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主保佑 发表于 2011-9-27 07:48

宝安欺骗股民证据确凿,证监局袒护骗子,天理何在?

宝安骗术太高明了,搞了个石墨烯概念,但是一月发布的研发公告

证券代码:000009 证券简称:中国宝安 公告编号:2011-001 中国宝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新产品研发进展公告
本公司及董事局全体成员保证信息披露的内容真实、准确、完整,没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 本公司控股子公司深圳市贝特瑞新能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贝特瑞公司”)所研发的新产品——石墨稀,近期受到了市场的关注,现将最新研发进展情况公告如下:
一、产品简介 石墨是由一层层以蜂窝状有序排列的平面碳原子堆叠而形成的,石墨的层间作用力较弱,可以实现互相剥离,形成薄石墨片。当把石墨片剥成单层之后,这种只有一个碳原子厚度的单层物质就是石墨烯。石墨烯的发现者——英国的两位科学家A.K.Geim和K.S.Novoselov获得了2010年度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石墨烯材料具有超大的形状比(平面大小/厚度比),并保持了石墨的基本导电性质和优良的润滑、耐腐蚀、耐高温特性。研究表明石墨烯是目前发现的材料当中强度最高的材料。该材料能够将石墨烯的高强度、润滑、耐高温以及导电特性带到复合材料当中,从而可以设计、制备高性能复合材料,还将赋予复合材料(如塑料、橡胶、纤维、油墨)优良的导电、抗静电性能等。因此,石墨烯材料是一种优良的改性剂;在新能源领域如超级电容器、锂离子电池方面,由于其高传导性、高比表面积,可适用于作为电极材料助剂。
二、研发进展 自2008年起,贝特瑞公司在原有石墨技术的基础上,开始了石墨烯的研发和产业化攻关。目前已完成石墨烯制备工艺的小试,正在进行中试,并已提交了该产品相关技术的发明专利申请一项。
三、风险提示 由于目前该产品仍处于研发阶段,尚未形成量产和对外销售,因此对贝特瑞公司的业绩影响有限。贝特瑞公司虽然看好石墨稀的未来市场前景,但目前尚无法预测该产品对公司未来销售收入的影响程度,敬请投资者注意投资风险。
特此公告 中国宝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局 二○一一年一月二十日
2011年3月30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开了中国宝安子公司贝特瑞的“锂离子电池导电添加剂及其制备方法”专利,
搜国家知识产权局,首页上面有个信息产品,点击后再点那个中外专利数据库服务平台,进入然后在名称处输入“锂离子电池导电添加剂及其制备方法”,然后检索就可以找到宝安的石墨烯专利了,详细看专利要点左上角的“查看公开说明书图形”,里面有详细介绍,看说明书图形需要安装一个插件,另外也可以注册后点击“查看公开代码化全文”来看专利说明书详情。
我看了其专利说明书后发现自己上当受骗了,这个专利根本就不是石墨烯的专利,专利说明书中有一个特别明显的与1月20日中国宝安新产品研发进展公告的矛盾之处:
一种锂离子电池导电添加剂,其特征在于:所述锂离子电池导电添加剂为石墨烯,为粒径分布于10nm-100μm间的黑色粉末,是由单层-1000层相平行或接近于平行的石墨烯片层构成的碳质材料,比表面积为50-1500m2/g,电导率为1×104-9×104S/m。
而中国宝安1月20日的公告中是这样定义石墨烯的:石墨是由一层层以蜂窝状有序排列的平面碳原子堆叠而形成的,石墨的层间作用力较弱,可以实现互相剥离,形成薄石墨片。当把石墨片剥成单层之后,这种只有一个碳原子厚度的单层物质就是石墨烯。
1月20日公告定义的石墨烯是单层的,3月30日公开的专利说明书中石墨烯是单层-1000层的,这么明显的自相矛盾让人怎么能够不怀疑呢?
我就此问题于2011年4月11日在深交所投资者关系互动平台上对中国宝安进行了提问,中国宝安至今没有回答我的问题,而当天提问的其他问题却给与了回复
而且当专利公开后中国宝安拒绝在其所指定的媒体披露专利的详情,投资者对此于4月6日也在深交所投资者关系互动平台上对中国宝安进行了提问,中国宝安的回复是:国家知识产权局网站上查询到的申请号:201010503321.5(锂离子电池导电添加剂及其制备方法)是公示,是申请专利的过程中的一个步骤,公司不需要专门公告。
这一切不得不令人怀疑中国宝安用锂离子电池导电添加剂的专利来冒充石墨烯相关技术专利来欺骗广大投资者,于是本人查阅了大量石墨烯专利说明书以及石墨烯的有关资料,包括已获得国家专利授权的,和尚未获得国家专利授权的石墨烯专利申请,最后本人得出结论中国宝安所谓的石墨烯相关技术专利产品中根本就没有石墨烯,其专利产品只是石墨烯片和石墨的混合物,中国宝安用锂离子电池导电添加剂的专利来冒充石墨烯相关技术专利来欺骗广大投资者,犯有证券欺诈罪!
为了形象地说明问题我们可以把单层石墨烯比喻成一张薄薄的纸,两层石墨烯片比喻成两张薄薄的同样的纸叠在一起,以此类推。两张同样大小的同质纸如果整齐的叠放在一起其面积和一张纸是一样的,但是重量是一张纸的两倍,所以比表面积就是一张纸的一半,以此类推三张纸比表面积就是一张纸的三分之一……
石墨烯也是一样的道理,单层石墨烯的比表面积如果是 2600m2/g,那么两层石墨烯片的比表面积就是1300m2/g,以此类推1000层石墨烯片的比表面积是2.6m2/g。
但是如果两张纸不是整齐的叠放在一起,而是错开来叠放在一起,那么其面积就会增加,比表面积就会增大,错开的程度越大面积增加的就越多,比表面积就越大,如果是接近完全错开叠放,那么其面积就接近两张纸的面积,比表面积就接近单张纸的比表面积,如果错开的程度小,那么其面积就接近一张纸的面积,比表面积就接近一张纸的一半。
石墨烯片的道理和纸张差不多,宝安专利产品中的最大比表面积1500m2/g接近2600m2/g的一半1300m2/g,所以只能认为其产品中质量最好的部分是有些错开的两层石墨烯片,而其1000层的石墨烯片肯定有很多错开的部分,所以增大了比表面积。

因此宝安专利产品中根本就没有单层的石墨烯,只是2层到1000层的石墨烯片,而根据三星电子石墨烯片的专利说明书上说300 层以上的被认为是石墨,石墨和石墨烯截然不同(三星“石墨烯片及其制备方法”申请(专利)号: CN200810213761.X 专利的第 9 页),那么宝安专利产品只是石墨烯片和石墨的混合物。
那么为何其专利产品说明书中说“是由单层 -1000 层相平行 或接近于平行的石墨烯片层构成的碳质材料”呢?因为如果他说是由2层 -1000 层相平行 或接近于平行的石墨烯片层构成的碳质材料,那么股民一看就知道宝安说谎了。
那么为何其专利通过了国家知识产权局的初审呢?原因是其专利申请的名称是“锂离子电池导电添加剂及其制备方法 ”而不是石墨烯的制备方法,而且只是初审,初审的审查未必十分严格,国家知识产权局要审查的专利实在太多了不可能在初审时审查得很细致。
就此事本人向深圳证监局进行了投诉,但是他们的答复是作为一种新型材料,石墨烯及石墨烯产品相关技术的定义和范围应有国家相关主管部门界定,对该事项的有关疑问建议向相关部门询问。公司石墨烯产品相关技术情况应以国家知识产权管理部门审核结果为准。
深圳证监局把投资者当球踢了,而且宝安公告和专利说明书中的矛盾之处证监局都没有进行调查,而且宝安的专利申请日是在2010年10月9日,公告新产品研发进展是在2011年1月20日,那么其公告中的石墨烯定义应与专利说明书里的定义一致,也应当定义石墨烯“是由单层 -1000 层相平行 或接近于平行的石墨烯片层构成的碳质材料”,但是宝安却故意欺骗广大投资者在公告中定义石墨烯为当把石墨片剥成单层之后,这种只有一个碳原子厚度的单层物质就是石墨烯。
很明显宝安是在蓄意欺骗广大股民,而证监局竟然拿股民当球踢,袒护骗子,天理何在?中国股市就是这么黑暗的地方吗?

cp1390 发表于 2011-9-27 08:54

#*d1*# #*25*# #*25*# #*25*#

淘金行者 发表于 2011-9-27 09:02

无语啊。#*27*#

laoyezxp 发表于 2011-9-27 09:02

证监局当然要保护上市公司,小股民能请客送礼给红包吗?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宝安欺骗股民证据确凿,证监局袒护骗子,天理何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