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醒疯子 发表于 2010-9-6 00:08

清醒疯子第六版:人生系统与交易系统

第六版:

复简极反前合|分时工研健食|万八兼伙料体
己人企作武旅|空礼险改路同|玩爱系例静异
布本赔胜频仓|环买卖偏本信|存轻分扩突回

随着科技越来越发达,人类知识领域不断地扩展,知道的越多,才发现不知道的更多。当逐渐习惯日新月异的世界发展,人们已经不那么热衷于全能全知的人或神。
原因的不可全知,导致结果的不可确定。这种观念渐渐地被更多人接受。这种认识,既清除了人类长年累月知识匮乏下形成的近似于本能的精神枷锁,也给人们带来前所未有的惶恐。如果什么都无法确定,那还要不要努力?往什么方向努力?
其实,在人类的实践活动中,人们早就知道,世上无绝对,只能做好过程控制来应对。把自身打造成可以更充分利用所有资源的超导结构,不管发生什么情况,无论什么原因,事情只要一经手,就趋向想要的结果。

复简极反前合
怎样打造这种思维结构呢?
结构的普适能力,决定发现机会的频率。所以打造结构的材料必须尽可能广尽可能多。这就要求,对出现的材料要先入为主的假设它有用。先尽量用所有方法把现有的东西推到极限,直到寸步难进。然后全面倒戈,反过头来往另一个方向,再一次推到极限。如此反复,材料越来越齐备,结构经历的普适考验越多,就越趋向真相。
发现机会,并不是事情的全部,还得把机会抓住,吃了下肚,消化吸收,运用完全。为达此目标,须努力提高结构的激发效率。在材料堆里找出重点,分清组成关系,理顺先后步骤,使整个结构得以贯通。这只是做得对,还要做得快。对结构强行抽象,把相似部分合并,把多余部分切除,尽一切可能去除所有不必要的杂质。对合并后的结构重新组合排序。如此反复,结构越来越流畅紧密,反应更快,效率更高。

分时工研健食
思维结构打造完毕,但人们却不肯行动,为什么呢?失败的恐惧经常打败成功的欲望,人们往往选择原地不动。动,就有可能败。不动的话,至少眼前这一刻不用面对失败,即使他们知道这样不可能胜。只是社会从不让人停留,不胜则必败。为了行动起来,只能把自己逼到没有退路。把事情分解成无可回避的容易做到的极小单元。因为单元极小,所以容易做到。因为容易做到,所以没有理由不做。随着极小单元一个一个完成,问题逐步解决,成就感自然生起,自信心培养壮大,行动做事的意愿越来越强烈。
一天的事情分为四个单元。工作8小时、研发4小时、健身2小时、食睡10小时。食睡、健身都是为了有一个强健的体魄来继续生活。一个人最少也要为身体花掉一半的人生。又因为各种原因,人们把剩下的半个人生的大部分时间,做自己并不喜欢的工作。由此可见,如果想改变人生,改变生活,全看4小时研发里的利用效率。根本没有安排研发时间?除非工作是自己喜欢的,不然迟死早死都没两样。

万八兼伙料体
时间分出来,拿它做些什么事呢?做多少呢?一般情况下,一天工作8小时,1小时做一件事,三年工作经验就是9000件事。再升一级,又要三年,三年三年,共1万8千件事。这是量。
多久才能完成这个量,得看手上有哪些资源。一个人的资源是有限的,群众的力量是无穷的。怎么样才能让群众为自己卖命?别人不是傻子,你想用人,别人也想用你。所以先退一步,通过自己兼职做别人的事,再从中实现别人兼职做自己的事。
想兼职做别人的事,你需要有利用价值。你的脑袋、身体,或者你的关系、行为。

己人企作武旅|空礼险改路同|玩爱系例静异
微观分配完毕,继续宏观分配。
一生的事情分为六个单元:自己、他人、企业、创作、强武、旅行。

己空玩
每个人生最源本的决定力量是自己。自己是人生的基础,也是人生的归宿,对人生影响最大。
人类所有思考、意识全系于项上大脑。人脑蕴含无数可能。很多人在很多时候连显实力都无法发挥完全,更谈不上对潜实力的利用开发。约束人们尽情使用大脑的原因很多,根源在一个人的大脑结构。人类漫长的战斗进化史赋予我们某些本能偏向结构;社会文化习俗强加我们某些信念偏向结构。为了达到自身空明,激发自己更大的潜力,我们需要改变这些偏向所依托的大脑结构,至少也要认识它们、避开它们。
大家应该也能发现,这世界上,谁最空明最专注,谁大脑最活跃最富有创意?儿童。尤其是儿童在玩的时候,大脑最为专注、高效。大人如果能玩起来,也能挡住大多数负面思维。以此为基础,再逐渐认识、改变大脑。

人礼爱
人是群居动物,处处时时都要和别人互动。
事都是人做的,所以做事前先做人。人没做到位,事就难做完满。现今无处不合作,互相合作的前提是有利可途。与人共事自然要常送礼。只是不同的人,他求的利不同,自然你要送的礼也不同。最通用,最廉价,最自由,最省事的礼是爱。爱有很多表现方式:忠、诚、信、敬、教、学、聊。虽然只是礼物中的一种,但爱到深处,它又可以胜过千千万万的别样的礼。

企险系
每个人都像是一个企业,工作事业就是生存发展的业务。
做生意的主要工作是风险处理。任何利润都必须与成本代价配套分析。代价有变,原本划算的买卖,就有可能成了致命的一刀。生意人总是带有一份内在的谨慎。前头再风光再嚣张,后头降低风险的控制一点都不能少,一刻都不能停。
风险就像那千疮百孔的装水旧木桶,那见哪漏水才堵一指,两张手都是不够用的。得非常系统地全面地考虑周全,拉起一整块布全面封好,才又顶用又结实又省事。从完整系统的角度全面梳理风险的应对,把所有情况都考虑进来,从不会在手忙脚乱中砍了自己。

作改例
喜新厌旧是人的本性。如果墨守陈规,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人类到现在还在树上摘果度日,又或是在山洞里躲避野兽的追袭。创作、改造既是人类的立身之本,也是所有人类活动中最高的感受,更是目前为止实现思维不灭的唯一办法。
很多人也想创作一番,只是苦无创意灵感。最快速的创作方法是修改。其实很多创作就像一个碎墙重组游戏。先在心中坚起一面旧墙,一个砖一个砖地新砖换旧砖。换到最后,旧砖没了,就有了一面新墙。
如果原有的墙体只有桌子大小,那怎么重组也组不了多少新花样出来,上不了台面。相反,如果墙体巨大,随便换换,就又是新作。平时多收集一些好例子,没事就改改玩,没准一不小心,新东西就出来了。

武路静
强武是给企业和创作提供可用的身体和大脑。无论做什么事,只有自身能力到了,才能牵动各方,完成任务。只有增强自身的磁力,才能把世界的各路力量吸引过来,为我所用。强武提升自身,是一个拳不离手、曲不离口的终身玩意儿。
思想学术的提高讲究思路,健身拳术的锻练讲究劲路。路对,不管千变万化都可以应付;路错,纵然七拐八弯、奔波拼命,扔不得要领。
为找对路,如果一味乱试、浅尝则止,换来换去,终无可获。不如先静守一路,狠下功夫猛攻,在最短的时间内探到最底。熟能生巧后,再兼守或换守另一路。如此反复,才更为快捷高效。

旅同异
旅行开阔视野,既给强武增加材料,也有本身的乐趣。
勇历万物,以求一理。越是经过多方考验,越是普适,也就越接近真相。人的一生时间有限,事情做得再好,日复一日地重复,也只是浪费人生。在有限的人生里,应该去追求进步,或者为进步而积累。单纯的积累毫无意义。人死如灯灭,一切皆与我无关。与其原地积累,不如多方碰壁。纵然碰个头破血流,也是人生的一次经历。

布本赔胜频仓
交易只须问两个问题:买卖时机,买卖数量。这两问题,本来简单,但只须再细问,对买卖时机和买卖数量的信心来自何处?又可以让众多交易者哑口无言。盈亏分布,是比较普遍的信心来源。拿着自己的买卖原则,对着已经成为过去的历史行情走上一遍,把每笔买卖的时间和盈亏点数记录下来,就可以得到一个初步的盈亏分布。当然,没有人能保证历史重复。现实上,严格讲,历史从不重复。但目前很难找到盈亏分布以外的信心来源,也只好骑驴找马。只要更靠谱的方法一现身,再换不迟。
完整的更贴近实战的盈亏分布,还要加上一个手法的成本、赔率、胜率、频率、仓位。如此,才能确认适合自己的手法。

环买卖偏本信
一个手法,买卖首先要成环。买了知道卖,卖了知道买。把所有的市况都考虑到,无论什么时候无论发生什么,都有应对方案。很多人会出现很诡异的情况,买时知道什么时候卖,可等要卖时,就不知道要不要卖了。
其次买卖必须有优势。优势来自于对市场偏向的捕捉。这个各有各法。其中一法是针对市场里“一赚二平七亏”的“七亏”大众人而出发的。以大众的本能偏向和信念偏向作为市场偏向的根据,反众而行,舍心取利。本能偏向,是人类长期与自然斗争积累下来的非常顽固的非常普遍的选择倾向。信念偏向,是人在社会里模爬打滚积累下来的选择倾向。此法盲目相信,市场总是让绝大多数人亏钱,而想赚钱,则要反大众的本能与信念偏向而动,抑制自身的这两种偏向,以此换点钱。当然,市场可能存在更有意思的偏向未被发现。别的手法,自然可以凭着捕捉别的市场偏向来实现获利。

存轻分扩突回
每个手法,必有成本。直线斜向右上的曲线,不是没有成本,只是行情给面子,还没出现成本期而已。买卖数量的确定,最为紧要的标准就是,必须能熬过这个成本期。不管前头做得多顺多威风。只要在成本期里倒下,又等于白干了。
一般有两个必有效果的方法。轻仓和分散。轻仓可以对抗巨大回撤幅度。分散可以对抗超长回撤周期。
加仓一直是攻克不下的难题。突破加仓的立足点是赌这一次是个好机会。回撤加仓的立足点是赌这一次即使行情不配合也亏不多。但是,加仓只会降低胜率和赔率,满足心理需求而减少收益。很多人认为可以系统业绩突破时增仓,系统业绩回撤时减仓。但忽略了一个事实:大的行情不可能多,小的行情不可能少。加仓只会更依赖为数不多的大行情,而难以挺过为数不少的小行情。

txsx 发表于 2010-9-6 02:16

我承认,只有最后三段看懂了

杨太极 发表于 2010-9-6 05:45

hehe...

清醒疯子 发表于 2010-9-6 07:08

原帖由 txsx 于 2010-9-6 02:16 发表 http://bbs.macd.cn/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我承认,只有最后三段看懂了

那就说明我有进步了:)谢谢啊:)
一至五版,我只得到一个回应:看不懂,全看不懂:)

后三段看了,想到些什么呢?如果能分享一下就更好了:)

[ 本帖最后由 清醒疯子 于 2010-9-6 07:25 编辑 ]

bbdxiaozhu 发表于 2010-9-6 07:52

一点儿也不简啊

xjkjrj 发表于 2010-9-6 09:02

交易只须问两个问题:买卖时机,买卖数量。

借酒相送 发表于 2010-9-6 09:08

好像要考试时,画的重点啊

cobweb7 发表于 2010-9-6 09:52

文字有时候往往会把人兜住。

徐东 发表于 2010-9-6 18:48

有目标,有规划,有实行,好!

yuan777 发表于 2010-9-6 19:46

总结的太好了,赞一个

缘起性空 发表于 2010-9-6 20:52

三线顺 发表于 2010-9-6 21:08

先顶,慢慢学#*22*#

yuan777 发表于 2010-9-6 22:10

涉及了人生的方方面面,高度的概括,高

WANG1390 发表于 2010-9-6 22:58

系统能不能改为信念,人生信念与交易信念或者人生观与交易观,交易观可能做交易的大多数都有比较清晰的观念,所以这里可能比较容易理解,因为这是行动的标准,而人生观可能大多数人的生活环境都不同,所以可能很难理解或沟通,而我本人也没有比较清晰的人生观,所以也不明白疯兄讲的人生观,这点疯兄很厉害,但我觉得本质应该是一样的,本质是人,所以就交易来讲,理解市场而不是方法,很多人用方法来理解市场,我觉得这两点很微妙,希望对疯兄有帮助。

清醒疯子 发表于 2010-9-7 00:23

谢谢大家的回复:)

原帖由 WANG1390 于 2010-9-6 22:58 发表 http://bbs.macd.cn/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系统能不能改为信念,人生信念与交易信念或者人生观与交易观,交易观可能做交易的大多数都有比较清晰的观念,所以这里可能比较容易理解,因为这是行动的标准,而人生观可能大多数人的生活环境都不同,所以可能很 ...

研究市场而非方法。非常有意思的角度:)谢谢WANG1390兄的分享:)
我非常认同,方法应该来源于对市场的理解。而对别人方法的修改,自然也应该来源于对市场的理解。我觉得,可以这样,不同方法是对市场的不同理解,我们看看别人的理解,自己认为合适就借过来,自己认为不合适就扔一边。别人的方法是别人对市场研究的二手经验,我们没必要照搬,也没必要听而不闻。研究别人的方法,有迷路的风险;闭门造车,也有把自己的生命浪费干净的风险。

每个人的人生观,应该是不可能相同的。相似,有可能;相同,是绝无可能的。原因也简单:每个人的经历必不相同。
不同,有没有交流的价值呢?我认为,不同,恰恰是交流的根据需要。如果都相同,我只跟我自己说话就行了,反正大家想的都一样的,没必要跟别人聊天啊。恰恰是因为人与人之间绝不可能相同,让交流变得非常有必要。一个人的时间精力是有限的,他能经历的东西也有限。甚至可以说,一个人的大脑结构,决定了他的经验。不换一个脑袋,不可能得到别的体验。交流,可以让我们看看这个世界有没有可能是另外的样子:)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清醒疯子第六版:人生系统与交易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