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xb099 发表于 2011-2-6 12:00

波浪理论、缠论、太极股经

波浪理论主观随意性大,可称之为千人千浪,尤其是对于过去的市场波动都没有一个明确的划分,这是其最大的败笔。

缠论继承了波浪理论的优点,并在其基础上有所发挥,提出了对市场波动结构的划分方法,不过其最大的缺点是不够精确,还存在一些不能解决的难以说明的问题。

《太极股经》运用中国古老的太极理论很好地解决了波浪理论与缠论的缺点,并发挥了两者的优点,可以说是一集大成者:

首先无论是谁,只要运用《太极股经》则对于过去的波动结构的划分一定是得出同一的结果,这便是结构的不变性。

其次是未来的多变性是随着市场的变化而变化的,是紧跟市场的。

再次是一定程度的可预测性,在主要的上升、下跌结构中,费波拉兹数列相关比例(黄金分割比例)是可以运用的。

抵制日货1974 发表于 2011-2-6 13:05

愿闻高论、看图说话、阁下明示

农农农 发表于 2011-2-6 13:20

#*31*#

yxb099 发表于 2011-2-6 15:18

本ID博文中有运用此上述理论对于每日大盘的分析图,以及从90年至今的市场波动结构分析。

另外,《太极股经》的部分内容可在我的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haoran0001)上看到。

南宫吟2009 发表于 2011-2-8 11:40

不错呀,学习。。。。。。。。。。。。

yxb099 发表于 2011-2-9 16:02

根据本ID贴子《太极股经看盘之续》(http://bbs.macd.cn/viewthread.php?tid=1916307),第一,如果后市按文中第一个图发展,则波浪理论的波浪结构划分如下:

第一浪:从90年的起点95.79至2245.41点;
第二浪:2245.41点至1664.93点;
第三浪:从1664.93点至如今。


第二,如果后市按文中第二个图发展,则波浪理论的波浪结构划分如下:

第一调整浪:A浪,95.79至2245.41;B浪,2245.41至998.22;C浪,998.22至6124.04.
第二调整浪:A浪,6124.04至1664.93;B浪,1664.93至3478.01;C浪,3478.01至今。

yxb099 发表于 2011-3-13 18:17

缠论是一集成理论,从中你可以看到波浪理论、分形理论(混沌理论的一部分)、市场结构理论……等等理论的身影,其最大的成就就是发明了“波浪的特征数列”这一方法分析波浪的结构,但最大的缺陷──可能是作者早逝或其它原因,──却是没有形成严谨的系统,常常有一些难以解决的矛盾之处;本书也是一集成理论,使用了我国古代太极的思想,在波浪理论、分形理论、市场结构理论、缠论……等等理论的基础上,完美地解决了缠论没有解决的问题,并使整个理论前后一致,具有高度的严谨性、系统性且非常贴近市场,可以认为是市场的解剖版本即市场波动的骨架。

防弹马甲 发表于 2011-3-13 18:33

看见“本ID”三个字就烦

QiangNi 发表于 2011-3-14 13:09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波浪理论、缠论、太极股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