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专栏】 “双宽”主基调下的政策信号仍暗藏模糊玄机
作为判断中国当前经济形势和定调下一年宏观经济政策的一个重要风向指标,12月5日-7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备受瞩目。正如各界此前所预期的一样,中央在大方向上仍然强调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实际上,关于这一“双宽”政策基调,在此前11月27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上就已给市场吃了一颗定心丸。当然,本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并非仅仅释放出一个“双宽”政策基调的信号,其实明年经济的各项重点工作也悉数其中。比如,明年经济增长将由“保增长”转向“促转型”,扩内需重点转向增加居民消费,放宽中小城市和城镇户籍限制,等等。然而,在我们看来,虽然明年宏观经济大方向终于揭蛊,重点任务也已确定,但仍有不少关键政策疑问待解,其中当属通胀问题和楼市调控,“双宽”主基调下传递出的政策信号仍然暗藏模糊玄机,这无疑使政策执行部门今后在具体操作上只能“走钢丝”,也给市场埋下了大量想象的空间。
首先,关于通货膨胀问题。中央强调“要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这与10月21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管理好通胀预期”的命题如出一辙。但问题的关键是,政府如何来管理通胀预期?通胀预期能管理得了吗?今年中央对通胀的态度一波三折:没有通胀——警惕和防范潜在通胀风险——管理通胀预期,政策执行部门也有点吵闹不休,但在这一问题上仍是比较“模糊”的,到底防还是不防,实际操作中考验着政策执行部门的智慧。现在资产价格蹭蹭往上涨,水价、电价、油价、食品价格等掀起了一股涨价潮,11月CPI“转正”也几无疑问,市场和公众的通胀预期能管理得住吗?另一方面,从以往的经验看,现有行政管理制度基本跟不上经济形势的发展,下面一般都是做在说的前面,碰到情况,做了再说。等决策出来了,执行又晚了。在国内通胀压力日趋加大的形势下,目前监管部门已发出政策“微调”的信号,一些约束通胀的措施暗中开始执行了,明年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和加息也将是大概率事件,届时恐怕将“防通胀”正式提出来也只是在决策上象征性地表表态了。
其次,关于楼市调控问题。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及房地产行业的主要有三点:一是增加普通商品房供给,支持居民自住和改善性购房需求;二是加快推进城镇化,放宽中小城市和城镇户籍限制,重点解决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逐步在城镇就业和落户;三是加强廉租住房等保障性住房建设,支持棚户区改造。对于各界关注的楼市优惠措施去留丝毫未涉及,也只字未提抑制投机和稳定房价。因此,各界纷纷将中央的这些楼市“基调”视为利好,理由是没有利空就是最大的利好,农民工市民化的首次提出甚至还有变相鼓励房地产业发展的隐喻。这种解读显然是有道理的,何况此次最高经济工作会议地方“一把手”都亲自参加,楼市调控是地方与中央博弈的焦点,现在中央未明确表态楼市刺激政策结束,可想而知,地方明年在房地产开发上仍要大做文章,因为除了房地产,地方政府从其他行业赚钱是既不快也没门。然而,值得注意的是,11月28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上海考察工作时刚刚强调,“要抑制投机性购房,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这是国务院今年首次提出“抑制投机性购房”,引发各界对楼市调控政策的猜测。作为楼市主管部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齐骥近日在南京表示,目前国家各相关部门尚未就此制定明确意见,主要要看今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精神。一方面是楼市资产价格的疯涨,绝大多数普通老百姓都买不起房,另一方面供给不足又是楼市面临的最大软肋,而政策却未有一个明确而又清晰的信号,现行楼市优惠政策到底是续是停呢?楼市调控又将如何执行?人们对楼市又该有怎样的预期呢?
在我们看来,本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虽一如各界预期的重申“双宽”政策继续,但在通胀问题和楼市调控等关键政策信号上,目前仍还存在很大模糊性,这将让政策执行部门陷入左右为难的境地,也给市场预留了很大的遐想空间。在政策的具体操作上,执行部门能不能把握好“针对性和灵活性”还真是一大考验了。 杀花#*22*# #*22*# 坐吼MM的板凳#*29*# 前排就坐#loveliness# #*d1*# #*d1*# #*d1*# 来个金币 #*)*# #*19*# 来个金币 来个金币吧,帮忙顶上去 前排~来个金币! 针对性和灵活性#*18*# #*22*# #*22*# 进来看看.. 调结构怎样才能“不折腾”?
经济观察网 评论员 张卫华 在经济增长的“量”已毫无疑问地满足政策目标后,着手解决经济持续发展“质”的问题提上决策日程。刚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明年将加大经济结构调整力度,推进产业结构调整。
“保8”今年已无虞,明年开始“促转变”。调整产业结构成为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主要内容之一,但这个根深蒂固的老问题能在多大程度上解决,仍有不少疑问。
畸形的结构
加入WTO后,中国经济走上新一轮的高速增长之路,同时也染上了严重的“出口病毒”,直到这次经济危机爆发,潜藏在经济体中的“出口病毒”最终发作,外贸出现两成以上的降幅,直接把经济拖入衰退泥沼(环比数据)。
没了美国等消费大国的外援,好在还有内需,但消费难有大幅提升,只能靠唯一的一架马车——投资,准确地说是政府投资来强力拉动中国经济复苏。去年11月,政策调控180度大转弯,四万亿元投资刺激计划出炉,银行信贷如洪水般倾泻而出,接着又是十大产业振兴调整计划次第亮相,加上由“共和国长子”央企(国资委主任李荣融语)担纲排头兵,一场轰轰烈烈的GDP“保8”战打响。
一年过去,不仅赢得了胜利,还成为全球经济复苏的领先者,“中国模式”在危机中的“神威”仿佛再次被验证。
不过,胜利背后也暗藏危机,而且随着刺激的边际效应衰减,如何让复苏持续下去,并以更高质量地增长成为焦点问题。
数年来,中国经济最大的问题不是速度问题(尽管对保8充满了难以理解的迷信),而是结构问题。这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促转变”作为明年的宏观政策基调,显然是在着力解决这个“老大难”。
但是调整结构问题,主角应是谁?要依赖谁?似乎现在仍不十分清晰。当然,从政策角度看,鼓励、引导甚至强制性推行结构调整,尤其是产业结构调整,已成必选项。但从以往的实践看,效果并不理想,甚至还起到了反作用。比如,这轮经济刺激和十大产业振兴调整计划带来的后遗症之一便是产能过剩和资产泡沫加剧,产业结构不仅没有优化,反而更加畸形。
不折腾?
这次危机之前,历年来有关所谓国计民生支柱性产业的政策或结构调整的计划层出不穷,比如房地产行业等。中国经济始终摆脱不了对这些所谓支柱性产业的依赖,归根到底是经济结构的严重畸形和经济发展模式的不可持续性。也正因如此,对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最终变成了政策来回折腾的根本动因。
结构调整如何“不折腾”?首先在明确“促转变”的主题下,政府或者政策应该后退,后退,再后退。尤其不要再出台之前类似恶化本已畸形结构的政策,比如确定所谓国计民生产业或支柱性产业,“无为而治”或许是更有效果的政策。
其次,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市场可能一时会失灵,但比起政府的失灵和过度干预,损失或副作用会小很多,而且市场自身的调节功能比政府要快,也更为有效。产业结构的最终调整需要满足市场的需求,好比一个企业调整产品结构,要看市场的脸色,而不是想当然地推出几个所谓主打产品。
再次,发挥市场作用离不开市场主体的完善。现在看,“国进民退”不仅仅是挤压甚至赶跑了民间资本,更严重的后果是扭曲了市场机制。比如在房地产市场,国企央企“地王”应接不暇,让民营房地产企业没了辙,也催长了房价。招商局董事长秦晓去年曾在FT中文网撰文指出,长期来看国企不需要存在。另一位国企掌舵者任志强也曾表示,国资委的最主要的任务就是让国企慢慢消失。
还有,正因为国企主导者中国经济,尤其是绝大多数产业资源,形成了企业与政府(政策)的博弈,导致多项改革无法推进甚至停滞,资源、能源领域的价格改革便是例证。推动这些改革不仅需要政策,更需要完善市场主体,不要让市场成为国企央企的后花园。
“要抓紧研究提出培育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总体思路,强化政策支持,加大财政投入……要抓紧落实国家重大科技专项,落实重点产业调整振兴规划……”这些举措能否最终实现结构优化,靠这些文件还远远不够,也不会一蹴而就。 关于基本面回家细看。。。。。。 模糊。。。柔化。。。就是最大的信号。。。呵呵。。
为了金币。。。帮顶。。。 #*d1*# #*d1*# 国务院常务会议:将继续实施家电、汽车下乡政策
2009-12-09 18:45 来源:新华网
常务会议,新华网快讯,家电9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将汽车下乡政策延长实施至明年年底。新华网快讯:9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个人住房转让营业税征免时限由2年恢复到5年,其他住房消费政策继续实施。
新华网快讯:9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将汽车下乡政策延长实施至明年年底。
新华网快讯:9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将继续实施家电下乡政策。
新华网快讯:9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个人住房转让营业税征免时限由2年恢复到5年,其他住房消费政策继续实施。
新华网快讯:9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将减征1.6升及以下小排量乘用车车辆购置税的政策延长至2010年底。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举行 提出明年经济工作六大任务
加大经济结构调整力度,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要以扩大内需特别是增加居民消费需求为重点,以稳步推进城镇化为依托,优化产业结构,努力使经济结构调整取得明显进展。一是扩大居民消费需求,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要加大国民收入分配调整力度,增强居民特别是低收入群众消费能力。要保持政策连续性,进一步做好家电、汽车摩托车下乡工作,继续实施家电和汽车以旧换新政策,增加农机购置补贴,增加普通商品住房供给,支持居民自住和改善性购房需求,加大农村危房改造支持力度。要适应群众生活多样性、个性化的需要,引导消费结构升级。 我要积分,吼MM#*29*# 国务院:汽车住房等消费刺激政策继续执行
2009年12月09日18:36 中广网
中广网北京12月9日消息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9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完善促进消费的若干政策措施,讨论并原则通过《关于试行社会保险基金预算的意见》。
会议认为,去年四季度以来,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中央采取了一些列惠民生、促消费的政策措施,有效激发了城乡居民的消费潜力,促进了家电、汽车、住房、节能环保产品等行业的生产和结构调整,使人民群众特别是农民和城市低收入家庭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对我国经济企稳回升发挥了重要作用。
会议指出,明年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仍然很多,为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仍然需要坚持扩大内需特别是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
总的原则是,促进消费的政策必须进一步加强,现行政策大部分要继续执行,同时为了进一步加强对农民和困难群众的消费支持,并且根据经济结构调整和环境保护的要求,对一些政策进行必要的调整和完善。
(一)继续实施家电下乡政策。大幅提高下乡家电产品最高限价,进一步完善下乡家电产品补贴标准和办法;各省(区、市)可根据本地实际增选1个品种纳入补贴规范。
(二)将汽车下乡政策延长实施至明年年底,已纳入汽车下乡补贴渠道的摩托车下乡政策执行到2013年1月31日。
(三)家电以旧换新明年5月底试点结束后,继续实施这项政策,并在具有拆解能力等条件的地区推广实施。
(四)继续实施农机具购置补贴政策,适当增加补贴资金规模。
(五)继续实施节能产品惠民工程,加大高效照明产品推广力度,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试点城市由13个扩大到20个,选择5个城市进行对私人购买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给予补贴试点。
(六)将减征1.6升及以下小排量乘用车车辆购置税的政策延长至2010年底,减按7.5%征收。汽车以旧换新的单车补贴金额标准提高到5000元至1.8万元
(七)个人住房转让营业税征免时限由2年恢复到5年,其他住房消费政策继续实施。
(八)将支持困难企业的缓缴社会保险费、降低部分保险费率、提供相关补贴及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税收优惠和灵活就业人员社会保险补贴政策执行期延长1年。
会议指出,近年来,随着各项社会保险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我国的社会保险基金收支规模快速增长,有必要建立预算制度,将社会保险基金的筹集和使用纳入政府预算管理,以强化基金管理的计划性和约束力。这对于推进基金管理公开透明,提高基金保障能力和水平,促进社会保险事业加快发展,维护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会议决定,先将企业职工基本养老、失业、城镇职工基本医疗、工伤、生育等五项社会保险基金分别纳入2010年预算编制范围,其他依法建立的社会保险基金待条件成熟时也要尽快纳入基金预算管理。会议还研究了其他事项。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