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ber2 发表于 2010-5-25 21:02

生活太压抑,不想跳楼的请来报到。

哲学中有一条宇宙基本规则:

“这世间每一个物质都在以自己独有的形式维持它的存在”

无论是植物、动物、人类,还是一块石头,都在以它独有的方式维持着自我的存在。人类与地球上其他物种不同,除基础意识之外,相比之下,人类的思考是复杂多样性的。人类善于回忆过去,思考未来,不断寻找当下的位置。当他检索所有时段,发现(认为)在世间找不到自己的存在的理由和价值时,巨大的压抑感就会驱使他证明自我的存在,当自我不能实现几千年历史固有的存在方式时,某些个体往往会选择独特极端的方式来证明自身的存在。

于是。。。

大多数活着的人是“幸福”的,他们自始至终或者正渐渐默认着当下这种存在方式。

如果难以融入和适应当下这种存在方式,那确实也是一个值得思考得问题。。



http://202.103.221.29:81/bk/UploadFiles/2007-8/815356980.mp3

[ 本帖最后由 newber2 于 2010-5-26 01:45 编辑 ]

招财老鼠 发表于 2010-5-25 21:05

lyc5321 发表于 2010-5-25 21:10

这些跳楼者应该在跳之前,做一次有意义的关联交易。

#*29*#

uandme1 发表于 2010-5-25 21:26

eryertyerty 发表于 2010-5-25 21:27

gfacl 发表于 2010-5-25 23:16

还带玩视频的啊

大鸟临 发表于 2010-5-25 23:19

跳楼算了,明天开盘玩玩跳水还是不错的~

又有一批人要拿起刀子割肉了。。。。

y2kkk 发表于 2010-5-25 23:24

#*22*# 只要不去富士康,保证安全又健康#*22*#

小小刘方 发表于 2010-5-25 23:25

要跳楼,到富士康好一点

newber2 发表于 2010-5-26 01:32

我们能不能真正了解自己,而再探索这个世界?当我们试图观察分析自己时,却很难摆脱观者既是被观察者这一事实,我们所能看到的,也仅仅只是自我意识的投影。我们所看到的世界,也仅仅是几千年古人思想延续下来的产物。

无论是宗教还是炒股,都有一个很重要和渴望的词:开悟

如何开悟,开悟后的世界又是什么摸样?

newber2 发表于 2010-5-26 01:50

探讨这些事物容易把脑子搞乱,古话中的没事别瞎想,想多了就怕回不来了。#*22*#

短线客小林 发表于 2010-5-26 03:03

我只是路过...

newber2 发表于 2010-5-27 00:28

夜深人静了,接着谈哲学,网上找了点资料,拿来用用。

开悟
  “开悟”也被称为“生命动力开发”,是不同人格和心智模式的不同受力反应和突破现象。
  生命动力开发是以心理学巅峰体验制造技术和中国古代禅宗开悟技术为基本手段,以禅修方式激发个人原动力,使当事人的“最高主宰”真正当家作主、发挥作用,让人的力量与智慧发生根本性升级的能力开发方式。开悟以身心合一、财智双用、家业共荣为目的,以求当事人达到开心智、增心能、平心气、善心计的效果。开悟过后修炼体系包含呈现真我、身心合一、自我驱动、树立人格、忘我境界五个层次。
  开悟后,当事人在获取事业成就过程中会更加精准高效与轻松快乐;小孩的天真快乐,老人的智慧充盈,壮年的精力旺盛将同时具备;无论在生意场、社交场还是在家庭生活、亲朋共处中都更加自在释然、游刃有余;工作和家庭不再是向左向右的两个选择,完全可以做到兼得与贯通,而且人生会更加丰富多彩、自由快乐。
  开悟后个人的内在特点
  • 平静安稳,清醒澄明(本自清净)
  • 绵延不断,用之不竭(本不生灭)
  • 无欲无求,自在平衡(本自具足)
  • 自信坚定,内外一致(本无动摇)
  • 随机应变,运用自如(能生万法)
  开悟后个人的外在表现
  • 影响巨大但不强加于人,刚毅果断但不自以为是,
  • 慈爱感恩但不姑息养奸,严谨负责但不求全责备,
  • 追求卓越但不好高骛远,持之以恒但不愚顽固执,;
  • 理解他人但不随波逐流,正直诚实但不口无遮拦,
  • 精力旺盛但不亢奋激越,通观全局但不粗枝大叶。
  开悟修养方法
  探索生命的真相不是接受教条。知识、理论、逻辑及信条都是真相的局部表述,都具有局限性。这就象指月亮的手指一样,它并不是目标。如果将任何理论当作真理,就会受它蒙蔽。自己的念头也是这样。如果将自己的逻辑判断当作真理,无疑会被它蒙蔽。对自己及别人的评价与鉴别也具有明显的局限性。如何才能不被自己及别人的想法蒙蔽呢?办法就是永远作个旁观者。对别人的想法,旁观是容易的,因为有距离。实际上,一旦自己的好坏判断的念头生起,这个距离就会消失。漠不关心的做法本身是一种回避态度,它本身就在屏蔽自己探索真相。因此,关键是观察自己念头的生起。对自己念头怀有敌视的态度,实际上是通过教条(反对自己的念头)引入一个新念头。能否对自己的念头怀有慈悲之心而不受其牵动是禅定的关键。因此尽兴地观察自己来来回回的念头,就象观察蓝天中的白云一般的随生随灭。如果时时刻刻,这个观察者本身被观察到的话,一种旁观的自由就悠然而生。但是这种观察,作为概念的存在,一直在阻碍观察本身。突破观察的概念的层次,就可以将自己容入真相。此时一切都在当下,了了分明。任何行动都自然合情,身心解脱,表里如一,一尘不染。具有超常的敏感性和洞察力,培养对自己念头的观察,开始可以依赖五大感官,比如触觉,尽情感受触觉(比如感受自己脚步着地),可以躲开观察行为的妄念设计。因为对观察方法的设计,是念头观察中最易出现的妄念,也是使观察消失、进入妄念的通常方式。在此基础上,体验各种初级感觉。待有一定定力后,就可以观察自己的念头了。

uandme1 发表于 2010-5-27 08:02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生活太压抑,不想跳楼的请来报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