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愤怒之年?
作者:英国《金融时报》专栏作家 吉迪恩 拉赫曼 存不存在“全球心态”这样一种东西?感觉上肯定存在。我想不出还有什么其它时期,在全球范围内有如此众多的国家被某种形式的街头议抗或民众义起所困扰。2011年正变成全球愤怒之年。年初的“阿拉伯之春(Arab spring)”为全年定下了基调:在突尼斯和埃及政权垮台后,如今,利比亚的穆阿迈尔 卡扎菲(Muammer Gaddafi)被赶下了台,而叙利亚也爆发了乱动。 许多爆发乱骚的国家都明确承认这样的说法:即贫富差距不断拉大,是经济迅速增长必须付出的代价。在中国,邓小平数十年前就为**接纳资本主义打好了伏笔——他当时曾公开宣称“致富光荣”。在英国,托尼 布莱尔(TonyBlair)的新工党(New Labour)设计师彼得 曼德尔森(Peter Mandelson)宣称,自己对“人们变得富得流油毫不紧张”。智利是拉美自由市场改革的先行者。而在印度,拜经济繁荣所赐,亿万富翁的豪宅与不忍卒视的贫民窟毗邻而建。 #*)*# 但同样是这些国家,其中许多还有着深厚的平均主义政治传统,这些传统迄今仍然能引起公众的共鸣。哈扎尔有意识照搬了圣雄甘地(Mahatma Gandhi)的做法和语言。以色列的许多威示者公开谴责本杰明 内塔尼亚胡(Benjamin Netanyahu)的自由市场政策,并怀旧地谈到了基布兹运动(kibbutz movement)的社会主义传统。马德里、雅典与巴黎的愤怒者强烈要求支持“欧洲社会模式(European social model)”——该模式承诺了免费的教育与医疗以及普遍体面的收入。
我们很容易将所有这些荡动与全球化联系起来,因为全球化提升了富人的收入,同时创造了一个压低(至少在西方如此)非熟练工人工资的国际劳动力市场。全球化还培育了一个沟通网络,从而使得反抗的想法与图像得以在全球快速传播。 然而迄今为止,所有这些愤怒——不管是左派的还是茶党(Tea Party)右派的——都通过媒体或选票、而不是通过街头混乱而得到了表达。 下去防守去吧 每次要拉升,这人就来唱空,大家可以放心持有了,哈哈。#*29*# #*29*# #*29*# 嗯,来了#loveliness# 俺也是苏北人。
俺来一个微笑的愤怒。
#*P# #*)*# #*)*# #*)*# #*)*# 原帖由 qushi 于 2011-9-1 13:33 发表 http://bbs.macd.cn/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俺也是苏北人。
俺来一个微笑的愤怒。
#*P#
何时可以, 揭竿而起#loveliness# 中国还是很河蟹的好不,媒体里很难听不到什么不河蟹的声音,LD们也都自我感觉非常良好
测试一下:党产共
看能否发帖#*29*# 中国还是很河蟹的中国还是很河蟹的中国还是很河蟹的中国还是很河蟹的中国还是很河蟹的 美指 74.52 0.37
国际近月期货原油
NYMEX近月 88.53 -0.28 来了,晚上好#loveliness# 若2011年为愤怒的一年,2012年,为生不如死之年。#*29*# 原帖由 仆人 于 2011-9-1 19:07 发表 http://bbs.macd.cn/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若2011年为愤怒的一年,2012年,为生不如死之年。#*29*#
坐等2012#loveliness#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