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转的股市 发表于 2011-1-17 23:22

通胀情况下的紧缩政策,哪痛医哪?有失中国五千年智商水平!中国人不用学美国人

“对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采取紧缩政策是有效的;对于成本推动型的通货膨胀,紧缩的宏观政策无效。”经济学家厉以宁在“中国经济年会”上表示   厉以宁:紧缩政策对当前通胀无效   经济学家议通胀难题,称目前通胀是成本推动型通胀,担心今年经济现滞胀   针对当前最热点的通胀问题,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15日表示,当前我国遇到的通胀形势是个新问题,因为这属于成本推动型的通胀,紧缩的宏观政策对此是无效的。此外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贺铿表示,对今年经济有滞胀的担心。四原因推动通胀   厉以宁15日在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举办的“中国经济年会”上分析,称该问题之所以“新”,是因为这是中国第一次遇到的成本推动型通胀,该问题是最近几年才出现的,尤其从去年开始越来越明显。之前计划经济时代的通货膨胀是隐蔽的,改革开放过程中是需求拉动型的通胀。之前不少研究者认为,中国此轮通胀,和金融危机期间大量发行的货币有直接关系。  厉以宁表示,成本推动型的通货膨胀主要是由四种原因造成,即首先是原材料短缺而价格上涨,其次是农产品供不应求引起了整个成本上升,此外劳动力成本的上升也引起了物价的上涨,最后是土地价格和房产价格上升。  “成本推动型的通胀,紧缩的宏观政策是无效的。”厉以宁解释说,宏观紧缩政策不能解决原材料的短缺,也不能解决农产品价格上涨的问题,更不能把劳动力成本上升的问题消除掉,可能对房价的上涨、土地价格上涨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既然已经上升了,成本还在推动着总价格的上升。  中国社科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所长汪同三也表示,成本推动型的通货膨胀不是较短时间内能够解决的,美国实施的量化宽松政策,将推动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涨,必将传导到国内。为应对通胀,2010年下半年以来,决策层已7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两次加息。上周五,央行宣布从2011年1月20日起,再次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经过此次调整,大型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将调整到19%,达到历史最高水平。中国去年10月份开始了此轮强硬的宏观调控,迄今加息2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4次。11月中旬,因中国调控,加上国际农产品猛涨后有回调需求,一度大幅下挫。然又很快重拾涨势,截至上周五收盘,除棉花外,玉米和豆油分别比去年11月高点上涨了3.7%和3.6%。 简言之,此轮试图以货币紧缩控制CPI很难奏效,但如继续下去其副作用将越来越严重。在农产品和矿产资源价格大涨、房地产价格居高不下、人民币加速升值、货币连续紧缩等效应累加下,中国企业将很快面临生存困境,不排除在不久后重现2008年世界工厂“休克”的危难局面

难道我们五千年智商的水平就不会创新吗?只会哪痛医哪?

伤口上抹盐 发表于 2011-1-17 23:23

是在说五千年的犬儒思想吗?

xadan 发表于 2011-1-17 23:32

楼主转贴的说得正确,看看现在的油价,不停地升,现在什么都离不开油!!!

GP小白 发表于 2011-1-17 23:54

现在的砖家就是转嫁。。转移视线的转。。。嫁祸于人的嫁、。。。。狗屁不是,推卸,指责有一套。。不看,人民成本最大的是什么?是人力?粮油?吃穿?消耗品?。。。谁都知道,是谁推高了物价,。,稀释了人民的财产。。。一群该杀的佞臣。。;#*25*# #*25*#

ylwy 发表于 2011-1-18 00:10

狗屁专家。什么是通胀?就是票子太多了。为什么印得多?因为要实现剩余价值。还什么“需求拉动型”、“成本推动型”......全在扯淡!

惑获 发表于 2011-1-18 00:12

吉尔瓦伦丁 发表于 2011-1-18 06:00

SY333 发表于 2011-1-18 06:30

#*)*# #*)*#

旋转的股市 发表于 2011-1-18 10:37

总而言之,不适合我国国情为什么要死板硬套呢?#*22*#

superogre 发表于 2011-1-18 10:39

compernion 发表于 2011-1-18 10:41

别太放肆没什么用

忽悠忽悠忽悠 发表于 2011-1-18 10:57

#*22*# #*22*# 无效的意思是继续印?

成本推动?傻子都知道中国成本属于低的。

到要分蛋糕了,叫兽的嘴脸出来了。

旋转的股市 发表于 2011-1-18 12:04

#*25*# 希望与时俱进的调控

haizhe 发表于 2011-1-18 12:13

想控制通胀最好的办法,就是取消出口退税,减少流通环节,民生建设给予财政补贴,比加息效果好多了

黑村夜话 发表于 2011-1-18 14:16

有经济头脑的人肯定不会去当政客的

股市红绿灯 发表于 2011-1-18 15:15

不容回避的是,自2005年7月人民币升值以来,中国宏观调控效率日减,“两难”困局不断增多,甚至有时与调控初衷南辕北辙,需要深刻反思——根源何在?怎样重新认识当下经济金融的复杂性?如何建立一套认识通透、层次清晰、针对性强的新调控体系,才能正确应对中国与国际经济金融日益一体化的新挑战?

第一财经日报 张庭宾

解长明 发表于 2011-1-18 16:46

没办法啊,生在这个悲哀的国度啊

szzssg 发表于 2011-1-18 21:38

叫你去医,你连病人都不敢见,还在这嚎啥呢#*22*# #*22*# #*22*#

股市红绿灯 发表于 2011-1-18 22:38

原帖由 haizhe 于 2011-1-18 12:13 发表 http://bbs.macd.cn/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想控制通胀最好的办法,就是取消出口退税,减少流通环节,民生建设给予财政补贴,比加息效果好多了
#*d1*# #*)*#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通胀情况下的紧缩政策,哪痛医哪?有失中国五千年智商水平!中国人不用学美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