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ang0016 发表于 2009-12-14 07:44

今日消息(1214)

   中国证券报12月14日讯 中国证券业协会13日表示,近日有媒体刊登文章,质疑28名基金经理从业资格和学历涉嫌虚假,协会逐一认真核查后发现该文所叙述情况基本不属实。

   某媒体刊登的题为《28位基金经理资质涉嫌虚假》的文章提到,有11位基金经理的从业资格在协会执业资格注册系统中没有登记,有17位基金经理公告的学历与在协会登记的学历不符,认为涉嫌基金从业资格或学历虚假。

   对此,协会表示:11名基金经理中,张伟和沈雪峰等4人已取得基金从业资格并在协会执业资格注册系统上注册,可以从协会网站进行查询。唐咸德、余荣权、路荣强、翁锡赟等4人已分别通过“证券市场基础知识”及“证券投资基金”科目考试,取得了基金从业资格,正在办理执业资格注册手续。根据“中国证监会关于实施《证券投资基金行业高级管理人员任职管理办法》有关问题的通知”第一条第二项的规定,通过上述两项科目考试的,可以注册为基金经理。谢礼文、袁宏隆等3人分别取得香港第4类、9类持牌人资格和台湾投资分析资格,三人均具有5年以上基金(投资)管理经历。根据“中国证监会关于实施《证券投资基金行业高级管理人员任职管理办法》有关问题的通知”第一条第四项,“取得境外基金或资产管理、基金销售等相关从业资格,或者执业国家(地区)不要求具备相关从业资格,最近5年一直从事资产管理、证券投资分析、基金营销等业务,并通过中国证监会或中国证券业协会组织的考试或考核的”,可以认定为取得基金从业资格。

   此外,17位基金经理都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或学士以上学位,其实际学历与基金管理公司公布的基金经理学历情况完全吻合。出现某媒体所说的基金管理公司公布的基金经理学历与协会执业资格注册系统所公示的学历不一致的情况,主要原因是基金经理取得中国证券业执业资格证书或通过证券从业资格考试后又取得更高的学历或学位,而按规定并没有要求基金经理补报其最新取得的学历或学位,但许多基金管理公司在为基金经理进行证券业执业资格年检时,也会更新其学历或学位信息。

协会表示,根据相关规定,通过协会组织的证券业从业资格考试“证券市场基础知识”和“证券投资基金”两个科目的,就可认定取得基金从业资格;通过以上两个科目考试,在通过基金管理公司申请注册后,可取得中国证券业执业资格证书。

对于媒体所反映的情况,协会表示将进行认真调查,并根据相关规定予以处理。同时希望媒体报道能更加深入、实事求是地调查,避免给相关当事人的名誉造成不必要的侵害。

(本文来源:中国证券报 作者:蔡宗琦)

送人听闻 发表于 2009-12-14 07:52

今日消息(1214)

本周十新股或冻结超万亿 扩容压力制约市场上行

  时值年底新股风行,上周连发9只,本周再上层楼,二级市场资金面在新股轮番发行下能否承受住压力?
  本周共有10只新股发行,包括周三的8只创业板股票和周五的2只中小板股票。根据招股意向书数据统计,8家创业板公司拟共计发行1.981亿股,计划融资15.97亿元。两只中小板新股富安娜(002327)和新朋股份(002328)分别发行2600万股和7500万股。
  上周新股九连发,仅中国重工(601989)就冻结资金近9000亿元。戴摩信资本投资银行部高级经理封晓东按此估算,因创业板高回报率诱惑,本周新股申购冻结资金很可能超过1万亿元。
  本周后,新股发行和申请势头依然不减。中国北车(601299)近日公告称,将于12月21日开始申购,发行30亿股,年内仅次于中国建筑(601668)和中国中冶(601618)。中国一重和章源钨业首发申请即将过会。
  接连不断的大规模新股发行,市场面临的资金压力如何?
  光大证券(601788)首席分析师滕印认为,年底前已过会企业密集发行,将在一定程度上分流二级市场资金。不过,流动性充沛的大格局并未发生实质性改变。
  数据显示,11月末狭义货币供应量余额为21.25万亿元,同比增长34.63%,增幅比10月末高2.6个百分点。
  "创业板盘子毕竟很小,其冻结的资金量应该不会对二级市场产生太大影响。"某私募基金人士对CBN表示,"不断扩容也反映出调控意图。市场流动性一直非常充裕甚至过剩,而大量发行新股,正好可以达到吸收、平衡的作用。上市公司公开融资,可以使大量资金流入实体经济。"
  截至12月9日,目前市场共计28只股票型和混合型基金处于封闭建仓期,规模合计848.98亿元。当前仍在募集的新基金达16只,其中6只为指数型基金。这对市场稳定将起到积极作用。
  "到年底,普遍会有落袋为安的心态,参与新股申购不啻为一种较为安全的选择。当然,这对二级市场不可避免地要产生一定影响。"封晓东认为。
  光大证券认为,虽然年末效应及扩容节奏加快将成为影响短期市场走势的重要因素,但考虑到宏观经济运行、上市公司业绩增长及流动性充沛的大格局,短线震荡不会改变市场向上的趋势,并将为布局业绩浪行情提供机会。
  也有机构对短期走势并不乐观。银河证券认为,临近年底市场观望气氛浓厚,资金进场意愿不强。目前点位离今年高点并不遥远,这一区域堆积大量筹码,突破较为困难。市场扩容压力仍是制约市场上行的重要因素,因此近期操作应保持谨慎。(第一财经日报周小雍)

送人听闻 发表于 2009-12-14 07:53

基金经理信息涉假全面调查


投资者报12月12日讯 “基金经理没有基金从业资格,这不是开玩笑嘛!”国投瑞银市场部人士疑惑地对《投资者报》记者说。

这并不是玩笑,经过《投资者报》数据研究部的统计,有11位基金经理的从业资格在中国证券业协会注册系统上没有登记。另外,还有17位基金经理公告的学历与在证券业协会登记的学历不符。

基金经理的从业资格和学历信息涉假,这对基金公司来说,应该不是一件小事。但在《投资者报》记者向基金公司核实信息的时候,大部分公司的第一反应是将责任推给中国证券业协会,认为协会网站的信息没有及时更新,只有少数公司及时予以反馈,并将相关证明发给本报。

那么,是否真如基金公司所说是证券业协会网站系统的问题?为此,《投资者报》记者连续3天致电询问中国证券业协会,协会执行标准工作委员会的工作人员对从业资格问题进行了表态:“在注册系统上查不到,就是没有从业资格,从业资格是经过一个一个审核后才发放的。”

“无照驾驶”缘由

《投资者报》将信息披露不实的情况反映给相关基金公司,让其进行解释,但大多数基金公司却把“皮球”踢给了中国证券业协会。

可能是证券业协会网站没有更新内容。”当《投资者报》记者问及“中国证券业协会网站从业人员执业注册信息公示中,为何没有国投瑞银成长优选基金经理唐咸德和国投瑞银瑞和300基金经理路荣强的名字”时,国投瑞银市场部人士在电话中顺口解释道,同时还反问记者:“基金经理没有基金从业资格,这不是开玩笑嘛!”

就华安中小盘成长基金经理沈雪峰、华安策略优选基金经理张伟不在公示名单的问题,华安基金公司向《投资者报》表示:“我们敢保证,沈雪峰和张伟肯定有基金从业资格”。但华安传真给《投资者报》的并不是从业资格证书,而是两人的证券市场基础知识和证券投资基金考试合格证。

光大保德信核心量化核心基金经理袁宏隆是中国台湾人,现任光大保德信副总经理。该基金公司告诉记者,袁宏隆在台湾有相关从业资格。银华基金表示:“银华全球核心优选基金经理谢礼文在香港拿到了证券业协会的相关资格,这是证监会认可的。”

但这些说法与记者采访监管层得到的解释并不吻合。证监会有关人士告诉《投资者报》记者,内地基金从业人员无一例外都应该先拿到内地基金从业资格。

不仅监管层这么认为,上海一家基金公司的稽查长也告诉《投资者报》记者,只要你在内地从事基金经理工作,理应取得内地的行业资格。

此外,国泰金马稳健回报基金经理余荣权和国泰货币基金经理翁锡赟的名字也不在公示名单之中,公司解释更奇怪,“余荣权因为身份号码比较复杂,在登记时搞错了;翁锡赟是因为名字太难写,证券业协会没输入上去,可能近期会放上去。”

1 少数基金公司提交证明

“基金经理学历真假,与投资能力有啥关系?”宝盈基金市场部一位姓苏的女士在电话一头冲着《投资者报》记者愤愤地说。

虽说学历不等同于投资能力,但也是基金公司宣传基金和投资者选择基金的要素之一,更重要的是,它涉及到基金公司和基金经理的诚信问题,不应该被马虎对待。

《投资者报》数据研究部对照中国证券业协会基金公示信息和基金公司招募说明书里公开的信息发现,17位基金经理学历存疑,均表现为低学历高报。

记者打电话到相关基金公司核实。金鹰基金公司人员坦承,金鹰基金行业优势基金经理彭培祥学历是本科,而非该基金三季报显示的硕士研究生。

其他一些基金经理表示有相应学历,只是没有及时在中国证券业协会网站上更新。

其中华安MSCI中国A股基金经理刘璎、信诚四季红()基金经理管华雨、宝盈鸿利收益基金经理陆万山等已向《投资者报》发来学历证明。

对陆万山的学历问题,上述宝盈基金苏女士很不服气地说,“陆万山的学历早就有了,是他上一家单位未上报协会,难道要我们去追问他们吗?”该公司传真的学历证明显示,陆万山1998就获得硕士研究生学历,而陆万山2008年3月就进入宝盈,一年多时间里,宝盈公司应该有时间上报其学历信息。

另外,泰信双息双利基金经理何俊春、泰信优质生活(净值)基金经理刘强,在中国证券业协会上显示为本科学历,但在招募说明书里显示为硕士。泰信基金公司相关人士一边忙着赶火车出差,一边查原因,最后该相关人士在火车上用短信做了回复,表示刘强和何俊春在2009年获得硕士学位,公司从证券业协会了解到,在2009年年检工作结束后,方可更新从业人员信息。

对海富通股票基金经理陈绍胜的学历问题,海富通基金公司也解释道:“陈绍胜获得了博士学位,这些信息公司将一批一批上报协会,今年年检结束后,就会更新。”

对汇丰晋信动态策略(净值)基金经理邵骥咏学历存疑问题,该基金公司解释道,“邵骥咏2007年读了MBA,学历是本科,学位是硕士。”

从上述众多基金公司的解释上看,基金公司并不以中国证券业协会网站上刊出的内容为准,他们认为有“先斩后奏”的权利。

此外,截至发稿前,长盛基金公司未对有关基金经理学历存疑的问题给出解释。

对于包括长盛基金公司在内的,其他披露信息涉嫌虚假的基金公司,《投资者报》将继续予以关注并进行求证。

2 “未注册就是无从业资格”

《投资者报》数据研究部门统计结果出来后,记者打电话到20多家基金公司进行确认,不少基金公司随后致电中国证券业协会,试图查找原因,以至于某基金公司人士告诉记者:“证券业协会的电话被基金公司打爆了,协会有人还问,为什么这两天这么多人问这个问题?”

12月7日至9日,《投资者报》记者分别致电中国证券业协会的基金公司会员部、执业标准委员会和办公室,三个部门有关人员都无法证实基金公司的解释是合理的和准确的。

当记者提到“有基金公司把出现如此多误差的原因推诿到协会更新资料时间滞后”时,中国证券业协会办公室有关人员惟一具体的回复是:“在注册系统上查不到,就是没有从业资格,从业资格是经过一个一个审核后才发放的。”

《基金经理注册登记规则》第四条明确规定,中国证券业协会负责基金经理的注册、变更和注销等工作;第五条规定,基金公司负责报送办理基金经理注册、变更和注销等手续所需的申请材料,保证申请材料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第二十二条规定,基金公司应当指定专人负责与协会的联系,及时报送基金经理注册、变更、注销等申报材料;第二十五条规定,协会安排专人负责管理基金经理证券投资法律知识考试、培训、注册、变更、注销等事宜,建立健全基金经理档案管理制度和数据库,确保基金经理注册管理系统高效、平稳运行。

众多基金经理无“执业驾照”、学历也存疑,证券业协会对这种现象并不认同。众多基金投资人看到的某些基金公司高调推荐的基金经理,是真还是假呢?(投资者报)

++++++++++++

证券业协会:“28位基金经理资质涉嫌虚假”之说不实


  中国证券业协会13日表示,近日有媒体刊登文章,质疑28名基金经理从业资格和学历涉嫌虚假,协会逐一认真核查后发现该文所叙述情况基本不属实。

  某媒体刊登的题为《28位基金经理资质涉嫌虚假》的文章提到,有11位基金经理的从业资格在协会执业资格注册系统中没有登记,有17位基金经理公告的学历与在协会登记的学历不符,认为涉嫌基金从业资格或学历虚假。

  对此,协会表示:11名基金经理中,张伟和沈雪峰等4人已取得基金从业资格并在协会执业资格注册系统上注册,可以从协会网站进行查询。唐咸德、余荣权、路荣强、翁锡赟等4人已分别通过“证券市场基础知识”及“证券投资基金”科目考试,取得了基金从业资格,正在办理执业资格注册手续。根据“中国证监会关于实施《证券投资基金行业高级管理人员任职管理办法》有关问题的通知”第一条第二项的规定,通过上述两项科目考试的,可以注册为基金经理。谢礼文、袁宏隆等3人分别取得香港第4类、9类持牌人资格和台湾投资分析资格,三人均具有5年以上基金(投资)管理经历。根据“中国证监会关于实施《证券投资基金行业高级管理人员任职管理办法》有关问题的通知”第一条第四项,“取得境外基金或资产管理、基金销售等相关从业资格,或者执业国家(地区)不要求具备相关从业资格,最近5年一直从事资产管理、证券投资分析、基金营销等业务,并通过中国证监会或中国证券业协会组织的考试或考核的”,可以认定为取得基金从业资格。

  此外,17位基金经理都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或学士以上学位,其实际学历与基金管理公司公布的基金经理学历情况完全吻合。出现某媒体所说的基金管理公司公布的基金经理学历与协会执业资格注册系统所公示的学历不一致的情况,主要原因是基金经理取得中国证券业执业资格证书或通过证券从业资格考试后又取得更高的学历或学位,而按规定并没有要求基金经理补报其最新取得的学历或学位,但许多基金管理公司在为基金经理进行证券业执业资格年检时,也会更新其学历或学位信息。

  协会表示,根据相关规定,通过协会组织的证券业从业资格考试“证券市场基础知识”和“证券投资基金”两个科目的,就可认定取得基金从业资格;通过以上两个科目考试,在通过基金管理公司申请注册后,可取得中国证券业执业资格证书。

  对于媒体所反映的情况,协会表示将进行认真调查,并根据相关规定予以处理。同时希望媒体报道能更加深入、实事求是地调查,避免给相关当事人的名誉造成不必要的侵害。(蔡宗琦)

  (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不代表本网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中国证券报)

[ 本帖最后由 送人听闻 于 2009-12-14 08:07 编辑 ]

送人听闻 发表于 2009-12-14 07:54

工信部辛国斌:国内产能过剩呈现三大问题

【据新华社上海13日电】进入2009年下半年以来,工业领域的产能过剩已引起中央政府的高度关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专门提出要“坚决管住产能过剩行业新上项目”。对此,工信部产业政策司司长辛国斌12日在上海出席“我的钢铁”年会时指出,当前国内的产能过剩有三个问题需要高度关注。

首先是“出口转内销”的产能难以同国内需求真正对接。一方面,内需难以迅速消化因出口受阻而闲置的产能;另一方面,长期以来国家实施的“出口退税”等优惠政策,使得部分外向型企业只习惯外销,在产品转内销时往往显得无所适从。其次是落后产能难以退出市场。最后是由“保增长”引发的部分地区新增产能盲目扩张的风险。辛国斌指出,因出口受阻而闲置的产能主要集中在消费品行业,但目前扩大投资拉动的需求主要集中在原材料行业。这种需求虽然能在短期内拉动经济增长,但也会刺激部分行业盲目扩大产能,从而加剧产能过剩的风险。(中华工商时报何欣荣)

送人听闻 发表于 2009-12-14 07:55

中国外贸实现年内首次月度同比正增长

中新网北京12月11日电(记者 翁阳)11月份我国进出口总值实现年内首次月度同比正增长,对外贸易明显好转。据海关统计,11月份当月,我国外贸进出口总值2082.1亿美元,比去年同期(下同)增长9.8%,环比增长5.4%;其中出口值1136.5亿美元,同比下降1.2%,环比增长2.6%;进口945.6亿美元,同比增长26.7%,环比增长9%。

海关统计显示,1至11月,我国对外贸易累计进出口总值19640亿美元,同比下降17.5%。其中出口10709.8亿美元,下降18.8%;进口8930.2亿美元,下降15.8%。累计实现贸易顺差1779.6亿美元,减少30.6%。

在与主要贸易伙伴双边贸易中,1至11月,欧盟为我国第一大贸易伙伴,中欧双边贸易总值3262.7亿美元,下降17%。同期,美国为我国第二大贸易伙伴,中美双边贸易总值为2665.4亿美元,下降13.4%。日本为第三大贸易伙伴,1至11月中日双边贸易总值为2033.3亿美元,下降17.4%。

在出口商品中,主要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降幅普遍较小。据海关统计,1至11月,我国主要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同比降幅均小于同期总体出口降幅18.8%的水平,其中服装及衣着附件出口964.9亿美元,下降11.6%;纺织纱线及织物出口537.6亿美元,下降11.2%;鞋类出口252亿美元,下降6.1%;家具出口222.4亿美元,下降7.9%;塑料制品出口127.4亿美元,下降9.9%;箱包出口113.1亿美元,下降10.5%;玩具出口71.6亿美元,下降11%。同期,我国机电产品出口6350.8亿美元,下降16.7%,占同期我国出口总值的59.3%。其中电器及电子产品出口2678亿美元,下降15.7%;机械设备出口2103亿美元,下降15.3%。

在进口商品中,主要大宗商品进口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海关统计显示,1至11月,我国进口初级产品2542.9亿美元,下降26%。主要大宗商品进口量均有不同程度增长,其中铁矿砂进口5.7亿吨,增长38.4%,进口均价为每吨79.1美元,下跌43.9%;大豆进口3777万吨,增长10.6%,进口均价为每吨439.4美元,下跌26.5%。同期,进口工业制品6387.3亿美元,同比下降10.9%。其中机电产品进口4372.9亿美元,下降12.5%;化学成品及有关产品进口1002.9亿美元,下降10.5%;汽车进口35.7万辆,下降4.2%。

Babbler 发表于 2009-12-14 08:02

中国钢铁业实行准入制 “低碳”路线可期

中国钢铁业产业管理的创新改革终于进入一个实质性的操作阶段。新近,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向社会公布了《现有钢铁企业生产经营准入条件及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虽然事前并未大张旗鼓,但这个信息一经披露,立即在业内引起广泛关注。不少人士评价说,钢铁业实行“准入制”,是建立行业公平竞争体系的重大突破。

在此次推出的各项准入条件中,目前一些舆论比较关注“普钢企业年产百万吨、特钢企业年产50万吨”这一条企业规模的“及格线”,并认为将有一大批小钢企面临生死考验。

对此,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相关人士对记者说,其实可能遭淘汰的企业产能不到总产能的20%。此次拟建立的“准入制”,更关注的是产品质量、环保等“企业基本面”,在这个基础上建立行业的公平竞争体系,现有企业只要符合这些基本准入门槛,就能得到国家的认可,有序规范地发展。所以这个“准入制”,与其看作是一个“限制办法”,不如说是为国内现有钢铁业主体创造了健康发展的必备 条件。

“主要目的不是为了限制谁”

由于此次推出的是一个“准入办法”,所以不少业界人士和市场分析人士第一反应就是“谁会被淘汰出局”。

根据公布的征求意见稿,在“现有钢铁企业生产经营准入条件”的第5条中有这样的表述:生产规模为“2008年度普钢企业粗钢产量100万吨及以上,特钢企业50万吨及以上”。也就是说,不达到此“合格线”的企业,将会出局。

于是,近日不断传出消息说,全国将有八成以上或三分之二左右的钢铁企业面临生死考验。

记者为此采访了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副秘书长迟京东。他对记者说,社会对此“准入办法”的关注点“有点偏”了。这个管理办法的根本出发点“首先不是为了限制谁”。目前国内具备炼钢能力的钢铁企业总数在520家以上,此外涉及深加工等延伸领域的钢铁企业就很难统计了,如果包括进来,就可能有几千家甚至上万家。

年产量在百万吨以下的小钢厂“数量听上去很吓人”,有三四百家,但其生产能力不到全国钢铁总产能的20%,不会对整个钢铁业产生根本的影响。“这些小钢厂是在无序环境中无序产生的,本来就不应该生,何言生死考验”,它们不应该受政府政策的保护。

引导建立公平竞争环境

“我的钢铁”资讯机构首席分析师贾良群对记者说,这“真是一个好政策”。他觉得最大的亮点就是,第一次把质量、环保、能耗等“中立”指标放在最为突出的位置上,对钢铁业内不同所有制企业一视同仁的平等竞争环境,可以说有了一个基本的方向。

相关人士表示,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钢铁业超速发展,钢铁业投资猛增,在投资管理上存在不少问题。有资料显示,在目前6亿多吨的钢铁产能中,经国家正式核准的不到3亿吨。其余的从严格意义上来说都可称作“黑户”产能。当然这些产能中,并不完全都是落后的产能,相当一部分产品质量和装备工艺都还是不错的。这样的产能已是客观存在,需要有个统一的“认定”过程,使得符合条件的产能正式“立了户口”,规范有序地发展。

有业内分析人士说,钢铁业试行“准入制”,可以说是建立产业公平竞争体系的一个探索,为摆脱“国进民退”“国退民进”之类的争论创造条件。今后,只要符合质量、环保、节能和社会责任等公共利益,不同性质的企业都可以站在“同一起跑线”上。

以往,国有钢铁企业总是抱怨民营钢企未承担应有的社会成本,市场竞争不公平;而民营钢企却抱怨国企在项目审批、融资等方面“占有先手”。此次,经过准入认定后,以前一些未经正式核准的民营项目在生产经营上可以不再束手束脚,在融资甚至企业上市等方面,都将具备必要的条件。

迟京东说,今后钢铁企业进入市场,主要就是看它在质量、环保这些涉及社会公共利益的方面是否达到必备的标准,至于规模和装备水平只要符合一定的条件就可以了,有些企业产品做得很精,设备工艺也很先进,即使规模小一点也有其市场空间。再说了,企业综合素质提升了,企业规模也会自然地有所保证。

钢铁业“低碳”路线可期

有不少人士担心,“准入制”在落实中会遇到阻力,因为这毕竟是一个利益格局的调整,总会有人不乐意。百万吨以下的小钢厂虽然在产能上占比不到两成,但企业数量还是相对较多的,在涉及淘汰的问题时,与之俱来的资产处置和人员安置等难题是客观存在的,需要谨慎稳妥地面对。还有不少需要“跳一跳”才能达标的企业,也存在环保、节能设施投入的问题。“准入制”的落实还离不开地方政府的积极性,特别是在一些小钢厂较为集中的地区,地方政府首先要在思想意识上认真对待产业有序调整与财政收入、就业等的关系协调问题,主动想办法,解决矛盾,稳妥过渡。

贾良群说,此次钢铁业推行“准入制”,既实事求是,与业界充分协商,不“一棍子打死”,又态度坚决,对准入审核及审核后的动态管理,都有明确规定。即使执行中可能遇到一些困难,但钢铁行业今后总的发展方向已很明确:环保节能的“低碳”路线已在谋划。

据业内人士的分析,此次的“准入制”,将给中国钢铁业划出节能环保和产品质量的一条底线,并有装备上的保证。(中华工商时报)

Babbler 发表于 2009-12-14 08:04

四大新政再推明年车市

新能源车纷纷上马,广汽丰田推出混合动力版凯美瑞。

购置税优惠延期、汽车下乡、以旧换新、新能源车

2010年汽车政策整体指导方针的出台:一、购置税调整,将减征1.6升及以下小排量乘用车车辆购置税的政策延长至2010年底,减按7.5%征收(1.6升及以下车型国家购置税征收标准为10%,在年初国家为振兴汽车产业,稳定和扩大汽车消费需求,从2009年1月20日至12月31日,对1.6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车减按5%征收车辆购置税。)。二、汽车以旧换新,汽车以旧换新的单车补贴金额标准提高到5000元至1.8万元。三、汽车下乡,将汽车下乡政策延长实施至明年年底,已纳入汽车下乡补贴渠道的摩托车下乡政策执行到2013年1月31日。四、新能源汽车,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试点城市由13个扩大到20个,选择5个城市进行对私人购买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给予补贴试点。

专题文/贺江华 王灿彬 图/杨勤

购置税优惠延至明年底减按7.5%征收

12月9日,期待已久的“汽车购置税优惠政策明年调整方案”终于有了答案。当天,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完善促进消费的若干政策措施。在会议上,国家决定对汽车、住房等多个领域的政策进行调整和完善,而在汽车领域,汽车购置税优惠政策是否延期、汽车下乡、汽车以旧换新和新能源车的推广,都有了答案。

国家决定将汽车下乡政策延长实施至明年年底,已纳入汽车下乡补贴渠道的摩托车下乡政策执行到2013年1月31日;汽车以旧换新的单车补贴金额标准提高到5000元至1.8万元;同时“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试点城市由13个扩大到20个,选择5个城市进行对私人购买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给予补贴试点。”而在业内最为关注的汽车购置税优惠上,国家决定“将减征1.6升及以下小排量乘用车车辆购置税的政策延长至2010年底,减按7.5%征收”。这个征收幅度,比2009年1月20日至12月31日执行的“对1.6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车减按5%征收车辆购置税”提高了2.5个百分点。分析人士表示,这表明政府想给狂热的小排量乘用车市场降温,同时为新能源车大开绿灯,呈现出一压一保的局面。

行业人士 新购置税政策给乘用车市略降温

2010年汽车政策整体指导方针的出台,也让今年下半年以来一直对国家汽车救市政策“患得患失”的行业人士心情落定。原来有消息称,购置税优惠可能扩大到1.8L或者2.0L,而1.0L以下车型可能全免。虽然结果与预计的情况相差很大,但大部分行业人士表示,新方案“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

“按照明年的购置税优惠政策计算,一款10万元左右小车也就是减少2000元,和今年相比优惠幅度明显收窄,这透出了一个信息,政府希望为火热的乘用车降温。”一位分析人士称。“购置税优惠的本意是为了刺激车市的发展,但现在市场那么好,根本就不需要刺激,购置税优惠的使命实际上已经完成。但作为一个严肃的国家政策,需要有延续性,退出也是逐步的”。另有分析人士称。

在谈到2010年车市的展望时,业内人士无一例外地认为:应该还会保持一定的增长,“毕竟国家刺激汽车消费的大方向并没有发生变化。”

奇瑞汽车公司总经理助理金弋波分析说,从表面上看,税率比2009年提高了2.5%,但这并不会影响明年的车市发展。中央实施的一系列促进消费的政策措施,已有效激发了城乡居民的消费潜力,汽车市场十分火爆,市场的“惯性”必将弥补税率提高带来的影响。并且汽车以旧换新的单车补贴金额标准提高到5000元至1.8万元,这将进一步促使高能耗、高排放旧车的加速淘汰,促进新车销售,这将是明年国内汽车市场稳步增长的又一有利因素。所以,政策的微调不会影响汽车市场的发展趋势。

广发证券汽车行业研究员汤俊对本报记者称,今年1.6L及以下排量轿车供不应求、价格坚挺,只要明年经济能持续提升,对需求不会有什么影响,反而可能会刺激今年年末的车市,因为部分购车需求可能会在年底集中兑现。不过,随着明年厂家产销目标上调,产能扩张,车价有可能会有更大的浮动空间,消费者将得到更多的实惠。

消费者 不会影响购车计划

相比汽车厂商、经销商一进入下半年就对购置税的调整高度紧张,消费者对购置税的变化并不太关注,即使是在2009年小排量车购置税减半征收即将到期的12月上旬,记者采访了多个消费者,均表示:“知道有这个政策,但买车还是会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决定。”正准备换购新车的车主冯先生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购置税)优惠的变化也就是少许钱的事情,我还是要买一款自己喜欢的车。”

值得关注的是,在2010年购置税调整方案尘埃落定的当天晚上,国内某知名网站就推出了一项即时在线调查,结果显示,在“购置税发生变化,你会不会提前购车”的调查中,有接近六成的网友(58.4%)表示:不会提前购车。

消费者对购置税政策的调整也是高度关注,但不会因为税率的变化而改变购车计划,尤其在2010年国家对1.6升及以下排量的汽车购置税优惠还会有所保留的情况下,消费者改变自己购车计划的可能性不太高。

不过,问及是否愿意购买新能源车,消费者均表示,将看试点城市推广情况,并视政策补贴力度而定。

私人购新能源车有补贴

此次,国家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试点城市由13个扩大到20个,选择5个城市进行对私人购买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给予补贴试点,同时以旧换新的单车补贴金额标准提高到5000元至1.8万元,力推新能源车的意图一览无余。

“国内真正具有新能源车生产能力的厂家不多,因此,政策对整车业绩的提升不会很多。”广发证券汽车行业研究员汤俊对本报记者称。

由于中国在传统的汽、柴油车上与国际先进水平有天然的差距,而新能源汽车被认为是与国际水平相差不远,也是赶超国际先进水平的机会之一。新能源汽车无疑将成为未来汽车的发展方向。顾问新能源汽车行业研究员李胜茂估算,如果新能源汽车得到快速发展,以2020年中国汽车保有量1.4亿辆计算,可以节约石油3229万吨,替代石油3110万吨,节约和替代石油共6339万吨,相当于将汽车用油需求削减22.7%。

但由于新能源车价格昂贵,在国内市场推广举步维艰,奇瑞汽车副总经理陆建辉在广州车展的新能源论坛上表示,国内的新能源车要流行起来,油价要上升至15元/升。统计显示, 2008年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增长主要是乘用车的增长,新能源乘用车销售899辆,同比增长117%,而商用车的新能源车共销售1536辆,同比下滑17%。包括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在内的高层都呼吁,现在发展新能源车的环境还不成熟,不如优先发展小型车。

至于汽车以旧换新的单车补贴金额标准提高到5000元至1.8万元,这项政策主要针对的是商用车,今年商用车的增长速度要远低于乘用车,所以还需要政策拉一把,商用车与国内经济联系更为密切,商用车销售情况的好转有利于整个经济形势向好发展。“以旧换新也符合国家消费升级的精神。”汤俊称。

(广州日报贺江华 王灿彬)

Babbler 发表于 2009-12-14 08:05

淘汰落后产能 各地多项举措力促新能源

淘汰落后产能 发布产业政策 培育大企业集团

江西:着力构建新能源供应体系

在日前于南昌召开的世界低碳与生态经济大会暨技术博览会之新能源论坛上,江西省发改委主任姚木根阐述了江西发展新能源的初步构想,即近期着眼于保障供应,积极做好开发新能源的准备和示范,中远期积极发展核电、太阳能光伏发电等新能源,逐步淘汰火电,形成以核能、太阳能为主的清洁、安全、高效的能源供应体系。

姚木根说,江西新能源开发的目标是:到2012年,除水能以外的新能源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重达到1.5%,到2020年提高到12%。为此,江西正着手推进三大工程。

一是全力推进内陆核电建设工程。江西人口密度相对较低,江河众多,地质条件好,具备了建设核电和抽水蓄能电站的优越条件。同时,铀矿资源储量丰富,已探明的储藏量占全国的1/3,产量居全国第一位,具有开发核能得天独厚的优势。经过多年的努力,国家能源规划中已将江西纳入国家东中部核电建设带,作为我国优先发展核电的内陆省。目前,彭泽核电站已列入国家近期开工计划,万安核电站也将列入国家核电调整规划,江西将力争到2020年前建成500万千瓦以上核电机组。

二是全力推进新能源利用示范工程。主要包括太阳能利用工程、风电工程、新能源汽车应用工程、生物质能利用工程、农村新能源工程和绿色煤电工程。太阳能利用方面,江西的年平均光照时间1450小时,属于可以开发利用太阳能地区,国家已批复了总装机为5.21万千瓦的太阳能利用项目。风电开发方面,江西风力资源比较丰富,理论可开发风力资源230万千瓦,已经开发8.3万千瓦,正在开发12万千瓦,力争到2020年总装机容量达到60万千瓦。

三是全力推进清洁高效的常规能源利用工程。江西将主要从能源转化和使用两个环节,采用新技术、新工艺,开发节能新产品,降低单位GDP能耗,减少能源转换过程中的损失,提高能源使用效率。

当前,江西正在实施的主要工程有:压缩13台12.5万千瓦级火电机组,建设大容量、高参数的新机组;加快煤矿瓦斯的抽采利用,抓紧实施西气东输和川气东送入赣工程,加速传统燃料替代步伐;大力开发和推广应用LED等高效照明节能新产品。

安徽:节能环保产业取得长足发展

记者日前从安徽省政府了解到,近年来,安徽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取得了长足发展。据统计,安徽现有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企业784家,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29.7亿元。

在长足发展的同时,安徽认识到,安徽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规模仍然偏小,产业化程度较低,竞争力还不够强。

为此,安徽决定进一步加快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的发展:其中,新能源产业方面,安徽规划到2015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突破1000亿元;新能源利用量达到安徽全省能源消费总量的6%以上;培育一批大企业集团,其中1家企业销售收入超100亿元,10家以上企业销售收入超10亿元;建设6个省级新能源特色产业基地。在节能环保产业方面,安徽规划到2015年,主营业务收入突破1200亿元,同时培育一批具有竞争力的大企业集团,其中20家以上企业销售收入超过10亿元,1-2家企业销售收入超50亿元;建设5个省级节能环保产业基地。



记者了解到,安徽加快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重点支持领域分别为:太阳能领域、生物质能领域、节能和新能源汽车产业、节能环保技术和装备领域、循环经济领域等十一大领域。在太阳能领域方面,安徽将积极支持太阳能光伏发电示范项目建设,支持光伏发电关键技术和产品产业化发展。重点发展晶硅和非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组件、光伏发电控制系统、太阳能灯具等产品的本地化生产。积极推进太阳能利用,重点发展太阳能热水器和光热发电系统及配套产品开发生产,对太阳能、地源热能等在建筑物中的推广应用,“太阳能屋顶计划”、光伏幕墙等光电建筑一体化示范项目给予重点支持。

据悉,为发展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安徽将进一步大力促进自主创新和技术进步,积极落实支持新兴产业发展相关政策,在加大财税政策扶持力度、进一步拓宽投融资渠道、打造优势企业和产业园区等方面服务于这一产业的发展。


上海:多项政策支持新能源产业

【据新华社上海电】上海市政府日前公布了《关于促进上海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规定》,未来上海不但将全面扶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还将加大新能源汽车采购、示范、应用的范围,未来3年内,上海将有4000至5000辆各类新能源汽车服务于公共领域。

记者从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了解到,为了推进新能源汽车领域的高新技术产业化进程,上海将对研发、生产、服务于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企业实施不同程度的补贴。如整车、关键零部件生产企业,研发“电池、电机、电控”关键技术企业以及建设新能源汽车公共监测、服务平台的企业,都可获得不同程度的资金补贴。

此外,上海将鼓励和支持国有企业等企事业单位及个人购买和使用新能源汽车,并积极支持公交、出租、公务、环卫和邮政等公共服务领域的单位申请国家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财政补助资金。

记者还了解到,对于建设充电站等新能源汽车配套设施的企业单位,政府将予以总额不超过20%的补贴,上限可达300万元。

新能源汽车使用的电池成本较高,成为阻碍产业发展、产品推广的瓶颈之一。为此,上海还将探索建立新能源汽车的电池租赁机制,全面促进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对于从事此类电池租赁服务的企业,最高可享受3年贷款贴息支持。(中华工商时报江丛干)

zhang0016 发表于 2009-12-14 08:08

著名经济学家保罗·萨缪尔森辞世

       网易财经12月14日讯 据美联社报道,美国著名经济学家保罗·萨缪尔森(Paul Samuelson)于美国东部时间2009年12月13日在美国麻省贝尔蒙特的家中与世长辞,享年94岁。麻省理工学院在一份声明中宣布了这位在该校执教数十年的学界泰斗辞世的消息。

       萨缪尔森曾因将数学分析应用于经济学领域的巨大贡献而在1970年成为第一个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美国人。他在肯尼迪执政期间曾协助制订了著名的税收政策——“肯尼迪减税方案”。他所著的《经济学》教科书早已被成千上万学子们奉为经典。

      现任总统奥巴马总统的首席经济顾问劳伦斯·萨默斯,正是萨缪尔森的侄子。

       据称萨缪尔森的葬礼不打算公开,将会由家人安排;但麻省理工学院表示计划为萨缪尔森举行公开的追悼会。
保罗·萨缪尔森简介

       保罗·萨缪尔森(Paul A.Samuelson),1915年出生。1935年毕业于芝加哥大学,随后获得哈佛大学的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并一直在麻省理工学院任经济学教授他发展了数理和动态经济理论,将经济科学提高到新的水平。他是当今世界经济学界的巨匠之一,他所研究的内容十分广泛,涉及经济学的各个领域,是世界上罕见的多能学者。萨缪尔森的巨著《经济学》流传颇广,被翻译成日、德、意、匈、葡、俄等多种文字,据报道销售量已达1000多万册,成为许多国家和地区制订经济政策的理论根据。现在,许多国家的高等学校将《经济学》作为专业教科书。他于1947年成为约翰·贝茨·克拉克奖的首位获得者,并于1970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

主要著作

《经济分析基础》(1947);《经济学》(第1版,1948);《线性规划与经济分析》(与索洛和多夫曼合著,1958);《萨缪尔森科学论文集》(1~4卷)(1966,1972,1977)。

(本文来源:网易财经 作者:郑屹)

Babbler 发表于 2009-12-14 08:09

亚太地区股市IPO融资领先全球 香港第一

占总量70% 香港上海分列第一第三

【据新华社巴黎电】全球知名会计师事务所安永最近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下半年全球股市IPO(首次公开募股)融资活动有所回升,亚太地区股市则成为全球IPO融资活动最活跃的市场。

国际金融危机严重冲击了全球股市IPO融资活动,但今年下半年随着世界经济逐渐出现复苏迹象,股市IPO融资活动重新活跃起来,尤其是一些大规模IPO融资活动加速登场。

安永会计师事务所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球股市只有128项IPO交易,但7月份到11月份,全球IPO交易数量达到331项。今年前11个月,全球股市共有459项IPO交易,比去年同期的740项大幅减少。

从各个地区股市IPO融资活动来看,亚太地区独占鳌头。今年前11个月,亚太地区股市IPO交易数量占全球总量的70%。其中,中国香港股市和上海股市分别以18.7%和17%的占比位列全球第一和第三。同期,北美地区股市IPO交易数量在全球总量中占比仅为14%,欧洲地区股市为10%,南美地区股市为2%。

不过,数据同时显示,全球股市IPO交易数量减少并未对融资额产生影响。今年前11个月,全球IPO融资总额为949亿美元,超过去年同期的946亿美元。今年全球最大的IPO交易发生在巴西股市,西班牙国际银行巴西分行IPO融资总额达到75亿美元。中国建筑在上海股市的IPO交易紧随其后,融资总额约合73亿美元。 (中华工商时报 芦龙军)

送人听闻 发表于 2009-12-14 08:18

沪深交易所调整系列指数样本股

[导读]本次指数样本调整后,沪深300指数总市值占沪深市场比例达到75.67%。
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交所、中证指数有限公司日前发布系列指数样本定期调整公告。根据指数编制规则,分别对上证180、上证50、上证红利等指数的样本股;深证成份指数、深证100指数、中小板指数等深证系列指数样本以及沪深300、中证100、中证500、中证红利、中证香港100、中证华股系列等指数样本股进行调整。

本次样本股调整将于2010年1月第一个交易日正式生效。

本次样本调整中,中国建筑和四川成渝等16只股票进入上证180指数,S上石化、华电国际等16只股票被调出;中国建筑和山东黄金等5只股票进入上证50指数,广深铁路、雅戈尔等被调出;中国银行、工商银行等10只股票进入上证红利指数,邯郸钢铁、上海汽车等被调出;浦发银行、中国建筑进入上证超大盘指数,中国人寿、中国南车被调出;济南钢铁、葛洲坝等8只股票进入上证180公司治理指数,华电国际、福建高速等被调出。

深证成份指数、成份A股指数:调入云南白药、华兰生物,调出晨鸣纸业、攀钢钢钒;成份B股指数:调入杭汽轮B,调出京东方B;深证100指数:调入长城开发、江铃汽车、东北制药、苏宁环球、露天煤业、辰州矿业,调出攀钢钢钒、双环科技、关铝股份、 泸 天 化、宁波华翔、山河智能。

本次指数样本调整后,沪深300指数总市值占沪深市场比例达到75.67%,中证100指数总市值占比为60.77%,中证500总市值占比为12.22%。上证180指数总市值占沪市比例达到80.4%,上证50指数总市值占比达63.8%,上证超大盘指数总市值占沪市比例达41.95%。

具体调整名单见上海证券交易所和中证指数有限公司公告,也可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www.sse.com.cn)、深圳证券交易所网站(www.szse.cn)和中证指数有限公司网站(www.csindex.com.cn)查询。

(证券日报 文 风)

送人听闻 发表于 2009-12-14 08:19

中国经济谋划新一轮发展 扩大消费需求

日前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促进发展方式转变”作为明年经济工作的重点,要求加大经济结构调整力度,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从“保增长”到“促转变”,通过启动增长新引擎,拓展发展新空间,中国经济正在谋划新一轮发展。

扩大消费需求 打牢发展根基

消费不振是长期困扰中国经济发展的深层矛盾和结构问题。经济快速发展,消费占经济总量的份额却逐年下降。2008年,中国居民消费率为35.3%,远低于美国的70.1%,也低于印度的54.7%。

“中国的内需特别是居民的消费需求偏低。如果要弥补外需不足,必须提高内需。靠投资,持续性不足,只有靠居民消费,才具有持续性。”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部长冯飞指出。

在国家鼓励消费政策的引导下,今年以来中国消费平稳增长。但前三季度,经济增长90%以上靠投资拉动,消费的贡献率依旧偏低,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不足。

专家指出,扩大消费亟待解决一些深层次问题。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扩大居民消费需求”置于结构调整的首要位置,凸显出国家解决这一问题的决心。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张平介绍说,明年国家将抓紧研究调整和优化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思路,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和社会优抚对象待遇水平,提高中低收入水平,在义务教育学校、公共卫生与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落实绩效工资政策。

提高城镇化水平 增强增长后劲

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放宽中小城市和城镇居民户籍限制。此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城镇化”摆到了显著的地位,成为一大“亮点”。

目前,我国城镇化率不足46%,而发达国家大多在90%以上。专家指出,城镇化率每提高1个百分点,将带动1000万以上的农村人口进入城镇居住、生活、就学和就业,带来的将是规模庞大的建设工程。

“加速城镇化,提高城镇化率,可以带动持续的经济增长。与之相适应的是,农村人口减少了,农业产量却会因农业生产率的提高而继续增长,这同样可以支撑全国较高的经济增长率。”经济学家厉以宁一直是城镇化的积极呼吁者。 推进城镇化,不仅对经济增长产生积极推动作用,而且是解决城乡消费失衡、提高居民消费率的重要之举,在结构调整中扮演着拓展发展空间的重要角色。

据了解,明年起国家发展改革委将会同有关部门,推动有条件的城市允许有稳定职业和收入的农民工及其子女转为城镇户口,并纳入城镇社会保障、住房保障等公共服务体系。推进重点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建设,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

“要想真正扩大消费必须扩大农村居民消费。加快城镇化进程,让更多进城打工的农民变成城市人,不仅有利于解决城乡差距问题,还能增加农民收入,刺激消费增长,增强经济增长后劲。”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副主任祝宝良说。

启动增长新引擎

经历了本轮金融危机的考验,世界上许多国家均意识到谁在科技创新和培育新经济增长点方面占据优势,谁就能掌握发展的主动权,因此都在努力寻找推动下一轮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此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方面作出了部署,强调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推进产业结构调整”。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对中国的经济增长提供新动力,考虑到了金融危机之后支撑中国经济增长的问题。”冯飞认为,目前中国在重化工产品方面已经告别了短缺,需要新产业来支撑“后危机时代”的持续增长。

在应对金融危机的过程中,中国已着手推进信息通信、先进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与节能环保、生物产业和高端生产性服务业等新兴产业的发展。初步估算,到2020年,以上六大新兴产业实现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有可能达到20%左右。

促进协调均衡发展

结构失衡,是横亘在中国经济复苏道路上的一块“心病”。除了需求结构、产业结构、收入分配结构失衡外,地区结构、城乡结构的失衡也制约着经济发展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以前发展的重点是东部和城市,现在要追求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这次会议提出要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引导产业有序转移,这个点抓得比较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研究部部长张军扩说。

会议提出,要继续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积极扶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加快发展;要夯实“三农”发展基础,稳步扩大农村需求;把改善民生、发展社会事业作为扩大内需、调整经济结构的重点。

“明年我国将加强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张平介绍说,国家将进一步促进各级各类教育均衡发展,积极改善农村和贫困地区办学条件,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加强基层公共文化和群众体育设施建设等。(中华工商时报)

Babbler 发表于 2009-12-14 08:20

食用油价连续多天上涨 猪肉价格连涨4天

【据新华社北京13日电】据新华社全国农副产品和农资价格行情系统监测,与前一日相比,12月13日,食用油价格连续多天上涨,猪肉价格连涨4天;蔬菜价格以降为主;淡水鱼价格后市看涨;牛羊肉、成品粮、禽蛋、奶类价格基本稳定。

食用油价格全部上涨。纯大豆油价格上涨0.6%,纯葵花子油和纯菜子油价格均上涨0.3%,花生调和油、大豆调和油和纯花生油价格涨幅在0.1%-0.2%之间,菜子调和油价格涨幅不足0.1%。猪后臀尖肉和猪五花肉价格均上涨0.2%,分别至每斤10.46元和9.62元,均是连续第4天上涨。

蔬菜价格单日以降为主。芹菜、菠菜、油菜、西红柿、豆角、黄瓜和茄子价格下降,土豆和洋葱价格上涨,大白菜、生菜、青椒和白萝卜价格持平。据中央气象台消息,正在东移南下的一股较强冷空气未来几天将影响北方地区,河南、安徽等地部分地区可能出现大到暴雪,黄淮等地最低气温将降至零下,因雨雪天气影响,预计后市蔬菜价格将重拾涨势。

10月份以来,由于市场供应充足,监测水产品价格一直维持稳中微降的态势,与10月初相比目前降幅在4%左右。虽然鲢鱼、鲫鱼等鱼类逐渐进入消费旺季,但由于多数养殖户选择年底卖鱼,市场供需平衡,价格基本稳定。基于雨雪天气、节日效应及其他农产品价格上涨带动的影响,预计12月中下旬淡水鱼价格将出现上涨。

淡泊赚了就跑 发表于 2009-12-14 09:21

#*22*# #*22*# 油油·······

dyydyx238898 发表于 2009-12-14 10:20

dyydyx238898 发表于 2009-12-14 10:21

天欣剑 发表于 2009-12-14 11:18

#*22*# #*22*# 支持好消息

李茹 发表于 2009-12-14 18:42

学习#*)*# #*)*# #*)*#

luhanta 发表于 2009-12-14 22:23

严重关注,谢谢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今日消息(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