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fchenld 发表于 2009-11-15 20:48

波动法则 (二)

波动法则(二)
   
一、股市运行周期表

    前面我们在介绍并分析江恩那篇文章的时候,曾经提到了股市有一个运行周期表。相信读过的朋友当中一定有很多人都很不以为然,以为不过是大言欺人,哗众取宠之举。又一个江湖骗子现身网络。这也怪不得大家,大家都是在根据常识进行推断,而常识又往往是正确的。不过呢,如同股市常常出现例外一样,这一次例外出现了。事实上,在这里毫无保留地为大家介绍我所知道的江恩理论,对于我个人来说也属于例外。之所以要这样做,是因为杜甫先生所说的“天时人事日相催”,方方面面的因素综合到了一起,应该我站出来说几句话。有些话如果我不来说,就会无人肯说,甚至无人能说。康德曾经指出,人类历史除了有规律性之外,还有目的性。黑格尔在《历史哲学讲演录》中,特别注重讲历史不是一连串的偶然事件的堆集,而是理性自身的有规律的发展过程。也许,中国股民十几年来对股市运行规律的研究需要一个总结,而这个总结需要一个能够抛弃小我的人来抛砖引玉吧。如果是这样,身为中国股民的七千万分之一,我愿意勉为其难。
    正是基于以上的想法,我决定公布我研究出来的这个周期表。但是,正如索罗斯的反射理论所说的,事件如果不包含有思考能力的参与者,其结构便非常单纯,一个事实跟着一个事实,形成一个永无止境的因果链。有思考能力的参与者使得事件结构严重地复杂化,参与者的思考会影响事件的进展,事件的进展又会影响参与者的思考。更严重的是,参与者也会相互影响。所以说这个周期表公布出来以后,它的使用效果会怎么样呢?恐怕也要打些折扣吧。所以我希望大家要抱着研究规律的想法去看这个周期表,把它当成说明股市运行规律的一个道具,如果您把它当成科学定律去使用,那我所犯下的罪过可就大了。套用一句金刚经的话,应该是:所谓周期表即非周期表是名周期表。
好了。现在把周期表粘贴上来,如下:


图表中的数据是上海大盘的周线时间序列。为了方便大家对照研究,我把上海大盘的周线时间图表粘贴在下面。好在图表不是太多。每二条竖线之间的时间间隔为五十交易周。


















大家可以从分段放大的图表中,寻找到太极与螺旋结构关系图上所列的数字,分析一下它们之间所包含的数量关系。对于研究有素的朋友来说,可能一看到这个图表就立刻明白了。这个图表的重大意义在于,它形象直观地表达了沪指在运行过程当中存在的几种主要波动率,而且进一步明确了这几种波动率之间的数量关系。也就是说,波动率尽管是变化的,但是这种变化却有一定的规律可循。这对于股市投资来说,其价值不言而喻。不仅如此,我们还可以看到,在这张结构关系图上,波动率的变化不仅是关系明确的,而且是数量唯一的,也就是位置唯一的。更明确地说,这张时间结构关系图所明确指出的惟一时间,已经使得江恩理论何时何价中的何时落到了实处。这个图表的面世对波浪理论的研究来说也算小有推动,因为它在时间关系上第一次明确了沪指波浪运动的内部结构。
    还是让我们先从市场的螺旋关系说起吧。
    下面的这个图表大家都很熟悉,它一般用来说明黄金分割比例是怎样产生的。应用到股市上,就是股市中存在着1.618的黄金扩张比。这个道理,凡是接触过黄金分割的朋友都是很明白的。我们碰到的第一个问题在于选准正确的起点。很多朋友也都明白这个道理,所以当很多人以一九九四年七月末的325点为起点来进行计算得不到正确结论的时候,一些朋友甚至提出要向后退回到上海证券交易所发布静安指数期间来划分波浪。当然这里面也还是有一个不太好解的扣子,也就是:上海大盘并不是以某几个数据的时间距离而是以数据本身的时间序列数为基础来进行扩张的。实际上最朴素最简单的方法就摆在大家面前,只不过大家不肯相信,不敢相信罢了。这确实有点象佛家经典所述的不可思议。


如果我们以上海大盘一九九零年十二月十九日开盘为第一个交易周,那么,随后的时间序列确确实实存在着1.618的黄金扩张关系。表现在上面的结构关系图表上,就是任意两个在同一条垂直线上的时间序列数据,均存在这种神奇的关系。下面我们还是贴几张图来表现一下





余仿此。
   那么,在具有黄金分割扩张比例关系的两个时间序列数字之间,股价走势又按照什么规律进行波动呢?太极与螺旋结构关系图已经说明得很清楚:是按照√2进行波动。
我们就来具体计算一下。
    以走过的行情为例,图表上形成如下数字关系:
608÷√2﹦430
430÷√2﹦304
304÷√2﹦215
215÷√2﹦152
152÷√2﹦107
107÷√2﹦76
    注意这个76交易周。它是沪市放开股价以后,冲击1429高点所在的时间。也是沪指周线图上的第一个明显高点。反过来说,我们把这个高点当作正确的开始,按照√2的波动率,可以推算出以后的一系列时间。
    由于√2*√2﹦2,属于倍周期扩展,与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的原理相同,所以我们把它称之为股市运行过程当中的太极节律。


这个太极节律确实主宰着股市的运行。我们不妨再来推算一下:

266÷√2﹦188

188交易周所在的时间就是一九九四年七月末,它创下了325低点。
    又如:348÷√2﹦246

246÷√2﹦174

174÷√2﹦123
   大家都可以对照行情走势图表,查看一下在这些时间位置市场都发生了什么。
   这几个数字虽然在太极与螺旋关系结构图表上没有出现,但大家可以在看这个图表的时候把它“玩”出来。
    市场运动的所有周期现象,可以说都是太极节律和螺旋周期共同作用的结果。有了1.618和1.414这两个数据,我们下面的工作就极为方便了。一起来看:

1.618÷√2﹦1.144
    √2÷1.144﹦1.236
    第二个等式表明,在具有太极节律关系的两个时间序列数据之间,股价走势将按照1.236的比例进行波动。

1.236﹦√5-1

(√5-1)÷2﹦0.618
    不需要再举出具体的例子了。在上面的太极与螺旋结构关系图表上,在一条水平直线上的相邻二个数据之间,存在的就是1.236的比例关系

看一下下面的图表,就连1.144关系也找到了。


一,   基本波动环节和基本波动模式
    上面我们从1.618分解到了1.414,又从1.414分解到了1.236和1.144。那么,波浪内部的结构是不是还可以继续进行分解呢?答案是肯定的。分解的方法可能有的朋友已经猜到了,就是:
1.236÷1.144﹦1.08
1.144÷1.08﹦1.0595
    这个1.0595大家还记得是什么吗?它是我们前面介绍过的音程波动的基本频率。这个基本频率在股市运行中也频频出现,我们在前面已经介绍过了。
    既然这样,这个1.0595就可以认为是股市波动的基本环节。另外一个与它同一级别的波动环节是1.08。
下面我们就来验证一下。
266×1.08﹦287
287×1.08﹦310
310×1.08﹦329
329×1.0595﹦348
348×1.08﹦376
376×1.08﹦406
406×1.0595﹦430
430×1.08﹦464
464×1.0595﹦492
492×1.08﹦532
532×1.0595﹦563
563×1.08﹦608
-
-
-
-
-
-
    大家可以对照一下前面的周线分段放大图表,沪指确实是按照这两个基本波动环节来进行波动的。这是一个非常明确的结论。
这两个数字之所以成为沪指的基本波动环节,更深刻的原因在于:
1.618÷√2﹦1.0595×1.08
显然,只要螺旋周期和太极节律继续控制着股价走势,这两个基本波动环节就会继续在股市上翻云覆雨,一统江湖。

基本波动环节又是什么呢?它是股价指数在波动过程当中的基本节奏。正是这两个基本波动环节之间的交替往复,构成了沪指波动的韵律,和谐,美感。波动率的全部要素在这两个基本波动环节上展露无遗:既循环又和谐且韵律还比例。
细心的朋友可能已经注意到,上面的表达中,比例,没问题;韵律,没问题;和谐,没问题;循环,有问题。因为这里说的循环特指基本波动环节的循环,它是在某个基数上乘以一个基本的比例数,其数值是逐渐扩张的,和我们习惯意义上所说的股市运行的循环周期是两码事。
是啊,参破了这里面的机关,你对股市运行周期的理解就进入了一个新的天地。简单地说,你不仅掌握了周期循环,还一劳永逸地彻底解决了周期变异的问题。那就是周期何时变异,又遵循什么样的规则进行变异。这个问题我们将稍后进行介绍,现在先来解决乘法和加法的一致性问题,也就是比例怎么样变成了周期。请看:
1.618×√2﹦1.618÷√2﹢1.618÷√2
上面的数学等式表明,节点之积可以等于节点之和。这就没有问题了吧。股市上存在着周期循环,所以加法和减法必然是成立的。而加减又可以转换成乘除,使得波动率大行其道。

显然,由这两个基本的波动环节出发,我们可以寻找到股市运行的周期结构。由于1.0595×1.08﹦1.144这个结构的相对稳定性,我们以两个相连续的1.144作为考察片断,来分析一下沪指波动的基本模式。它们是四个基本波动环节的排列组合,如下:
A:1.08,1.0595,1.0595,1.08;
B:1.08,1.0595,1.08,1.0595;
C:1.0595,1.08,1.0595,1.08;
D:1.0595,1.08,1.08,1.0595。
以上四种基本波动模式在股市运行中交错出现,沪市指数从512------2245------1307这个过程中,四种模式都出现过了。下面我们就来粘贴图表。









这四种模式看起来有点乱。实际上,它们可以应用于不同的情况下。当我们归纳出了它们分别适用于哪种情况的时候,这四种模式就不仅仅适用于我们所考察的特定片断,推而广之,它将适用于一切周期和基本形态,并且,可以有更简便的计算方法。
研究问题要有大局观。就是当你考察细节和局部的时候,不要忘了你的出发点和目前所在的位置。就我们上面归纳出来的四种模式而言,它们仅仅是两个基本循环环节的排列组合,就局部说局部肯定是说不清楚的,所以我们的目光还要放到大的循环尺度上来。
我们先来剖析沪指两次大的上升行情。
215----------266-------------329为第一次上升;
348----------430-------------532为第二次上升。
其中,215------266,348------430均为震荡筑底阶段;
266------329,430------532为上扬攻击阶段。
在这两次上升行情之后都进行了回调,显然,第一次上升回调到348,而第二次上升回调到564。
我们在介绍时间波动率的时候,曾经举过第二次回调的例子,就是:
532×1.0595﹦564。
那么,第一次回调是不是也这样呢?
329×1.0595﹦348。
果然。
由此我们得出一个经验性的结论:在大的上升行情结束之后,股价指数回调的第一个基本波动环节将是1.0595。
仅有这两个例子总是让人放心不下。我们再来试一试。
五一九行情朋友们都印象极深吧?据说在漫漫熊途当中对股市坚定信心的一个最有效方法就是重放五一九录像。这应该是个超级秘诀,一般人我不告诉他。
五一九行情的第一攻击波是1047------1756,上涨七百多点,仅用六周时间,就是从430周------436周。
接下来的回调将到哪里为止呢?
436×1.0595﹦462。
再举一例。始自1783点672周的下调到何处是一个循环环节呢?
672×1.0595﹦712
果然,就是这么一回事情。
显然,当我们遇到上升行情转变为下跌行情的时候,应该首先考虑应用模型C和模型D。
那么,模型A和模型B呢?它们基本上适用于下跌结束后的盘整阶段和盘整结束后的扬升阶段。
例子我就不再一一举出了。大家可以自行验证一下,一般情况下概率还是比较大的。
以上我们分析了在市场运行的不同阶段首先应该考虑应用那种基本波动模式,是从股市运行的整个循环的角度来考虑的。下面,我们要重新回到我们所考察的两个连续的1.144片断,研究一下这四种模式的计算有没有什么更简单而又能增加可信度的方法。
根据以上的介绍我们知道,在市场进入某个阶段的时候可以首先考虑应用不同的模型。这意味着仅仅需要一个数据就可以推出其它的几个波动环节。但是,如果市场并不是按照我们预想中的情况向前发展,这样的推断就很容易产生我们不愿意看到的后果。这种情况其实是随时可能发生的。譬如说根据我们前面画出的沪指太极与螺旋结构关系图,沪指应该在752周左右出现一个转折点,这个转折点好像级别还不小。因为从图表上看,它和当年的462周位置相同。在这里需要提请大家注意的是,自2245点532周以来,市场已经步入了非常明显的下跌周期。当694周1259点产生的行情是如此短命,就已经预告了2245点开始的调整之路肯定是漫长的。所以我们对这个752周要小心谨慎,留心观察这里会不会产生行情,如果产生行情又会产生多大行情。如果这里不产生较有力度的行情,那么下一个需要关注的股市运行时间是759周或者763周。
好了,扯远了。在这里我想说的是,我们最好不要根据当前的某个孤立波动环节数据来对后市进行推算,而应当根据三个,至少两个波动环节进行我们的研究,从和谐的观点看,这将增加研究结论的可信度。这就是市场人士常常说的所谓共振。这种研究方法如何体现在四种基本波动模型上,我们将在明天进行探讨。

就先来介绍一下模式A的简易算法。
在模型A中,我们可以用前面两个数据来推算出后来的数据。
例如:529×529÷462﹦606
模型D的情况与此相同。就是:
376×376÷329﹦430
对于模型B和模型C来说,这种算法也成立。例如:
430×430÷376﹦492;
464×464÷406﹦530;
甚至,492×492÷430﹦563。
显然,这就是我们在前面介绍时间波动率和空间波动率的时候所运用的计算方法之一。另外一种计算方法是用已知的三个数据来推出未来数据,它主要体现在模型B和模型C上。就是:
430×406÷376﹦464
464×430÷406﹦492
492×464÷430﹦531
(转:未完待续)

mrgjy1818 发表于 2009-11-15 21:33

这不是《发现江恩》里的玩意儿吗,应该尊重原作者的,还以为是楼主的原创呢。不点明原作者是什么行为啊

dongyujun88 发表于 2009-11-16 06:37

#*d1*# 哥非常之欣赏你

dongyujun88 发表于 2009-11-16 06:42

哥哥啊,没有图啊,你想急死我啊,呵呵#loveliness#
我的QQ75432663,能不能给我开小炤啊!
好东西别人都不知道珍惜
别告诉我波动法则一是你的原创#*29*#

dongyujun88 发表于 2009-11-16 06:43

等你上图了俺再来好好学习!#*25*#

惜雨竹林 发表于 2009-11-16 18:00

没有图~~楼主能否补上~~期待中~~

dongyujun88 发表于 2009-11-18 01:48

#loveliness# 先看到问题就慢慢的提问

1,上海大盘并不是以某几个数据的时间距离而是以数据本身的时间序列数为基础来进行扩张的
我隐隐感觉这个时间列序数是很精髓的东西,貌似应该就是我应该在找的东西,还请楼主提升

感觉楼主在泄漏天机啊!
楼主还是偷偷的跟我说算啦#*29*#

dongyujun88 发表于 2009-11-18 01:51

时间列序,到底是啥东东呢?#*31*#
全息有关?
胡乱猜测中
相似的原因产生相似的结果,
相同的时间列序,产生相同的行情?
#mad#
还是不懂
没图

pool801 发表于 2009-11-18 15:21

楼上的别急,这个资料很多的

bluefiger 发表于 2009-11-19 21:53

是不是级别不够就看不到图?还是皇帝的新装?

是不是级别不够就看不到图?还是皇帝的新装?

江恩易学 发表于 2009-11-20 15:31

非言大道而言器!

亨特拉尔 发表于 2011-6-16 11:02

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

奇奇9 发表于 2011-7-4 09:01

有图吗?????/

bory1234 发表于 2014-5-15 11:19

幸运+1000

zmfhyzc 发表于 2014-12-3 22:33

这些就是波动率吗?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波动法则 (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