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净 发表于 2009-7-10 10:15

读书:《战无不胜--不胜不战》

这是只铁写的一本书,书中充满混战的气息。

在几年前这种战法是非常流行的,但就如昙花一现一样,任何股市理论终将被时间所消化得无影无踪,只剩下----不变的就是变化。b:b

今天看该书,我们真真切切看到其所引用的经典依然是朴素的真言,值得深思。

那么什么知识该书没有揭示呢?

我们来看《道德经》关于天之道的描述:

1、持而盈之,不如其已; 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2、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此两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恶,孰知其故?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繟然而善谋。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3、天之道,其犹张弓欤?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馀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馀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馀。 孰能有馀以奉天下,唯有道者。 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

这里描述的语言翻译成股市语言就是:股市涨跌力道是互补的,如果强用刚则易折。如果揣而锐之,则不能长保,那么获利丰厚之后应当功遂身退。关于买卖,应先保本,否则勇于敢当英雄是要亏损累累的。要善于谋,成之于阳则能够达到稳定获利状态。什么时候出场?当买盘占据主导力量之时,有道者才能损股票以奉天下想买股票者:*22*: ,圣人都是为而不恃的。:*22*:

再总结一句,刚者易折,其必然折在最后一次交易之中而不能恢复元气除非服从-----股之道即为天之道的事实。:)

[ 本帖最后由 安净 于 2009-7-10 10:18 编辑 ]

安净 发表于 2009-7-10 10:36

书藉能够勾引人的购买欲无非是击中人的弱点,或者说击中人的某种需求。

作为股民来说自然是要解套,买进获利,最好能一年翻N倍。统观股市书籍,无不入此规律之中。

这本书当然也不例外,但把杂草割掉,自然稻禾就显露出来了。

如果我们将这类书籍分类,可以分成策略类、分析类、交易类三类,这本书可以具体划归分析类,离真正的交易还是相距甚远的。交易类恐怕是个不传之密,即使写出来,读者未必能够接受,一方面是需要时间验证,另一方与前两类是息息相关的,在错误的理念之下又怎么能企求获得充分的成功呢?当然即使是一招半式,但真正应用起来就是写个十部头也不能穷其变,所以关键问题在于实际的操作,没有人能够分析清楚股市才能进入股市,那是不现实的。:)

安净 发表于 2009-7-10 11:13

彩页部分

看看背景象是小孩涂鸦部分,估计也是交易者在经受股市修理之后心态不稳的涂鸦之作。

因为名言太多了。:*22*: 但是小心!股市技巧尤如bocai,成功率高的方法集中在一起依然要服从大数法则,并不会真的变成功。:*22*: 现实很少会梦想成真,不正确的理念下尤其如此。成功一定是在正确的方法在正确的时机下才能产生,而与人的勤劳不成正比的。人之道,损不足以补有余。人道要服从于天道。:*22*:

文中还是有一些精彩点的,这与该书的思想关系似乎不大。

1、实战逻辑:哲学>兵法>战法>技法>技巧>技艺>,很多内容与现在的认识重复,但不妨碍其精彩性;
2、实战专业要求:客观、定量、保护、科学、系统、可操作性,这里用词甚大,估计是几种理论的杂合体。
3、实战投资要素:心态控制、资金管理、技术功力,这里点到关键的东西,但还有若干没点到。

实战总结部分,每句话都是模棱两可的:1:1 例如:金融投资活动是一种事业,或者说它是一种使命,需要科学化、专业化的管理才能取得成功。讲的是要把投资当成事业,但说成使命恐怕欠缺话语场所。这里科学化、专业化的管理在正文中恐很难找到踪迹。又如:“空仓”也是一种很好的战斗!指的是卖掉股票谓之空仓(动词),还是没有买进股票的阶段(名词)?如果是前者,谓之头寸调整,如果是后者谓之等待、观望。:*22*: 这里似乎是对某些技术派的否定,有一定启迪作用。但概念膨胀之后显得没有着力点,有反噬其身之嫌。

安净 发表于 2009-7-10 11:23

目录部份

内容不错,但是怎么看都象是各种书籍的总结,
真正有价值得恐怕是298页的专业投资计划书范例(注意,才是范例而已),可以看成是本书的总结。

仔细看之,观点粗糙,实战性甚差,基本不符合顺势而为的交易哲学。

看一下304页,颇有标杆的意思:funk: 但是姜昆哪弄什么股票啊:*31*:

愚睿 发表于 2009-7-10 11:30

研究得还挺细的,呵呵

安净 发表于 2009-7-10 11:54

投资哲学

举了若干时髦名词,但似乎看不出投资的哲学是何物?

让我们帮作者总结一下,世界是物质的,物质在于运动,投资的哲学就是对股市运动规律的把握。

在其前面将MA30线视为生命线的总结相当得好,但试图把这种规律放在更广泛的范围内就会产生以偏概全的错误。混沌在这里的含义不是莫名其状,不是用分形等概念的简单堆砌,而是指一种更高程度的有序。这个话谁说过呢?就是道氏!基本的趋势是不变的,但他却不能让人在能感觉的范围内认识。当然天之道讲的也是这个道理,就是阴阳的转化。作者把现象当成圣经自然容易产生错误,也说不出什么,因为不变的东西是变化:*22*: :*22*:

愚睿 发表于 2009-7-10 12:04

回复 #6 安净 的帖子

看得出你看了不少的书,很有自己的见解!

做位一个投资者就是要有自己独立思考的思想,否则、只有被人牵着鼻子走,幸运的话也就绕几圈就醒悟过来,不幸的话,绕上好几年也是很正常的事。:*19*: :)

安净 发表于 2009-7-10 12:09

股市兵法

既然作者将现象当成圣经,所以其兵法看起来要难以自圆其说了,但是说白了,根据逻辑学罗素悖论,我们人类的逻辑体系本身是有问题的,所以首先必须要有一些假设,在此前提下才能演绎出一套空间理论来,从这个看来也无可厚非:*22*: 。

看作者的寻宝图,将平衡阶段视为混沌阶段,这种认识是有问题的,因为你可以在某种走势中找到这种分类,在另外一些走势中你却是无能为力的,因为世界本身就是混沌的。我们看到的只是某种期间的有序而已,换句话说你的寻宝图不管用在什么场合、什么样的商品都应该是合适的。

看小字部分,因为对现象认识的模糊,自然象由心生,东西南北、春夏秋东都出来了,:*22*:

安净 发表于 2009-7-10 13:20

回复 #7 愚睿 的帖子

交易讲哲学、策略,自己思考固然重要,但没有这些书籍估计很多人也想不出什么所以然来。只有比较、鉴别和实践才有所提高。

有没有成功的途径?一个是读名著,但什么是名著,名著真的是能起到指导作用,那是不一定的。另一个自然是根据自己的想法编程,找书比对,最后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方法。所以交易之路也是漫长的。

这里也讲天道酬勤,但错误的理念之下结果是适得其反的。

读书就是要树立对立面,然后找到书藉的契合点。并不是每本书都是一无是处的,毕竟想花个几十块钱想找到圣杯是几乎不可能的。可以想见,性价比与我们的期望值是成正比的,有用的知识不多。b:b

安净 发表于 2009-7-10 16:44

标志性技术信号出现时,几大要素达到和谐境地,则做多或做空的最佳位置出现,市场出现最明确的涨跌趋势,资金管理按照该信号出现的级别大小,实战中需要艺术性地进行部署;一旦几大要素中出现不和谐情况,则相应地调整资金管理的结构或实战操作时间的周期,从而达到最大限度获利避险的目的。

这段话挺有意思,单独看来没有问题。但如果放在寻宝图中来看,问题出来了,交易者是看几个信号共振进的场,用不了几天步伐就会变得不一致,那么如何进行布置?因为实际情况是不可能存在100%胜算的,所以这里存在bocai顷向。所以这里改变一下说法会与市场契合的。

关于寻宝地图,文中所说的现象比较正确,但实际应用中由于关键点难以把握,所以信号并不是如所述的一样明确的。实际交易如果光凭这段进退场,必左右受攻,不知所从。:*22*:

P36,实际图例---布局。当股价上升时,资金增多而筹码减少,而下跌阶段筹码增多资金减少。就是用的是等价鞅策略,通常这不是专业化资金管理方法。从这点上讲该书基本上没有资管思路:*22*:

看股价循环运动各阶段的市场意义,寻宝图不见了,变成kdj macd和日线图了。幸好前面说过,我这个寻宝图弄懂了就可以撇开不用理了。

例如看一下,下跌阶段的市场意义:“某日该股的30均线转为向下,就说明庄家彻底而坚决的出货动作已经开始毫不避人耳目、肆无忌惮地正式展开”。注意到,30均线方向向下,只需今天收盘价小于30天前收盘价就可以了,因为由(m1+m2+...+m30)/30<(m2+m2+...+m31)/30等价于m1<m31,明白的人就知道不可能用这两个数据来结束一段走势:*22*: 。由此引出来的若干言论会不会依然真实呢?关键是没有捉住变化这个本质。:*22*:

安净 发表于 2009-7-10 17:29

来看一段翻倍黑马的图表特征:月周均线粘合并且横向行走或方向已经微微朝上,经历的时间越久,均线系统粘合越紧密则爆发的行情将越大!

所谓月均线不过是5周的收盘价(注意从很长的尺度来说是一回事的)的一些平均,因此其相似比为5,转化成日线大至是M30、M150、M600,无非讲的是三线开花:*22*: 由于买入之后可能存在下跌情况,在文中直接说到头部卖出,是违反交易原则的,必竟要有个初始止损的过程,不然损失将越来越大。既然作者算出成功率不会达到100%,那么这种机会也会有损失的风险,没有相应的措施必然导致后续资金的拖累,就此断送在最后一根稻草之上,实属可惜。:*22*:

安净 发表于 2009-7-10 17:46

观察整本书,该书对股市的知识罗列甚多b:b b:b 。
但由于缺乏必要的逻辑概念,因此据此操作容易产生自相矛盾的结果:*27*: ,不能达到大道至简。
没有从操作层面自圆其说:*31*: ,特别是对股市运动没有深入讨论,流于表面现象。
在交易技巧方面,使用蛮力太多*:1 ,没有资金管理的正确概念。
交易纪律方面,因为交易压力太大易陷入困惑:*31*: 。
从交易策略看,采用多周期共振为买进策略,卖出交给两个不相关的收盘价:*22*: 交易没有必要的止损过程:*31*: 、不设初始止损点:*31*: ,没有走势跟踪过程:*31*: ,没有顺势交易措施:funk: 。
所以看来该书并不是一种好的交易策略。:1:1

[ 本帖最后由 安净 于 2009-7-10 17:59 编辑 ]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读书:《战无不胜--不胜不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