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才是正常人写的文章《拉登之后,难有拉登》
【另一面】拉登之后,难有拉登 2011-05-03 06:23:30 来源: 网易 有1445人参与 手机看新闻转发到微博(0)专题:拉登之后,难有拉登
美国当地时间5月1日晚,奥巴马发布电视讲话称本·拉登已在最近的一次军事行动中被击毙,美国人在欢庆的同时不免也有所担心,拉登之死,新一轮恐怖袭击会更加猛烈?拉登之后,还会有更多拉登?
一、十年里基地组织“雷声大雨点小”
911后四年内,本·拉登曾11次放言新一轮恐怖袭击
2001年10月,小布什宣布美国将和盟国一道,进行一场以“消灭国际恐怖主义”为目标的全球性战争。从此,基地组织和本·拉登几乎每年都要通过各种途径对美放言报复:
02年11月:半岛电视台播放了一段拉登的录音片断。在片断里,拉登称极端组织青年将会进行更多针对美国的袭击。
03年2月11日:半岛电视台播放拉登的录像带。拉登号召伊拉克人用自杀袭击手段打击美军。
03年2月13日:总部设在英国的Al-Ansaar新闻社播放了一段拉登录音。拉登立下“遗嘱”,声称愿像“烈士”一样在新一轮反美袭击中死去。
......911后的四年里,本·拉登和基地组织以各种途径共“放话”11次。直到今年5月本拉登被宣布死亡为止,本人曾10次“现身”,有关他和基地组织对美国的各种类型“叫板”也已有数十次之多。
屡屡放言却总是跳票,01年后美国本土再无恐怖袭击事件
2003年5月12日午夜在沙特首都利雅得东区发生3起自杀性袭击时间,造成20人死亡,193人受伤,死者中有9人是美国人。这是911美国开启反恐战争后,死亡美国平民最多的一次,值得注意的是,2008年之后,虽然屡有威胁,但恐怖袭击不再,倘若盘点911以来恐怖袭击,则无一例发生在美国本土。本·拉登虽然屡屡放言,但“新一轮恐怖袭”却屡屡跳票。
二、10年反恐,并非“越反越恐”
伊拉克已趋稳定,北约高压阿富汗极端势力难成气候
作为此轮反恐战争开端的伊战,开战前包括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在内的许多知名人士和媒体几乎都对军事行动抱有怀疑甚至是负面态度,虽然此后军事行动出乎意料地顺利,但持续不断的军事投入也招来持续不断的批评非议,并不存在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让中情局官员面色无光,更是引来新十字军的国际批评之声。对于阿富汗持续多年的投入,并不稳固的卡尔扎伊政权也让不少人怀疑美国要重蹈苏军覆辙。
但从2009年开始,奥巴马正式宣布了伊拉克撤军时间表,至2010年9月,美国与现任伊拉克民选政府已初步完成过渡,伊拉克现政府也开始步入正轨。伊拉克的顺利过渡,也使得奥巴马在阿富汗军事行动更加游刃有余,自2009年以来,基地和塔利班残余在阿富汗活动的强度已大为降低,除了零星的抵抗和防守,阿富汗完全处于北约驻军的控制之下。
阿富汗基地残余:存亡比策划新一轮攻击更重要
而对于基地组织是否能再次发动大规模报复行动,财新网主编王烁认为,基地组织过去10年做不到的,也不会因为拉登死了就能做到。如果从军事技术和情报上来看,对于此前的本·拉登也好,基地组织也好,保命才是第一要务。2010年9月,《大众科学》杂志将美国国防预算中一笔高达580亿美元的“黑色预算”做了深入分析。作者认为,这创下美国国防纪录的开支,旨在用于开发“任何时候、任何地点杀死任何人”的高科技武器。
虽然该笔投入的效果短期内并不能实现,但显示出了美国在阿富汗战争搞技术投入的冰山一角:而使用掠食者无人机(03年11月,一架“掠夺者”无人机发射的“地狱火”导弹在也门炸死了一名“基地”组织的高级领导)、传说中由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开发的RQ-170无人机已经是不争事实。奥巴马当政之后,进一步加强了无人机侦查和轰炸行动。在巴基斯坦实施的无人机轰炸行动由2007年的5次,增加至2008年的35次。2010年,美国《长期战争杂志》网报道了近120次攻击。而美国的情报机构,更是在此次剿灭本·拉登行动中显现出实力。
“基地”仍将存在,组织日趋分散
基地组织已日趋分散,北非基地组织并不依附本拉登
“斩首行动虽然会在心理上造成影响,但不会破坏基地组织,其分支以及个人行动仍将构成威胁。”曾经的中央情报局临时局长约翰·麦克劳夫伦接受《华盛顿邮报》采访时表示。另一位退休的CIA雇员皮勒(自2000至2004年,担任中情局中东与南非国家情报官)称,基地组织已经分散开来,扩大为总部设在也门的阿拉伯半岛基地组织和其他组织,本·拉登的死对攻击计划的影响很小。
基地组织相对松散的组织结构在近年来表现的更为明显。伊斯兰马格里布基地组织位于北非,对马里和毛里塔尼亚这样的国家来说是巨大的威胁,本·拉登的死对该地的基地组织几乎没有什么影响。尽管他们也许崇拜本·拉登并被其所激励着,但是更大程度上他们并不依附于本·拉登。
拉登属于少数派,多数派则认为对抗埃及等世俗政权比挑战美国更为现实
最极端的伊斯兰原教旨武装力量主张大体相同,要在阿拉伯世界恢复伊斯兰教法治国,驱除西方势力。但它们在手段上也有重大分歧。绝大多数致力于攻击“近敌”,也就是以埃及为首的阿拉伯世俗政权;只有极少数主张直接攻击“远敌”,也就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
而主张攻击以美国为首的少数派正是以拉登为代表,多数派代表人物则是今天的基地2号人物扎瓦赫里。他参与过行刺埃及前总统萨达特的行动,1980年代以来坚持与埃及政权的武装斗争,屡败屡战,直到1998年穷途末路才与拉登组织合并。
四、敌人的敌人也不是“卡扎菲们”的朋友
911不择手段让本拉登失道寡助,利比亚革命卡扎菲也称是基地组织“阴谋”
如果说911之前还会有人将本·拉登的头像印在T恤衫上的话,那么到了911之后,市场上则很难看到此类T恤。当基地组织和塔利班将矛头转向平民后,他们唯一的能耐就是用劣质武器跟自杀炸弹杀害平民,胁迫同胞充当肉盾,以原教旨方式遥控信众在全世界袭击无辜平民,911更是让世界震惊。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作为“敌人的敌人”,无论是萨达姆的前伊拉克政权,还是现在频频挨炸的卡扎菲政权,经常打着保护伊斯兰文化的伊斯兰强人政权却始终竭力与恐怖主义撇清关系。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利比亚变局发生后,卡扎菲并没有强调欧美“阴谋颠覆”,而是把重点放到了“基地组织策划”上。
基地组织挑战专制威权,穆巴拉克卡扎菲等人早与基地组织“划清界限”
卡扎菲政权将国内反对派扣上“基地组织”的帽子,有国内政治的现实需求,而伊朗这类长期与美国唱反调的国家也有出于国际制裁顾虑的现实考量,但总体上看,这些同样是美国“敌人”的专制政权,更多地则是恐于基地组织对于自身政权的威胁。
以埃及为首的世俗化威权伊斯兰国家,跟信奉原教旨的基地组织有着本质上的冲突,而基地组织也认为自纳赛尔以来的埃及政权,对西方腐朽文明的入侵,有着“不可饶恕的罪行”,萨达特更是被原教旨分子所暗杀,卡扎菲包括之前的萨达姆,尽管在“反美”立场上和基地一致,但也始终在与基地组织保持距离。至于保留神祗威权的伊朗,更多地则由于教派冲突而已。
结语:阿拉法特身后再无阿拉法特,亚辛之后再无亚辛,一个本·拉登倒下去,千万个本·拉登未必站的起来。
全球最精彩的枪战片,现场直播,站票一亿美元也买不到。
http://i0.sinaimg.cn/dy/w/2011-05-03/1304387390_AkbQGd.jpg美视频实时传送刺杀拉登行动 奥巴马屏幕前监看
美总统奥巴马、副总统乔•拜登、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及其他安全官员正在观看刺杀拉登行动实时视频
中新网5月3日 据外媒报道,当美国海豹突击队在巴基斯坦阿伯塔巴德执行刺杀奥萨马•本•拉登任务时,奥巴马总统也在白宫里目不转睛地盯着屏幕,监看卫星实时传送的视频。
美国海豹突击队首先锁定了拉登的藏身地,然后在确保平民安全的前提下对拉登的住所展开行动。他们用AK47自动步枪进行了“双发快射”,最后确认已击毙拉登。
在刺杀行动中,拉登的一位妻子用自己的身体当盾牌保护丈夫,结果也被击毙。除此之外,还有三名男子被击毙,其中一位后被证实是拉登的儿子。
几小时后,拉登的尸体在经过DNA测试证明身份无误后被葬入大海。
奥巴马随即在白宫发表电视演讲,宣布“基地”组织领导人、“9•11”恐怖袭击的元凶奥萨马•本•拉登已在美方的特别行动中被击毙,并称击毙拉登是美国反恐行动上的“最重大成就”,现在的“世界更加安全、更加美好”。
然而,美国中央情报局(CIA)警告称,“基地”组织很有可能会策划报复行动,美国公民需要在全球范围内警惕可能发生的恐怖袭击。 美国政府告诫国民:注意安全。
楼主比奥巴马更乐观。 那根弦能一直紧崩着?防不胜防 #*)*# #*)*# 像是山寨版的《24小时》 好事? ? ? 政治贴,鉴定完毕。 环球网记者梁旭报道 5月2日,巴基斯坦媒体报道称,一名塔利班发言人表示美方公布本·拉登被美军打死的消息是假的。
俄新网报道称,巴基斯坦媒体援引该发言人话称:“本·拉登还活着”。此前,美方表示掌握了本·拉登尸体,随后奥巴马总统也发表了“本·拉登已死”的声明。美国有线新闻网报道称,这一消息公布后白宫周围就聚集了人群高呼“美国!美国!”但是,有专家认为美国虽然消灭了头号敌人“本·拉登”,但这也无助于解决美国在伊拉克、阿富汗、埃及、利比亚等地方面临的问题。 据分析人士称:拉登,有可能是“被”击毙。是奥巴马为大选做准备,也是为实现美国的战略收缩或战略转移服务。 #*22*# #*22*# #*29*# #*29*# 我发现政治评论员和股票评论员本领相同。 影帝影后们的表演#*29*# #*d1*# #*d1*# 难得看见篇比较理性的文章。 #*19*# #*19*# #*19*# #*)*# 平头百姓看看戏就得了#*22*#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