糊涂老汉 发表于 2010-2-7 10:34

还持有金融和地产的TX 先认真读一下这篇文章 供参考

惠誉宣布中信银行招行降级 警示中国地产泡沫

“这次降级只针对两家中小银行,我更担心的是占据中国市场半壁江山的四大国有银行,”英国诺丁汉大学当代中国学学院院长、华裔经济学家姚树洁教授2月3日晚接受本报采访时说,“如果2010年中国房价继续大涨20%-30%,我敢断言泡沫肯定会大爆破。而不管这个泡沫是一次性破裂还是连续性破灭,都会对银行产生巨大影响。”

  中信银行(601998,股吧)和招商银行(600036,股吧)刚刚失去了原本领先于中国同行的评级地位——2月2日,惠誉宣布将两家银行的评级从C/D级下调至D级,理由是其资产负债表内外的信贷风险大为上升。

  银行坏账风险须得到合理控制

  金融风暴以来,人们似乎越来越沉浸于中国金融业的独善其身以及市值、利润等指标全球排名不断上升甚至跃居第一的骄傲之中。

  不过,去年的天量信贷发放现在已经开始引起国际市场对于过量流动性助长通胀和资产泡沫的警惕,以及对银行陷入巨大潜在坏账风险的担忧。

  作为政府经济刺激计划的一部分,去年中国银行(601988,股吧)业净新增贷款9万多亿元,相当于2008年两倍。以招行(600036,股吧)为例,去年这家银行个贷新增规模达到1380亿元,其中房贷新增超过1000亿元。

  惠誉金融机构评级主管朱夏莲(Charlene Chu)称,导致这两家银行降级的原因是去年前三个季度其贷款规模激增,而贷款损失拨备却下降,另一个问题是表外负债。这两家银行的资本状况曾被认为位于中资银行前列。

  除了大量放贷,两家公司的资本充足率也受到此前收购行为的拖累。

  这是惠誉六年多以来首次下调中资银行的评级。记者未能联系上两家银行的董秘就此事发表看法。

  目前另两大国际评级机构穆迪和标准普尔对中资银行的评级尚未改变。

  英杰华(Aviva)环球投资公司新兴市场衍生品投资分析师赵雪松认为,这次降级其实并不意外。评级机构有自己的一套评级标准,主要包括有形股本权益资产比率、有形股本权益净贷款比率和核心资本比率。按照这个标准,在大量发贷以后,这两家银行和其它银行相比的确没有什么优势了,被降到行业均值是可以理解的。

  赵雪松表示,评级级别的降低,理论上会增加发行债券的融资成本,但是单就这两家银行来看,影响其实并不大。“外国投资者比较担心的主要是不良贷款率和表外业务的不透明。”他说。

  牛津大学经济预测国际经济学主任、英国皇家国际事务研究所高级研究员罗西教授(Vanessa Rossi)向本报表示,实际上,评级机构和其他分析师一直警告,中资银行贷款在去年的大幅增长,使其未来几年出现另一波坏账的风险逐步升高。而且过去在中国确实看到过大量的坏账比例,例如在20世纪90年代。

  “当时我的论点也是我现在的论点,就是因为总体上中国政府的债务很低,能够承担得起这个政策,等着看能出现多少坏账然后帮助银行来应付过去。”罗西教授说。她认为这是组织政府财政计划的一种廉价的方式,从效率来看,这样做可能比政府首先给钱进行财政刺激更有效,因为后一种做法银行能得到一些偿还,而政府仅能覆盖部分损失。

  但罗西教授也强调,坏账风险需要得到合理的控制,同时政府作为坚强后盾对存款作出担保,使银行最终可以避免业务和储户的风险。

  地产泡沫最快两年内破裂

  宽松信贷政策下中国地产市场积累的风险已越来越高。

  记者获悉,某跨国公司近日已悄然将手上多年作为副业经营的内地房地产业务全盘出售,套得150亿元人民币抽身而退。摩根士丹利也正就出售一处位于上海市中心、估值约9亿元人民币的豪宅物业与买家做最后谈判。

  在姚教授看来,中国的银行业正面临严峻局势:首先,经过了2008年非常态的高利润增长,2009年银行业利润总量虽然还在增加,但增速下降很多,利润率呈总体下降态势。其次,银行贷款增加近10万亿,很大一部分进入房地产业,房地产业形成明显泡沫,这个泡沫什么时候会破?

  他强调,过往的地产泡沫破灭,只有少部分人被卷入,这次的房地产泡沫已有越来越多人被卷入,正在做相关课题研究的他初步估算有30%-40%的城市居民被卷入。

  而另一方面,一旦银行再出现大笔坏账,以前银行是国家的,现在已经上市了,再由纳税人出钱买单,一是道义上讲不通,二是国家还有没有钱买这个单?

  姚教授指出,银行有可能麻痹大意,它们不一定会按照最高效益的原则控制贷款行为,如果还带有不理智的投资行为,坏账可能进一步增加。随着资产泡沫破灭,以及投资太多必然存在一些上马工程降低效益……所有这些问题累积起来,四大行可能面临的危局就比某家银行降级带来的打击大多了。

  他预计,地产泡沫最快可能在两年内破裂。“现在首先需要很好地反思,不要把这种局面继续扩大,唯此中国才能避免金融危机。”他说。

  姚教授将时下国内民众跟风买房称为“羊群效应”。“因为从未亲身经历过,对于房地产泡沫破裂会给自己带来多大的打击,大部分中国老百姓不怕,也不知道怕。”(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这次降级只针对两家中小银行,我更担心的是占据中国市场半壁江山的四大国有银行,”英国诺丁汉大学当代中国学学院院长、华裔经济学家姚树洁教授2月3日晚接受本报采访时说,“如果2010年中国房价继续大涨20%-30%,我敢断言泡沫肯定会大爆破。而不管这个泡沫是一次性破裂还是连续性破灭,都会对银行产生巨大影响。”

  中信银行(601998,股吧)和招商银行(600036,股吧)刚刚失去了原本领先于中国同行的评级地位——2月2日,惠誉宣布将两家银行的评级从C/D级下调至D级,理由是其资产负债表内外的信贷风险大为上升。

  银行坏账风险须得到合理控制

  金融风暴以来,人们似乎越来越沉浸于中国金融业的独善其身以及市值、利润等指标全球排名不断上升甚至跃居第一的骄傲之中。

  不过,去年的天量信贷发放现在已经开始引起国际市场对于过量流动性助长通胀和资产泡沫的警惕,以及对银行陷入巨大潜在坏账风险的担忧。

  作为政府经济刺激计划的一部分,去年中国银行(601988,股吧)业净新增贷款9万多亿元,相当于2008年两倍。以招行(600036,股吧)为例,去年这家银行个贷新增规模达到1380亿元,其中房贷新增超过1000亿元。

  惠誉金融机构评级主管朱夏莲(Charlene Chu)称,导致这两家银行降级的原因是去年前三个季度其贷款规模激增,而贷款损失拨备却下降,另一个问题是表外负债。这两家银行的资本状况曾被认为位于中资银行前列。

  除了大量放贷,两家公司的资本充足率也受到此前收购行为的拖累。

  这是惠誉六年多以来首次下调中资银行的评级。记者未能联系上两家银行的董秘就此事发表看法。

  目前另两大国际评级机构穆迪和标准普尔对中资银行的评级尚未改变。

  英杰华(Aviva)环球投资公司新兴市场衍生品投资分析师赵雪松认为,这次降级其实并不意外。评级机构有自己的一套评级标准,主要包括有形股本权益资产比率、有形股本权益净贷款比率和核心资本比率。按照这个标准,在大量发贷以后,这两家银行和其它银行相比的确没有什么优势了,被降到行业均值是可以理解的。

  赵雪松表示,评级级别的降低,理论上会增加发行债券的融资成本,但是单就这两家银行来看,影响其实并不大。“外国投资者比较担心的主要是不良贷款率和表外业务的不透明。”他说。

  牛津大学经济预测国际经济学主任、英国皇家国际事务研究所高级研究员罗西教授(Vanessa Rossi)向本报表示,实际上,评级机构和其他分析师一直警告,中资银行贷款在去年的大幅增长,使其未来几年出现另一波坏账的风险逐步升高。而且过去在中国确实看到过大量的坏账比例,例如在20世纪90年代。

  “当时我的论点也是我现在的论点,就是因为总体上中国政府的债务很低,能够承担得起这个政策,等着看能出现多少坏账然后帮助银行来应付过去。”罗西教授说。她认为这是组织政府财政计划的一种廉价的方式,从效率来看,这样做可能比政府首先给钱进行财政刺激更有效,因为后一种做法银行能得到一些偿还,而政府仅能覆盖部分损失。

  但罗西教授也强调,坏账风险需要得到合理的控制,同时政府作为坚强后盾对存款作出担保,使银行最终可以避免业务和储户的风险。

  地产泡沫最快两年内破裂

  宽松信贷政策下中国地产市场积累的风险已越来越高。

  记者获悉,某跨国公司近日已悄然将手上多年作为副业经营的内地房地产业务全盘出售,套得150亿元人民币抽身而退。摩根士丹利也正就出售一处位于上海市中心、估值约9亿元人民币的豪宅物业与买家做最后谈判。

  在姚教授看来,中国的银行业正面临严峻局势:首先,经过了2008年非常态的高利润增长,2009年银行业利润总量虽然还在增加,但增速下降很多,利润率呈总体下降态势。其次,银行贷款增加近10万亿,很大一部分进入房地产业,房地产业形成明显泡沫,这个泡沫什么时候会破?

  他强调,过往的地产泡沫破灭,只有少部分人被卷入,这次的房地产泡沫已有越来越多人被卷入,正在做相关课题研究的他初步估算有30%-40%的城市居民被卷入。

  而另一方面,一旦银行再出现大笔坏账,以前银行是国家的,现在已经上市了,再由纳税人出钱买单,一是道义上讲不通,二是国家还有没有钱买这个单?

  姚教授指出,银行有可能麻痹大意,它们不一定会按照最高效益的原则控制贷款行为,如果还带有不理智的投资行为,坏账可能进一步增加。随着资产泡沫破灭,以及投资太多必然存在一些上马工程降低效益……所有这些问题累积起来,四大行可能面临的危局就比某家银行降级带来的打击大多了。

  他预计,地产泡沫最快可能在两年内破裂。“现在首先需要很好地反思,不要把这种局面继续扩大,唯此中国才能避免金融危机。”他说。

  姚教授将时下国内民众跟风买房称为“羊群效应”。 “因为从未亲身经历过,对于房地产泡沫破裂会给自己带来多大的打击,大部分中国老百姓不怕,也不知道怕。”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 本帖最后由 糊涂老汉 于 2010-2-7 10:43 编辑 ]

糊涂老汉 发表于 2010-2-7 10:37

无论外人是什么观点 结合管理层出台的各项针对房地产和银行的政策 你需要做出自己的判断

ericqqaazz 发表于 2010-2-7 10:46

银行在往后3-4年都不会有什么好日子的

糊涂老汉 发表于 2010-2-7 10:54

看见招 保 万 金步入漫漫熊途 银行在所谓低估值的忽悠下 不涨反跌 也许市场已经给出答案。

这个市场聪明人太多 我们要顺从这个市场。

3478可能今年冲不过去 没有让人信服的理由。

糊涂老汉 发表于 2010-2-7 10:57

没有所谓主升行情 有的只有下跌中的反弹 我们要做的就是抓住反弹的机会做点今年局部结构性行情

能在反弹中抗住 不跌 横在那里 就已经万幸了

frank_zk 发表于 2010-2-7 11:04

地产泡沫殃及7银行

胡搞瞎搞 发表于 2010-2-7 11:04

潜伏党国要员 南征北战#*22*#

heroin2009 发表于 2010-2-7 11:05

分析的有道理

中隐隐于市 发表于 2010-2-7 11:08

你什么时候见过基国银行的坏账由银行承担的,哪次不是老百姓买单,我看这次由股民买单的机会很大
比如把那些贷款多,还不上的公司全拿来高价上市,这样银行的利润不就保住啦


#*29*# #*29*# #*29*# #*29*# #*29*#

糊涂老汉 发表于 2010-2-7 11:15

国家为了拉GDP 放任房地产泡沫恶意膨胀 大量的银行信贷流向房地产 各地政府大员拍卖土地一个比一个猛 地王一个比一个高 房价飚升 中国的老百姓有多少人能承担如此高的房价?这一切的后果需要有人来承担责任的!

huakai71 发表于 2010-2-7 11:23

疾如风掠如火 发表于 2010-2-7 11:32

SY333 发表于 2010-2-7 11:32

顶。。。#*)*#

補光 发表于 2010-2-7 11:33

最后还是老百姓买单

chenyuebin 发表于 2010-2-7 11:35

你说今年过不了3478,咱觉得你很幼稚??!!!#mad#

jhhnn 发表于 2010-2-7 11:37

击鼓传花,老百姓多年的财富一夜转移

不懂就虚心学学 发表于 2010-2-7 12:18

进来学习。。。

xjsfx 发表于 2010-2-7 12:21

#*d1*# #*d1*# 楼主是高手

chengrujun 发表于 2010-2-7 12:28

#*d1*# #*d1*#

nelson4585 发表于 2010-2-7 12:33

无语中…………………………

也许,地产真的不行了,如果地产真的不行了,银行就完蛋了,银行完蛋了,中国也就完蛋了………………

经济支柱,就是地产啊………………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垮了,上层也就完了………………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还持有金融和地产的TX 先认真读一下这篇文章 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