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1214穿越时空的投资!!!
如果从现在开始让我们一生当中只能买卖20次,超过20次就拉出去枪毙,那么你每一次的选择都会很慎重,你会想这个企业能不能穿越整个周期,这说起来很容易,但是做起来是非常困难的。这需要内在的很深刻的东西。 谈起"财富",这是当代大部分人的精神寄托,只要有钱,中国人不管这个人品德如何,都会表达稍许的尊重 再说房地产调控,目前的调控我的理解实际上是国家在帮助中央的央企、龙头型的企业消除其竞争对手。另外行业龙头企业的诞生,一定是在行业处于困境的情况下才能产生,如果都赚钱了谁也不会破产不会转卖。 说贫富不均,实际上再过10年到15年一定会更不均,因为这个财富一定会向着有智慧、有远见、愿意负责任的人手里面聚集。 在一个泡沫膨胀的时期,当你去尝试资产估值的时候,很可能会丧失很多的机会,但是即便如此我觉得还是应该很理智地判断。 应该审慎为上,最好能选择那些能经得起时光考验的企业。 有一个华尔街的投资家在一个股票上赚了几百倍,然后很郁闷、跳楼自杀了,为什么呢?因为他只买了100股,愧对了这个时代。 我相信多看一本书,多读一篇文章,多看一份报告,多写一篇文章,多思考一些问题,这里面就有财富,就有多一点改变我们、我们的家庭甚至是我们从事的投资事业的可能性。 在我自己的国家里,四十年的艰辛岁月告诉我--如果你真的有才华,有广阔的胸襟,愿意努力奋斗,不忌妒他人的财富,不无所事事,不整天抱怨自己的生活,不找理由逃避责任,我们就有可能改变自己的命运与现状。资本市场是慷慨的,但她只惠及拥有智慧和善于利用他人智慧的人。 我们的人生短暂,就像玫瑰,花开一季,匆匆凋谢;因此,我们应该如何进行投资就显得尤为重要。它让我们认真去思考:我们一生积累的财富将会随着时间的飞快流逝而不断贬值,还是更加富足?我们要如何用这短暂的一生,去赢取投资事业的绽放? 从某种意义上说,投资就是用时间和生命来换取财富。巴菲特之所以伟大,不在于他在75岁的时候拥有了450亿的财富,而在于他年轻的时候想明白了许多事情,然后用一生的岁月来坚守。最伟大的投资家会随着岁月消失,但某些投资的原则却亘古不变。我们如果越年轻的时候想得越明白,可能以后的财富就会越多。 其实,当伯克希尔公司的股东们也不是一帆风顺的。除去在1973年~1974年的经济衰退期间受到的严重打击。1987年的股灾中,伯克希尔的股票价格从每股大约4000美元跌至3000美元。1990年~1991年的海湾战争期间,股票价格从每股8900美元急剧跌至5500美元。1998年~2000年期间,伯克希尔公司宣布收购通用再保险公司(General Re)之后,它的股价从1998年每股大约80000美元跌至2000年初的40800美元。 在我看来,投资是比什么呢?是比谁看得远。你只有具备真正的眼光你才会坚定,如果你没有真正长远的眼光的话,你很难坚定。 长期投资最难的实际上是会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情,甚至是一些即便你想到但也必须经历的磨难。我打一个简单的比喻,比如说明年台海出现危机,或者说禽流感又爆发了,你的投资能不能坚持?这是非常难的。我们在顺境的时候很容易坚持,真正难的是碰到大的自然灾难或者大动荡的时候。我从内心非常敬佩巴菲特,为什么呢?因为巴菲特很年轻的时候就能够把这样深邃、影响人类生活的各种事件想清楚,并贯穿到自己的投资事业中坚守如一,这是多么困难的事! 要想让投资更成功,我们必须学着控制自己的思考方式。当兔子的人都是希望活得精彩的,有几个人想当缩头乌龟?没有人想当乌龟,但投资就是要跟永恒的时间相抗衡。假设我们现在开始进行一个投资比赛,比赛终点是地球爆炸的那一刻,那么,你认为哪一种的选择会胜出 大部分的人永远都无法保持理性,更不用说专注于长期目标,有耐性、订出计划并确实执行。听消息者、"只争朝夕"的人们根本不可能相信:还有脚踏实地打败市场这样的事。 要为长期而买进!时间是最有价值的资产,我们今天所买入的股票不仅仅属于我们自己,还是整个家族的。我们应该为我们的子孙担负起此刻的职责。 乌龟在千年、万年的爬行中默默承受着孤独,因为一切的过程都要历经岁月的磨练,甚至恐惧的事件,投资又何尝不是如此。我们只能祈求上天赐予我们做出正确抉择的智慧,然后做我们应该做的事,余下的交由上帝来完成。 在早期投资生涯中遭遇的这些失败经历,给了我宝贵的经验教训:1.不要轻信;2.要遵守操作纪律;3.重视行业的选择;4.重视实地调研。 第一次经验告诉我:不能听消息!第二次经验告诉我:如果有明确的投资计划,严格遵守操作纪律,就不会损失如此惨重。
第三次经验告诉我:选择什么样类型的企业投资是一个很严肃的问题。如果对企业研究不透,又下了重注,最后就会造成毁灭性的影响。
第四次经验告诉我:评估管理团队,深入细致的实地调研,能够让我们真正了解企业的经营情况,规避投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