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川。 发表于 2011-4-5 20:11

QE2退出无望 商品难现弱势

QE2退出无望 商品难现弱势
                              景川


3月上旬以来,全球商品市场陷入宽幅区间内震荡反复,来自全球各方面的因素从不同角度不断对价格构成冲击,令价格飘忽不定。中国政府大规模密集的调控令市场失血严重,市场参与热情持续减退,价格蒙受压力;在欧元区经济持续复苏的背景下,来自评级机构对欧元区主权债务国家出现的又一次信用等级调降潮令外汇市场再急波澜,欧债危机似乎挥之不去,阴霾不断;全球第三大经济体日本突发自然灾害,超强地震引发的海啸对该国经济构成巨大打击,而随之而来的核电辐射令全球震惊,令投资者惶恐不安,市场也遭受打击;与此同时,美国方面在数据持续造好的背景下,有关QE2是否退出以及联储能否在短期内升息的争论成为焦点,不断牵动着市场的神经,也令建立在定量宽松货币政策基础上的商品牛市出现分歧,加剧了市场的动荡。
    随着市场的推移,困扰本轮美国经济中的两大障碍—失业率与房地产市场低迷状态都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尤其是近期公布的失业率的持续回落令诸多经济学家看到了经济良性复苏的希望,美国劳工部(DOL) 4月1日公布的美国3月非农就业报告显示,美国3月非农就业人数增长21.6万人,创下2010年5月以来的最大涨幅,预期增长19.0万人。同时,美国3月份失业率继续下滑,降至8.8%,为2009年3月来最低水平,预期为8.9%。上周美联储众多官员发表言论,讲话内容也从此前讨论的“提前结束量化宽松政策”,升级直接针对利率政策。费舍尔、普罗索等鹰派人士的论调明前增强,尤其是非农就业数据继续向好的方向发展,引起了对美联储当前政策的争论。美联储理事莱克(Jeffrey Lacker)、普罗索(Charles Plosser)和布拉德(James Bullard)均发表言论对美国经济增长表示乐观,其中圣路易斯联储主席布拉德称,央行将通过6月份把6000亿购债计划削减1000亿。面对鹰派的质疑,美联储主席伯南克似乎并不为之所动,用定量宽松的货币政策来促进经济的持续复苏仍然是其既定的方针不动摇,他指出:美国经济虽然持续复苏,但并就业前景依然不确定,且通胀压力并不明显。他认为商品价格上涨主要源于全球供应和需求因素,相信通胀飙升将是暂时的。他认为全球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涨不会导致美国面临全面通胀问题。不过,他补充称,如果这一预期被证明错误,通胀出现强劲上升,美联储将采取举措加以应对。目前通胀显然有所上升,这是由供需状况造成的,但大宗商品价格最终将走稳。显然,观点的对立显示出在经济数据不断改善的情况下态度的分歧,这一点反应在商品价格上就成为动荡的源泉。
   似乎不仅仅是伯南克的谨慎态度,对目前经济复苏中前景不确定态度的似乎仍然是主流,IMF主席卡恩也表示,全球经济复苏依然是脆弱的、不均衡的,且被不确定性包围.欧洲需要“综合解决办法”应对金融和主权债务问题.发达国家经济增长太慢,失业率过高.迄今解决欧洲问题的进展都是不完全和零碎的,构成了风险.同时IMF前经济学家也表示:政治动荡和灾难可能对全球经济复苏构成压力。在美国就业数据公布后,美联储理事洛克哈特(Dennis Lockhart)继杜德利(William C. Dudley)后再次发表鸽派言论称,美国经济复苏正面临逆风,他表示,美国经济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再平衡”,其间可能会出现消费低迷的局面,而削减政府借款有助于推进这一进程。他在讲话中没有提到美国的利率前景,但指出美联储的宽松货币政策为经济再平。纽约联储主席杜德利表示,经济复苏“仍然贫乏”。该言论与其他美联储官员关于缩减购债计划的论调背道而驰。
    充裕的流动性刺激了美国的就业,令其经济步入稳定复苏的状态,也使得美国总统奥巴马宝座得到的巩固,也为其竞选下一届总统提供了实现的条件。奥巴马4月4日通过网上录像宣布参与2012年总统大选寻求连任,并称美国需要维护已取得的进展。显然,奥巴马参选获胜的关键因素在于降低失业率。历史上看,历届美国总统连选连任的失业率没有低过7.2%,因此奥巴马要连任就要进一步刺激就业,而定量宽松的货币政策显示是实现降低失业率从而提高支持率的重要保证,在这样的背景下,流动性充裕的格局很难发生改变。
    美国继坚持其定量宽松的货币政策将令全球流动性继续保持充裕状态,也将继续令建立在流动性基础上的商品牛市得以延续。世界各地出现的动荡因素在短期内难以避免的继续冲击商品价格,令市场出现震荡,但仍然属于强势调整的范畴,未来将会以流动性为基础再度上行。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QE2退出无望 商品难现弱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