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悠的天朝
发表于 2009-8-12 16:16
大愚若智
发表于 2009-8-12 16:17
原帖由 闽发文哥 于 2009-8-12 16:14 发表 http://bbs.macd.cn/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下跌的性质,还不是真正的牛转熊!
我辛苦了一天--问来的方向--记住了
:funk: :funk: :funk: :funk: :funk:
yhl_313
发表于 2009-8-12 16:17
七哥,没事。
你接着忽悠。
你有纠错的本事。
我只有二手准备。
一手是后面涨到3800。
另一手是后面跌到2400。
现在没办法。
只能装死了。
本来以为能有一个是线的反弹。
我也不贪。我只想做一个60分钟的反弹。
没想到啊。
七哥你好,你好,你好狠啊。
闽发文哥
发表于 2009-8-12 16:18
:*31*: 我都纳闷了--这些朋友08年是咋熬过来的--还是
jf010
发表于 2009-8-12 16:19
原帖由 godm_2008 于 2009-8-12 16:16 发表 http://bbs.macd.cn/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要是到国*前,没能解套,大家使劲骂吧~~~都什么事儿啊,那些黑金是哪来的?还不都是ZF腰包里掏出来的。领导一句话,钱要往哪使就往哪使。当初让那些钱到处乱跑,现在又来收,这不折腾吗?治本,得有关云长刮骨疗 ...
******************
指出了问题的本质。为你加分。
成都古明
发表于 2009-8-12 16:19
七月份的时候 咱政府不是还说没有发现资金流入股市楼市么
什么时候ZF 能提前 说点儿准确率高的
vrvr23
发表于 2009-8-12 16:21
原帖由 大愚若智 于 2009-8-12 16:14 发表 http://bbs.macd.cn/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所以参考的不是一个人的观点。比照一下,谁也有看不准的时候。所以我又提了一个眼镜,路兄在闭关,他的大方向也是不错的。
老q也算老人了,需要的话我发个逃顶的菜刀给你吧,省得你东看西看。
不过这次我信**,把他当兄弟。坚持没走。
getfun
发表于 2009-8-12 16:22
:*22*:M D 非职业股民,连割肉的时间都没有。。。
fengzzd
发表于 2009-8-12 16:22
MD,本月来就是47世界的笑话月,我损失不少
闽发文哥
发表于 2009-8-12 16:23
:*22*: 我职业娱乐的--娱乐一周发现肉烂了--直接做成高汤^_^
du2001
发表于 2009-8-12 16:24
:*29*: :*29*:
xmruidon
发表于 2009-8-12 16:24
原帖由 柳叶小刀 于 2009-8-12 16:15 发表 http://bbs.macd.cn/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怎么都慌了,别怕,我来给你们安心。
利益交换是有的,看下社保海外投资找的合作伙伴。(见前帖)
有合作也有斗争,这个47也没办法,他们也是按命令执行。
如果现在看成牛熊拐点,这太过了,只为发个中国建筑 ...
*d:1* *d:1* *d:1*
潜龙腾渊
发表于 2009-8-12 16:24
顶文哥,最能理解剧本
eros1127
发表于 2009-8-12 16:25
这周深刻体会到所有演员的那句话:没有5年的股龄,你来看戏,会受内伤的.
来股市的人都认为自己是聪明的那个.
今天我才知道自以为是的聪明是赚不到钱的.
向所有的演员致谢!b:b
谁有理大忽悠
发表于 2009-8-12 16:25
:*22*: 总之,忽悠来忽悠去,就是忽悠你来抬轿,一群小羊抬老狼坐的轿,抬的时机到了,老狼干脆让小羊给自己填肚子。
非我莫属
发表于 2009-8-12 16:25
原帖由 helifly 于 2009-8-12 15:48 发表 http://bbs.macd.cn/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请问,你还有脸吗?!你还出来干啥?你现在的ID不是有理吗?:*29*: :*29*: :*29*: :*29*: 这么喜欢自虐啊
你肯定有工资的。。。不然没事跟老大折腾个什么劲
潜龙腾渊
发表于 2009-8-12 16:26
不是牛熊转折,那就是2月份的调整
yhl_313
发表于 2009-8-12 16:26
08年怎么熬过来的?
08年是以为技不如人。
现在是知道有人出老千。
忽悠的天朝
发表于 2009-8-12 16:27
闽发文哥
发表于 2009-8-12 16:27
历史的启示:当前是“腰”而不是“顶”2009-08-12 07:49 徐辉 上海证券报
笔者认为,人们广泛关注的宽松货币政策退出的时间点远远未到,市场估值处于均衡水平,3300点区域是“腰”不是“顶”。从短期看,上下几率相当,从中长期看,潜力仍相当大。
美国三十年代大萧条的危机治理、刺激政策退出与股市总结如下:一、1933年4月美国脱离金本位,启动宽松货币政策刺激经济;二、其影响为,在随后的三年里,工业生产数据显著攀升,上市公司业绩也持续3年大幅增长,道指4年半累计上涨了400%;三、刺激政策退出原因是1937年美国出现通胀的危险,退出方法是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带动利率上行,宽松货币政策退出对市场的影响较大——退出后道指下跌了50%。
七十年代滞涨时期的危机治理、刺激政策退出及股市反应总结如下:一、70年代美国宽松货币政策持续了两年,工业生产快速回升,上市公司利润出现V形增长。股市在这两年间持续上涨,涨幅近100%,回到危机前水平。股市上涨的时间与宽松货币政策持续的时间基本相当;二、宽松货币政策退出的原因和1933年一样,主要源于通胀的压力。1976年7月美国CPI已接近7%。退出影响也和1937年一样,宽松货币政策退出导致股市回落,跌幅约为涨幅的一半。
总结两次危机处理可得出结论:一、刺激政策持续的时间一般较长,30年代美国宽松货币政策持续了四年 ,70年代美国宽松货币政策持续了两年;二、通胀一般在刺激政策开始两年后出现;三、业绩增长、股市上涨与货币政策三者持续时间基本重合;四、在70年代中期滞胀中,美国货币刺激力度强于日本,导致美国在第二次石油危机中通胀问题相当严重。启示在于,中国的强力货币刺激,未来产生高通胀的几率较大。
从两方面看,中国宽松货币政策退出时间远远未到。一、美国复苏未定,中国通胀未起,说明人们信心远未恢复,货币政策难以转变;二、货币政策对实体经济不仅要“扶上马”,而且要“送一程”,更何况当前中国经济复苏的基础还不稳定 。
宽松货币政策究竟何时退出呢?货币快速增长对通胀的传导一般为两年左右,即2010年年底或出现通胀的苗头;中国的M1历史周期为38个月至44个月,上升阶段或为19个月至22个月。笔者的结论是,至少在2010年中期以后才会看到央行真正的货币政策紧缩。
一般而言,市场由三方面因素决定:估值是主宰股市中长期运行的内在因素,国债收益率的溢价和折价最终将给出股市上行和下跌的极限;流动性将决定市场被高估还是低估,是推动股市运行的外在因素;业绩则是市场均衡估值的调节器。
目前看,三大资产收益率对比如下:A股收益率(动态市盈率倒数)为4%;十年期国债收益率为3.48%;房产收益率为3%。而在2008年10月30日,A股收益率为10%;十年期国债收益率为3.11%;房产收益率为3.3%。估值对比显示,股票上涨最为迅猛,目前三大资产收益率基本持平。基于目前状况,笔者对估值、流动性和业绩作出如下预测:
一、估值。2010年全年CPI平均为3%;2、2009、2010年十年期国债收益率为3.48%、4%;2009、2010年市场均衡动态市盈率为27倍、25倍;2009年、2010年公司业绩增长率为20%、25%;2009年、2010年上证指数均衡点位为3800点和4600点,高于均衡值20%为警戒线,2009年和2010年预警点位分别为4500点和5500点;低于均衡值20%表明市场具有吸引力,2009年和2010年分别为3150点和4550点。
二、流动性顶。货币政策彻底转向很可能是为通胀所迫,被动转向;货币快速增长对通胀的传导一般为两年左右,2010年年底或会出现通胀的苗头,2010年下半年可能成为货币政策转向的一个重要时间点。
三、业绩顶也是流动顶。2009年、2010年上市公司分别增长20%、25%的几率较大。如果宽松货币政策退出,将出现两种情况: 上市公司业绩出现阶段性下滑;股市将出现较为明显的调整。所以,流动性顶或与业绩顶可能在2010年三季度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