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fchenld 发表于 2009-11-19 19:22

波动法则(二)波动率究竟是什么

波动率究竟是什么
  
   从大师的文章中我们已经了解到,波动率是打开江恩预测理论宝库的一把钥匙。那么,波动率到底是什么呢?我以为,文章中有以下几个关键词汇可作为线索:循环,和谐,韵律,比例。
  这几个词汇中,循环是描写股价在市场中的某种表面特征,这种特征是波动法则所导致的直接结果。只有承认这种特征,才能谈得上对波动法则和波动率进行进一步的破译,这是进行研究的基础和先决条件。但是,仅仅这样是不够的。由于大师正是首先注意到了股票价格存在循环这样一个基本事实,进而发现了其中的自然法则,因此大师一定对循环进行过非常深入的思考。所以,循环不应该仅仅作为研究的目的,同时也应该成为研究的起点。与循环作为股价走势的外部特征相对应,和谐是股价走势的内在特征。这种内在特征从更高的层面上制约甚至决定着波动率,它应该是波动率变化的驱动力量。大师所说的寻找到正确的波动率,也可以换句话说寻找到更明确的内在和谐关系。韵律是比和谐更为抽象的的一个词汇,在股票市场上它甚至无法诉之于表面形式,而完全归诸于研究者个人的某种主观感觉。幸运的是,比例为我们的研究带来了福音。这是一个非常明确的研究指向,而且不会存在操作上的任何问题。好了,现在让我们开始我们的破译之旅吧。
  
  既循环又和谐且韵律还比例,从哪里着手呢?音乐。
   从音乐入手首先解决了韵律问题。韵律本来指的是诗歌中的声韵和节律,它根本就是诗歌加强节奏感以便向音乐看齐的一种努力。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平仄、押韵,外国诗歌中的音步、顿数等等规则,都是为了保证这个韵律。而诗歌又往往是可以唱的,这样一搭配的结果是韵律马上对等于旋律。至于旋律进行的方向又无非是同音反复、波浪式进行等几种,这样顺便也就带出了循环的特征。那么,音乐是不是具备某种比例,是和谐的呢?
(转)为方便对照查看,发图一张,与原文无关。
  
   是这样的。事实上,就连数的原理也是首先从音乐中发现的。据说毕达哥拉斯有一次走过铁匠铺,听到打铁的声音很动听,感觉到其中可能存在某种数量关系,他就把不同重量的铁锤打铁时产生的不同音调进行了比较,结果果然是这样。他马上猜想到了谐音音阶的音程之间可能也具备某种数量关系,于是作了下面的试验:用一个一根琴弦的乐器,在琴弦下面设置一个可移动的琴徽,于是,随着琴徽的移动琴弦就能发出不同的声音,当然,那是变动和不确定的。但是,当把琴徽位置固定在弦长度的二分之一处时,发出的就刚刚好是全部长度的高八度音。在这里,琴弦的长度、材质之类对结果毫无影响。八度音的本质只在于明确的的数量比例,二比一。接下来的试验表明,五度音程的数量比例是三比二,四度音程的音调比例是四比三。直到今天,弦乐四重奏和交响乐团还在根据毕达哥拉斯所发现数字在不同乐调中的关系来进行编曲。另外一个有趣的例子是,小提琴的共鸣箱每边有十二根或是更多的弧形曲线,最底部的弓形通常是在这些线条的黄金分割点上。
  
   这些跟股票市场真的搭得上关系吗?刚刚好有一个音乐家彼得为我们做出了解答。很自然地,彼得在炒股票的时候对江恩理论发生了兴趣。他经过研究后认为,江恩的波动法则与音乐乐理有异曲同工之妙。
  
  音乐名称 音 符 代 号 频 率
  Do C 1 523
  Re D 2 587
  Mi E 3 659
  Fa F 4 698
  So G 5 784
  La A 6 879
  Si B 7 987
  
  
   上图中, C、D、E、F、G、A、B七个音阶的频率之间,存在着非常完整的比率关系。主要是:
   1、D大约是C的一又八分之一倍;
   2、E大约是C的一又四分之一倍;
   3、F是C的一又三分之一倍;
   4、G是C的一又二分之一倍;
   5、A是C的一又三分之二倍;
   6、B是C的一又八分之七倍;
   7、高八度C为C的两倍。
  
   彼得认为,正是因为以上频率之间的比率关系反映了某种和谐,才出现了音乐上所称的共鸣现象。最为主要的共鸣产生于C与G以及高八度C之间,其数量关系是百分之五十和一倍。其它如三分之一、三分之二、四分之一以及八分之一等等也值得留意。同样的理由,某个频率的一倍、二倍、三倍、四倍、八倍也会产生共鸣。上述比例及倍数,正是江恩所指的“波动的法则”,一般称为江恩的分割比率。
  
   这种看法可能是有些道理的,市场多次给出了证明。当时间和空间的共鸣共同指向某一个点,转势的机会大增。
  
   1,时间二倍与空间二倍的共鸣









三、寻找正确的波动率
    如上所述,利用市场的和谐关系寻找能够产生共鸣的时间序列和空间点位,当然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是,由于理论上存在的和谐关系不止一种,究竟哪一种关系会由理论折返点变为实际折返点,相信实战临盘时会产生相当的困惑。而且根据江恩的说法,波动率虽然是变化的,但在一定的时段内,波动率应该是稳定和唯一的,这也就是江恩所谓寻找正确的波动率的含义所在。所以我们的研究工作还要深入再深入。
    正确的波动率是什么呢?它可能是前述几种和谐关系中的一种或接近其中的一种,另外一种可能是前述几种和谐关系中尚存在我们未曾发现的更深层次的奥秘。
    第一种可能。这种可能性是很大的。因为存在这么多种和谐关系,只要市场走势符合其中的一种,这种猜想即告成立。问题在于如何操作。因为前述几种和谐关系中只有一种是正确的波动率,这意味着要排除其他所有的情况。但我们在这个层面根本看不出这些波动率有何区别,否则早已区别对待,让正确的波动率脱颖而出了。
    第二种可能。如果这几种和谐关系中确实存在更多的奥秘,那么这种隐藏很深的奥秘很可能是这几种和谐关系中存在的共同性质,属于某种内在特征甚至本质属性。这就需要从它们互相的联系的角度,在理论层面再下功夫,深入挖掘。
    所以我们还要回到音阶和频率的关系上来。请看下面的琴键示意图。

我们看到,琴键上的一组音(八度)被分成十二个半音音程,这体现出来的就是所谓的十二平均律。它是由我国明朝中叶的皇族世子朱载堉所发明的,目前仍然是世界上通用的一种律制。从上面的琴键示意图可以看出,十二平均律所构成的音阶均以五个“全音”和两个“半音”组成。五个“全音”相当于十个“半音”,所以“半音”一共有十二个。这十二个“半音”所构成的音阶是以相同的频率递增的。换句话说相邻两个“半音”之间的频率比完全相同。换一句更明确的话说,这个频率比,其实才是我们要寻找的各个频率之间的内在联系,是大自然法则所决定的音乐系统中的“正确的波动率”。
    由于 “高八度”音调频率高于原调频率两倍,这就意味着频率比的十二次方等于二,也就是说,频率比等于二开十二次方。它的数值是1.059463094.
    好了,让我们回到彼得先生的表格。表格中的七个音频可以扩充成以下的十二个,分别是:523、553、587、622、659、698、739、783、830、879、932、987。为了能更好地验证市场的实际走势,我们另外换一组数字,以 “中央C”(middle C)的音频为261.626Hz来推出其它位置的频率:
音调音频
C(middle)262
#C
bD277
D293
#D
bE311
E329
F349
#F
bG370
G392
#G
bA415
A440
#A
bB466
B493
C523

    我就不多做解释了。贴一张上海的周线图看看。如果以90年12月19日上海证券交易所开市的这一周为笫一周,会有那么一段行情非常巧合。



这种巧合说明市场确实存在一个“正确的波动率”。把握了这个“正确的波动率”,我们才有可能在某种情况下让大师的投资奇迹再度发生。
    看到这里,有的朋友可能说, “正确的波动率”不就是1.059463094 吗?好哇,我记住就是了。
    对了。记住这个波动率。它在以后的行情中还会重复发生。只是我们应该明确它会在什么位置、什么情况下重复发生。这就是大师曾经反复告诫我们的“寻找到正确的起点”。下面我们共同来做一道小题:
1.059463094乘以532,结果是多少?
答案是563.654。
再贴一张图看看,如下:



如何?“正确的波动率”在这里又一次大显神通,奇准无比。
    但是,只是记住这一个“正确的波动率”是远远不够的。我刚刚说过,这是个巧合。投资大师江恩也告诉我们,“正确的波动率”是常常变化的。如何把握这个变化,让我们一起向前寻找。
四、 “正确的波动率”再揭秘
   “正确的波动率”之所以正确,就是因为它吻合了市场的实际走势。我们知道,变化是股票市场的本质属性和最重要的特征,因此反映股市变化的波动率也必然随着变化。这应该是波动率变化的根本原因。原因找到了,意味着“正确的波动率”也就找到了。那就是:“正确的波动率”只能在股票价格的实际走势中产生,这样才能够谈得上运用波动率来预测市场。下面我们通过几个例子来看看怎样求出波动率,又怎样用于实际预测。
第一个例子。
    已知条件:沪指在532周见顶2245点,564周见到底部1339点,求反弹高度。
由于反弹高度必然出现在2245和1339之间,所以这个反弹高度一定要兼顾到2245和1339二点的和谐。就是说波动率不应该是2245除以1339,而应该是2245除以反弹高度,也应该是反弹高度除以1339。
   所以反弹高度的数值应该等于2245与1339的乘积再开平方。结果是1733.80,实际值是1748。
    第二个例子。
    上海大盘在第四次探到一千三百点的时候,果然像江恩所预言的那样,四次到底而破。那么它将下跌到什么位置呢?现在我们就来计算一下。
三次反弹顶部的平均值是:
(1748+1649+1783) ÷3=1727;
三次探明底部的平均值是:(1339+1311+1307) ÷3=1319;
所以波动率是:1727÷1319
未来的下跌位置是:1339÷(1727÷1339)=1007
市场果然在这个位置展开了一轮波澜壮阔的行情,图表如下:



注意这个例子中波动率的计算方法与上一个例子不同。上一个例子计算的是反弹的空间位置,表现出来的是往复的特征。
下面介绍一下时间的计算方法。
已知 :
1748空间点位的出现时间是583周;

1311空间点位的出现时间是609周;

1649空间点位的出现时间是623周;
那么下一个出现的时间位置将可能是:
609×623÷583=651,实际出现在652;
652周见到底部1307点位以后,将会在什么时间位置见到顶部呢?很显然会是:
652×623÷609=666.99
市场果然在666周见到了1730顶部。在日线图表上出现了乌云盖顶的长阴线(见图),我以为,我又对了。



接下来,市场在回调了一百点之后,开始上攻。我以为,这不过是回抽均线。
不对,它冲过了均线。我以为,顶多做个双头。
还是不对。它创出了新高。要干什么?反转了?
经反复研究652周1307点的时空性质,认定反转是不可能的。
那么,问题出在哪里呢?
原来,623周1649点这里也是一个双头结构,在628周见到了1582点。这就好办了。这里仍然要做个双头。另一个头部的出现时间将可能是:
652×628÷609=672
果然是这样。下面把图表粘贴上来。



从图表上我们还可以看到,始自672周1783点的下跌直到1259点才得以止住,它的时间位置为694周。能预测出来吗?
我们一起来试一试。
672×672÷652=693,就是这样。
现在,让我们来复习一下江恩的原话,来结束波动率这部分的内容:
  我预测股票市场或任何未来事件的方法就是重视历史,并努力发现我们正在处于什么样的循环中,据此指出将来的轨迹,将来不过是市场运动的再现。伟大的波动法则就是建立在波的相似性原理上。即:相近的原因产生相近的结果。无线电、电话、以及收音机的发明都归功于这一法则。
   制约使用这种数学法则对未来进行预测的唯一因素是不能正确地理解和掌握历史的数据、资料。如果你站在正确的起点上,又知道再现历史的那种循环,那么预测100年甚至1000年将会同预测1年或者2年一样简单。(摘自江恩的著作《时空隧道》)

王东2014 发表于 2009-11-20 11:32

不断修正,呵呵,楼主厉害,顶

mrgjy1818 发表于 2009-11-20 11:53

抄书先生,辛苦了

惜雨竹林 发表于 2009-11-20 12:23

非常好~~#*d1*# #*d1*#

liuyanwumin 发表于 2009-11-20 23:59

楼主支持你!

louguocai 发表于 2009-11-21 12:37

楼主最好注明文章出处,会省掉很多麻烦。

potomac 发表于 2009-11-21 23:21

俺是音盲,
学不了。
#mad# #mad#

8662755 发表于 2009-11-21 23:31

原帖由 potomac 于 2009-11-21 23:21 发表 http://bbs.macd.cn/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俺是音盲,
学不了。
#mad# #mad#

我也是。。好想学好啊乐理知识啊

wfchenld 发表于 2009-11-23 12:09

静下心来,把数字和图表对照验证,从中会得到许多收益。原文中的图片,我也没有见到,其它无可奉告!谢谢大家的支持!

write2002 发表于 2009-11-23 13:21

楼主按照这个方法,好象在998之后的都不适合,楼主能否给举个最近的例子,多谢#*19*#

juncheng 发表于 2009-11-26 20:22

顶一下.#mad#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波动法则(二)波动率究竟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