缠论之论
唐代大学者、诗人韩愈说:天不生仲尼,万古长如夜。在缠中说禅之前,利物莫就是就是金融交易世界太阳般的人物,他的一切都为交易世界所膜拜。但在缠中说禅之后,金融交易世界太阳才真正的出现。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技术分析有了一个坚实的理论基础,抛开传统技术分析离开了当下进行理论假设的上帝式思维和偶然性思维,对技术分析的理论构建,绝对前无古人,就像欧几里德之于几何一样的伟大。实际的操作,必须建立在此之上,才会长期立于不败之地。利物莫也只能退居金融交易世界月亮般的人物。真是:天不生缠中说禅,交易万古长如夜!缠论之前,一切的金融交易方法都是盲人摸象,各执一端,什么波浪理论、江恩理论、均线理论、价值投资理论、混沌理论、孢子理论、黄金分割、周易预测、四度空间......。几乎都是充满了上帝式思维和偶然性思维,莫衷一是、混乱之极、而且是相互攻击。
缠论之后,揭穿了以前一切的金融交易方法都是猴子的屁股——永远无法掩饰的漏洞。缠论才是金融交易世界真正完整的大象,是他们的根。缠论的四大本质思维完全分类思维、级别思维、同构思维、几何化思维,把人类贪嗔痴疑慢的心所幻化的金融市场进行了公理化的完美描述。以前的一切的金融交易方法在缠论面前都成了笑柄、漏洞百出。
例如所谓的价值投资理论,"价值"两字就是模棱两可、几成忽悠的代名词。巴菲特有两句话:如果买进后不能忍受50%的下跌,就不要做价值投资;如果没有买进全部身家的勇气,就一股都不买。兄弟,这两句话的意思就是:如果买错了,就必须长期死扛到底,要有死猪不怕开水烫的精神,时间是你最好的朋友,总会涨起来的,不管是3年还是5年;买进全部身家的勇气,就是要有孤注一掷进行豪赌的勇气,要赌就赌大的。看到没有,这就是所谓的“价值投资”的本质,在期货市场进行“价值投资”必会让你尸骨无存,死得不能再死。泰坦尼克号多有价值,但还是沉没在大西洋海底成废铁。时间是你最好的朋友,时间也可能是你永远的伤痛。波浪理论一个搞笑的规定:四浪底不能低于二浪顶,否则就没法数浪了。混沌理论、孢子理论就干脆来个市场不可知论,不知所云。均线理论还相对靠谱一点,但他的支撑阻力作用往往被主力反向利用,让你掉入陷阱。
只有缠论才能让你有一颗不被幻化迷惑的眼睛,看走势如掌纹一样的清晰。孤峰之上,多空通杀,行云流水,万古长存。
行胜于言
如何做比吹鼓更重要,实证才是最效的。很难看到一个个股的实战分析与操作,楼主断言未免有些虚浮。
[ 本帖最后由 海海 于 2012-8-7 08:30 编辑 ] 楼上二位,你们没到楼主那个境界 #*26*# #*(# 最喜欢这句话!#bb# #bb#
波浪理论一个搞笑的规定:四浪底不能低于二浪顶,否则就没法数浪了 明明是两个同级别的所谓浪形模式的拼接,非要凑成12345
我发现了这点,居然被打入冷宫。 例如所谓的价值投资理论,"价值"两字就是模棱两可、几成忽悠的代名词。巴菲特有两句话:如果买进后不能忍受50%的下跌,就不要做价值投资;如果没有买进全部身家的勇气,就一股都不买。兄弟,这两句话的意思就是:如果买错了,就必须长期死扛到底,要有死猪不怕开水烫的精神,时间是你最好的朋友,总会涨起来的,不管是3年还是5年;买进全部身家的勇气,就是要有孤注一掷进行豪赌的勇气,要赌就赌大的。看到没有,这就是所谓的“价值投资”的本质,在期货市场进行“价值投资”必会让你尸骨无存,死得不能再死。泰坦尼克号多有价值,但还是沉没在大西洋海底成废铁。时间是你最好的朋友,时间也可能是你永远的伤痛。
以上所谓的“长期持有”的毒害那是相当的大
只有这样说:某个大级别的买点后,没现该级别的卖点,你可持有。这才是最靠谱的“长期持有” 太肉麻了,相信即使缠师看见了也会脸红。
回复 #9 distancer 的帖子
看来,你还不知道缠师的性格比这肉麻N倍的,都不算肉麻
现只摘缠师的一句话:“能和本ID聊股市的,如果有,最多就处在精子或卵子状态,连受精卵都算不上”
有这样语言的人,你相信他看了楼主的贴,会脸红? 原帖由 乙卯木 于 2012-8-11 17:35 发表 http://bbs.macd.cn/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看来,你还不知道缠师的性格
比这肉麻N倍的,都不算肉麻
现只摘缠师的一句话:“能和本ID聊股市的,如果有,最多就处在精子或卵子状态,连受精卵都算不上”
有这样语言的人,你相信他看了楼主的贴,会脸红?
这是缠师的说话方式,但读他的文章,从字里行间看出的却是悲慈!!!!
刚刚重读到24章开头有感,“
这一章完全不在计划之中,其实该问题以前已说过,现在有点炒冷饭。但发现这里的人,绝大多数还是搞不懂,也就不妨结合点例子再说一次。要完全解决背弛问题,必须对中枢进行更进一步的分析,这是以后章节的事情了。但现在大家好象都急于用,而对中枢,好象真理解的没几个,继续深入下去,浅的都一团浆,深的更没法弄。因此,详细说说MACD对背弛的辅助判断这样一种不绝对精确,但比较方便,容易理解的方法,对那些还没把握中枢基本分析的人,是有帮助的。也就是说,如果你一时真搞不懂中枢的问题,那就用这个方法,也足以应付一般的情况了。”
[ 本帖最后由 distancer 于 2012-8-12 21:02 编辑 ] 路过、踩踩、留名!!!
{:7_317:}{:7_317:}{:7_317:}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