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迷思 发表于 2010-1-9 13:17

名句转移。

市场与人性,交易之大事,资金的死生之地,交易生命的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这是当下的认识,期待更好更透彻的领悟出现。

思迷思 发表于 2010-1-11 17:02

夫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军为上,破军次之;全旅为上,破旅次之;全卒为上,破卒次之;全伍为上,破伍次之。



必以全争于天下,故兵不顿而利可全,此谋攻之法也。



突然觉得市场上流传已久的:不吃鱼头鱼尾只吃鱼身的对趋势交易的解读忒俗,完全没法与孙子兵法中“必以全争于天下”的高境界,高立意,高要求,高标准相比

思迷思 发表于 2010-1-12 08:31

夫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军为上,破军次之;全旅为上,破旅次之;全卒为上,破卒次之;全伍为上,破伍次之。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全基本运动为上,破基本运动次之;
全次级运动为上,破次级运动次之;
全日常波动为上,破日常波动次之。

chenjunliang888 发表于 2010-1-12 08:46

其实为什么非要用古人的名著来牵强组合呢?难道今人的智慧还不如千年前的老祖宗了么?悲哀啊!

lxw7390 发表于 2010-1-12 16:07

原帖由 chenjunliang888 于 2010-1-12 08:46 发表 http://bbs.macd.cn/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其实为什么非要用古人的名著来牵强组合呢?难道今人的智慧还不如千年前的老祖宗了么?悲哀啊!
这是要求我们辩证的吸收前人的智慧

思迷思 发表于 2010-1-13 08:14

故君之所以患于军者三:不知军之不可以进而谓之进,不知军之不可以退而谓之退,是谓縻军;不知三军之事而同三军之政,则军士惑矣;不知三军之权而同三军之任,则军士疑矣。三军既惑且疑,则诸侯之难至矣。

人与交易系统之间的错误关系莫不如此。
不知系统之不可以进而谓之进,不知系统之不可以退而谓之退,是谓縻军
不知系统之内部各环节关系同系统之政,则系统惑矣;
不知系统之权而同系统之任,则系统疑矣。
系统既惑且疑,交易业绩必下落矣。

另一解读:

主力操盘手乃机构之支柱,责任重大。资金提供方或机构领导如果不懂股市而强行干预操盘手的操作:如熊市强迫操盘手出击,牛市又小心谨慎,从而束缚操盘手; 不 了解机构内部情况而胡乱插手,导致操盘手不知所措;看不懂盘面的虚实而直接参与指挥操作又会让操盘手迷惑。所以一定要处理好两者关系。

nasing666 发表于 2010-1-13 12:46

#*)*#

思迷思 发表于 2010-1-14 08:11

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识众寡之用者胜,上下同欲者胜,以虞待不虞者胜,将能而君不御者胜。此五者,知胜之道也。



完全不用转译就可全面地用于交易中的系统及人与系统的关系





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趋势跟踪系统能辨别出趋势市或震荡市,进而决定参与或不参与就是最牛交易系统



识众寡之用者胜:善于分配资金---大趋势配大资金,小趋势配小资金,震荡市只分配试探资金的系统就王道交易



上下同欲者胜:系统使用者与系统的想法一致,最好是取二者之长项服务于交易,但这样做时却经常事与愿违



以虞待不虞者胜:长线交易易胜于经常杀进杀出的短线交易,有特殊才能的短线高手除外



将能而君不御者胜:不随意取代系统而自行进行交易的获胜

fbl125-2008 发表于 2010-1-14 08:56

#bb# #bb# #bb#

fbl125-2008 发表于 2010-1-15 11:52

为了愿望就要不断地学习和感悟!#*)*# #*)*# #*)*#

思迷思 发表于 2010-1-18 13:05

孙子曰: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不可胜在已,可胜在敌。故善战者,能为不可胜,不能使敌必可胜。故曰:胜可知,而不可为。

先为不可胜:持币等待为不可胜
以待敌之可胜:出现趋势时,将仓位置于趋势中
能为不可胜,不能使敌必可胜:先有趋势才有持仓,反过来思维的结果就是失败和亏损甚至毁灭。

苏北人 发表于 2010-1-18 17:25

敌人太多,区别对待..........

思迷思 发表于 2010-1-19 13:20

孙子总结前人的获胜方法:
古之所谓善战者,胜于易胜者也。故善战者之胜也,无奇胜,无智名,无勇攻。故其战胜不忒;不忒者,其所措必胜,胜已败者也

孙子由此得出的获胜方法:

故善战者,立于不败之地,而不失敌之败也。
是故,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败兵先战而后求胜。


由此可见搏弈获胜的基本原理是不会随着时间而变化的:
不可胜者,守也;可胜者,攻也。守则有余,攻则不足。

关于攻防术,孙子几乎道出了无以复加的流传千古的名句:
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故能自保而全胜也。
以上绝句直接转译于交易,在交易领域也堪称佳句,给人以启迪:
善多者,藏于九地之下;善空者,动于九天之上,故能自保而全胜也。

思迷思 发表于 2010-1-24 16:36

三军之众,可使必受敌而无败者,奇正是也;兵之所加,如以瑕投卵者,虚实是也。

整个部队与敌对抗而不会失败,是依靠正确运用“奇正”的变化:攻击敌军,如同用石头砸鸡蛋一样容易,关键在于以实击虚。

交易也当如此,全仓交易不但不败还能大胜全胜,关键仍在“奇正”的应用。
何为期货交易中的奇正之术,有待在交易实践里的挖掘。奇正变换是无穷的,奇正的应用靠积累更靠智慧,既靠套路也靠变化。
全仓交易要如以瑕投卵般轻易获胜,还在于发现行情走势中的虚:加速上升的拐点,回调企稳再现升势时的低点。反之亦然。

激水之疾,至于漂石者,势也;

从某种意义上讲明了,小资金成大事赚大钱最基本的恒古不变之原理:
借势,借大势,借凶猛急速的大势

思迷思 发表于 2010-1-26 14:31

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于无算乎!吾以此观之,胜负见矣。


一个初步的框架



败者三扰:
不知军之不可以进而谓之进,不知军之不可以退而谓之退,是谓縻军;不知三军之事而同三军之政,则军士惑矣;不知三军之权而同三军之任,则军士疑矣。三军既惑且疑,则诸侯之难至矣。是谓乱军引胜

胜者五考:
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识众寡之用者胜,上下同欲者胜,以虞待不虞者胜,将能而君不御者胜。

赢家本性:
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
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败兵先战而后求胜
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故能自保而全胜也
胜于易胜者也。胜已败者也
故胜兵若以镒称铢,败兵若以铢称镒

自省八条:
凡治众如治寡,分数是也;斗众如斗寡,形名是也;
三军之众,可使必受敌而无败者,奇正是也;兵之所加,如以碫击卵者,虚实是也。
激水之疾,至于漂石者,势也;鸷鸟之疾,至于毁折者,节也。
纷纷纭纭,斗乱而不可乱也;浑浑沌沌,形圆而不可败也
乱生于治,怯生于勇,弱生于强。治乱,数也;勇怯,势也;强弱,形也。
故善动敌者,形之,敌必从之;予之,敌必取之。以利动之,以卒待之
故善战者,求之于势,不责于人,故能择人而任势。
任势者,其战人也,如转木石。木石之性,安则静,危则动,方则止,圆则行。

思迷思 发表于 2010-1-30 09:34

兵法:一曰度,二曰量,三曰数,四曰称,五曰胜。地生度,度生量,量生数,数生称,称生胜。故胜兵若以镒称铢,败兵若以铢称鎰。称胜者之战民也,若决积水于千仞之湲者,形也。 兵法的基本原则有五条:一是“度”,二是“量”,三是“数”,四是“称”,五是“胜”。敌我所处地域的不同,产生双方土地面积大小不同的“度”;敌我土地面积大小的“度”的不同,产生双方物产资源多少不同的“量”;敌我物产资源多少的“量”的不同,产生双方兵员多寡不同的“数”;敌我兵员多寡的“数”的不同,产生双方军事实力强弱不同的“称”;敌我军事实力强弱的“称”的不同,最终决定战争的胜负成败。胜利的军队较之于失败的军队,犹如以“镒”称“铢”那样占有绝对优势;而失败的军队较之于胜利的军队,就象用“铢”称“镒”那样处于绝对的劣势。军事实力强大的胜利者指挥部队作战,就象在万丈悬崖决开积水一样,一泻千里,所向披靡,这就是军事实力的“形”。 于交易:度:眼界,对人,事,物看法的高度,广度,深度和穿透力量:肚量,关系到对盈利,亏损的接纳数:知已称:知彼胜:获胜 地:财力

思迷思 发表于 2010-2-12 20:31

孙子兵法最新学习心得:什么样的人能学好孙子兵法,最能将孙子兵法当会事的人最能学会学好用好孙子兵法。

换句话讲:只有负有历史使命感的人能学好好会用好孙子兵法。

gdtianling 发表于 2010-2-13 15:09

#*22*# #*22*#

思迷思 发表于 2010-3-26 14:08

fbl125-2008 发表于 2010-3-26 16:06

#*19*# #*19*# #*19*#
页: 1 [2] 3
查看完整版本: 一个可以追求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