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 #79 安净 的帖子
(还真有人对此进行了研究:*22*: )点状思维——线状思维——面状思维——网状思维
这几个词很形象,勾画了思想境界由一个层面到另一个层面上升并逐步走向宏观、走向高屋建瓴的过程。
点状思维,想的就是一个点,也就是拘于事务。在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我们知道,这样的事务多如天上的繁星,如果管理者用点状思维,肯定会不得其法,越想解决问题,越难解决问题。
线装思维较点状思维进了一步,至少可以在两点之间寻找一种逻辑关系,然后串成一条线,这样,对于解决企业问题又容易了一些。两点之间,总会有某种关系存在的。找出了这种关系,问题的解决就有了机缘。
但是还不够。很多个两个点之间,必然会组合成很多条线。这些线条,未必在同一个平面上。不在同一个平面上的这簇线条,如何把握其间的关系呢?于是就出现了两种不同的把握方式:一种,将这些不在同一个平面上的线簇用面的概念进行区分,在这一个面上的线簇表明了什么,在那一个面上的线簇又表明了什么。显然,这种面状思维对于我们认识事物,有不少帮助。但是这种方式还有缺陷,于是就出现了另一种处理方式:那就是网状思维。
所谓网状思维,考虑的并不一定是同一个平面上的线条的关系,而可能跨平面对各簇线条的关系进行追踪。事物的特性往往是多侧面的,其侧面之多,甚至到了难以穷尽的地步。如何才能对事物进行最精确的研究,并最终提纲挈领地解决问题呢?网状思维最能帮到我们了。网状思维,实质就是系统思维。有名的7S模型,不正是一个网状结构吗?
企业经营者,尤其是企业的最高层,有必要对自己的思想方式进行一番检视了,看看自己的思维方式属于哪一种,是否与自身所处的地位和身份相吻合。如果你身处高位而不能用系统的、宏观的思维来观察事物、解决问题,显然,你的思想得解放了。 b:b b:b b:b
回复 #77 安净 的帖子
没看懂啊:mad: 原帖由 mcpssx 于 2009-9-30 09:09 发表 http://bbs.macd.cn/static/image/common/back.gif没看懂啊:mad:
多看几遍!b:b b:b b:b
回复 #83 mcpssx 的帖子
本贴是从交易者的角度来说的,所以讲心理、策略和资金管理要多一点,标题前加一“高级”以做为区别(不然原地踏步没意思:*22*: )。当然可以将文中结论应用于任何一种技术指标,属于“内家拳”派:loveliness: 。
[ 本帖最后由 安净 于 2009-9-30 10:21 编辑 ] 謝謝樓主無私提供有關 SAR指標之精彩論述 我也没看懂:*31*: b:b b:b b:b #*d1*# 谢谢提供 #*)*# #bb# #*19*# 1.交易策略:看大势,做个股
2.买卖信号:天时、地利、人和
3.风险控制:仓位、止赢、止损 此贴不加精?#*31*# 好东西认真学习!~ 怪不得我看迷糊了,初始止损点和转折点的定义跟图里的不一致:初始止损点应该是上行波第一个分形点所对应的股价;初始转折点类似;不知这样理解对不对。 为了便于开展交易,有必要对股价运行轨迹进行划分。
上行波:支持股价上行的点集,称为上行波。
下行波:与上面相反。
止损点:上行波的点集称为止损点。
初始止损点:下行波所对应的股价低点的最后一个分形点为初始止损点。
转折点:下行波上的点。
初始转折点:类似于上面的定义。 dddddddddddddddddd
macd
SAR是传统指标中设计形式相当别致的指标。一般的技术指标都是在当天的行情出来后给出当天的指标,指标晚于行情,是追随性的。而SAR是在收到今天的数据后给出明天的停损点,投资人第二天可以在盘中盯着这个点,一旦被突破立刻止损,使人做到“心中有数”保持操作的主动性,可以避免其他指标被动追随的缺点。SAR的算法设计也相当精巧,它从一轮行情的最低点开始,随着行情逐渐抬高止损,抬高的规则参考了股价上涨的加速度原理,用过去的行情验证,表现相当不错。SAR的使用很简单,像它的名字一样,主要是作为止损点使用,是防守型的指标。在实际操作中进入一只股后不防就以SAR作为止损点,一旦被突破,立刻止损,可以帮您锁定已有获利,不至于把已到手的获利吐回去,甚至转为亏损。投资者在驾驭波段上升行情的强势股、热门股时,往往为人性弱点所困而难于获得满意的实际收益。正确运用SAR停损指标简洁明确的信号进行冷静止赢止损操作,则可避免自以为比市场聪明的贪婪操作,是积极型投资者保持资金流动性、把握主动权、学会波段获取合理收益的关键。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 各位股友,春节快乐! 非常有见地的还帖子,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