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bbblb 发表于 2009-11-26 06:30

今日消息(1126)

金价冲击1200美元 期股同步爆发

  截至发稿,美盘黄金涨至1182美元,创出历史新高,本月已上涨约13%,有望创出10年来最大单月涨幅。昨日上海黄金期货也大幅上涨,再创历史新高,报收于259元,并罕见地超越了同步的美盘金价。国内黄金股也同时发力,国内股市与期货的同步爆发,显示长期“内低外高”的金市格局将被扭转。


  从盘面上看,沪金增仓上行,多头积极买入,成交骤然放大,表明市场内多方人气高涨,上攻能量充沛。专家表示,从宏观面看,美元继续下跌,且在昨日创出新低;从消息面看,据传印度可能进一步购入IMF黄金;加之市场对未来通胀的预期,皆支撑国际金价走高,预计短期内将向1200美元发起进攻。国外金矿股近期涨幅巨大,国内黄金股的补涨也势在必行。

  1200美元大关近在眼前

  昨日,沪金合约1006开盘255.99,收盘259.33元/克,上涨4.19元/克,涨幅1.64%,成交71268手,持仓量为81264手;增仓7780手。而美盘黄金电子盘也一路上涨,截至发稿已经涨至1182美元。从数据上看,本月国际金价已经涨约13%,国际黄金价格可能将创出10年来的最大涨幅。

  刺激金价上涨的首要因素是美元下跌,截至发稿,美元指数再次创出年内新低,已经跌至74.41点。这直接导致了资金涌入金市避险。同时,有报道称印度对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进一步购入黄金“持开放态度”,这一消息也大大刺激了金价走强。印度央行此前宣布向IMF买入200吨黄金,当时这一重磅消息曾极大增强了多方信心。

  同时,美国最大的黄金ETF:SPDR Gold Shares宣布,截至周一收盘的持金量为1121.46吨,较上周五的1117.49吨增长近4吨。

  “目前上涨趋势没有变化,”上海中期分析师王舟懿表示,基金增持、美元疲弱、通胀预期增强,这些因素都在支撑黄金价格,目前的气氛与去年1月颇为相似。“在美联储没有宣布加息之前,黄金的走势很难变化,1200美元并不遥远。”

  期市股市相关品种同步爆发

  与期货市场的价格爆发同步,国内黄金股在盘整多日之后,终于走出了一波大行情。山东黄金(600547)涨停,紫金矿业(601899)、中金黄金(600489)涨逾5%。高赛尔金银首席分析师王瑞雷表示,国际金矿股迄今已经大幅上涨,“国内的这轮上涨就是明显的补涨行情。”

  “此前市场一直在等调整,但是调整一直没来,”王舟懿说,黄金股此前之所以横盘很久,是因为从1050美元的价格起,市场就在等待金价的回调,但不料这一轮直接拉到了1150美元以上,因此资金没有选择余地,只能跟涨。

  不过专家也表示,目前黄金市场的投机氛围太浓,调整必然会发生,因此投资者也需要谨慎。

  王瑞雷表示,从投机资金的仓位来看,在10月中旬时,美盘黄金的多头持仓在25.3万张,而目前这一仓位已经降到23.5万张,显示一些多头力量已经获利出局。另外,圣诞节前或许有不少资金回流至美元市场,推动美元上升,从而利空黄金。

  还有一点值得关注,此前沪金的价格一直落后于美盘黄金,但是昨天大涨后,沪金主力合约的价格已经超过了同期的美盘金价,“内低外高”的格局已经扭转。

  “此前国内金价一直不跟外盘,那么现在都跟上了,也有可能就是见顶的时候,”王瑞雷说,从以往大豆、铜等品种的寻顶路径来看,国内盘跟上外盘之后往往都意味着顶部即将出现,过剩的人气会在未来形成隐忧。

blbbblb 发表于 2009-11-26 06:32

越南打响亚洲加息第一枪 宣布对本币一次性贬值

  为了抑制经济过热、对抗不断增大的通胀压力,时隔10个月,越南25日宣布重启加息,将基准利率上调1个百分点。这也是亚洲第一个加息的经济体。


  分析师指出,与周边其他经济体相比,越南经济的情况有些特殊,因此未必意味着短期内还有很多其他央行会启动加息。由于贸易逆差不断扩大,越南面临着本币贬值的压力,央行也因此在昨日宣布一次性贬值本币。

  不过,越南加息也对其他经济体敲响了警钟,在流动性泛滥的背景下,决策者们需要高度关注资产泡沫和潜在的通胀上升风险。

  并不具备代表性

  根据越南央行25日的公告,该行将从12月起把基准利率由7.0%上调至8.0%,这是该行自1月份以来首次上调利率,也是亚洲最早启动加息的经济体。

  今年1月份以来,越南一直将基准利率维持在7%不变,以帮助政府完成经济增长5%的目标。越南经济去年增长了6.2%,为9年来最低水平。不过,过去几个季度,受政府的刺激计划推动,越南经济持续好转。上季度,越南经济增长了5.8%,此前两个季度分别为3.1%和4.5%。

  央行的公告说,越南正努力维持明年的经济增长,并抑制通胀。加息是为了严格控制贷款和支持经济目标。

  与此同时,越南还宣布从26日起将美元兑越南盾的汇率上调5.44%。另外,央行还将把美元兑越南盾的允许波动区间由目前的5%收窄为3%。

  渣打银行负责南亚地区的经济研究主管太惠表示,越南的情况与亚洲其他经济体完全不同,加息是为了给越南盾提供更多支撑,而将盾贬值是为了帮助出口。“大多数亚洲经济体都在抵制本币升值,在谈论资本管制。”他说,“而眼下的越南经济是亚洲的另类。”

  与许多亚洲经济体不同,越南存在较大贸易逆差,且有不断扩大之势,10月份越南的逆差扩大至19亿美元,创17个月新高。扩大的逆差使得越南盾的贬值压力持续增加,由此也消耗了政府大量的外汇储备用于维护汇率稳定。

  法国兴业银行的策略师贝纳特说,显然越南央行在试图顺应市场,降低越南盾的贬值压力,这样的做法是适宜和明智的。这也是越南央行两年内第三次贬值本币。

  警示效应不可忽视

  越南大胆率先加息,凸显了该国对通胀的担忧。越南政府高官近期一直表示,经济存在通胀抬头的风险,因为当局向经济体系中注入了大量资金。

  11月份,越南的通胀率达到半年来最高水平,同比增幅达到4.35%,主要受到信贷快速扩张、经济增长加快以及油价高涨等因素影响。官方预计,到年底通胀率将升至6%。今年前十个月中,越南的信贷增速高达33%,超过了政府设定的全年增长目标。

  Capital Economics公司的经济学家格莱斯本周表示,越南可能是亚洲各央行中在货币紧缩方面最激进的一个。他原本预计该国将在明年1月加息,而实际的情况比他的预期还要早。

  格莱斯指出,越南面临诸多挑战,首要的一个就是确保经济不出现过热。他预计,今年第四季度,越南GDP有望增长7%。格莱斯预计,为了防止过热,越南央行将在明年年底加息至12%左右。

  汇丰控股预计,越南的通胀率到明年第二季度可能达到至少10%。该行指出,随着国际市场上食品和石油价格不断上涨,国内需求升温,越南将面临越来越大的通胀压力。

  尽管该国的情况较为特殊,但分析师也提醒说,类似举措也给其他亚洲经济体提了个醒,需要对资产价格的泡沫和潜在的通胀风险有所防范。

  受到加息因素影响,25日,越南股市大跌4.5%,创七个多月来的最大单日跌幅,收于503点,为三个月低点。在此之前,当地股市在10月下旬见顶,较年初涨了近100%。

  相比之下,亚洲其他经济体依然选择维持利率不变,因为担心这会破坏经济复苏;另外,加息也可能刺激热钱加大涌入,进而推高本币并加剧金融波动。

  加息或是最后选择

  但是,当前新兴市场尤其是亚洲地区的资产泡沫已经引起了各方的忧虑。不少经济学家和国际机构都对此提出了警告,并敦促各国采取相应措施。

  世界银行行长佐利克昨日在金融时报撰文指出,G20成员应该针对资产泡沫等风险拟定对策。佐利克说,各经济体采取的扩张政策可能导致资产泡沫风险形成,后者可能比传统意义上的通胀更具破坏性,因为它在表明上看会是一种很健康的发展:更高的资产价格将提振实体经济,反过来又会把泡沫吹得更大。

  不过佐利克也提醒说,短时期内大幅上调利率可能并非针对泡沫的最佳选择,特别是在那些复苏依然疲软的地方,这可能导致经济的二次探底。

  对亚洲经济体而言,加息可能给本币带来更大升值压力,进而打击出口。因此,现在看来,大多数亚洲经济体都不倾向于很快启动加息,至少不会明显早于美国,后者估计可能要到明年第三季度才考虑加息。

  亚洲开发银行总裁黑田东彦本周也表示,相比全球其他地区,亚洲看似更为快速的经济复苏步伐其实尚不够稳健,还不足以承受紧缩货币政策可能带来的冲击。他建议,亚洲的货币政策在一段时期内应继续保持宽松。

  佐利克建议,在不加息的情况下,对付资产泡沫可以采取其他一些选择,比如新加坡采取的增大土地供应和加强按揭监管,为银行信贷设定增长目标,控制信贷流向房地产和资本市场的总量,以及要求银行提高资本金,等等。

blbbblb 发表于 2009-11-26 06:33

商务部:服务贸易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或年底出台

商务部部长助理王超25日在全国商务系统服务贸易工作会议上透露,商务部会同有关成员起草的《服务贸易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已经上报国务院,有望年底出台。“在国务院批准发布后,商务部将会同有关部门制订配套政策措施。”


  这份《规划纲要》“是34个部门联合签发上报到国务院的”,商务部服务贸易司司长胡景岩称,主要部署未来10年服务贸易的发展大方向。

  “《规划纲要》确定了运输、旅游、文化、保险等三十多个重点发展领域,并且明确了具体的保障措施。”王超说。

  王超介绍,大力推动重点领域服务出口主要包括重点促进、深入挖掘和特别关注三个方面的工作。

  《规划纲要》提出“重点促进”包括文化、软件等增长潜力很大的行业,将出台并推动落实关于进一步支持文化出口重点企业和项目目录相关工作的指导意见等。加强对软件出口创新基地建设,协调开展动漫企业“走出去”和动漫产品出口的促进工作。

  “深入挖掘”包括旅游服务和建筑服务等有优势的传统行业。在建筑服务方面,目前商务部已经和香港贸发局商签在对外承包工程方面的合作协议,推动内地和香港企业共同开拓国际建筑市场。

  “特别关注”,则包括医疗等与社会密切相关的行业,着手落实医药服务贸易发展若干意见,出台中医药服务出口的鼓励措施,开展中医药服务贸易试点工作。

  作为配套细则,商务部将研究出台《服务贸易促进条例》。

  据了解,目前还在最后斟酌的《服务贸易促进条例(征求意见稿)》中,完善金融方面的支持措施将成为重头戏。

  条例提出,国家将制定和完善支持服务贸易发展的财政税收政策,制定研究设立服务贸易专项基金,加强对服务贸易出口的资金支持。金融机构应加强信贷政策指导,开发适合服务贸易经营者需要的金融产品。

blbbblb 发表于 2009-11-26 06:35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猜想:刺激政策可否收官

  当前世界各国施行的经济刺激政策是为了应对本次世界金融危机。长时间的政府干预并非经济运行的常态,经济刺激政策下的流动性泛滥会导致资产价格出现泡沫,甚至重新埋下“次贷危机”的种子,因此当前的经济刺激政策必将退出舞台。


  一年一度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时间,目前仍无定论。此前有媒体称,今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提前在11月底召开,但近日有媒体透露,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本月底召开的可能性不大,有可能要延期至12月10日以后举行。

  其实,一年以来,中国经济复苏迹象明显,10月22日国家统计局已明确表示保八战役“胜券在握”。然而在这捷报频传之时,市场却反而忧心忡忡—经济刺激政策是否即将“刀枪入库,马放南山”?

  能否退出

  一切猜想,来自一个截至目前仍无法求证的传闻。

  11月16日《瞭望新闻周刊》刊载《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月底将召开,宏调六大矛盾受关注》一文,文章对一些质疑四万亿经济刺激政策的观点进行了批驳,盛赞过去一年中国经济取得的成就,同时透露了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在11月底举行的消息。一时间市场气氛却因此陡然紧张起来—在经济复苏捷报频传之时,经济刺激政策是否即将退出?

  对于上述担忧,中国农业银行总行高级经济师何志成在接受时代周报采访时表示,政策肯定会发生改变,但不可能使用“收紧”的措辞进行表述。何志成认为在本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最终的政策目标可能是“稳增长、扩内需、调结构、(防通胀)”。何志成对于“防通胀”被加上括号进行了解释,他认为“这里的防通胀主要指要防止房地产市场价格暴涨”,而不是用于对货币政策的整体定调。而中国社科院中国经济评价中心主任刘煜辉对时代周报表示,确保经济增长始终是制定政策的核心目标。他不否认将来有一部分的政策需要进行调整,一些政策的力度将会被弱化,但是“不意味着经济刺激政策将会退出”。

  通过对当前专家们在接受各家媒体采访之时发表的言论进行总结,可以发现尽管专家们普遍认为当前政策将会发生调整,但是一致否认了经济政策会发生180度转弯的可能。

  事实上,市场在对16日《瞭望新闻周刊》刊载的文章给予过度关注之时,却忽视了同样在11月16日发布的国家信息中心的一份报告。该报告称,中国目前通胀的现实威胁尚不足为虑,物价总水平难以大幅回升,预计明年通胀率在2.5%左右。报告建议,明年仍应坚持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不动摇,因为宽松政策的贸然退出会导致市场主体仍显脆弱的信心严重受挫,可能使经济步入下滑通道,甚至陷入长期低迷。

  显然,人心浮动使得市场对16日《瞭望新闻周刊》刊载的文章进行了误读。因此,不难理解为什么仅仅一周之后,在11月23日《瞭望新闻周刊》就刊发了**中央政策研究室秘书长赵涛的文章《结构性矛盾仍突出,中国经济回升面临六大挑战》—仅仅从文章的标题就可以看出,当前的经济刺激政策还未到收官的时候。文章的基调是:当前中国的四万亿经济刺激计划已经取得了明显成效,经济增速下滑态势得到扭转,但经济回升的基础还不稳定、不巩固、不平衡,一些深层次矛盾特别是结构性矛盾仍然突出。而以后一段时期经济工作的重心在于“稳定和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抓紧‘后危机时期’布局,决胜长远。”

  退出的时机

  实际上,从今年八月世界经济出现好转势头开始,有关经济刺激政策退出问题就已经在不少国家被提到台面上加以讨论。早在7月21日,美国联储局主席伯南克在华尔街日报上发表了题为《联储的退出策略》的文章,为联储局宽松货币政策的退出机制作出了系统和清晰的阐述,而在10月28日,美国财政部长盖特纳亦表示刺激政策的退出策略已经设置好。

  但是,经济刺激政策退出问题的关键不在预案而在退出的时机。9月5日,美国财长盖特纳在被问及有关经济刺激政策退出问题之时,曾连说三次“when!when!when!”(何时!何时!何时!)对退出时机的重要性进行强调。因此,尽管经济刺激措施的退出问题已有预案,但是从9月3日以来,美国财长盖特纳就一直在警告说现在消除旨在促进增长的经济刺激政策“为时过早”。11月9日,盖特纳称,美国不会过早退出经济刺激计划,急于实施退出策略会导致危机破坏性的进一步扩大。11月18日,盖特纳再次警告不能过快地解除保障措施,而在政府试图取消规模空前的经济刺激措施的情况下,全球经济将面临挑战。

  相比其他国家,中国政府尚未就经济刺激计划的退出问题进行过公开表态。但是何志成在接受采访之时表示,“对于当前超宽松的货币政策会不会退出以及何时退出,这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肯定要讨论这个问题。”不过何志成也表示退出问题“在文字上不会讲,不会让人感到有退出的迹象。相关调整要在文件中反映出来最早也要到明年3月份国务院的文件中才有可能。”

  与政府方面在刺激计划退出问题上保持沉默相比,市场方面对此倒是有着很大的预期。这部分原因是因为今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提前”召开,本就处于惶恐状态的市场据此认为经济政策方面将有大动作。但透露会议提前召开的消息原文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即将在月底召开”,实际上是这些表述上的些微差别带给了这个消息以政策可能变化的含义。大部分专家也对此不以为然,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左小蕾就表示,即便经济工作会议11月底召开,与正常召开时间也只有几日差距,谈不上提前定调。清华大学世界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李稻葵也否认了会议提前召开是为了提前定调,“今年经济形势远没有去年严峻,提前定调的压力不大。”

  导致市场产生经济政策将发生大变化的预期的现实原因是“货币信贷保持快速增长,新增贷款大幅度增加”。在11月23日《瞭望新闻周刊》刊发的赵涛的文章中对此进行了分析。文章中指出当前“价格总水平比较稳定,尚未发生通货膨胀现象”,这一论断应当能有效地解除市场恐慌。事实上,研究政策转向时机问题,纠结于今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前”召开一事并无太大的意义,反而是赵涛文章之中的“只要物价总水平涨幅在3%以下,通货膨胀不会形成经济增长的主要矛盾”这一表述应当引起重视。

  慎言“退出”

  一年以来,中国经济复苏迹象明显,10月22日国家统计局已明确表示保八战役“胜券在握”,这其中4万亿经济刺激计划功不可没。何志成表示,在本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会肯定积极的财政政策和宽松的货币政策对经济的推动作用”。11月16日《瞭望新闻周刊》刊载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月底将召开,宏调六大矛盾受关注》一文之中也明确地对此加以肯定,“面对呼啸而来的世纪性经济危机,如果没有‘4万亿’的手笔、‘保八’的决心、对经济增长的强调、大量信贷的支持、基础投资的带动,且不论产能过剩、结构失调和消费不足等问题是否会因此就能改观,在发达国家、新兴市场国家一年间纷纷‘落马’的情况下,中国经济会步入何等境地,就足够引发人们的猜想。”

  不过,当前世界各国施行的经济刺激政策是为了应对本次世界金融危机。长时间的政府干预并非经济运行的常态,经济刺激政策下的流动性泛滥会导致资产价格出现泡沫,甚至重新埋下“次贷危机”的种子,因此当前的经济刺激政策必将退出舞台。在9月4日,英国首相布朗、法国总统萨科齐、德国总理默克尔联名写信给欧盟其他成员国,表示“一旦危机结束,就要致力于退出策略,避免形成新的全球不平衡”,而德国财长斯泰因布吕克表示,一旦经济恢复开始,退出机制就应该马上执行。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袁钢明认为,中国经济下一步考虑的问题并非通胀和产能过剩,如何适当地退出非常时期的“非常政策”才是下一步经济工作的重点。

  尽管如此,很多专家都同意,在市场人心浮动之时轻言退出是不妥当的。刘煜辉就直言,“对于经济刺激政策,我们忌讳用‘退出’这个词”。

  财政部财科所所长贾康曾经表示,“现在没有必要慌里慌张改变这些一揽子计划,实行完了以后根据时机走一段看看。如果要退出的话,在官方的表态上不会当时宣布,会采取逐渐淡出的方式。”

  经济刺激计划是一位与衰退进行过顽强战斗的士兵。或许,这样的退出才最适于他,这应了一句名言—“老兵不死,他们只是悄然隐去”。

blbbblb 发表于 2009-11-26 06:36

商务部:服务贸易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或年底出台

商务部部长助理王超25日在全国商务系统服务贸易工作会议上透露,商务部会同有关成员起草的《服务贸易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已经上报国务院,有望年底出台。“在国务院批准发布后,商务部将会同有关部门制订配套政策措施。”


  这份《规划纲要》“是34个部门联合签发上报到国务院的”,商务部服务贸易司司长胡景岩称,主要部署未来10年服务贸易的发展大方向。

  “《规划纲要》确定了运输、旅游、文化、保险等三十多个重点发展领域,并且明确了具体的保障措施。”王超说。

  王超介绍,大力推动重点领域服务出口主要包括重点促进、深入挖掘和特别关注三个方面的工作。

  《规划纲要》提出“重点促进”包括文化、软件等增长潜力很大的行业,将出台并推动落实关于进一步支持文化出口重点企业和项目目录相关工作的指导意见等。加强对软件出口创新基地建设,协调开展动漫企业“走出去”和动漫产品出口的促进工作。

  “深入挖掘”包括旅游服务和建筑服务等有优势的传统行业。在建筑服务方面,目前商务部已经和香港贸发局商签在对外承包工程方面的合作协议,推动内地和香港企业共同开拓国际建筑市场。

  “特别关注”,则包括医疗等与社会密切相关的行业,着手落实医药服务贸易发展若干意见,出台中医药服务出口的鼓励措施,开展中医药服务贸易试点工作。

  作为配套细则,商务部将研究出台《服务贸易促进条例》。

  据了解,目前还在最后斟酌的《服务贸易促进条例(征求意见稿)》中,完善金融方面的支持措施将成为重头戏。

  条例提出,国家将制定和完善支持服务贸易发展的财政税收政策,制定研究设立服务贸易专项基金,加强对服务贸易出口的资金支持。金融机构应加强信贷政策指导,开发适合服务贸易经营者需要的金融产品。

blbbblb 发表于 2009-11-26 06:38

交易所:四措施严控短线操纵

  如其他大多数操纵案一样,莫建军案也是来自于证券交易所的一线监控。

  上海证券交易所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09年9月底,上交所今年共发现并调查异常交易行为471起,其中发出书面警示函106份,发现涉嫌市场操纵、内幕交易等违法违规行为线索多起,并提请证监会立案或进一步调查。

  同时,上交所将继续采取四方面措施,严控各种形式的短线操纵,如加强监管信息的主动搜集和监控,提升信息处理效率;增强监管联动,提升监管执行力;强化数据分析能力,提升案件报告效率;完善监控规则等。

  五类操纵

  “只要是以不正当手段,影响证券交易价格或者证券交易量,扰乱证券市场秩序的行为,都属于证券市场的操纵行为。”上交所有关人士说,庄股覆灭之后,短线操纵呈扩散、升级之势,严重扰乱正常的市场交易秩序,成为监管重点。

  他介绍,上交所设立了市场监察部,专门负责对内幕交易、短线操纵等证券交易违法违规行为进行监控。

  最基本的是建立证券交易实时监控系统,以报警驱动为主要特征,具备报警发现能力。

  “这个系统针对不同的短线操纵手法,设计了不同的预警指标。这些预警指标涵盖了多类产品的多种短线操纵场景,具备及时发现市场操纵行为的能力。”该人士说,及时发现异常交易行为后,就可以从中捕捉到违法违规线索。

  这里将用到“证券异常交易数据分析系统”,即针对各种短线操纵模式的分析模块,对异常交易行为进行分析。该系统在“周建明”案、“张建雄”案、“卢道军”案等案例基础上,进行总结并不断完善了短线操纵分析指标体系。

  前述人士介绍,从交易所的监控来看,目前较为集中的短线操纵形式主要有:虚假申报撤单、尾市交易操纵、连续交易操纵、信息操纵、股评“黑嘴”等等。

  对证券异常交易行为,上交所一般会分为两种情况处理。

  一种是不甚严重的,由交易所行使监管干预的权力,具体手段包括口头书面警告、对投资者和提供经纪服务的券商进行监管谈话、限制账户交易权限等;另一种是情节严重涉嫌违法违规的,则上报证监会查处。

  “针对目前市场短线操纵多发局面,近年来上交所加大了对短线操纵的综合干预和集中打击力度。”前述上交所人士说,对于涉嫌与莫建军类似违规行为的账户,上交所及时通过口头或书面方式予以提醒和警示,对严重者采取更加严厉的监管措施。例如,对屡次涉嫌短线操纵的吴某、张某和方某等账户先后采取了限制账户交易的措施,起到及时制止违规、强化监管威慑的效果。

  来自上交所的数据显示,截至2009年9月底,上交所共发现并调查异常交易行为471起,其中发出书面警示函106份,约见会员公司谈话12起,走访会员及其营业部12家,进行限制账户交易多起。通过调查和分析,及时发现涉嫌市场操纵、内幕交易等违法违规行为线索多起,并提请证监会立案或者进一步调查。

  四措施严控

  针对目前市场短线操纵多发的特点,前述上交所人士表示,将采取四项主要措施严控操纵。

  一是加强监管信息的主动搜集和监控,提升信息处理效率,增强对异常交易线索的发现能力和快速反应能力。

  本报记者获得的信息显示,在交易所,有一个“高危账户”的“黑名单”数据库,即较频繁发生异常交易或惯于短线操纵的账户,受到重点关注和监控,并进行定期排查、及时更新。其中莫建军账户此前就属此列。

  据相关人士介绍,莫建军在受到证监会调查期间及收到行政处罚书之后,还受到过交易所的电话警示。

  二是增强监管联动,提升监管执行力。

  “一方面强化会员协同监管职责,发挥会员客户管理职能,形成与会员间双向监管信息传播渠道;另一方面,加强与证监会相关部门的及时沟通,开展交易核查,发现问题快速查处。”前述人士说。

  三是强化数据分析能力,提升案件报告效率。

  上交所近年来对短线操纵行为的类型、特点和手法等进行全面总结分析,研究和开发了针对性的分析模块及方法。

  如针对开盘、收盘及涨跌停等特定时段,设置了专项监控,进行跟踪分析,以便掌握线索。

  四是进一步完善现有监管规则体系,加大相关配套规则指引的研推力度,为监控和打击异常交易和违法违规行为提供更有力的规则支持,同时强化对外宣传,编写投资者教育材料和典型案例,加强合规教育。

  此外,通过开展监管培训和现场走访等形式,督促市场主体加强风险控制和规范投资行为。

blbbblb 发表于 2009-11-26 06:45

证监会严打新型股价操纵手法

  证监会严打新型股价操纵手法


  在市场操纵案件查处方面,随着证监会持续多年的高压打击,一直为中小股民深恶痛绝的传统坐庄方式目前已基本消失。然而近年来,短线操纵、“抢帽子”等新型操纵手法开始浮现,引起了监管部门的高度关注。这其中,通过频繁申买撤单方式拉抬股价,并借机高位出货的新型股价操纵手法尤为活跃。

  近期,中国证监会稽查执法部门与交易所合作,查处了卢道军、莫建军等四起通过频繁申买撤单操纵股价的案件。

  “快枪手”莫建军操纵七只股票

  莫建军,70年代生人,家住上海宝山区,职业股民。2006年7月4日,莫建军开立资金账户,包括开户手续、账户操作、业务开通及相关资金存取均为莫建军本人。

  经调查,从2007年2月16日起,莫建军通过频繁申报和撤单行为操纵七只股票。提前建仓、虚假申报、拉高股价、迅速撤单、顺利出货,这就是莫建军短线操纵股价的基本套路。

  一般来说,在集合竞价阶段,莫建军利用前五分钟可以申报也可以撤单的特点,以涨停价挂出大单,造成市场“疯抢”股票的假象。在停止撤单前的最后一刻,将买单撤出。而在连续竞价阶段,则往往将大单挂在3-5档,然后在几秒内迅速撤单,最快一次仅用时三秒。在拉升完成后,莫建军逐步将头一天建仓的股票卖出,最后顺利完成出货的过程。

  证监会相关负责人表示,他们在调查中发现,莫建军短线操纵的几只股票中,在集合竞价阶段的操纵尤为凶悍。而股市中的很多老股民,一般都会根据集合竞价时的价格变化,来判断这只股票当日的走势,这种虚假申报将直接导致股民对股价的误判。

  以“泰豪科技”为例,在当时的集合竞价阶段,莫建军以当日涨停板价格申报买了七万多股“泰豪科技”股票,随后全部成功撤单,占集合竞价阶段市场总申报量的36.44%,买入申报撤单量占市场总撤单量的98.73%。

  在连续竞价阶段,莫建军也多次反复申买撤单,无一次失手。其中在10:12到10:41的时间段中,莫建军连续四笔申报买入,申买价格逐步提高,买入申报撤单量占市场买入总申报量的31.33%,而股票市场成交价格从申报前的15.58元上升到15.72元。

  从13:06开始,莫建军在边拉变卖的过程中逐渐出货,最终完成了出货过程。据统计,当日账户买入泰豪科技股票26笔,共计1000多万股,全部申报撤单,并成功撤单,买入申报撤单量占当日市场买入总申报量的54%。

  中国证监会认定,莫建军的上述行为违反了《证券法》第77条第一款第四项关于禁止“以其他手段操纵证券市场”的规定,构成了《证券法》第203条规定的“操纵证券市场”的行为,决定对莫建军没收违法所得77.48万元,并处以罚款77.48万元。

  铁证面前卢道军心理防线崩溃

  对于稽查执法部门和交易所来说,新型股价操纵行为不仅造成证券市场价值的严重扭曲,伤害投资者合法权益,其本身的取证和查处工作也尤为困难。

  证监会相关部门负责人介绍,相关案件的调查取证工作一般分为两个步骤:一是认定账户实际控制人;二是鉴定违法行为情况。如果账户所有人不是实际控制人,则前期工作会相当困难,必须到营业部、银行去寻找相关证据。而第二步鉴定行为也非常复杂,要找出其行为与股价异动的证据联系,要证明其行为系主观以资金优势操纵股价获取非法收益。发生在莫道军案前的卢道军案调查取证工作就是很好的例子。

  由于卢道军使用他人账户进行操作,稽查执法部门起初在立案时并没有将其列入调查对象中,其是在执法部门的进一步调查中才浮出水面的。相关负责人介绍,他们从营业部浩繁的材料中发现一张显示实际控制人为卢道军的存款单,执法人员随后顺藤摸瓜,接触到案情的本来面目。

  卢道军本人极不配合调查工作,调查人员经调查得知其每天9:45要到营业部看盘的习惯后,才将卢道军“逮”个正着。当时,卢道军矢口否认他是账户的实际控制人,并诈称女儿生病,扬言只给调查人员一个小时的时间,否则后果由调查人员负责。在调查人员拿出铁证后,卢道军的心理防线顿时崩溃,再不谎称女儿生病了。有意思的是,据调查人员介绍,在查处莫建军的案子中,莫建军当即拿出一个药瓶,表示自己有心脏病,如果因为调查而受到刺激,调查人员要对他的生命安全负责。

  卢道军在操作手法上和莫建军也有所不同。莫建军是各个出击,卢道军则是毕其功于一役。经查明,2008年1月23日,卢道军利用张春梅、李丽虹账户组在多个时间段内交易“四维控股”股票过程中,通过逐步拉升价格,短时间内进行频繁虚假买入申报,致使“四维控股”股票申买委托量短期内迅速放大,制造买盘汹涌的假象,申买价格始终低于前一秒的市场平均成本价。在推高价格和不断申撤过程中,卢道军趁机挂出卖单陆续卖出所持股票,实现卖出收益34.96万元。

  证监会根据卢道军违法行为的事实、性质、情节及社会危害程度,根据《证券法》的有关规定,对卢道军没收违法所得34.96万元,并处以同等数额的罚款。

  严查证券市场违法违规行为决不手软

  证监会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短线操纵的危害性不言而喻。首先,人为地扭曲证券市场的价格形成机制,使证券市场的价格与其价值相背离,造成证券市场供求假象,形成资源错配,破坏证券市场价格发现功能、风险管理功能和资源配置功能。

  其次,侵蚀投资者(特别是中小投资者)的利益,破坏证券市场投资功能,影响投资者信心,动摇市场发展的基础。再者,破坏证券市场正常秩序,割裂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正常关系,严重的可引发市场动荡和金融风波。

  此外,这种短线操纵往往利用不大的资金就可以对一只小盘股形成操纵,尤其是创业板推出后,会面临更大的操纵风险。

  相关负责人介绍,对于此类短线操纵案件,一般都是交易所先行发现。交易所在发现账户交易出现异动情况后,马上展开初步分析调查,如发现确实存在违法违规操纵,则上报给证监会。证监会稽查局根据上报情况作出是否立案决定,如立案则交与稽查总队进行调查,调查结果再交与行政处罚委,进行审理查处。

  这其中,稽查总队这只默默无闻的执法队伍承担着重要而特殊的责任。稽查总队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他们半数的工作日都在外地办案。虽然出差时间长、工作强度大,但执法的高效率却屡屡得到有关部门的嘉奖。此外,有些地方部门不熟悉稽查总队的调查权,也给调查取证过程造成了很大难度。

  证监会相关负责人表示,为维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特别是中小投资者的合法权益,中国证监会对任何误导投资者,扰乱证券市场秩序的违法违规行为,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决不手软;涉嫌犯罪的,要坚决移送公安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同时也希望证券市场各参与主体、广大投资者自觉遵守证券法律法规,共同维护证券市场的良好秩序,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

bblbblb 发表于 2009-11-26 07:00

外管局六禁令严控分拆结售汇 阻击热钱流动

  中新网北京电 热钱潮涌,中国国家外汇管理局二十五日称,“防范异常外汇通过个人渠道流出入,打击外汇黑市和地下钱庄”,同日公布六大禁令,严控个人以分拆方式规避结售汇限额监管。

  当日公布的《关于进一步完善个人结售汇业务管理的通知》明确禁止个人以分拆等方式规避个人结汇和境内个人购汇年度总额管理,要求规范个人手持外汇现钞结汇。

  六种将大额外汇拆分结售的行为被叫停。如禁止境外同一个人或机构将外汇汇给境内五个以上不同个人,收款人分别结汇;禁止五个以上不同个人分别购汇后,将外汇汇给境外同一个人或机构等。

  外管局要求银行对有拆分结售汇热证的购、结汇不予办理,并要求个人大额外币现钞结汇应审核外币现钞来源证明,还规定个人办理经常项下除贸易外的购汇,应使用人民币现钞、本人或其直系亲属的人民币账户或银行卡资金,外管局并将个人本外币兑换特许业务试点机构纳入该管辖范围。

  官方称,自二OO七年中国对个人外汇实行等值五万美元的年度总额管理以来,较好地满足了个人留学、旅游、劳务等购结汇需求,但亦发现部分个人通过将大额外汇资金拆分为较小金额等方式规避相关管理政策,扰乱外汇管理秩序。(

zhang0016 发表于 2009-11-26 08:34

输美油井管遭重税 中国出口早已接近于零

       第一财经日报11月26日讯 美国商务部对中国油井管实施10.3%至15.78%的反补贴税制裁后,部分企业出口成本每吨增加117到292美元不等,CBN昨天从中国钢铁企业内部获悉,目前中国对美油井管出口几近为零!

       油井管一案是美国对中国发起的最大案值反倾销反补贴调查,涉案金额近27亿美元。美方调查显示,美国公司2008年从中国进口26.3亿美元油井管,较2007年的进口额增长超过两倍(当时为7.5亿美元)。2006~2008年从中国进口的油井管增长了203%。

       美方此次反补贴初裁决定对浙江健力企业有限公司征收税率最高,达15.78%;对无锡西姆莱斯石油专用管制造有限公司(下称“西姆莱斯”)、天津钢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和江苏常宝钢管股份有限公司征收的税率分别为14.61%、10.36%和11.98%,对其他中国生产商征收税率为13.20%。在反倾销税方面,37家中国企业面临36.53%~99.14%不等的惩罚性关税。

       虽然按美方程序,美国际贸易委员会将在2010年1月7日前就反补贴税是否正式生效做出裁决,不过湖南华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总经济师阳向宏昨天告诉CBN,事实上初裁后他们就会通知海关,要求企业按新税率缴纳相应现金保证金或保函,实际上已提前征税了。

       华菱钢铁是国内主要钢管生产商,2007年、2008年对美出口量很大,但阳向宏透露,从2007年开始华菱就对钢管出口地进行了调整,现在主要向中东等石油生产国出口,今年对美是零出口。

       被征收高额反补贴税的西姆莱斯同样暂停了对美油井管出口。该公司外贸部程部长告诉记者,去年公司共出口油井管40多万吨,今年只有十几万吨,国外市场需求不好是主要原因,美国的“双反”调查更是“雪上加霜”。

       由于西姆莱斯与买家客户签署的协议是由买家进行进口报关,因此如果被征的反倾销反补贴税,也将由买家承担,“虽然税不用我们出,但买家还会不会在我们这里买肯定会受影响。”程部长指出,由于规格不同,一吨油井管的出口价在800到2000美元,单考虑14.61%的反补贴税,买家要支付的费用每吨就要增加117到292美元,这与美国当地产品相比丧失了不少竞争力。

       “据我们从海关获得的数据,一季度以后中国出口美国的油井管数量就几乎为零,如美国惩罚性关税正式生效,一征就是五年,中国企业可能五年都不会向美出口。”程部长透露,目前该公司油井管主要向中东等地出口。

      值得注意的是,过去两年来,美已对4种中国出口钢管类产品征收了反倾销和反补贴税,分别是环形焊管、薄壁矩形管、小口径管线用管和焊接不锈钢压力管。此次“受害”的油井管是中国出口比例最大的无缝钢管产品,无缝钢管又是钢管产品中附加值比较高的品种,是大钢厂主要产品。记者从海关获悉,1~10月份中国出口482.9万吨无缝钢管,其中油井管出口近400万吨。去年中国出口油井管每月在40万~60万吨,而今年每月只有20万~28万吨。

      鞍钢国贸一位内部人士指出,在中国油井管对美出口接近于零的情况下,美方依然用旧数据判定中国企业倾销和补贴并不公平,由于市场需求和美国征税导致的出口锐减、产品积压将给国内市场和企业生产带来更大压力。

(本文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作者:陈姗姗)

jnwsy 发表于 2009-11-26 08:48

四措施严控短线操纵
外管局六禁令严控分拆结售汇 阻击热钱流动
#*31*# #*31*#

淡泊赚了就跑 发表于 2009-11-26 09:42

#*22*# #*22*# 严打··

dyydyx238898 发表于 2009-11-26 16:03

luhanta 发表于 2009-11-26 21:32

感谢提供,学习中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今日消息(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