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最牛的话是什么?
近日,作为儒家精神符号的孔子的雕像“落户”天安门广场,各方都认为是一个标志性事件。赞成者认为是中国传统文化地位的回归,国家正从“武功”走向“文治”;反对者则认为一百多年的现代化话语正在被颠覆,在那种语境里孔子曾经沦为使中国在世界历史中落后的元凶,孔子从文化符号再度偶像化,是悲哀的精神轮回
随着改革开放带来的中国国力的提升,中国文化的自信力却改变不大,普通人的生存质量和精神状态甚至有恶化趋势。精神层面主要表现在文化暮气横秋,老化严重,言必传统,动辄玩民俗。有份量的文化产品匮乏、价值空心化、传播能力低下,人才、延续都面临断代。对照美国,上世纪初美国崛起之时,世界各国精英们趋之若鹜,正是其文化软实力上升最快的时候。而经济的快速崛起,为什么却没有带来中国人精神面貌的改变,反而以移民逃离为幸福呢?股票论坛,个股,行情,大盘,指数,权证,基金,综合排行,自选股,高速行情# cN! v5 T* d2 t9 |
# C6 |2 J" f/ M1 a1 A
中国人精神断代感也就是失去再生能力,应该说首先是因为历史的内伤。过去一个世纪,中国人的灵魂都走在一条拥挤而混乱的路上。简单梳理一下百余年来的精神流变:www.denguang.com+ t4 V" n* i6 Wm( x% P
股票论坛,个股,行情,大盘,指数,权证,基金,综合排行,自选股,高速行情% n# V) z8 P. H+ A2 E2 ~
20世纪的头50年是中国社会王权,山河风雨飘摇,新兴力量重组、分化,相互倾轧的过程。民族精神上,这个时代即使那些造反者鲁迅、胡适们,有乡土的根做底子,他们仍然是自负和自信的,对西学的追随也是收放自如,也形成了中国文化现代化无法逾越的高峰。
J/ S" G% J6 g$ K8 l_2 `/ p
50-70年代,社会结构的改变是全方位的,从微观到宏观,从个人经验到神话现实,从饮食起居到伦理观念。与信仰和终极价值关系不大,革*命就是改变,至于为什么要变,要变到哪里去不是最重要的。只能信,不能不信,或者只能不信,不能信。政治取代了一切。这个年代留下了巨大的精神空洞和伤口。
80年代从修复伤口开始,那是开放的年代,成长的年代,也是黄金时代。对于年轻人来说,朝气蓬勃就是信仰,什么都信,什么都可以怀疑。气功热也正是那时开始的。那时的“不信”是似乎有资格和雄心把所有历史都翻过去,北岛那句“我不相信”是时代箴言。某种意义上,我们今天在为姜文《让子弹飞》叫好的时候,还在挥霍80年代的青春岁月。
90年代是金钱作用发酵的时候,官员下海,城市里传统单位走向,下岗成为流行词,国家信仰开始从经济层面去魅;互联网横空出世,话语失落却是最大的痛苦。传统物质世界加速消亡。
10年代是权力回归的年代,权力和商业大佬结盟,城市迅速膨胀,房价飙升,教育畸形化,各种产业都陷入权力化的狂欢,高处不胜寒,老百姓又重新头顶大山。强拆更是变成了百姓和权力的直接对抗。大国小民,强国弱民,中国社会进入了不信年代。精神生产者的知识分子被犬儒化的现实折磨得奄奄一息
2010年最牛的一句话是“自从得了精神病,精神好多了”
[ 本帖最后由 cyc700416 于 2011-1-19 13:01 编辑 ] 中国社会进入了不信年代#*d1*# #*d1*# #*22*# #*22*# #*22*#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