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略周报:延续震荡结构市特征
上周市场先抑后扬,周初市场虽然因为政策面的变动出现大幅下跌,但后半周市场震荡企稳,周末指数强势反弹,重新站上 20日均线与 2600点整数关。目前 7 月份主要宏观数据已经完成披露,经济增速下滑与通胀走高的矛盾短期还没有解决,但数据公布也使得市场对未来经济发展产生了新的不同解读及预期,市场观点难以统一,指数尚未出现趋势性上涨机会。不过,7月数据也进一步确定了下半年信贷增量将超越以往年份的判断,下半年市场趋势将明显好于上半年,结束单边调整格局。在技术层面,短期市场面临上有压力、下有支撑的局面,在成交量小幅萎缩的情况下,指数维持震荡波动特征的可能性也比较大。
盘面上,市场领涨热点完成了从权重周期股到反映转型预期类个股和中线盘题材股之上。虽然上周市场大幅波动过程对热点延续性产生了很大影响,但我们认为消费品、战略新兴产业的上涨过程还没有结束。
操作层面,投资者应适当控制仓位,建议持有 5-6 成的中性仓位,规避市场波动风险。激进投资者可围绕此仓位进行一定波段操作。建议关注焦点集中在反映经济转型预期的相关个股,以下投资方向可继续跟踪,通胀预期支撑的农业、品牌消费,“超级细菌”带来的医药股机会,以及并购重组、新经济等题材股的投资机会。
物价数据再引市场分歧
国家统计局 11日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 7月份经济数据。
由于这是今年三季度公布的第一个单月数据,对下半年经济形势走向的判断有重要参考意义,也是短期市场关注的焦点。但当前经济环境相对复杂,7月份经济数据还没有给市场提供相对清晰的发展方向。
物价指数是上月数据中的一个焦点。7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 3.3%。 其中,食品价格上涨 6.8%,非食品价格上涨 1.6%。
1-7 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 2.7%,比上半年扩大 0.1 个百分点。7 月份,居民消费价格环比上涨 0.4%。3.3%的水平达到年内新高,但相较前期市场预期的 3.4%-3.5%的水平略低。并且,由于 7 月 CPI 走高主要缘于天气原因导致的果蔬价格大幅上涨。7月份数据突破年内新高与国际期货市场农产品价格暴涨 碰”在一起,使得市场对未来通胀和政策调控预期再次出现变化,市场信心有所动摇。
不过我们坚持认为,趋势上下半年物价指数冲高回落态势依然比较清晰,CPI短期走高并不会带来货币政策的加力紧缩。这从 PPI 走势中可以得到一定验证,7 月份工业品出厂价格同比上涨 4.8%,涨幅比 6 月份回落 1.6 个百分点。上游价格指数开始走低,对未来通胀预期具有较好引导作用。同时,结合此前公布的 PMI、工业等数据来看,中国经济继续下滑的趋势没有改变。在此背景下, “调结构”所必需的相对稳定的外部环境,意味着政策面维持平稳状态的可能性更高。
如果上述预期最终能够实现,那么,经济、政策、物价的对比关系将从此前的“低增长、高通胀、紧政策”开始逐步转变为“低增长、低通胀、紧缩趋缓”。我们认为,这将是支持市场反弹向上的主要逻辑。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