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居委会 发表于 2009-12-24 17:39

中国中冶破发机构被套近3亿元 新华社称应有所反思2009年12月24日

中国中冶破发机构被套近3亿元 新华社称应有所反思2009年12月24日 16:10新华网【大 中 小】 【打印】 共有评论0条新华社记者杨毅沉、何欣荣

中国中冶 (SH:601618)最新价:5.260.04 0.77%行情走势 公司新闻 最新公告大单追踪 资金流向 持仓成本中国中冶 (HK:01618)最新价:4.300.03 0.69%行情走势 公司新闻 大行评级发行市盈率超过40倍的中国中冶和中国重工“巧合”地在23日双双跌破发行价,不同的是,由于23日是中国中冶网下配售股份解禁日,因此,当初参与中国中冶定价的363个机构配售对象苦等3个月迎来的,却是“破发”带来的总共浮亏2.714亿元。

机构资金被套2.714亿元 网下配售“稳赚不赔”美梦惊醒

2.714亿元,这是以23日中国中冶每股5.20元的均价计算,所有参与网下配售机构盘后的浮亏总额。由于23日一开盘中国中冶就跌至发行价格以下,包括证券公司、基金公司、保险资产管理公司、信托公司、企业财务公司等363个机构配售对象终于在配售股解禁当日尝到了当初参与高价发行的“恶果”。

3个月前,正是这些机构作为中国中冶的网下发行配售对象,在参与网下配售的过程中定出了每股5.42元、对应41.9倍的发行市盈率。而在3个月后的今天,“破发”可能是当初参与定价的机构有思想准备但却不愿看到的事情。

有专家表示,如果按照原先“新股不败”的思维,所有参与新股网下配售的机构都觉得虽然定价偏高,但上市3个月后应该仍有盈利。但这次中国中冶的“破发”,却让这些机构从新股网下配售“稳赚不赔”的美梦中惊醒。

记者发现,在参与中国中冶网下配售的机构中,保险资金损失最为惨重,其中太平洋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旗下的13个机构配售对象总计浮亏高达2560万元;平安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旗下的15个机构配售对象总计浮亏达2144.8万元。

东航金融注册分析师姜山此前向记者表示,由于一些机构觉得网上申购能够获得的新股数量太少,因此就选择了能够更多获配新股的网下申购。“很多机构总是理所当然地认为3个月的解禁期后股价还会保持在发行价以上,因此才选择了高价参与新股发行,这在一定程度上推高了新股的发行定价。”姜山说。

利好挽救不了“破发”命运 高价发行难逃其咎

事实上,作为今年IPO重启以来的第四只大盘股,中国中冶自9月底上市以来走势一直较为疲弱。上周五时,中国中冶发布提示性公告,称公司网下配售的12.3亿股股票将于23日正式上市,彼时中国中冶的收盘价每股5.53元距5.42元的发行价只有不到2%的空间。

本周一(21日)时,中国中冶又发布公告,称旗下的子公司与安徽省方面签订了高达337.5亿元的建设项目合同。“赶在这个节点发布利好消息,看来中国中冶希望避免股价的‘破发’。”一位市场人士称。

但中国中冶的利好消息终究没有使其股价顶住大盘调整和解禁股上市的压力,同时,与中国中冶“同病相怜”的还有中国重工和招商证券。招商证券在12月14日就成为年内首只“破发”新股,而中国重工自12月16日挂牌上市以来其表现也一直不佳,股价在徘徊于“破发”边缘多日后,终于也在23日盘中下探至每股7.34元(发行价每股7.38元),成为年内的第三只破发股。

中国中冶、中国重工和招商证券的破发,固然和近期大盘的调整有关,但其偏高的发行价也是根源之一。按照机构普遍预测的中国中冶2009年每股收益0.25元计算,在破发后公司股价对应的市盈率约为21倍,“这个价格基本处于合理水平”,国信证券建筑行业研究员邱波对记者表示。但业内人士指出,如果同中国中铁、中国铁建等建筑业龙头不到20倍的市盈率相比,中国中冶在估值上没有优势,“破发”并不令人意外。

至于中国重工,一位券商研究员指出,按照机构普遍预测的中国重工2009年每股收益0.21元计算,考虑公司作为船舶配套及海军舰艇装备的龙头公司地位,即使给予其25-35倍的市盈率(同为造船业上市公司的中国船舶动态市盈率不到20倍),对应的合理价格区间不过每股5.25元—7.35元。市场扩容并不等同于高价发行 新股发行应让发行人与投资者共赢

中国中冶 (SH:601618)最新价:5.260.04 0.77%行情走势 公司新闻 最新公告大单追踪 资金流向 持仓成本中国中冶 (HK:01618)最新价:4.300.03 0.69%行情走势 公司新闻 大行评级有专家指出,市场扩容并不等同于高价发行。国泰君安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指出,如果新股发行无法让投资者得到好处,市场参与发行的热情也会降低。

在今年的IPO市场中,包括创业板公司在内的新股已经募集到近1800亿元资金,同时,作为发行中介机构的证券公司成为市场快速扩容和高价发行的直接受益者,39家券商通过承销、保荐新股已经在今年收获42.5亿元。

但在新股目前屡屡出现“破发”、中国中冶网下配售对象又“实质性”被套近3亿元后,发行人与发行中介机构是否应该有所反思,并合理调整发行价格水平,在市场化发行体制中寻找能够让投资者特别是中小股民能够接受的定价空间。这样,才能既满足公司的融资需求,也留出公司在上市后的价格上升空间,给投资者带来公司业绩成长和中国经济发展的回报。

另外,一味的高价发行也会减少更多国内优秀企业借助资本市场提升自身实力的机会。在已经完成申购的42只创业板新股中,总体超募比例高达155%,如此推算,如果按照募集计划发行,创业板发行新股的数量可以增加一倍以上,届时,更多的公司都可以分享中国资本市场发展的成果和投资者积极参与的热情。

bbb104010971 发表于 2009-12-24 17:42

炒大盘股真系没什么好处#*27*#

理想居委会 发表于 2009-12-24 17:43

原帖由 bbb104010971 于 2009-12-24 17:42 发表 http://bbs.macd.cn/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炒大盘股真系没什么好处#*27*#
#*d1*# #*19*#

radic 发表于 2009-12-24 17:58

radic 发表于 2009-12-24 17:59

dqhzzy 发表于 2009-12-24 18:01

新股谁买谁有病,

明摆着圈钱,

包括创业板。

huakai71 发表于 2009-12-24 18:02

理想居委会 发表于 2009-12-24 18:06

#*d1*#

cityguest 发表于 2009-12-24 18:18

明摆着圈钱

yejianchuen 发表于 2009-12-24 18:18

支持6楼的观点

ztob123 发表于 2009-12-24 18:23

创业板上涨都是机构自救

确实谁买谁傻 逼

股僧2009 发表于 2009-12-24 19:18

#*d1*# #*d1*#

lcw3391022 发表于 2009-12-24 19:30

#loveliness# #*22*#

jf8861 发表于 2009-12-24 19:30

破发实在正常

alphada 发表于 2009-12-24 21:36

应该破发庆贺庆贺

SY333 发表于 2009-12-24 23:17

顶。。。#*)*#

wio1314 发表于 2009-12-25 00:05

活该!活该!活该!活该!活该!活该!活该!活该!活该!#*25*#

wio1314 发表于 2009-12-25 00:06

活该!活该!活该!活该!活该!活该!活该!活该!活该!#*29*# #*29*#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中国中冶破发机构被套近3亿元 新华社称应有所反思2009年12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