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年前1元钱功能
网友感叹“钱不值钱” 发帖晒34年前1元钱功能时间:2010年05月22日 09:05:15 中财网
物价涨了,不少网友都在感叹"钱不值钱"了,怀念那些每一分、每一角都"金贵"的日子。昨天,天一论坛网友"禁言再注册"就用非常怀念的语气晒出了34年前一元钱的功能。
1、可付半学期一至三年级书费;
2、可买20只肉包(或50只淡包、35根油条、去阿毛饭店吃8次大众汤、熟猪头肉二斤);
3、上医院挂号50次;
4、可买大米8斤或肉一斤半,又或者大头菜50斤左右;
5、草纸伍刀;
6、装有线广播1只;
7、可付30平方米房租10~15天;
8、豆浆50碗;
9、牛皮筋200条;
10、盐8斤或菜油1斤4两(或棉毛油2斤、糠油2.5斤);
10、香烟的话,大红鹰8包或上游3包、五一3包半;
11、看电影可看8~10场,儿童可看18场。 .钱.江.晚.报 四分钱一条冰棍,七分钱一个煎大饼,五分钱两个馒头,那是我小学的年代#*22*# #*29*# 还有七分钱一瓶澄汁汽水.35分钱买一包大前门香烟#*22*# #*29*# 原帖由 龍帥 于 2010-5-24 00:16 发表 http://bbs.macd.cn/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25*# 你不能活在过去,孩子
这个属于山寨版??#*22*# 国人最大的弱点就是喜欢缅怀过去,恐惧面对将来..
34年的前的国民储蓄是多少??!!#*)*# 现在一元呢?#*27*# #*27*# 那时工资每月30多,怎么都花不完.看看.说明现在越来越穷. 这种比较没啥意思 那时候每一人每月:只有一斤肉、四两油、不到5-30斤米,80%的生活物资都要票且量非常少。现在你们能过那样的日子吗? 那时候国家群众都没有钱,所以钱值钱,现在大家都有了,自然变成纸了..................#*22*# v那时候一般人能挣几元钱? 1979年前的人民币的实质购买力是今天人民币的100倍以上。如果考虑潜在的福利附加值,人民币的币值应为今天人民币的200倍以上。那时候有1万元人民币比现在有两百万元要牛得多。人民币当中存储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巨额国家财富(如土地)。
问题是,隐含在人民币中的国家财富慢慢地不见了。
人民币是社会财富再分配的工具。资本主义社会有食利者阶层。食利的意思就是吃资本利得。这也就是“人民群众的资产性收益”。在金本位状态下,就算不是高利贷,复式的利息回报也是惊人的。那就意味着中国劳动者的劳动结余将形成他们的资产性收益。 三十年前存款1万元,现在至少应该拥有200万元。中国的中产阶级早就应该出现了。显然,人民币在最近三十年丧失了价值存储功能。
问题是,存储在人民币中的劳动结余被悄悄地被转移了。
转移者的小名叫通货膨胀,大名叫人民银行。三十年货币贬值99%,那就意味着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的一生积蓄化为乌有。
三十年来,中国最大的不公是金融权力的不公平。一些人在劫掠,一些人在被劫掠。这些劫掠无影、无声、和平、宁静。我们看到的是一些细碎的现象,人民并不了解真相。人民只是奇怪,凡是与金融沾边的人都先富起来了。 可以在公共浴室洗澡20次,在理发馆理发10次——至少 #loveliness# 比近十年的吧
某行业某职位:
工作经验1年
--------------------------------------------------------------------------
工资水平 房价
十年前 2000 1500
现在 2000 20000
工作经验10年
--------------------------------------------------------------------------
工资水平 房价
十年前 10000 1500
现在 8000 20000 #*29*# 工资购买力下降是事实#*27*# #*27*# #*27*#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