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季报透视当今垄断企业
通过季报透视当今垄断集团三季度季报发布已经进入收官阶段,仔细阅读过一些重量级企业,特别是垄断企业的三季度财务报表,盲人摸象,希望对自己的投资有所帮助。
1.601857中国石油,07年上市的时候拥有众多美誉,头顶的皇冠美不胜收,“亚洲最赚钱的公司”、“全球市值最高的公司”。上市前专家预测二级市场价格平均在36元,论坛上我见过散户预测最高的给出500元。2010年前三季度净利润999.1亿元,同比大增23.1%。
行业剖析:这是一个垄断程度高得不能再高的行业,中国石油垄断了国内2/3以上的石油天然气资源,1/3以上的石化市场。难怪上市之初专家给出的平均预测值高达36元。
2.600050中国联通,电信行业的垄断程度仅次于石油石化行业,但是中国联通上市的时候市场并不看好,一些分析师指出,中国联通上市募集资金完全是为了摆脱破产的困境,因为当时联通投资700亿豪赌CDMA,预计网络建成以后半年用户有5000万,遗憾的是市场反应冷淡,预计的5000万用户实际只有50万。当时摆在联通面前有两条路,1.承认700亿元的投资打水漂了,就当花钱买教训,认栽!2.再投700亿进去,拯救先前的700亿。联通选择第二条路,但是没有一家银行敢于贷款给联通,所有的银行都认栽了。2003年中国联通登陆A股。
2010年前3季度,联通实现净利润2.38亿元。
3.600027华电国际,中国五大电力集团之一华电集团旗下的优质资产打包上市。05年上市的时候,无论在国内还是香港都得不到投资者认同,上市的时候沪指大约在1200点左右,华电国际A股开盘价2.56元,今天收盘价4.06元。H股收盘价1.78港元,花旗银行对H股的评级是卖出。
2010年华电国际前3季度实现净利润-3.35亿元。
4.601398工商银行,银行业在国内垄断性不强,工商银行市场份额仅12%,垄断程度远远低于石油石化、电信、电力等行业。工商银行上市的时候也不被市场看好,主要是历史坏账问题。2009年在全球金融海啸最疯狂的时候,工商银行宣布向全体投资者派年度发红利500亿元,这个数字刷新了全世界上市公司年度分红的记录,被称为全球“最慷慨的上市公司”,一年以后这个记录被工行自己刷新。
2010年工商银行前三季度实现净利润1272亿元,超越中国石油成为中国最赚钱的公司。
工商银行董事长的工资低得出奇,才200多万。只有深发展上届董事长的1/10,格力电器董事长的1/20。
6. 601186中国铁建,铁路建设垄断程度堪比石油石化行业,中铁建除铁路建设外在房地产市场也是屈指可数的大佬。中铁建的季报我没看,懒得去看。如果不是上市募集资金,中铁、中铁建、中冶、中化、中色等垄断集团都只有破产的命,后面还有一个中电等着散户扶贫。
中冶不是搞冶金的,中化不是搞化工的,中电不是发电的,中色同样和有色金属无关,这些都是专业建筑公司。
在高度垄断的行业里,成立股份公司的时候每股净资产值是1元,几年以后只有0.2元了。襁褓里的婴儿永远长不大,我对这些垄断集团很熟。中冶,接到一个订单就开拔,哪里有订单就去哪,主要从事大型厂房建设。初中的时候有一个中冶的分公司来我们那建厂房,一年就完工了,但看我们那环境好,就自己建职工宿舍住下了,在那生儿育女,不走了。几十年过去了,不知靠什么为生?
老婆的家人是中电的,40年前去到一个地方建设发电厂,40年后才离开那地方,也不知道这40年他们吃什么?
日前中铁建公告,因工程报价和实际工程量出入较大,导致在沙特建设的一个项目亏损41亿元。我查了一下该工程总报价只有160亿元,报价误差如此离谱,恐怕也只有垄断央企有这个本事,不得不服气。
这笔亏损将吃掉中铁建全年利润的70%。消息公告后中铁建H股跳空低开13%,A股低开5%。
[ 本帖最后由 阿O我不是阿Q 于 2010-10-30 20:06 编辑 ] 网上看到的消息,不知真伪,某大型国有银行对旗下13.8万员工工龄买断,一年工龄补偿2500元。
这个补偿在当今世界简直匪夷所思,一年工龄就值2500元,头一次听说,连血汗工厂都不如。
看到工龄被买断的员工**,提出的论据也实在可笑:
“我们都是长期工作在一线,没学到技术,现在年龄大了,不能随便裁员。”
垄断企业的大老爷真可爱,没技术、年纪大都能成了保饭碗的理由。
20多年前南方沿海地区国企改革,为了适应市场经济的竞争当时也是对职工工龄买断,那时也曾听到过员工以自己没技术为由,认为自己不应该被裁员。
股份制公司最基本的就是回报股东。你没技术干嘛不学技术?现在还有人持这样的观点,确实很搞笑。
我曾和一个股份制银行的部门经理交谈过,他们总部是外地的,跑到我们这里开分支机构。
他说压力太大,每晚不会早于8点下班,3个月业务不达标就亮黄牌警告,6个月不达标就红牌罚下。被罚下以后就不是经理的待遇了。
我不知道他说的不知是不是真的,如果是真的,投资他们的股票却是不错的选择。
[ 本帖最后由 阿O我不是阿Q 于 2010-10-30 01:23 编辑 ] 楼主所言极是! 通过季报透视当今垄断企业?
太片面了吧! 这个补偿在当今世界简直匪夷所思,一年工龄就值2500元,头一次听说,连血汗工厂都不如。
#*1# #*1# 比这些更离谱还多得是,只能无奈得叹息... #*22*# #*22*# 一声叹息...#mad# 原帖由 阿O我不是阿Q 于 2010-10-29 23:12 发表 http://bbs.macd.cn/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网上看到的消息,不知真伪,某大型国有银行对旗下13.8万员工工龄买断,一年工龄补偿2500元。
这个补偿在当今世界简直匪夷所思,一年工龄就值2500元,头一次听说,连血汗工厂都不如。
看到工龄被买断的员工**, ...
这个正常,一直以来都是这样,所以我说垄断企业也是没保障的,虽然他们有的人目前的薪水会让你眼红得活不好,你一直觉得国家单位的人保障比你多,错了。垄断企业,每隔一定的年限,就会逼一些人买断工龄,赶人,这个也是竞争,淘汰的,要么是学历不够,要么是能力不够,所以大家才要拼命读书,没办法,我们这里好的企业,有的是垄断企业,有的是民营,硕士以下的人比例很低,我和你说了,会计,人家月收入至少1、2万,你觉得工资太高,我们觉得不高,因为他们是博士或者博士后,硕士都在流水线工作。本科生进好的企业很难的,因为人事部门的规定,本科生拿的是工人编制。为什么很多人考公务员,因为考公务员起点低,只要求硕士以上,没说至少要博士,不会读书的人,都来考公务员了,换句话说,公务员收的都是没本事的人,被这些企业淘汰了的人。
我记得,我初中有个同学,也是我的邻居,中考那年,她考上了银行学校,中专。那个年代,中专分数线比重点高中高了50分,呵呵,我准备读大学,进了高中。她的奶奶,坐在家门槛上和乡亲们聊天,说我们家成分不好,我再读书也没用,她孙女有出息,他们家贫农出身,根正苗子红,女孩子,不用读那么多书,重要的是能“补尾”,等家里人退休了她正好毕业直接进银行上班。
等我上大学时,她真的进了银行,我很佩服她,我不认得假钞,她只要用手一抓,就知道真钱假钱。她也风光了几年,银行收入是高,没几步的路,出门也打的。我大学快毕业时,她还请我到酒店喝茶,她安慰我,找工作很难,要内部有人才行,要不进什么单位也只是临时工,拿不到编制,想开点。我说,无所谓啦,没本事进你们国企赚大钱,公务员考试不会不让我报名吧,公务员考试潜规则,笔试第1名的一定要收,否则该领导会被组织部找去谈话,我对自己有信心。
我上班一年后,我的同学被逼买断工龄了,银行出名单了,学历不够的全部派上拉存款的任务(那个任务高得不可能完成),任务没完成的3年后辞退,或者现在直接买断工龄,她想了想,3年后如果被开除,那连买断工龄的钱都拿不到,只好买断了,后来去一家宾馆跳舞,据说收入也不错,每月有4、5千,不用出台。可能赚得多花得也多吧,没存下什么钱,男朋友也分手了。后面我介绍她去了一家公立幼儿园当老师,收入低,她不习惯,她毕业后一直都是高收入群体,后来听说她辞职去了深圳,再也没了消息,希望她过得好吧。
可能三线城市人活得比较轻松,但是不知道他们这种轻松能维持多久,我们这样的城市, 没有什么绝对没压力的行业。其实公务员也一样的,98年,公务员考试的门槛是本科,但是各单位里有过去年代遗留下来的中专生,2004年,公务员也搞了一次清理,凡是本科以下的,年满45岁的,就提前退休了,比企业的买断工龄好点,好歹有个退休金,只不过很低,因为工龄太少了。不满45岁的,被调到一家下属企业,公务员身份自然就消失了,成了国企干部,2008年,那家企业倒闭了,他们下岗了。于是,公务员考试最低门槛升级为硕士。目前单位里还有存量本科生,领导说,大家快去读书,去考试啊,单位支持你们,学费可以报销。我们单位,学历算低了,象大医院,大量医生都是博士,他们也都是进单位后脱产读书的,没办法,不读书职称上不去,现在企业也比较人性化,我小姑子进民营企业时也只有硕士,单位同意让她脱产继续读书,工资照拿。所以现在,有时路过省政府门口,看见那些本科生因为找不到工作静坐,觉得哭笑不得:你们还不去读书,坐这干啥,就算现在让你进机关吧,几年后还不是被清理? 原帖由 哈哈哼哼 于 2010-10-30 12:43 发表 http://bbs.macd.cn/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这个正常,一直以来都是这样,所以我说垄断企业也是没保障的,虽然他们有的人目前的薪水会让你眼红得活不好,你一直觉得国家单位的人保障比你多,错了。垄断企业,每隔一定的年限,就会逼一些人买 ...
一下字码出这么多字啊#funk# 垄断企业一旦放弃自己的架子,参与市场竞争,其优势便成为投资的理由.
某大型国有银行,跑到我们厂里来摆地推,卖基金,卖保险,办理信用卡.在我们宿舍区安置柜员机,甚至为农民工提供贷款买手机电脑空调电视等.年息高达30%.
只能说这样的国企已经完全融入了市场经济.当垄断企业也学会用市场的手段去争夺市场的时候,其投资前景无可限量.
[ 本帖最后由 阿O我不是阿Q 于 2010-10-30 19:05 编辑 ] 本文只讨论在垄断企业里挖掘投资价值,不讨论工资问题.早就有人说过在非国有企业里,生活压力最大的是年收入10到30万的人.这些人能力非常强,但时运不济,因所处行业或个人能力无法更上一层楼.最痛苦的就是这一层,比白领强一点,比金领差一点.最幸福的是一万年收入的群体,无忧无虚,白菜下酒喝,神仙一般的日子. 原帖由 阿O我不是阿Q 于 2010-10-30 13:27 发表 http://bbs.macd.cn/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本文只讨论在垄断企业里挖掘投资价值,不讨论工资问题.早就有人说过在非国有企业里,生活压力最大的是年收入10到30万的人.这些人能力非常强,但时运不济,因所处行业或个人能力无法更上一层楼.最痛苦的就是这一层,比 ...
独道的分析 我对他们一点都不信任 垄断企业必然是国家的支柱必然是高利润,俗话说谁的儿子谁不爱! #*P# #*P# 30%的年息贷款,大型国有银行都敢放贷.这叫高 利 贷.一万年收入的群体真幸福,他们不知道这是抢钱.
一个农民工的领班买了一款诺基亚N97,首付30%,其余按揭,我听他眉飞色舞地描述,
给他算一下利息,一年内分12期还款,银行卡自动扣款,利息30%.
我叫他帮我拉生意,我为他们提供贷款,比银行便宜5%.可惜拉不到客户,人家都喜欢到地摊上找银行办理贷款.气死我啦.
[ 本帖最后由 阿O我不是阿Q 于 2010-10-30 19:03 编辑 ] 高 利 贷.#*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