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8528 发表于 2010-12-12 13:36

多空对决,决战下周

(据网络快传)亿万股民齐上线 牛熊前途大决战2010-12-12

知情人士透漏,下周或将发生中国历史上一次最壮观的股指期货多空大决战。
而这个决战的结果将决定亿万股民是再次损失10%资金,还是收复失地,赢得10%资金。是迎来熊途漫漫的新的一年,还是牛气冲天的新的一年,而亿万股民对这个决战的多方支持程度也将是决胜的重要因素。
一月前的今日,也是距离股指期货交割日的前一周,中国历史上发生了最为罪恶的犯罪案件,几个幕后黑手为了他们赢利10亿元不惜非法操纵市场造成亿万股民损失5000亿元。当日,一篇“惊天大案轰动中国亿万股民一天损失5000亿元”帖子网上走红,两天转帖300万,点击数亿次,创造了世界网络之最。帖子揭发的犯罪引起亿万股民冲天暴怒,他们不约而同的转发帖子,使这个无法在官方媒体报道的案子引起各方注意,引起人神共愤。

而现在,操纵1112的黑手故伎重演,已经持有巨大空单,如不出他们意外,将继续打压股市到交割日。

1112大暴跌伤害了三方面的利益,第一是官方资产管理部门,如社保基金,各个基金和理财产品资产价值;第二是上市公司,股价降低将大大损害他们的再融资计划;第三是亿万股民投资者,他们手中的股票跌价10~20%。因此,股民不是孤独的,他们有同盟军。
官方资产管理结构他们的资产贬值将涉及他们的业绩,如今已经到年终结账时候,他们今年业绩将直接影响他们年终奖金和来年的乌纱帽。上市公司市值降低将直接影响圈钱计划,也是要命的事。例如如果这次大暴跌早发生10天,建行、工行的融资几百亿圈钱计划就会落空。最后是股民,他们经济损失平均下来都是数万元以上。

因此,论公论私,这些罪犯都是见不得天日的。不过,对于股指期货能否操纵沪深股市,不少人半信半疑。于是,一场特殊的测试开始了。本周五,在沪深股市极为低迷成交量为全年最低情况下,下午2点左右突然出现股指期货的大幅度拉升,有几个神秘的买家买入多单1000多手,3分钟股指期货上涨1%,立即带动沪深股指上涨1%。

知情人士透漏,这是为了验证股指期货能够操纵股市,经过多方研究搞的一次测试。测试结果验证了股指期货对沪深股指的决定性作用,也为揭发1112黑手提供了一个证据。

此前,网络一篇帖子“半月内中国股市有一个巨大盈利机会”,披露中国股市受几个券商刻意打压,已经到地量低价。如果调集资金买入多单,与公可以为国贡献为民除害,于私可以获取暴利。

因为大暴跌伤及利益集团利益,他们也自然联起手来。本周五的测试只是动用数亿元,但是,多方力量现在还是未知数。上世纪90年代国债期货327事件,万国证券老总管金生为打败对手透支几十亿做空。如今,对手已经不是简单的一家。现在空单主力国泰君安和中证期货,他们既是证券公司也是期货公司,例如中证的股东是中信证券,中信证券股东是中国国际信托,中信银行。目前他们期货上投资约50亿元左右,其它如证券投资估计上百亿元。但是能够活动的资金并不多。

决战的多方对手是众多利益集团,动机各不相同。有为乌纱帽的,有为年终奖的,也有为业绩的。他们资金实力肯定比那两家机构大,但是能否调集足够资金尚未可知。

如果这场决战启动,这些黑手为了保住自己不被倾家荡产,可能会出邪招,甚至可能动用银行资金。但是,如果他们胆敢出邪招,必然将演绎出管金生第二。

但是,无论如何,这个行动得到股民的热烈拥护,称之为上顺天理,下合民心。按照周五测试情况看,资金可能没有问题。

目前,1112大暴跌主要操手中证期货和国泰君安持有空单5000多手,大部分空单是上个月开始逐步建立的,这些空单占市场净空单总量70%,在馀下5个交易日内无法通过正常交易平仓。换句话说,他们的巨额空单已经成为瓮中之鳖,跑不了啦。

如果这次多方取胜,这些空单将把这些制造1112大暴跌的幕后黑手彻底埋葬,将把专门依靠做空股指赚钱的机构打进历史垃圾堆。股民将挽回1112大暴跌大部分损失,将为亿万股民带来未来一年的大牛市。

z8528 发表于 2010-12-12 13:45

高盛操纵了A股市场? 高盛声称:中长期看好A股

高盛操纵了A股市场? 高盛声称:中长期看好A股
www.eastmoney.com2010年12月11日 06:22付刚华夏时报
手机免费访问 eastmoney.cn|字体:大中小|我有话说 查看评论(158)   11月15日《华夏时报》头版头条中发表的《一份高盛报告引发的暴跌》将高盛推向了舆论的风口浪尖。12月1日,《人民日报海外版》刊发评论文章,称“某国际知名投行”发邮件建议卖出中国股票是11月12日A股大跌的导火索,有操纵股指牟利之嫌;随后,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奚晓明12月4日在“上证法治论坛”上以此事为例,称“近期发生的某机构对我国资本市场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行为,将使我们的资本市场不会成为强大的市场”。

  二者虽然没有具体点名,但明眼人一看便知暗指“高盛”。

年前部分股有望一飞冲天! 秘闻!行情近期将出现逆转 机构资金流向已发生巨变! 主力资金正密谋全新布局!   对于国内舆论方面的指责,高盛方面予以了否认。12月6日在香港举行的报告会上,高盛中国首席策略分析师朱悦明确表示,11月12日A股大跌与该行报告无关,并称发出的交易建议仅涉及H股。

  高盛是否涉嫌操纵股指?《华夏时报》记者采访的多方人士均认为,如果将“11·12”大跌的责任归结到高盛的头上,未免背离事实,“不过是把高盛当成了替罪羊。实际上,‘11·12’大跌另有原因。”

  在12月9日高盛发给《华夏时报》记者的最新报告中,记者注意到,朱悦强调,高盛对内地市场6个月或以上的中长期表现,仍然维持乐观看法。

  大跌暴露市场不成熟

  12月9日下午,在中信建投东直门营业部,一位有15年A股投资经历的投资者向记者表达了自己对“高盛报告”的看法。在他看来,股市有升有跌属平常事,“大鳄”什么时候都会出现,他已习以为常。“报告和我们没啥关系,我现在不会为投机而短炒,会选择长线投资。”

  一位基金公司投资总监告诉记者,他在近10年的投资生涯中,从没有因为一份卖方报告来确定自己管理基金的仓位。

  “我们每天早上上班时,邮箱中一般都有四五百封以上的邮件,主要是各家券商报告,尤其是短期策略性报告,哪有那么多时间看。所以我早就告诉你,联系我一定不要用邮件,耽误时间。”

  在他看来,所谓“高盛报告”引发11月12日下跌的真实原因是:货币政策转向后,短期内对股市资金面虽不会产生太大影响,但预期的改变,对市场心理带来压力;此外,通胀水平超预期,使得获利了结情绪引发调整;以公募基金和私募基金代表的机构投资者,仓位处于高位,市场弹性减弱。

  “在我看来,中国资本市场还是不太成熟,当时比‘高盛报告’更风行的下跌理由,还有上调印花税、华夏基金高层‘双规’,大幅加息等传闻。”

  他认为,“传言满天飞”正是投资者心态不稳的典型体现。如果说加息还情有可原,那么在股指估值并不过分的背景下,提升印花税也被传得神乎其神,只能说明随着获利盘的增多,投资者心态趋于浮躁。

  这位投资总监进一步分析指出,随着IT技术、网络技术的发展,卖方分析师的报告传递到各个投资者,无论是机构投资者还是个人投资者的速度确实在不断增强。“公募基金原来依靠卖方研究报告就可以获得超额收益的优势有一定的下降,我们越来越依靠自己的调研成果。”

  一位香港籍的外资投行人士在12月9日晚笑着告诉记者:“要是一份国外投行的报告就可以让A股一天跌去5%,那中国资本市场也太脆弱了。A股市场现在市值已经很大,QFII份额客观上难以撬动市场。”

  在他看来,最近一段时间,内地流行从“阴谋论”来看问题,而太多阴谋论的存在,对中国内地未必有好处,“可能错失了改革的最佳时机,例如汇率改革和价格改革问题,也可能使中国无法吸引国际精英人才。”

  独立财经评论人士皮海洲也表示,高盛报告至少在11月12日当天并没有在市场上大范围流传,而是事后被市场人士挖掘出来的。所以,把“11·12”大跌的责任归结到高盛的头上,与事实不符。

  “如果要从深层次来寻找‘11·12’大跌的根本原因,那就是中国股市本身的发展存在严重的不健康因素。”皮海洲指出,中国股市是一个“圈钱市”,尽管今年股市面临着巨大的限售股解禁压力,但截至11月末,沪深股市IPO共311宗,融资总额达到4500.67亿元,占全球股市首位。

  “正因为是一个‘圈钱市’,决定了中国股市在投资过程中的‘投机市’色彩,上涨与下跌都会投机过度。特别是有利空袭来时,股市就会表现为草木皆兵,‘11·12’大跌因此而出现,实在没有什么可奇怪的。”

  合理估值是抑制市场过度下行的关键

  值得注意的是,高盛12月6日在香港举行的“2011年亚洲经济及市场展望报告会”上,在记者提问环节,对于被指“散播谣言、操控A股”,朱悦强调,高盛对内地市场6个月或以上的中长期表现,仍然维持乐观看法。

  据记者了解,高盛伦敦研究团队的确于11月12日以邮件形式建议境外投资者卖出手上的中国股票,理由是恒生中国企业指数过去几个月劲升,而中国的通胀超出政府认为的“舒适区间”,加上央行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政策可能在进一步收紧。

  但一位高盛人士12月9日明确向记者指出,这份报告所指的是H股短期约3个月的部署建议,并非针对A股。“而且分析师仅是提供建议,实际操作决定是由客户自己做出。”

  朱悦表示,这份报告不是针对A股市场发表,相信报告与A股下跌无关,而且这份报告也不是短期看淡后市,只是当时H股水平已较最初建议的买入价位有获利空间,所以建议投资者可以先行止盈。

  12月9日,在高盛发给记者的一份朱悦于12月2日撰写的题为《冬季休整,春天复苏》的最新研究报告中,记者注意到,朱悦表示,由于市场要消化通胀前景,短期回报更平淡。在她看来,受通胀和政策紧缩风险拖累,MSCI中国指数和A股市场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回调,投资者已理解政策还将继续调整。

  这份报告预计,调控政策将有效抑制通胀,而不会损害2011年全年经济增长,但由于政策效果尚需一定时间才能得到检验,未来两个季度的回报将趋于平淡。朱悦预计,MSCI中国指数变动区间将在-3%到+13%之间,沪深300指数将在-6%到+13%波动。

  在朱悦看来,港股可能受益于更高的估值敏感性和与全球市场的更大关联度较早反弹,而A股市场对货币供应变化的敏感性更大,且基金仓位依然处于较高水平。

  “但随着CPI触顶,回报将上升。当前情形与中国2004年通胀周期更类似,而不同于2007-2008 年周期。预计股票回报走势将与2004年MSCI中国指数走势相仿。”

  2004年,MSCI中国指数分为四个阶段:通胀预期出现;政策出台;观望政策影响;通胀增速见顶然后回落。

  “我们目前正处于第二阶段附近,从2011年一季度将进入第三阶段。我们预计,到明春通胀率将进一步得到控制,二季度起回报开始改善。”

  朱悦还表示,合理估值是抑制市场过度下行的关键。“如果我们经济研究团队的通胀和GDP走势预测实现的话,我们认为MSCI中国指数和沪深300指数的盈利增长不太可能面临严重风险。”

  值得注意的还有一句话,朱悦明确表示,“未来6-12个月的风险回报仍具吸引力。”

不知深浅 发表于 2010-12-12 13:47

或将。。。

lwb13266111456 发表于 2010-12-12 13:47

#*)*# #*)*# 坐等验证

hemoyi 发表于 2010-12-12 14:07

#*29*# #*29*#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多空对决,决战下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