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黑袍 于 2012-8-31 10:48 编辑 ] 短期走势看指数期货, 还有50点的下跌空间, 对应到上证综合指数刚好是2000点附近, #*1# 2012----不见不散 友情顶贴。 2000点是多头的最后一战, 某种意义上也是多数股民的最后一战 先说第一个问题.2000点的声音小, 多数人等待1800, 甚至1700, 旗帜鲜明地亮出2000点的不过三五人, 这太奇怪了.
上证综合指数, 除了最初1991年的一段, 20年行情在325-998/1429-6124这条平行通道里面, 325-998是一条非常强的支撑线, 支撑不是绝对的, 碰不得, 支撑是相对的, 可以短暂击穿, 略微刺探一下.
如果这个通道出了问题, 不是一般的问题. 从趋势的角度, 上证综合指数再没有任何长期上升通道可以支持, 这是一场彻底的清算, 更深一点, 改革已完.
从波浪的角度, 大三角B(收音机)将成为唯一的选择, 大C起于3064, 即使与6124-1664的大A对等, 则C的终点在800点附近, 不是1800, 是800点, 不要说1700, 1500, 连998不行. 如果大C是大A的1.618倍, 差不多就是324了. 再说第二个问题, 我发现很多老股民, 至少从马甲看是05年以前的那批人, 经历一个轮回了, 没有长进.比如说,既要承认大锯齿,承认大C,还算可以了, 至少有点波浪知识, 没有白学. 又希望不破1664, 这怎么可能? 浪C失败的锯齿(浪C没有超过浪B起点)比野生东北虎还要稀少, 怎么可以指望在城市中心遇到? 这人做得也太猥琐了.
我很早就注意到了收音机的大三角, 至少两年了, 这两年来,我到这来就是看两个人的帖, 一个是老机, 另一个是老梦
但是, 直至现在, 我仍然不承认大三角, 你可以说我白学了
千人千浪, 每个人都自己的逻辑,. 有些划分对, 有些划分不对, 如果对的只有一个, 则千人千浪999个人都不对, 我的算术没错吧? 如果对的有很多, 那也不用在这个问题上较真了.
但是, 当刀架在脖子上, 当你走到了悬崖边上, 你能不能依然坚持你的逻辑, 在明确断定出错误以前, 或者说, 不到长城以前, 能否走出最后一步, 这对于一个老股民有天壤之别.
不能坚持, 学技术, 学趋势, 学波浪, 学系统, 学价值, 学投资, 面临挑战轻易放弃了, 没有执行力, 这才是白学.
[ 本帖最后由 黑袍 于 2012-9-1 11:44 编辑 ] #*d1*# #*d1*# #*d1*# 执着! 大底也许不在今年。。。2000点附近也许起来的只是反弹#mad# 原帖由 黑袍 于 2012-8-31 08:51 发表 http://bbs.macd.cn/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这个划分间接明了, 好!
是考古的话应当没有梁不正的三角形, 也没有倾斜箱体的平台, 若非要按照条条框框走, 只好wxyz了。 如此流畅清晰的结构硬要xyz毫无道理,于是我标注了12345。...
再说第二个问题, 我发现很多老股民, 至少从马甲看是05年以前的那批人, 经历一个轮回了, 没有长进.比如说,既要承认大锯齿,承认大C,还算可以了, 至少有点波浪知识, 没有白学. 又希望不破1664, 这怎么可能? 浪C失败的锯齿(浪C没有超过浪B起点)比野生东北虎还要稀少, 怎么可以指望在城市中心遇到? 这人做得也太猥琐了.
但是, 当刀架在脖子上, 当你走到了悬崖边上, 你能不能依然坚持你的逻辑, 在明确断定出错误以前, 或者说, 不到长城以前, 能否走出最后一步, 这对于一个老股民有天壤之别.
纪律是枪 是 刀 是子弹。
不过楼主是伪军,打破条条框框的伪军。 #*)*# #*)*#
回复 #29 黑袍 的帖子
这种划分,绝对是错误的。不可能跌那么深。上证指数作为研究对象,划分波浪,是有严重问题的。因为07年的大盘股,集中上市,造成了这个指数的严重失真。简单点说,如果用,早期的中信证券作为参考标的,你会发现,股票跌的没那么深,对于05年4元钱开始上涨的中心证券,我觉得现在的调整是很良性的。如果用05年以前的30只有代表性的股票,做一只中国的道琼斯指数,在07-12年这段时间里面,按照上市5年以后的价格计入指数,你会发现,这只指数也许在一个很牛的趋势中。我说的这种方法,就是现在道琼斯指数的计算方法。注:最近被选入成分指数的是思科公司,一个已经交易了n年的公司。从过去几年的股市中,我们看到的创新高的股票太多了,但是指数跌了那么多,只能说失真。 虽然指数跌了很多,但股票价格依然高估。看看新股发行价格即可。 象哥哥说了很多问题,一时也理不清。我要做au了 黑袍关于 既要承认大锯齿,又要不跌破1664的质问 提的不错。大笨象说了那么多,都不是波浪形态。基础研究目前也分两派,哥说哥有理,不足为数波浪的依据。#*22*# 我想表达的只有一个意思。找的一个适合研究的标的,可能比研究方法更重要一些。
回复 #39 大笨象哥哥 的帖子
好问题!早年我与豌豆有一场争论,MACD的老朋友应当记得这个马甲,投资者到底要专还是博,当时我的结论是专。08年我吃了一些苦头,我在想一个问题,是不是多一些门路就可以避开,我尝试思考探索了三年,我的结论仍然是“专”。
任何一个方法都有它的问题,正如我在前面说的,你敢不敢跨出最后一步,已经感觉到危险,但是根据投资逻辑应当去做这个事情,或者反过来,已经感觉到机会,但是按照规则不应当做这个事情。规则是死的,有时候适合有时候不适合。人能不能解决这个问题?本来,人应当是灵活的,但是咱中国人太容易在这个问题上载跟头,太灵活,无规矩不方圆,到处都是潜规则,其实潜规则也不是规则。这一步怎么跨,天壤之别。如果感觉到了危险,不去做,可不可以?可以,不需要理由,你自己就是理由,没有人比咱们中国人更懂潜规则以及不规则。如果一定需要理由,投资的方法很多很多,可以肯定,总可以有不去做的理由,但是这一步一旦走出去就完了,自己没有承担的勇气,把问题推到规则上面,完了。
人生有限,知识无涯,能精通一门已经不易。
至于学什么,抽象的说,技术也好,趋势也好,波浪也好,价值也好,都有成功的大师。只是每个人的个性不同,条件不同,有些合适一些,有些不合适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