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常熟老李 发表于 2012-12-18 16:20

2012-12-18 天狼50




江苏常熟老李 发表于 2012-12-18 17:15

2012-12-18 :handshake:handshake












































江苏常熟老李 发表于 2012-12-18 17:20



12月18日全赢报8.5亿资金流出房产开发租赁板块

江苏常熟老李 发表于 2012-12-19 15:06

2012-12-19 天狼50




江苏常熟老李 发表于 2012-12-19 15:07

2012-12-19 上证指数 策略精灵仓位风险控制




江苏常熟老李 发表于 2012-12-19 15:09

2012-12-19 同花顺 DDE

2012-12-19 同花顺 DDE主力增仓

2012-12-19 同花顺 DDE资金流向

江苏常熟老李 发表于 2012-12-19 15:11

2012-12-19 同花顺 BBD上证

2012-12-19 同花顺 BBD深证

江苏常熟老李 发表于 2012-12-19 16:08

2012-12-19 热点探测器


江苏常熟老李 发表于 2012-12-19 17:13

12月19日全赢报7.1亿资金流入重型机电板块


江苏常熟老李 发表于 2012-12-19 17:17

2012-12-19 :handshake:handshake












































江苏常熟老李 发表于 2012-12-20 15:07

2012-12-20 天狼50




江苏常熟老李 发表于 2012-12-20 15:08

2012-12-20 上证指数 策略精灵仓位风险控制




江苏常熟老李 发表于 2012-12-20 15:11

2012-12-20 同花顺 DDE

2012-12-20 同花顺 DDE主力增仓

2012-12-20 同花顺 DDE资金流向

江苏常熟老李 发表于 2012-12-20 15:13

2012-12-20 同花顺 BBD上证

2012-12-20 同花顺 BBD深证

江苏常熟老李 发表于 2012-12-20 15:37

http://bbs.macd.cn/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174999&pid=27023079&page=1&extra=#pid27023079
两个问倒了无数巴迷的问题
伟大的转折发表于 2012-12-19 15:16
1、持有是否等于买入:从科学的角度看,持有肯定等于买入。换个角度说就是,如果你的账户不小心被清仓了,你是否会按原样买回来(如果你“被清仓”后,做出了与之前不同的选择,说明你自己的逻辑是矛盾的)
2、合理到高估部分的钱,要不要赚:如果要赚,就必须面对问题1带来的严肃挑战。举个例子,某股票,价值10元,5元买入,15元卖出(这是一个价值投资者正常的盈利路径)。这时的问题在于,如果15元卖出,那么14元是否应该买入(持有=买入哦)?就算你不赚高估的钱,也要面对相同的问题,如果10元卖出,9.5元是否应该买入?

注:1、这两个问题我有自己的答案,但我想先听听你们的答案。2、这两个问题没有标准答案,但如果你没思考过这两个问题,说明你的投资体系还不完善。

江苏常熟老李 发表于 2012-12-20 15:35
我的看法:
1.国情不同 制度不够完善 信用诚信
2.你有足够闲钱可以使用
3.安全边际

江苏常熟老李 发表于 2012-12-20 15:38

http://bbs.macd.cn/thread-2175008-1-1.html
价值投资者思考过程中容易犯的错误和问题(完整版)
                  
1、过度看重企业的重置资产价值,如土地、房产等,而忽视企业内在价值中最核心的主营业务状况。我们买的主要是企业主营业务的盈利能力,而不是其它。我们看企业的肌肉有没有增长,而不是肥肉有没有增长。
2、过度看重企业控股或参股的子公司或关联公司的股权未来上市流通价值,以偏概全,总认为子公司或关联公司股权合计的价值已超过母公司市值,忽视子公司或关联公司股权未来价格的不确定性,忽视母公司内在价值中最核心的主营业务价值。
3、主营业务行业跨度大的企业价值不应过高估计,业务的繁杂会大大增加企业管理层未来经营的难度,实践证明,很少有企业能做到各项不相关的业务齐头并进。同时,也会增加投资者对企业价值思考和判断的难度。
4、对于宏观经济和行业周期缺乏研究,二级市场股价的低市盈率往往会对应宏观经济和行业周期的景气高点,对过了景气高点后的企业业绩下滑和增长率下滑缺乏充分估计,注意股价出现戴维斯双杀。
5、对于企业自身发展的周期规律缺乏研究,企业的发展通常呈现出“蓄势期”和“业绩释放期”交替进行的特点,对过了“业绩释放期”、而进入新一轮“蓄势期”后的企业业绩下滑和增长率下滑缺乏充分估计。不要对企业长期复合净利润增速期望过高,能长期超过15%的极少。
6、对于行业前景缺乏研究,不注意行业的发展瓶颈,如环境、资源约束。又例如有的行业提供的产品或服务已经从“导入”期进入“标配”期后,可能进入企业发展平台期。例如随着国民经济发展,有的行业会进入衰退期,有的行业会向第三世界国家产能转移。
7、不注意研究行业集中度的变化趋势。一般情况下,行业集中度提升会有利于行业中龙头企业发展,反之亦然。例如前些年家电零售行业集中度提升,就有利于苏宁的发展,但目前电商冲击下该行业反而出现集中度分散,市场只好对苏宁进行重新思考和定价了。
8、不注意研究企业竞争优势的可持续性及影响因素。
9、对于技术路线变化大的制造行业要特别慎重,如消费电子、LED、新能源。在这些行业,往往十年折旧的设备或生产线才过三年,就从技术上被淘汰了。
10、行业中竞争力较弱企业在行业复苏时的更大幅度业绩改善(较行业竞争力强的企业),不能简单认同为企业出现高成长。因为一旦行业景气下滑,弱势企业业绩恶化速度更快。
11、对于资金消耗型、不能产生自由现金流的企业思考不够慎重。通常的情况是,消耗大量现金扩大了生产规模,但效益提升却异常缓慢。有的亏损企业认为亏损的原因是财务费用吃掉了利润,增发股份后就会扭亏,这种业绩提升是假象。
12、忽视某些民营企业对地方政府、大型国有企业的过度客户依赖,经常是这类民营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就会遇到业务瓶颈问题。
13、不去看企业群体的状况是否好转、企业基本面是否出现拐点,而是简单看股价跌幅巨大、主观判断股价已下跌出安全边际。有时候企业经营出现问题,内在价值的流失速度比股价下跌得还快。
14、对于某些国有企业的进取心估计过于乐观。因为有的管理者知道,少动脑筋、少担风险不会挨上级的板子,发展过快反而意味着“鞭打快牛”。
15、行业发展的宏伟前景并不必然导致行业中企业个体的竞争优势和长期回报率的提升。通常情况是,行业发展带来的每年利润都被投入最终必将过剩的产能扩张。
16、经商的人都知道,收不回来的应收账款不是利润,而是亏损。只要看看多晶硅产业链上的两大供应商——奥克股份和新大新材,从前已经体现为当期利润的应收账款现在变成了什么,就明白了。
17、除了极少数的情形,卖不动的存货就是亏损的来源,甚至包括“已经卖出去”但积压在经销商的存货。今年的运动服装行业和白酒行业对此作出了很好的诠释。
18、要严格甄别企业内生竞争力增长带来的业绩增长与“今年多收三五斗”之间的差别。某些上年利润基数低的企业,由于偶然因素或外部有利环境会导致当期的业绩大幅增长。这种建立在流沙基础上的“成长性”企业,会很快再次陷入浴血奋战。我们期望看到的企业成长性,是竞争力的增强,且能够积累,能够持续。
19、拥有宽阔的“护城河”的企业,并不代表企业的股东就一定拥有良好的投资回报率。例如电力、高速公路、机场等政府管制价格的垄断行业,例如需要大量资本投入的重资产行业,例如永远前途无量、但永远不赚钱的某些高科技企业(京东方是个典型),长期来看,股东的回报还比不上垃圾债券。
20、完全没有必要对自己持有股票的“黑天鹅”事件张大嘴巴,这本就是我们思考企业的一部分。目前国内相对宽松的监管环境,食品、饮料、医药等行业,不出“黑天鹅”事件才是怪事一桩。但也要克服一见到“黑天鹅”事件就两眼放光、觉得一定是投资机会的趋向,历史上的“黑天鹅”事件恰恰是这些高毛利、生意特征好行业中的“企业淘汰加速器”。
21、对小企业抱有天然的同情心,想当然地认为小企业群体肯定拥有比大企业更广阔的成长空间。那到底是谁摧毁了国内创业板上市之初的高市盈率呢?从香港的创业板,到美国的纳斯达克及粉单市场,都没有历史数据支持证明小企业群体拥有比大企业群体好得多的利润增长率,反而是小企业的退市比例要高得多。
22、对于企业盈利模式复制的速度和前景过于乐观。企业的竞争优势往往是“局域性”的,扩张方向也最好是逐渐“离心式”的。跨区域的复制扩张随着管理半径的增加,一定会增加管理控制的难度;向相邻业务领域的复制扩张,同样也需要一个学习和逐渐适应的过程。例如零售行业中,“易买得”在韩国开超市很牛,但前几年在中国开的九家店却很不成功;而同样在国内,去年研究员关于永辉超市的乐观报告和今年实际的利润增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23、对于企业研发新产品新技术的速度和前景过于乐观,对中国企业的研发实力(尤其是在基础技术方面)与发达国家的巨大差距缺乏清醒认识。鉴于中国国民教育体系、科研体系的现有水平,在一个从未发明真正意义上新药的国家,本能地对重庆啤酒研发治疗用乙肝疫苗的最终结果持谨慎态度是必要的。
24、对企业经营基本面状况的反转或所谓“业绩拐点”的判断过于轻率。
25、毫无疑问,向投资大师学习是提高价值投资水平的正确路径,但不顾现在具体的实际情况,刻舟求剑,用简单企业类比的思维去试图复制大师当年的投资个案,是不够慎重的。
26、对行业、企业思考的过程应该是一个利用大量信息进行汇总、加工和分析的过程,切忌片面、以偏概全,犯“盲人摸象”的错误。既要全面地、系统地思考行业、企业,又要分析出行业、企业主要矛盾,并通过一段时间跟踪、观察行业、企业,“日久见人心”嘛,最终才有可能获得非常宝贵的“模糊的正确”。
27、“客观”是对我们思考过程的最高评价,排除我们的个人爱好和情绪的干扰,始终保持理性、冷静的思维方式,不去犯“一叶障目”、甚至“掩耳盗铃”的错误,当然是不容易的。
========================================
江苏常熟老李发表于 2012-12-20 15:24
只有充分考虑了“安全边际”的前提下
才能谈价值投资

江苏常熟老李 发表于 2012-12-20 15:41

道升随笔1765:炒股一定要了解中国人的人性(2012-12-18 11:58:10)
【作者:道升 时间:2012-3-19 10:06:40】


上周四重*&庆书&*记bxl被免职了。多数周围的小老百姓不太赞成,他们认为bxl在重庆打黑是有功劳的,至少社会秩序好多了,至少当官的不能那么明目张胆地捞钱了。而极少数人认为bxl在重庆唱红打黑可以理解,但不能花人民的巨款为自己服务。如果老百姓在目前官僚腐败的年代里怀念毛泽东时代的清明要自发组织唱红歌是完全可以的,但花那么社会财力去唱红歌就没有实际意义了。如果blx唱红打黑只是为了他自己能够进十八大开路,那么给人感觉动机不纯,并且他在打黑中不按法律程序办事,出现了黑打现象,后果相当严重。这是少数人最担忧的地方,没准哪天得罪了bxl也会当成黑社会被打掉,那时你叫知道什么叫bxl。


于是两派争论了起来。有人问我,我告诉他们网上有这么一段段子:原重庆市高级人民法院原执行局局长乌小青在看守所自杀身亡,结果重庆法院不敢说话了;前重庆政法委书记文强被判了死刑结果重庆市官员不敢说话了;北京律师李庄被黑打结果律师不敢说话了。当bxl牢牢掌控着重庆市的公检法和宣传媒体时他就有了无上的权力,所以外媒说他是西南王是有道理的,他想搞掉谁谁就是黑社会,就算你是冤枉的,你又能到哪儿去说理?于是我建议他们应该看一本书《第三帝国的兴旺》,看看人家纳粹德国是怎么运作的,如果不了解这段历史就没有资格评价bxl同志。bxl的问题是不讲法,还用文化大革命那一套手法大搞冤假错案,用黑打的手法来打黑。这种结果相当严重,其危险性远超过一小撮黑社会组织。有人说不这样做就治了不了当官的。我说这不是战争非常时期,这是和平时期,和平时期就得走法治道路,否则社会就要倒退,社会就没有法治了,没有法治的社会就乱套了。如果用非法的手段打掉几个当官的败类,其危害性可能会更大.最后我建议他们去读一读波士顿犹太人死难纪念上的碑文:

       当他们来抓犹太人时,
  我保持沉默
  因为我不是犹太人;
  当他们来抓共产党人时,
  我保持沉默
  因为我不是共产党员人;
  当他们来抓贸易工会主义者时,
  我保持沉默
  因为我不是贸易工会主义者;
  当他们来抓我时,
  巳无人留下替我说话了...

--德国牧师马丁尼莫拉

想一想如果你在重庆得罪了bxl或者无意间不小心踩了bxl的脚背,把你抓进去了。这时你能再读一次犹太人死难纪念碑上的碑文,你才能理解为什么bxl会被中央拿掉。这是党中央的英明决策,说明党中央还是英明的,不糊涂。如果让bxl这样胡乱搞下去,我们的党会提前退出历史舞台。为什么有些重庆人支持bxl?因为他们不理解,或者说他们太中国人了,根本没有自己的思想,太自私才导致了错误的认识。他们的思想根本没有跳出中国小农的经济意识,在评价社会价值观时总是以自己能够得到多少好处为标准。于是我又想起了前段时间在网络上疯传的王朔语录:


说中国人是猪,感情上不能接受,可他妈的很多事一直都在验证中国人是猪这一事实。不侵犯到自己的利益,就光知道埋头赚钱,谁死都和自己个儿没关系。一旦伤害到自己了,马上就惨叫,叫得简直哭天抢地,然后一个大白馒头扔过去,立马又焉了,别人喊的时候,丫依然埋头吃喝!-王朔


有人说这段子不是王朔说有,是有人假冒王朔说的。但不管是谁说的,我以为对中国人的评价基本上准确。

有人问我怎么炒股。我很想告诉他一定要抓住事物本质,否则学不会。因为当一个人的思想总以自己能捞到多少好处为标准时,这种人很难跳出小农经济的世界观,也很容易被主力欺骗。而中国机构主力早把中国人的人性了解清楚了。我敢打包票,说bxl是好人的人都将成为输家。因为他们根本不知道轻与重,也不明白什么叫抓住事物的本质。一个抓不住事物本质的人怎么能在股市上混呢?


通过bxl事件可以很好地了解周围其它中国人的本性,同时也能很好地了解人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股票市场的运作基本上靠操纵交易者的人性办到的。如果股民不能了解和认识bxl操纵舆论和社会大众的手法,那么怎么能了解和识别主力的用意呢?


道升写于2012-3-19日9:50分


江苏常熟老李 发表于 2012-12-20 16:00

2012-12-20 热点探测器


江苏常熟老李 发表于 2012-12-20 17:28

2012-12-20:handshake:handshake












































江苏常熟老李 发表于 2012-12-20 17:33

12月20日全赢报7.6亿资金流入贵重金属板块


页: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查看完整版本: 老李杂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