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北人 发表于 2010-11-14 18:15

2010-11-14 ..某些人观点

论坛成员张健华、魏加宁、贾康、巫和懋、黄益平、刘勇、高善文、徐刚、陈超、瞿强,论坛理事赵民,论坛理事会单位代表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彭文生、中国再保险(集团)战略发展部副总经理范国胜等参加了此次会议。与会成员和嘉宾就通货膨胀与资产价格等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并就季度报告的政策建议做了论证。

苏北人 发表于 2010-11-14 18:17

短期可用政策组合,中长期应深化改革

  面对当前的经济形势,宏观经济政策应该逐步向“紧货币、宽财政”的组合过渡,为应对金融危机推出的宽松货币政策应该回归常态,财政政策应积极引导结构调整与有效供给的增加。升值、加息与临时性的资本管制,是短期内应对通胀与资产价格泡沫风险的一个有效政策组合。

  一般认为,升值与加息同为紧缩政策,两者之间有替代性,同时使用会使得热钱大量流入。然而事实表明,利差不是吸引热钱流进来的主要原因,更多还是源于资产价格上涨与人民币升值。因此,“升值+加息”的政策组合,对于热钱流入作用并不大,但却可以有效抑制资产价格泡沫。除此之外,控制信贷也是抑制资产价格的一个有效措施,历史案例表明,资产价格泡沫与信贷是高度吻合的。

  应对热钱,可以考虑临时性地加强资本项目管制。一种途径是只需要在现有的政策框架下,按照明确的外汇管理规定实质性地做一些工作,加强外汇管理检查,提高热钱流入成本。另一种途径是对短期外汇资本的流入采取总量控制,通过对冲将实体经济用不到的资本冻结起来,隔离到一个池子中去。此外,还可以在外汇环节征税、预扣或收取无息准备金。

  应对过多的流动性,不仅要堵更要疏。最好的应对之策是将其引导到新兴产业发展中,倡导私营部门投资的文化和氛围,把实体经济搞起来。

  除短期应对措施外,中长期应深化改革,健全、完善各项制度,保障中国经济的长期稳定增长。第一,在当前房价的过快上涨势头被抑制、通胀在一段时间内仍为可容忍的温和通胀下,应当抓住难得的契机,加快推进要素价格改革,扩大资源税改革的覆盖范围,理顺煤电价格,实现厂网分开、竞价入网。第二,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增强汇率双向波动的弹性。第三,健全资本市场、发展债券市场,拓宽投资渠道,促成我国较高储蓄率转化为投资的有效机制。第四,增加公共产品投入,完善社会保障机制。

----论坛研究部

苏北人 发表于 2010-11-14 18:43

热钱

1收购企业控股或收购企业部分股权....通过控股企业或合资企业进入中国资本市场或香港资本市场............目的..不是对收购企业或合资企业的未来考虑,也不引进先进技术,只是进行周期性投资和投机.


2进来的钱在银行睡觉,银行违规本外币之间转换.



监管热钱的主战场是地方政府和银行...只要进来的资金不带来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的资金,基本上都是热钱.


外资收购中国某企业后的行为...........派出一位财务负责人...某银行同时也躺进去2亿美元.............去香港去收购某上市公司[资本游戏].....我非常奇怪,这企业没有扩大再生产,也没有引进先进技术,连管理人员都没来,只来一位财务负责人........去香港市场玩资本游戏....接下来银行2亿美元变***民币.....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2010-11-14 ..某些人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