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的攀登者
股市作手回忆录摘要【转帖】[东和二队]http://bbs.macd.cn/thread-1942322-1-1.html摘录:
14.在空头市场里所有的股票最终都会下跌,在多头市场里所有的股票最终都会上涨。
15.一般人不希望别人告诉他现在是多头市场还是空头市场。他要别人明白告诉他应该买进或卖出特定的个股。他想不劳而获。他甚至希望不必思考,就算你教他
如何等待时机从地上捡起钱来他都认为太麻烦。 dingding
证监会发上市公司重组新规 借壳上市或将被遏制
转一则新闻证监会发上市公司重组新规 借壳上市或将被遏制
来源:中国广播网 2011年05月15日12:33
中广网北京5月15日消息(记者梁盛)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偷梁换柱、暗渡陈仓、顺手牵羊、李代桃僵……”没错,我说的是36计,也是一直以来,业内人士谈到上市公司并购活动时常用的描述,而描述的对象就是借壳上市。
所谓借壳上市,就是一家公司透过把资产注入一间市值较低的已上市公司得到该公司一定程度的控股权,从而利用其上市公司地位,使母公司的资产得以上市。由于正常的公司上市需要连续三年盈利,而借壳上市并不需要这个条件,这使得“借壳上市”往往成为某些运作精巧的资本,追求事半功倍的捷径。
也正因如此,“麻雀变凤凰”的借壳上市往往会在资本证券市场上造成巨大的轰动效应,也时常难以摆脱内幕交易的阴影。
不过,中国证监会日前下发规定,借壳上市将执行首次公开发行趋同标准,拟借壳资产必须持续两年盈利,并且净利润累计超过2000万元。
证监会此时发布上市公司重组新规有何背景?此举又能否对借壳上市中合规与违规的不同类型做到有效区分,分别对待呢?
对非上市公司来说,上市公司具有的优势无疑是一种巨大的诱惑,因为只要把“壳”买来,非上市公司就可以以低成本、高效率的方式快速进入上市融资的通道。对一些陷入亏损或者资质平平的非上市公司来说,借壳上市是其摆脱债务危机的最有效的方式,因而壳资源往往成为很多公司争抢的对象,和讯网高级分析师任鹏宇说:
任鹏宇:国金证券原名叫成都证券,2005年的时候中国证券市场处于最低迷的时期,著名的“涌金系”控股了成都证券,12月成功借壳“成都建投”,完成了股改,2007年3月,成都建投复牌之后首日就暴涨129%,成为当时的中国第一高价金融股,让国金证券的股东们获利不菲。在国金证券成功上市之后,有一些业内人士评价,如果不是通过借壳,而是走IPO的道路,像类似于国金证券当时那种经营状况当时不可能上市成功。
如果证监会此次下发的征求意见稿得以顺利通过,此类借壳上市中的乱象或将得到有效制止。征求意见稿要求,拟借壳对应的经营实体持续经营时间应当在3年以上,最近两个会计年度净利润均为正数且累计超过2000万元。借壳上市完成后,上市公司与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及其控制的其他公司间不存在同业竞争或者显失公平的关联交易。对于新规的出台,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袁钢明认为,证监会选择在此时出台新规,可能与近期楼市调整未见松动,多家房企意欲扎堆借壳上市有关。
袁钢明:现在由于资金紧缩,连续提高存款准备金率,贷款收紧以后很多企业开始出现资金链出现紧张甚至断裂,因此很多企业就想通过资本市场来进行融资,比如说借壳上市就是一种方式,还有一些企业想通过股权融资的方式解决资金链紧张的问题,特别是房地产公司这种现象特别明显。有些房地产公司现在资金链紧张就希望能够有上市公司或者外资能够接入他的公司解决资金链问题。这种情况,如果有些公司本身自己就存在问题,然后又想参与进来的话,会把金融的漏洞扩大,造成蔓延和传染,首先参与这种活动的公司的资质或者资金融资情况要健康、要正常才行。
日前有媒体报道,地产公司新华联置地借壳S*ST圣方的重组方案S*ST兰光近日公告,公司将被浙江宁波的银亿控股借壳,变身房地产公司。正在市场猜测房企重组大门渐开之际,证监会的一纸公文浇灭了对楼市的幻想。但融资的大门并不是将所有人都关在外面,证监会一边在提高资本市场融资的门槛的同时,另一边对符合规定的重大资产重组的配套融资规定却有所放宽。《征求意见稿》明确规定,上市公司发行股份购买资产的,可以同时募集部分配套资金。允许上市公司发行股份购买资产与配套融资同步操作,解除了之前相关二者分开操作的政策限制,实现一次受理,一次核准。袁钢明说:
袁钢明:只能说一个更有利于活跃资本市场的一个基金性的措施。由于信贷要紧缩,所以要对资本市场的融资相对放松,如果双落的话,很多企业就无路可走,所以这可能是对整个资本市场是个积极的信号,把一些运营不太好的资金能够和好的资金结合起来,使他更加活跃,更加有效率,这毫无疑问。尤其是并购的有些规定做的更活一点,但是防范风险的东西规定更加严格一点,就是在防范风险的情况下活跃资本市场。 看了一下区间涨跌幅统计,近段时间跌幅靠前的都是一季度业绩大幅减少或者亏损的公司居多。 在这个市场,有人操长线,也有人操短线。一般来说随着经验和资金的增加,操作周期会变长。短线对操作者技术要求高,要有时间盯盘,盈利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正确率。别人贴了交割单,昨天抓了个涨停板,今天又抓了个涨停板,这样的人是有的,那是别人的优势。但是你想过没有,这样的人就一定能赚到钱吗?不一定,因为那个人的仓位可能很低。每笔都赚就很厉害吗?十次交易,九次赚,最后一次亏掉还是亏。别去羡慕别人又赚了多少,多想想自己的优势在哪里?如何能做到小亏大赚才是要下心思的,没有策略保证这个,做长线或者短线,最后都是输。有时间不如把自己亏得最惨的那一笔拿出来好好分析,那才是你的老师。每天去分辨别人的单子和真假高手,只会让你每次都亏得不明不白。不要幻想一夜暴富,那样会让你丧失平衡感。要把赚得稳当做目标。“人生的缺憾,最大的就是和别人比较,和高人比较使我们自卑;和俗人比较,使我们下流;和下人比较,使我们骄满。外来的比较是我们心灵动荡不能自在的来源,也使得大部分的人都迷失了自我。” 孤独,慎独,难啊!!!! 每个人的经历和方法都不同,所以很少人可以和你有共鸣。可以一起讨论的东西很少,所以只能分享。虽然交易路途孤独而艰辛,但结出来的果实可以弥补。 散户最大的毛病就是一直操作,大盘涨做多,大盘横也做多,大盘跌也做多,从初一买到年三十。 原帖由 hjsying 于 2011-5-26 10:29 发表 http://bbs.macd.cn/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散户最大的毛病就是一直操作,大盘涨做多,大盘横也做多,大盘跌也做多,从初一买到年三十。
还有得管住自己的手 其实真能每周五个点,早富可抵国了。 原帖由 临水观风 于 2011-5-26 10:39 发表 http://bbs.macd.cn/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还有得管住自己的手
这个确实很难。 原帖由 临水观风 于 2011-5-26 10:41 发表 http://bbs.macd.cn/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其实真能每周五个点,早富可抵国了。
短线利润最大,单风险也最大,因为即使有止损但是能坚决执行的人少之又少,况且还会碰上黑天鹅。 当你不愿让命运来主宰你的一切,但又没有扼住命运咽喉的本领时,切记,应当学会忍耐。 “资金管理是有学问的,瞬间押上自己的全幅身家无异于赌博和送死。蛮干是不可以的,止损是绝对的,预测是要抛弃的。在做交易之前,永不要预设任何立场。“在你下注之前和之后,你永不会知道,市场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中线的看法一旦确立,就不要被次级波动迷惑自己的眼睛。在市场证明你错误之前,绝对的稳定和自信是必要的。当然,人都会受帐面利润的影响。我们要做的,是让这种影响减到最小。”
当然,止损也是有学问的,乱止损只会让你慢性自杀,所以论坛才有一篇帖子说“止损止损越止越损”,具体怎么止损,慢慢找到合适自己的吧,大方向是把止损放在不容易被触发的地方。
回复 #94 hjsying 的帖子
抱着赚钱部位睡觉和空仓静待落底是这世上最美妙的事情。感谢 hjsying兄分享
没早看到hjsying兄这么好的帖子。
今天拜读了,受益良多。 大盘在这个位置,仓位高的适当减仓,控制好自己的仓位和现金流比例。后面无论上涨还是下跌都能从容面对。 做股票也是一种投资,和做实体生意一样,要以创业投资资本家的态度来投资 亏要亏少,赚要赚翻。人生同理! 路过--------------------------顶
孤独的攀登者
原帖由 hjsying 于 2011-5-21 20:14 发表 http://bbs.macd.cn/static/image/common/back.gif在这个市场,有人操长线,也有人操短线。一般来说随着经验和资金的增加,操作周期会变长。短线对操作者技术要求高,要有时间盯盘,盈利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正确率。别人贴了交割单,昨天抓了个涨停板,今天又抓了个 ...
“可能赚一点点、也可能亏一点点的,可做可不做的股票生意,坚决不做。宁可放过去这样那样的机会,让别人去抢,让别人去踩地雷,也决不以侥幸心理搞什么试探性建仓。要么不建仓,要建仓就是瓮中捉鳖。要看清哪条路是适合自己攀登。自己是善骑长庄慢牛的稳健型投资者,那就不要羡慕身边那些"快枪手"的神功;是跑短途的"城市中巴",就不要眼馋人家长途车夫一个来回的银子顶自己辛苦半年的工钱。你要拿定主意,根据自己的特点,专注于自己的长项,明示方向,思路清晰,切不可朝三暮四,忽左忽右,否则没了主意,就将失去方向,失去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