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uang2000 发表于 2012-8-3 16:53

更新20120803 15F级别第一个S1成型!

~~~

   日线底分型的结构待验证。

1.高度。短期必须冲击2145---2156(这是动力学的需要);

2.时间。回落后不创出新低(这是形态学的需要)!

3.15F级别的第一个S1形成,接下来的走势进入概率游戏的火力范围。也就是说,当前大盘的走势可以开始关注了!

说明: 动力学与形态学是缠子在博客讲课后期做出的定义。在《教你炒股票》中进行的论述使用的K线组合用于辅助讲解缠论。因为其组合关系不明确使得概率游戏变的复杂。有能力的缠友尽量想办法简化。要不然一个空洞无“物”的概念,会需要大彻大悟的动力才能帮助你完成一些认识。这是必修课!除非,你是天才。否则,根本无法绕过这个学术陷阱!这是缠论的缺陷之处,但也是精妙之处。仅仅是这个设计,就足以让痴迷于缠学者绝对不可能不劳而获。这应该也是缠子ID活跃时期说“中国能搞清楚的不过是三五个人。。。。。”,也是缠论易学难精之处。

乙卯木 发表于 2012-8-3 17:02

感谢楼主!学缠有方向!

感谢楼主!学缠有方向!#*)*# #*)*# #bb# #bb#

huang2000 发表于 2012-8-6 15:58

更新 20120806 概率游戏条件充分满足

~~~

    动力学条件今日获得满足。接下来是某类概率游戏的历史性重复!

设定止损点为2100(型态学的需要),回调买点设定于2130--2145;

15F级别向上的线段首次出现,接下来就是看这个线段是否还延续几笔Sn(当前N=1);

---------------------------------------------------------------

   基本面上,今天出现了上市公司员工持股计划的新闻,此于与郭主席春节期间所提401K 计划对比,堪称是个先锋版。接下来整个舆论围绕这个题材会讨论到18大,好戏正式开演!按照常规,一定是搞出试点,在逐步细化规则,最后开始全民大搞!呵呵。

从政治层面来说,解决了站岗资金的储备。。。。。。属于一箭数雕的做法!

wolf528 发表于 2012-8-7 00:32

为什么我看了缠却不如各位的皮毛啊    急啊

huang2000 发表于 2012-8-7 08:53

回复 #24 wolf528 的帖子

~~~

   缠子在《教你炒股票》的课程中指出了分型、笔、线段、中枢的基本学习路线。可以先按照这个方法学习制图。如果智商足够且有大彻大悟的学习动力,一般大约三年时间可以达到缠子所说的“幼儿园"毕业水平。

      这个阶段的学习注定了个人对缠学的最终状态是入门还是专业。

   在完成各级别线段的合并与拆分,中枢新生、震荡、背驰之后,可能会对缠论失去学习的任何兴趣。这个时候,进入小学生学习阶段。对走势的判断意识处于想当然(或理所当然)的阶段。

      如果,能够在谦卑或大彻大悟的学习动力指引下完成小学阶段的学习,那么缠子说的“你的喜好便是你的陷阱”。

      中学阶段是个实事求是的学习过程。这里没有幻想,只有现实。

幼儿园阶段是当“录音机”,学其然,不知所然,成语谓之“咿呀学语”;
小学生阶段是当“猴”    ,学其术,不知所术,成语谓之“照猫画虎”;
中学生阶段是当“人”    ,学其道,究其因。成语谓之“自力更生”;

这以后的学习阶段,暂时省略一下说明较好。

   现实生活中的优秀交易员不会去想未来的涨跌。只会对当前的买卖点进行概率演算,及止损(或止赢)的操作!

   缠论与资金管理是密切相关的,能做到的估计不多。

   因为,都去研究“当下”了!

   前文有述。按照108课程中所讲的缠论,是个有缺陷的学术理论。这个“缺陷”源于缠子述及动力学与形态学定义,缺少可以参照的样本所致。希望有中学毕业程度的缠友能搞定!不能搞定的,就老老实实坐小板凳观战。(完)

caotangnan 发表于 2012-8-7 11:28

继续努力学习中,谢谢大大

huang2000 发表于 2012-8-7 16:20

更新 20120807 灾后重建!

~~~

      传闻牛人在北京看海。就在当时A股的私募基金也在准备跳海!这看似两个不搭界的“海”缘何成为内涝外旱的因由?呵呵!

    老话说,狗急跳墙,人急咬人(当前属于二级市场“咬”上市公司员工持股计划)!

    现在正是可以大作文章的时候。落笔事件就是等401K出试点,激活个股炒作。

    这是私募基金的最爱(至少可以暂停跳海的想法),也是市场待开发的G点。

    不可或缺的技术条件是周线级别的底分型,按照缠论的说法“充分必要条件”!

    在日线级别,中学阶段的缠友应好好享受均线缠绕后“湿吻”的感觉,耐心等待108教科书定义的第二类买点出现。

    没有“吻”,无以激情!

    今天的走势波澜不惊,15F级别的线段保持向上状态,动力与形态数据维持昨日观点!

[ 本帖最后由 huang2000 于 2012-8-7 16:33 编辑 ]

44774444 发表于 2012-8-7 19:25

向楼主学习了#*d1*#

huang2000 发表于 2012-8-7 20:53

原帖由 tanwanlin 于 2012-8-7 20:05 发表 http://bbs.macd.cn/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何需三年,别唬后来人。我前后用了六个月不到,到了中学阶段。

~~~~

       兄台可在缠版开一长贴,于每日收盘后展示一下中学阶段的学习成果。期待之!

cristi1218 发表于 2012-8-7 20:59

感谢楼主分享,向楼主请教一下中枢能否成为一个趋势终结?(类似于五浪失败)。如果可以的话缠论里如何找买卖点?

huang2000 发表于 2012-8-7 21:11

原帖由 cristi1218 于 2012-8-7 20:59 发表 http://bbs.macd.cn/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感谢楼主分享,向楼主请教一下中枢能否成为一个趋势终结?(类似于五浪失败)。如果可以的话缠论里如何找买卖点?
~~~

    108课的缠论明确了第二类买卖点是理论所保障的安全交易位置。凡是缠论小学毕业程度都能捕获此类机会,小学与中学区别的就是操作级别!

   趋势终结涉及形态学的定义,前文说过“动力学与形态学”缺少可供研究的样本。我个人认为这是缠论的缺陷,这样的的理论设计可以把理论缺陷转变成缠论痴迷者的自修自悟。

[ 本帖最后由 huang2000 于 2012-8-7 21:15 编辑 ]

cristi1218 发表于 2012-8-7 21:49

不好意思,我的基础太差。这个第二类买点是否对应次级别其反弹的高度要达到前一个中枢,并回落下来不破本中枢低点。还是只要有反弹超过本中枢高点,回落下来就是二买点?因为这里中枢没有产生三卖,所以没有一买。我就搞不清这个买点有什么标准介入条件?

huang2000 发表于 2012-8-8 07:58

回复 #33 cristi1218 的帖子

~~~

   第一类买卖点是动力学做裁判。第二类(或第三类)买卖点是形态学做裁判。如何介入的问题要靠自己对动力学和形态学进行定义而定。

    缠子这样的理论设计,从根本上杜绝了不劳而获的山寨版缠论。

    有位缠友说需要“制图三年”是唬人的,呵呵。我想,大概遇见天才了!

distancer 发表于 2012-8-8 08:27

学习学习!另外向楼主请教,15分线段上涨是根据上次下跌线段的级别来反推?还是其他,因为这次从2103点上涨感觉目前只是5分级别。

huang2000 发表于 2012-8-8 09:22

~~~

15F级别的向上的线段,当下只是“开始”,能否破坏前一向下的线段要看本次向上的力度。当然,这还是在动力学定义的范畴里打转。

裆前,只能对与日线底分型的力度表示一点感冒,认为满足了概率游戏起码应该具备的要求,先按照反弹的思路对待之。即缠子所说的“咬一口就跑”。

   前文也说了“维持对当前动力和型态数据的观点”。

   很多时候,幼儿园阶段的制图是基本功,无法毕业的不在少数,不能毕业也非有什么丢人之处。

    声称已中学毕业的,其动力学与型态学的定义不知道能是否经得起市场考验。因为没见过,所以不好比较!以后在说!

huang2000 发表于 2012-8-8 15:48

更新 20120808 人民日报准备拿谁血祭A股?

~~~~

    这两天雷声阵阵,国内舆情压制空方的口号震天。只是那个刘姓官员实在不足象王益那样有资格放在1660点的位置腰斩示众。因此市场各路诸侯似乎不太买账。尚缺某股腐败势力倒台的大块文章用于鼓噪A股北上!

   当前A股之烂,在于保荐制度。无有保荐,IPO则不攻自破。人民日报的快刀若能拿下只懂圈钱的“保荐”,那才是学者型官员该干的正事!

    2012年天灾不断,灾后重建靠“手”是不行的。

    今天依然“维持对当前动力和型态数据的观点”。

huang2000 发表于 2012-8-9 15:49

更新 20120809 型态良好!

~~~

   15F级别线段向上状态维持不变。

日线级别的“湿吻”呼之欲出!

今天依然“维持对当前动力和型态数据的观点”。

亏帝 发表于 2012-8-9 16:13

原帖由 huang2000 于 2012-8-9 15:49 发表 http://bbs.macd.cn/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

   15F级别线段向上状态维持不变。

日线级别的“湿吻”呼之欲出!

今天依然“维持对当前动力和型态数据的观点”。


谢谢分享。有无好股票讲解?

huang2000 发表于 2012-8-9 21:19

回复 #39 亏帝 的帖子

~~~

      这个长贴没有讲解个股的设想。主要是和缠友整理和归纳缠论的过程中的一些自己心路历程的学习体验。

   观MACD各家对缠论的理解,发现缠论派系还是比较多的。这也许是动力学和形态学认识差异所致!

   有关这些,无法一一列陈详细推理了。这样也好,存在就是合理的。

   重大的底部,必然要对应一个重大的事件。当前还在期待ING!

乙卯木 发表于 2012-8-10 09:25

ING是什么,没搞懂

好象原博客中出现过这个ING。
望提示下?
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查看完整版本: 给缠论痴迷者留几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