,但更多人宁愿把主流观点拿来鹦鹉学舌,也不愿意真的动一动自己的脑子。我并不是说,“主流的逻辑”一定就是错的。或许,他有一定的道理,但他绝对忽略了事物的本质。或许,市场的本质就注定了“主流的结论”一定是错的。别误会,这前后两个“错误”并没有矛盾之处。比如说,美国的定量宽松政策与中国的通货膨胀的关系。我只能说逻辑上并没有任何不妥,但这绝非是中国通胀最为本质的原因。有时候我真感叹:最好的经济分析师,一定是没有学过经济的!他对于经济的理解完全来自于自己独立的思考。
记得我在2008年底的金融危机爆发后,预测市场会出现上涨。很多反对者指出:如今的经济环境如此的恶劣,根本就不存在任何上涨的理由(那时就连四万亿都还没有推出)。我反驳道:目前恶劣的经济只能够成为解释过去大盘下跌70%的原因,而并不能成为预测未来走势的原因。
遗憾的是,就连我最为崇敬的经济学家(《大拐点》的作者,他的观点给了我很大的启发),仍旧在一些问题上同前面的反对者没有丝毫的不同。至少他也认为中国泛滥的货币,将有可能在未来造成恶性的通货膨胀。我可以用同样的逻辑来回答这个问题:货币的泛滥只能够成为解释过去资产价格暴涨、cpi不断走高的原因,而并不能成为预测未来通胀水平的原因。
是什么造成了我与主流逻辑的既然不同呢?答案或许就是:我对市场本质特殊的理解。就像我在《走》中所说的:市场在微观上将会表现出自我强化的特征,但又会在宏观上表现出自我抑制的特征。就拿我刚才说过的信贷来举例子:信贷的扩张会造就经济热络,而经济的热络又会刺激信贷的进一步扩张,这就是自我强化的特征。问题是,市场之所以能够继续的运行下去,完全是因为市场具备了一种明显的特性:一种市场行为发展的本身,就能够彻底的摧毁这种市场行为。信贷可以永无止境的扩张吗?显然信贷扩张对于经济的刺激作用将会呈现边际效用递减的特征,而它对经济产生的负面影响又会逐渐的递增。这就说明一种能够有利可图的市场行为,发展到一定程度将会变为得不偿失。早晚有一天,信贷规模会在跨过转折点后进入收缩期,此时市场就能够表现出宏观上的自我抑制特征。就像上面回复中所说的,既然贷款可以平白无故的创造货币,那么还款同样可以平白无故的销毁货币。我始终搞不明白,大众为什么总是对刻舟求剑乐此不疲呢?
发现没有?市场注定会呈现出一种非对称的循环特征!问题是,在转折点的前后,市场会表现出截然不同的逻辑!事实上,分析市场从某种意义来说是一种极其简单的事情。房价早晚都会下跌,而经济早晚都会收缩。当然,这是一句绝对正确的废话!或许房价会在继续上涨三倍以后下跌,而经济也可能在继续扩张十年后收缩。对于分析经济而言,其实只有两个最为重要的问题,那就是何时与何地(什么价位)?至于其他的问题,我们完全没有弄得太过复杂,而是都可以用简单的“对称”来替代。没错,市场会体现出截然相反的逻辑!就好像我为什么能够在金融危机时,把未来的市场热点定性为:价位低一点、盘子小一点、基金少一点、业绩差异点呢?很显然,我没有水晶球,也承受不了复杂的逻辑分析。我只是考虑到了逻辑的对称性而已!没错,就是530调整后热点的翻版。如果我真的要靠逻辑来分析出结论,恐怕到现在我还毫无进展!
既然我都承认上面是“绝对正确的废话”,那么我要表达的意思又是什么呢?问题是:大众就连这种显然是废话的观点都不会相信。在我看来,大众眼中的市场就应该是永不回头的运行在一条单行路上。通俗的说,他们总会认为市场自我强化的特征会永无止境的发展下去。没错,对于过去正确的逻辑,如果不在未来改变的话,那么市场就绝对不会出现循环的特征。就好像大盘再6100点之前一样:良好的经济会造就股市的上涨,而股市的上涨又会刺激经济变得更好。总之,熊市在逻辑上是永远都不会来临的事情。
如果我们忽略所有中间过程的逻辑,那么我们是否可以认为是6100点之前的大涨造就了其后的大幅下跌呢?事实上,我们可以从历史的经验中统计得知,下跌幅度与此前上涨幅度的相关性。如果说这条逻辑是正确的,那么我们为什么不能同里的推导出“过去的繁荣”,将会成为“未来的紧缩”的原因呢?请相信我,当转折点出现时,常识将会变为陷阱;而越明显的尝试,就将成为越显著的陷阱。当我在思考市场的本质上,我一直在考虑所谓的(趋势与整理的)对称性。难道不奇怪吗?为什么趋势就是对的,而整理就是错的呢?上帝不会把世界设计成为这样,因为这样一点都不美!其实,我上述所说的逻辑就是彻底的整理思维。就像当我们进行趋势跟踪时不会去多问一句为什么一样,我在使用整理思维的逻辑时也同样不会多问一句为什么!
逻辑,逻辑,还是讨厌的逻辑。总之,没有逻辑,就不会有人信服。如果你能够理解贷款等于创造货币,还款等于销毁货币的话,那么理解“货币的泛滥”造就“紧缩的一代”的逻辑就并不困难了。不过大家是否会觉得,这种逻辑似乎真的有些显得多余!我可以诚实的告诉大家:我是先知道趋势跟踪的价值(能够获利),而后才知道能够产生价值的原理(人性的偏向)。对于信贷的逻辑,其实也是别无二致!或许,分析的意义只是在弄明白我们为什么能够获利而已。还用我多说吗?分析转折点以后的经济特征用得着复杂的逻辑吗?有眼睛吗?如果有的话,观察一下此前的市场逻辑,然后用对称性就能够精确的预知未来。
呵呵,我不知道这篇文章大家是否能够认同,但我绝对自认为这是目前为止我能够写出的最好的文章。这篇文章如果看不懂,那么我说再多也都是鸡同鸭讲了。
有感于axlrosegy兄的转帖,我也转一个,大家看看:) 帝国的文章,还是老问题,没有触及本质的问题,就像几何学一样,没有研究公理,而是研究了几条定理,然后开始极其繁复的推演。虽然这些定理已经更接近本质。
提几个问题:
1. 市场为什么会有趋势和盘整
2. 为什么趋势跟踪会获利
3. 趋势跟踪获利的边界条件是什么
。。。
事后诸葛亮 言者有意,听者无心 跟系统 去睡觉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