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12-2012.4 月行情前瞻
http://moneyplay.blog.sohu.com/186629318.html2010年的分析:
挥挥手;2011.5月见顶,高点预估3250,低点2050,全年震荡走势;猴市
http://moneyplay.blog.sohu.com/162270264.html
回调以后,大约12月初,大盘进入长线操作区,超短收益,将非常可观,对技术的要求极
高。长线看多到2011.5月。
大盘长线运行:
1 2010.12 初见底,2.15日,低点。
2 2011.5 高点
3 20121月第一高点,4 月见顶,11月低点
4 2013.9高点,12见顶
这个长线观点,依然坚持。
1 6124以来的下跌,第三浪持续时间为49个月,11月底结束
22012.4 月见顶
3 2097附近有一个月左右的盘整
大盘遇到1664发出的任何一道甘氏线,都要盘整至少一个月。
4 短线有回探2457 的要求
1房地产的作用是绑架国民,而不是制造泡沫
2012是十二五开局第二年,这一年有地雷阵和万丈深渊,不然朱镕基的书就白出了。
先看房价:百合上一篇文章
原文由 field 所发表
据国家统计局《2010年全国房地产市场运行情况》的数据:2010年,
全国房地产开发企业房屋施工面积40.55亿平方米,比上年增长26.6%;房屋新开工面积16.38亿平方米,增长40.7%;房屋竣工面积7.60亿平方米,增长4.5%,其中,住宅竣工面积6.12亿平方米,增长2.7%。再看新数据:1-4月,全国房地产开发企业房屋施工面积26.46亿平方米,同比增长31.7%;房屋新开工面积4.57亿平方米,同比增长64.1%;房屋竣工面积15
020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3.5%。可以看出潜在房屋供给快速增加,竣工面积也呈加速增长。综合统计局2010年与2011年数据,估计2011年将形成约33亿平方米的供给量。在2011年1-4月,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2.34亿平方米。按此进度,2011年大约可销售7亿平方米。按
2011年卖7亿平方米计算,要近5年才可以卖完。另外,今年新国八条规定,各地要完成1000万套保障房,按每套90平米,有9亿平方米的施工面积。
2011年1-4月,全国商品房销售均价约为每平米5300元人民币。那么33亿平方米,如果按5300元均价,需要17.5万亿元人民币,才能买卖完毕。
问题是:钱从哪里来?如果不降价,谁有17.5万亿元人民币来买开发商的商品房?
再读一个:
http://shanshan-vip.i.sohu.com/blog/view/135746714.htm
听人说,2004年前的银行房贷,当时房价还不算离谱,北京很多房子四五千,首
付也就是个10多万,大部分客户选择房贷的期限,一般都是10年还清,压力是由,但是
还可以接受。到了2004年以后,慢慢的就不行了,房价飞涨,首付很多人都要靠啃老,
把双方父母的积蓄都攒上才能够,而房贷的期限,受累于贷款总额过高,10年还清的
话,几乎很少有人能够还清,期限都开始展到20年,30年。到了09年以后,经济危机袭
来,房价作了个俯卧撑,又开始猛涨,为什么呢?国家的房地产优惠政策,首付比例降
低到20%,房贷期限,几乎大部分客户都选择30年了。这难道不是危机信号么?当时我
在想,应该再涨不下去了吧,老百姓收入就这么点,开始买房的都快30岁了,30年
房贷,不得把人逼疯?而且房价不可能再涨了,因为再没有杠杆可用了,再涨真没人买
得起了,你不可能首付再降低至10%吧,不可能房贷期限延长至40年吧。
现在看来,我大大低估了银行的智慧了。农业银行最近推出了接力贷。。。所谓接
力贷,就是指以某一子女(或子女与其配偶)作为所购房屋的所有权人,父母双方或一方
与该子女作为共同借款人,贷款购买住房的住房信贷产品。简单来说,就是你35岁
了,买个房子,到你60岁退休,你顶多贷25年,可是房价太贵,25年算下来,每
月换款额超过了你的收入,怎么办呢?给你贷50年,你还到退休,你的儿子继续还,
美其名曰接力贷。
这么看来,以前我是低估了呀,买一套房要上下祖孙三代呀,首付把父母的积蓄掏
光,月供把你这一辈子以后的收入掏光,接力贷,还要延续到子孙,看来房价还大大地
有上涨空间呀。涨到100万/平米,可以搞个子子孙孙接力贷款,子子孙孙都开始做
房奴。。。
银行是有需求就有产品,其实也不能怪银行,最可恨呀,这房地产政策,让人发
指。
最近去浙江,发现的新农村改造不同别处盖鸽子笼,这里都是建独栋的别墅。还是浙江人有气魄!但这的鱼米之乡听说要从国外进口粮食,看来中国的粮食还真离不开袁隆平。中国到底还需要多少套房子,一套不建也不会有人住大街,如果全向浙江一样住别墅,3亿套别墅也打不住。有钱就盖房子,然后再拆,再盖,很好玩,玩出GDP。当前房地产崩盘不可能,房地产要做的是不知不觉中淡出人们的视野。城市化没有结束,房地产就没有理由大幅度降温。都说在中国房地产泡沫大,我看不大。日本有房地产泡沫,美国也有问题,中国没有多大问题,因为中国房地产产权70年,再者房地产利润50-80%归国有。假如房地产崩盘,国家的损失只有30%-50%,而个人则是100%。在城市里,大约25%的房产是继承来的,与房价无关,2005年以前买房的压力也不大,这部分人占50%多,剩下20%的人是真正的房奴。一个家庭,假如年收入8万,房子100万,假如0首付,以目前的水平,每年还3万多,算上利息30年还清。但还有收入增长的预期,假如年增长5%,10年后年收入将是13万,20年后是20万,30年后是32万,这100万还起来有多难?房地产的作用是绑架国民,而不是制造泡沫。
待续。。。。
地方债:
债务问题,我们不说负面的因素,因为大家都知道。我们看地方债积极的一面。为什么,不提中央债?因为中央债少,中央也负不起这个责任。不发地方债,是地方的损失,发了地方债,地方就自己戴上了紧箍咒。 你啥时候见如来佛祖戴过紧箍咒。
先看数据:
http://cache.baidu.com/c?m=9d78d513d9d437ab4f9b96697d1dc0126a4381132ba7d70209de843896732b37506793ac51250777a4d27d1716df3e4b9a842102401450bc8cc9f85dabba855e2d9f2644676c825665d10edec05153ca34d71ab7a043a1fcb22592ddcfce8e0844ca24403bd8e78b2d51499572a5442ce3a49a4b175b10b0f06034a55a752b952141a1478eb3732c1080829c010b837b877610e1fc75f66543eb44&p=c636c91f93904ea812bd9b740e4c&user=baidu&fm=sc&query=%D6%D0%B9%FA%B5%D8%B7%BD%D5%AE%BE%BF%BE%B9%D3%D0%B6%E0%C9%D9%3F&qid=f3138df612353c67&p1=1
中国的债究竟有多少?国家审计署说,地方政府性债务总额约为10.7万亿元(约合1.65万亿美元)。这相当于去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的27%。财政部说中央政府债务相当于GDP的17%。龙洲经讯(Dragonomics)一份报告,估计截至2010年年底的政府债务总额相当于GDP的82%。这个数字还包括了央行、政策性银行和铁道部等其他国家机关所欠的债务。总之中国的债务不到GDP的100%。
美国2010年公共债务总额相当于GDP的91%。
债务总额当中有3,840亿美元都以土地出让收入作为还款担保。国土资源部数据显示,今年前五个月土地出让收入较2010年同期下降了11%。
以上这些数据,都是冷冰冰的事实。债务问题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将会一直困扰世界。债务问题,本质是来自金本位崩溃和法币的到来。金本位时代,大家都是花过去的钱,而法币时代大家要花未来的钱。不管你适应还是不适应,这个事实谁都改变不了。历史的车轮也不可能倒转。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金融危机是可以被利用的,事实可以被人为制造出来的,当你为经济问题杞人忧时,其实很多人担心经济不危机。历次经济危机,世界经济都要上一个台阶。经济危机应该改名名,叫做“经济转折”。10年前,借10万买套房子,你感觉受到了剥削,现在那,你庆幸,你还要后悔买少了。经济问题,也一样,总有一天你会后悔地方债发少了。经济的本质,是经世济国,调动所有人的积极性用于社会建设才是根本。你不发债,就要有人失业,经济也就失去了意义。只要服从于就业的所有措施,都是要积极推行的,包括地方债。假如中国今年毕业1000万大学生,需要新增1000万就业岗位,企业要新上项目,必须向银行贷款,债务问题就出来了。这1000万大学生,还没给社会做贡献就必须为他们新建厂房,金本位时代无法做到,因为必须花过去的钱,也就是必须用大学生他老子挣的钱才能新建工厂,那你要等10年才行,而这十年。他要失业。法币时代,可以接未来的钱,工厂向银行贷款建厂房,有了银行的贷款,那部分搞建筑的大学生就有了工作,这些搞建筑要结婚于是做房产做家具的大学生有了工作......,如此整个社会调动起来了。就业问题的解决,是经济的本质问题。但是,在企业向银行贷款的那一刻,社会财富并没有增加,而货币增加了,于是通胀来了。CPI,要高过6%,将来还要到10%。你的眼睛,要放在你看不见的就业上,而不是CPI上。CPI高点,是好事。 #*d1*# #*d1*# #*d1*# 算是一种观点
#*18*# 钱的问题不用发愁,开印钞机加工资呗。
难不成ZF会让N万亿的GDP降下来?#*22*# #*22*# 谢谢楼主继续关注。 中国需要引入金融杠杆
当前世界都在去杠杆化时,中国有必要引入金融杠杆吗?引入杠杆是倒行逆施还是经世济国?
我今年上半年的观点不变:
http://bbs.macd.cn/thread-1940259-1-1.html
白银这几天很是拉风啊,从48美金/盎司没用几天跌倒了33,这是灾难。为什么?因为“去杠杆化”,不搭嘎?“去杠杆化”,将带来更多的类似于白银的金融领域局部灾难。
08年金融海啸的原因:简单说是过盛的流动性,和金融监管落后。解决方案是金融的“去杠杆化”。这解决方案纯属扯淡。都知道七岁八岁狗也嫌,儿子不听话,到处惹事生非,老子的解决方案是“去孩子化”。貌似合理,愚蠢之极。老子,其实就是加强监管,别无他法。格罗斯认为,全球金融市场目前处于去杠杆化的进程中,这将导致大多数资产的价格出现下降,包括黄金、钻石、谷物这样的东西。“我们经常说总有机会存在于市场的某个地方,但我要说现在不是时候。”
“去杠杆化”是一种倒退。
杠杆的作用是缓冲,将全世界的各个领域的风险缓冲再缓冲,然后集中起来,统一释放,这就是金融危机。你把杠杆去掉了,每个领域的风险将随时释放,这样全世界到处都是地雷,让人寸步难行。奥巴马的去杠杆化“新政”,把金融监管改革的重点放在提高银行的资本金、限制银行业务的杠杆比率上,剑指金融市场制造金融泡沫危机的高杠杆运行方式。其目标是遏制住大宗产品的价格泡沫,回归供求关系定价的正常秩序。
金融的“去杠杆化”给全球经济和全球市场带来衰退。以上世纪90年代的日本和瑞典为例,在泡沫崩溃之前,日本和瑞典的银行信贷占GDP的比例一度上升至100%和140%。危机爆发之后,两国都经历了信贷规模的大幅缩减,信贷规模占GDP的比例都缩减了近四分之一。大规模的信贷缩减将成为实体经济复苏的巨大障碍。
在去杠杆化集中释放的阶段,应该尽量坚持“现金为王”的态度,如果要选择股票,也要尽量选择那些现金充裕,资产杠杆低的公司,因为,他们可能是未来兼并潮中的食人鲨。 资产价格将结束浩浩荡荡的上涨波段,转而进入下跌。
目前的问题是,在中国现货市场比股市风险还大。10月下旬,中国肉鸡市场,一周内价格下跌40%,这还了得。我们必须引入杠杆,稳定市场,而不是盲目去杠杆化。我们还没吃饱,不要随便减肥。
[ 本帖最后由 prp马甲2 于 2011-10-22 22:51 编辑 ] 学习....... LZ还真有点水平,浪版其他那些动不动就基本面其实只知道随便看些文章的人弱爆了。。。。 一些开口闭口基本面的看到本帖可以泪奔了 土地财政还要延续20年
中国的土地财政,现在才刚刚开始。任何卖地的行为,都是败家子行为。败家子别指归宿就是,破产。别望房价下跌来结束土地财政。
2002年以来的房价上涨,本质就是土地财政政策。18亿亩土地红线,只是金融意义上的红线,不是政治意义上的红线。那什么叫政治红线,计划生育就是政治红线,这帮官员,断子绝孙,也不敢生二胎。牛逼的官员一般将当地10年内的土地指标在1年内用完,然后领导将其象征性的撤职,n天以后升任他乡。
G党与国党闹革命,有什么区别,只有一个,土地政策。土地红利比人口红利好使。如何争取利用土地红利,服务中国经济?
建国以后,中国货币发行是怎么样的速度?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0/1117/22/1133289_70280494.shtml
1952年,M2 :101.3亿元。
从52年到57年,M2基本上是以每年12-15亿元的速度增加,货币增长保持在10%左右,57年达到197.7亿元。
从58年开始货币增长开始大跃进,以每年平均25%的速度猛增,导致建国后的第一次通货膨胀。
从61年到64年,三年自然灾害,第一次出现通货紧缩,M2由1961年的439.8亿元降到1964年的434.7亿元。
65年到68年又开始了第二次冒进,每年平均新增货币56亿,每年增长速度为14%,68年达到666.9亿元。
69年到70年,出现第二次通货紧缩,每年货币减幅只有7亿元。
从70年到79年开始了第三次温和的通货膨胀,每年平均新增货币90多亿元,增长速度是15%左右,增长量保持在
百亿元之内,增长速度控制在20%以内。
81年到83年开始进入改革开放,新增货币增长量上了新台阶,每年平均新增货币400多亿元,货币增长速度为22%
从84年到89年突飞猛进,每年平均新增货币1500多亿元,89年货币存量达到12000亿元,第四次通货膨胀可以称为
奔驰的通货膨胀。
从90年到93年,货币增长量每年都还控制在数千亿元之内,没有超过万亿元:90年新增5253亿元,91年新增4100
亿元,92年新增6100亿元,93年新增9400亿元,环比增长速度39%!93年货币存量达到34879亿元。
从94年开始货币增长量超过万亿:94年新增12100亿元,环比增长速度为34.6%;95年新增14000亿元,96年新增1
6000亿元,97年新增15000亿元,98年新增13500亿元,99年新增15400亿元,2000年新增15600亿元,2001年新增1
8200亿元,货币存量达到152888亿元。平均年增长量为15100亿元,平均增长速度在39%左右。
2002年货币增长量开始突破三万亿:2002年新增31000亿,2003年新增36000亿元,2004年新增34000亿元,货币存
量达到253207亿元。
扯扯CPI:
CPI很高,但工资增长速度高出CPI 10%。CPI增长不会影响收入的增长,但CPI是利益调整的手段。对某一个群体,你降低他的工资,他不干,他要闹事,但增长速度慢他就没多话可说。你把CPI搞得高高的,工资也在增长,只是稍慢了一点,再给他一个预期,他就老实了,但实际那个家伙的工资在不知不觉中被降低了。这叫经济策略,所谓经世济国。
下面是中国自1980年以来历年CPI(消费者价格指数):
1980年6.0 %
1981年2.4 %
1982年1.9 %
1983年1.5 %
1984年2.8 %
1985年9.3 %
1986年6.5 %
1987年7.3 %
1988年18.8 %
1989年18.0 %
1990年3.1 %
1991年3.4 %
1992年6.4 %
1993年14.7 %
1994年24.1 %
1995年17.1 %
1996年8.3 %
1997年2.8 %
1998年-0.8 %
1999年-1.4 %
2000年0.4 %
2001年0.7 %
2002年-0.8 %
2003年1.2 %
2004年3.9 %
2005年1.8 %
2006年1.5 %
2007年4.8%
2008年5.9%
2009年-0.7%
2010年10月 4.4%
-------------------------------------
存档做个资料。
可见我国货币增发在30-40%之间,要对比一下1993 与2001年,这里有学问。1993年货币增发34%,有994年CPI 24%。2001年货币增发39%,2001年CPI -0.8%,有意思吧?为什么,同样的货币增发,CPI差别那么。学者有一堆狗屁理论。但是我们只看房价,200-2010年房价年均25%的增幅。
是房子,吸收了货币。房价=土地财政。
控制CPI最好的办法,提高土地价格。房子不涨没关系,只要地涨就行。
怎么办,土地私有化。再说,多了。 中国的土地财政,现在才刚刚开始。任何卖地的行为,都是败家子行为。败家子的归宿
就是,破产。别望房价下跌来结束土地财政。
2002年以来的房价上涨,本质就是土地财政政策。18亿亩土地红线,只是金融意义上的红
线,不是政治意义上的红线。那什么叫政治红线,计划生育就是政治红线,这帮官员,断
子绝孙,也不敢生二胎。牛逼的官员一般将当地10年内的土地指标在1年内用完,然后领导
将其象征性的撤职,n天以后升任他乡。
G党与国党闹革命,有什么区别,只有一个,土地政策。土地红利比人口红利好使。如何争
取利用土地红利,服务中国经济?
建国以后,中国货币发行是怎么样的速度?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0/1117/22/1133289_70280494.shtml
1952年,M2 :101.3亿元。
从52年到57年,M2基本上是以每年12-15亿元的速度增加,货币增长保持在10%左右,57年
达到197.7亿元。
从58年开始货币增长开始大跃进,以每年平均25%的速度猛增,导致建国后的第一次通货膨
胀。
从61年到64年,三年自然灾害,第一次出现通货紧缩,M2由1961年的439.8亿元降到1964年
的434.7亿元。
65年到68年又开始了第二次冒进,每年平均新增货币56亿,每年增长速度为14%,68年达到
666.9亿元。
69年到70年,出现第二次通货紧缩,每年货币减幅只有7亿元。
从70年到79年开始了第三次温和的通货膨胀,每年平均新增货币90多亿元,增长速度是15
%左右,增长量保持在
百亿元之内,增长速度控制在20%以内。
81年到83年开始进入改革开放,新增货币增长量上了新台阶,每年平均新增货币400多亿元
,货币增长速度为22%
从84年到89年突飞猛进,每年平均新增货币1500多亿元,89年货币存量达到12000亿元,第
四次通货膨胀可以称为
奔驰的通货膨胀。
从90年到93年,货币增长量每年都还控制在数千亿元之内,没有超过万亿元:90年新增52
53亿元,91年新增4100
亿元,92年新增6100亿元,93年新增9400亿元,环比增长速度39%!93年货币存量达到348
79亿元。
从94年开始货币增长量超过万亿:94年新增12100亿元,环比增长速度为34.6%;95年新增
14000亿元,96年新增1
6000亿元,97年新增15000亿元,98年新增13500亿元,99年新增15400亿元,2000年新增1
5600亿元,2001年新增1
8200亿元,货币存量达到152888亿元。平均年增长量为15100亿元,平均增长速度在39%左
右。
2002年货币增长量开始突破三万亿:2002年新增31000亿,2003年新增36000亿元,2004年
新增34000亿元,货币存
量达到253207亿元。
扯扯CPI:
CPI很高,但工资增长速度高出CPI 10%。CPI增长不会影响收入的增长,但CPI是利益调整
的手段。对某一个群体,你降低他的工资,他不干,他要闹事,但增长速度慢他就没多话
可说。你把CPI搞得高高的,工资也在增长,只是稍慢了一点,再给他一个预期,他就老实
了,但实际那个家伙的工资在不知不觉中被降低了。这叫经济策略,所谓经世济国。
下面是中国自1980年以来历年CPI(消费者价格指数):
1980年6.0 %
1981年2.4 %
1982年1.9 %
1983年1.5 %
1984年2.8 %
1985年9.3 %
1986年6.5 %
1987年7.3 %
1988年18.8 %
1989年18.0 %
1990年3.1 %
1991年3.4 %
1992年6.4 %
1993年14.7 %
1994年24.1 %
1995年17.1 %
1996年8.3 %
1997年2.8 %
1998年-0.8 %
1999年-1.4 %
2000年0.4 %
2001年0.7 %
2002年-0.8 %
2003年1.2 %
2004年3.9 %
2005年1.8 %
2006年1.5 %
2007年4.8%
2008年5.9%
2009年-0.7%
2010年10月 4.4%
-------------------------------------
存档做个资料。
可见我国货币增发在10-40%之间,要对比一下1993 与2001年,这里有学问。1993年货币增
发34%,1994年CPI 24%。2001年货币增发39%,2001年CPI -0.8%,有意思吧?为什么,同
样的货币增发,CPI差别那么。学者有一堆狗屁理论。但是我们只看房价,200-2010年房价
年均25%的增幅。
是房子,吸收了货币。房价=土地财政。
控制CPI最好的办法,提高土地价格。房子不涨没关系,只要地涨就行。
怎么办,土地私有化。再说,多了。 中国的土地财政,现在才刚刚开始。任何卖地的行为,都是 败 家 子 行为。败 家 子的归宿
就是,破产。别望房价下跌来结束土地财政。
2002年以来的房价上涨,本质就是土地财政政策。18亿亩土地红线,只是金融意义上的红
线,不是政 治意义上的红线。那什么叫政 治红线,计划生育就是政 治红线,这帮官 员,断
子 绝 孙,也不敢生二胎。牛逼的官 员一般将当地10年内的土地指标在1年内用完,然后领导
将其象征性的撤职,n天以后升任他乡。
Gd与GMD闹革命,有什么区别,只有一个,土地政策。土地红利比人口红利好使。如何争
取利用土地红利,服务中国经济?
建国以后,中国货币发行是怎么样的速度?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0/1117/22/1133289_70280494.shtml
1952年,M2 :101.3亿元。
从52年到57年,M2基本上是以每年12-15亿元的速度增加,货币增长保持在10%左右,57年
达到197.7亿元。
从58年开始货币增长开始大跃进,以每年平均25%的速度猛增,导致建国后的第一次通货膨
胀。
从61年到64年,三年自然灾害,第一次出现通货紧缩,M2由1961年的439.8亿元降到1964年
的434.7亿元。
65年到68年又开始了第二次冒进,每年平均新增货币56亿,每年增长速度为14%,68年达到
666.9亿元。
69年到70年,出现第二次通货紧缩,每年货币减幅只有7亿元。
从70年到79年开始了第三次温和的通货膨胀,每年平均新增货币90多亿元,增长速度是15
%左右,增长量保持在
百亿元之内,增长速度控制在20%以内。
81年到83年开始进入改革开放,新增货币增长量上了新台阶,每年平均新增货币400多亿元
,货币增长速度为22%
从84年到89年突飞猛进,每年平均新增货币1500多亿元,89年货币存量达到12000亿元,第
四次通货膨胀可以称为
奔驰的通货膨胀。
从90年到93年,货币增长量每年都还控制在数千亿元之内,没有超过万亿元:90年新增52
53亿元,91年新增4100
亿元,92年新增6100亿元,93年新增9400亿元,环比增长速度39%!93年货币存量达到348
79亿元。
从94年开始货币增长量超过万亿:94年新增12100亿元,环比增长速度为34.6%;95年新增
14000亿元,96年新增1
6000亿元,97年新增15000亿元,98年新增13500亿元,99年新增15400亿元,2000年新增1
5600亿元,2001年新增1
8200亿元,货币存量达到152888亿元。平均年增长量为15100亿元,平均增长速度在39%左
右。
2002年货币增长量开始突破三万亿:2002年新增31000亿,2003年新增36000亿元,2004年
新增34000亿元,货币存
量达到253207亿元。
扯扯CPI:
CPI很高,但工资增长速度高出CPI 10%。CPI增长不会影响收入的增长,但CPI是利益调整
的手段。对某一个群体,你降低他的工资,他不干,他要闹事,但增长速度慢他就没多话
可说。你把CPI搞得高高的,工资也在增长,只是稍慢了一点,再给他一个预期,他就老实
了,但实际那个家伙的工资在不知不觉中被降低了。这叫经济策略,所谓经世济国。
下面是中国自1980年以来历年CPI(消费者价格指数):
1980年6.0 %
1981年2.4 %
1982年1.9 %
1983年1.5 %
1984年2.8 %
1985年9.3 %
1986年6.5 %
1987年7.3 %
1988年18.8 %
1989年18.0 %
1990年3.1 %
1991年3.4 %
1992年6.4 %
1993年14.7 %
1994年24.1 %
1995年17.1 %
1996年8.3 %
1997年2.8 %
1998年-0.8 %
1999年-1.4 %
2000年0.4 %
2001年0.7 %
2002年-0.8 %
2003年1.2 %
2004年3.9 %
2005年1.8 %
2006年1.5 %
2007年4.8%
2008年5.9%
2009年-0.7%
2010年10月 4.4%
-------------------------------------
存档做个资料。
可见我国货币增发在10-40%之间,要对比一下1993 与2001年,这里有学问。1993年货币增
发34%,1994年CPI 24%。2001年货币增发39%,2001年CPI -0.8%,有意思吧?为什么,同
样的货币增发,CPI差别那么。学者有一堆狗屁理论。但是我们只看房价,200-2010年房价
年均25%的增幅。
是房子,吸收了货币。房价=土地财政。
控制CPI最好的办法,提高土地价格。房子不涨没关系,只要地涨就行。
怎么办,土地私有化。再说,多了。 中国的土地财政,现在才刚刚开始。任何卖地的行为,都是败家子行为。败家子的归宿
就是,破产。别望房价下跌来结束土地财政。
2002年以来的房价上涨,本质就是土地财政政策。18亿亩土地红线,只是金融意义上的红
线,不是zhengzhi意义上的红线。那什么叫zhengzhi红线,计划生育就是政治红线,这帮官员,断
子绝孙,也不敢生二胎。牛逼的官员一般将当地10年内的土地指标在1年内用完,然后lingdao
将其象征性的撤职,n天以后升任他乡。
G党与国党闹革命,有什么区别,只有一个,土地政策。土地红利比人口红利好使。如何争
取利用土地红利,服务中国经济?
建国以后,中国货币发行是怎么样的速度?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0/1117/22/1133289_70280494.shtml
1952年,M2 :101.3亿元。从52年到57年,M2基本上是以每年12-15亿元的速度增加,
货币增长保持在10%左右,57年达到197.7亿元。从58年开始货币增长开始大跃进,以
每年平均25%的速度猛增,导致建国后的第一次通货膨胀。从61年到64年,三年自然灾害
,第一次出现通货紧缩,M2由1961年的439.8亿元降到1964年的434.7亿元。65年到68年
又开始了第二次冒进,每年平均新增货币56亿,每年增长速度为14%,68年达到666.9
亿元。69年到70年,出现第二次通货紧缩,每年货币减幅只有7亿元。从70年到79年开始
了第三次温和的通货膨胀,每年平均新增货币90多亿元,增长速度是15%左右,增长量保
持在百亿元之内,增长速度控制在20%以内。81年到83年开始进入改革开放,新增货币增
长量上了新台阶,每年平均新增货币400多亿元,货币增长速度为22%从84年到89年突飞
猛进,每年平均新增货币1500多亿元,89年货币存量达到12000亿元,第四次通货膨胀可
以称为奔驰的通货膨胀。从90年到93年,货币增长量每年都还控制在数千亿元之内,没
有超过万亿元:90年新增5253亿元,91年新增4100亿元,92年新增6100亿元,93年新增
9400亿元,环比增长速度39%!93年货币存量达到34879亿元。从94年开始货币增长量超
过万亿:94年新增12100亿元,环比增长速度为34.6%;95年新增14000亿元,96年新增1
6000亿元,97年新增15000亿元,98年新增13500亿元,99年新增15400亿元,2000年新增
15600亿元,2001年新增18200亿元,货币存量达到152888亿元。平均年增长量为15100
亿元,平均增长速度在39%左右。2002年货币增长量开始突破三万亿:2002年新增
31000亿,2003年新增36000亿元,2004年新增34000亿元,货币存量达到253207亿元。
扯扯CPI:
CPI很高,但工资增长速度高出CPI 10%。CPI增长不会影响收入的增长,但CPI是利益调整
的手段。对某一个群体,你降低他的工资,他不干,他要闹事,但增长速度慢他就没多话
可说。你把CPI搞得高高的,工资也在增长,只是稍慢了一点,再给他一个预期,他就老实
了,但实际那个家伙的工资在不知不觉中被降低了。这叫经济策略,所谓经世济国。
下面是中国自1980年以来历年CPI(消费者价格指数):
1980年6.0 %
1981年2.4 %
1982年1.9 %
1983年1.5 %
1984年2.8 %
1985年9.3 %
1986年6.5 %
1987年7.3 %
1988年18.8 %
1989年18.0 %
1990年3.1 %
1991年3.4 %
1992年6.4 %
1993年14.7 %
1994年24.1 %
1995年17.1 %
1996年8.3 %
1997年2.8 %
1998年-0.8 %
1999年-1.4 %
2000年0.4 %
2001年0.7 %
2002年-0.8 %
2003年1.2 %
2004年3.9 %
2005年1.8 %
2006年1.5 %
2007年4.8%
2008年5.9%
2009年-0.7%
2010年10月 4.4%
-------------------------------------
存档做个资料。
可见我国货币增发在10-40%之间,要对比一下1993 与2001年,这里有学问。1993年货币增
发34%,1994年CPI 24%。2001年货币增发39%,2001年CPI -0.8%,有意思吧?为什么,同
样的货币增发,CPI差别怎么那么大。学者有一堆狗 屁理论。但是我们只看房价,
2002-2010年房价年均25%的增幅。
是房子,吸收了货币。房价=土地财政。
控制CPI最好的办法,提高土地价格。房子不涨没关系,只要地涨就行。
怎么办,土 地 私 有 化。再说,多了。 中国的土地财政,现在才刚刚开始。任何卖地的行为,都是败家子行为。败家子的归宿
就是,破产。别望房价下跌来结束土地财政。
2002年以来的房价上涨,本质就是土地财政政策。18亿亩土地红线,只是金融意义上的红
线,不是zhengzhi意义上的红线。那什么叫zhengzhi红线,计划生育就是政治红线,这帮官员,断
子绝孙,也不敢生二胎。牛逼的官员一般将当地10年内的土地指标在1年内用完,然后lingdao
将其象征性的撤职,n天以后升任他乡。
G党与国党闹革命,有什么区别,只有一个,土地政策。土地红利比人口红利好使。如何争
取利用土地红利,服务中国经济?
建国以后,中国货币发行是怎么样的速度?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0/1117/22/1133289_70280494.shtml
1952年,M2 :101.3亿元。从52年到57年,M2基本上是以每年12-15亿元的速度增加,
货币增长保持在10%左右,57年达到197.7亿元。从58年开始货币增长开始大跃进,以
每年平均25%的速度猛增,导致建国后的第一次通货膨胀。从61年到64年,三年自然灾害
,第一次出现通货紧缩,M2由1961年的439.8亿元降到1964年的434.7亿元。65年到68年
又开始了第二次冒进,每年平均新增货币56亿,每年增长速度为14%,68年达到666.9
亿元。69年到70年,出现第二次通货紧缩,每年货币减幅只有7亿元。从70年到79年开始
了第三次温和的通货膨胀,每年平均新增货币90多亿元,增长速度是15%左右,增长量保
持在百亿元之内,增长速度控制在20%以内。81年到83年开始进入改革开放,新增货币增
长量上了新台阶,每年平均新增货币400多亿元,货币增长速度为22%从84年到89年突飞
猛进,每年平均新增货币1500多亿元,89年货币存量达到12000亿元,第四次通货膨胀可
以称为奔驰的通货膨胀。从90年到93年,货币增长量每年都还控制在数千亿元之内,没
有超过万亿元:90年新增5253亿元,91年新增4100亿元,92年新增6100亿元,93年新增
9400亿元,环比增长速度39%!93年货币存量达到34879亿元。从94年开始货币增长量超
过万亿:94年新增12100亿元,环比增长速度为34.6%;95年新增14000亿元,96年新增1
6000亿元,97年新增15000亿元,98年新增13500亿元,99年新增15400亿元,2000年新增
15600亿元,2001年新增18200亿元,货币存量达到152888亿元。平均年增长量为15100
亿元,平均增长速度在39%左右。2002年货币增长量开始突破三万亿:2002年新增
31000亿,2003年新增36000亿元,2004年新增34000亿元,货币存量达到253207亿元。
扯扯CPI:
CPI很高,但工资增长速度高出CPI 10%。CPI增长不会影响收入的增长,但CPI是利益调整
的手段。对某一个群体,你降低他的工资,他不干,他要闹事,但增长速度慢他就没多话
可说。你把CPI搞得高高的,工资也在增长,只是稍慢了一点,再给他一个预期,他就老实
了,但实际那个家伙的工资在不知不觉中被降低了。这叫经济策略,所谓经世济国。
下面是中国自1980年以来历年CPI(消费者价格指数):
1980年6.0 %
1981年2.4 %
1982年1.9 %
1983年1.5 %
1984年2.8 %
1985年9.3 %
1986年6.5 %
1987年7.3 %
1988年18.8 %
1989年18.0 %
1990年3.1 %
1991年3.4 %
1992年6.4 %
1993年14.7 %
1994年24.1 %
1995年17.1 %
1996年8.3 %
1997年2.8 %
1998年-0.8 %
1999年-1.4 %
2000年0.4 %
2001年0.7 %
2002年-0.8 %
2003年1.2 %
2004年3.9 %
2005年1.8 %
2006年1.5 %
2007年4.8%
2008年5.9%
2009年-0.7%
2010年10月 4.4%
-------------------------------------
存档做个资料。
可见我国货币增发在10-40%之间,要对比一下1993 与2001年,这里有学问。1993年货币增
发34%,1994年CPI 24%。2001年货币增发39%,2001年CPI -0.8%,有意思吧?为什么,同
样的货币增发,CPI差别怎么那么大。学者有一堆狗 屁理论。但是我们只看房价,
2002-2010年房价年均25%的增幅。
是房子,吸收了货币。房价=土地财政。
控制CPI最好的办法,提高土地价格。房子不涨没关系,只要地涨就行。
怎么办,土 地 私 有 化。再说,多了。 中国的土 地 财政,现在才刚刚开始。任何卖地的行为,都是败 家子行为。败家子的归宿
就是,破产。别望房价下跌来结束土地财政。
2002年以来的房价上涨,本质就是土地财政政策。18亿亩土地红线,只是金融意义上的 红
线,不是zhengzhi意义上的红线。那什么叫zhengzhi红线,计划生育就是政 治红线,这帮官员,断
子 绝孙,也不敢生二胎。牛逼的官员一般将当地10年内的土地指标在1年内用完,然后lingdao
将其象征性的撤职,n天以后升任他乡。
G党与国 党闹革命,有什么区别,只有一个,土地政策。土地红利比人口红利好使。如何争
取利用土地红利,服务中国经济?
建国以后,中国货币发行是怎么样的速度?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0/1117/22/1133289_70280494.shtml
1952年,M2 :101.3亿元。从52年到57年,M2基本上是以每年12-15亿元的速度增加,
货币增长保持在10%左右,57年达到197.7亿元。从58年开始货币增长开始大跃进,以
每年平均25%的速度猛增,导致建国后的第一次通货膨胀。从61年到64年,三年自然灾害
,第一次出现通货紧缩,M2由1961年的439.8亿元降到1964年的434.7亿元。65年到68年
又开始了第二次冒进,每年平均新增货币56亿,每年增长速度为14%,68年达到666.9
亿元。69年到70年,出现第二次通货紧缩,每年货币减幅只有7亿元。从70年到79年开始
了第三次温和的通货膨胀,每年平均新增货币90多亿元,增长速度是15%左右,增长量保
持在百亿元之内,增长速度控制在20%以内。81年到83年开始进入改革开放,新增货币增
长量上了新台阶,每年平均新增货币400多亿元,货币增长速度为22%从84年到89年突飞
猛进,每年平均新增货币1500多亿元,89年货币存量达到12000亿元,第四次通货膨胀可
以称为奔驰的通货膨胀。从90年到93年,货币增长量每年都还控制在数千亿元之内,没
有超过万亿元:90年新增5253亿元,91年新增4100亿元,92年新增6100亿元,93年新增
9400亿元,环比增长速度39%!93年货币存量达到34879亿元。从94年开始货币增长量超
过万亿:94年新增12100亿元,环比增长速度为34.6%;95年新增14000亿元,96年新增1
6000亿元,97年新增15000亿元,98年新增13500亿元,99年新增15400亿元,2000年新增
15600亿元,2001年新增18200亿元,货币存量达到152888亿元。平均年增长量为15100
亿元,平均增长速度在39%左右。2002年货币增长量开始突破三万亿:2002年新增
31000亿,2003年新增36000亿元,2004年新增34000亿元,货币存量达到253207亿元。
扯扯CPI:
CPI很高,但工资增长速度高出CPI 10%。CPI增长不会影响收入的增长,但CPI是利益调整
的手段。对某一个群体,你降低他的工资,他不干,他要闹事,但增长速度慢他就没多话
可说。你把CPI搞得高高的,工资也在增长,只是稍慢了一点,再给他一个预期,他就老实
了,但实际那个家伙的工资在不知不觉中被降低了。这叫经济策略,所谓经世济国。
下面是中国自1980年以来历年CPI(消费者价格指数):
1980年6.0 %
1981年2.4 %
1982年1.9 %
1983年1.5 %
1984年2.8 %
1985年9.3 %
1986年6.5 %
1987年7.3 %
1988年18.8 %
1989年18.0 %
1990年3.1 %
1991年3.4 %
1992年6.4 %
1993年14.7 %
1994年24.1 %
1995年17.1 %
1996年8.3 %
1997年2.8 %
1998年-0.8 %
1999年-1.4 %
2000年0.4 %
2001年0.7 %
2002年-0.8 %
2003年1.2 %
2004年3.9 %
2005年1.8 %
2006年1.5 %
2007年4.8%
2008年5.9%
2009年-0.7%
2010年10月 4.4%
-------------------------------------
存档做个资料。
可见我国货币增发在10-40%之间,要对比一下1993 与2001年,这里有学问。1993年货币增
发34%,1994年CPI 24%。2001年货币增发39%,2001年CPI -0.8%,有意思吧?为什么,同
样的货币增发,CPI差别怎么那么大。学者有一堆狗 屁理论。但是我们只看房价,
2002-2010年房价年均25%的增幅。
是房子,吸收了货币。房价=土地财政。
控制CPI最好的办法,提高土地价格。房子不涨没关系,只要地涨就行。
怎么办,土 地 私 有 化。再说,多了。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