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准入规则“爆冷”:镍氢电池车成主流
6月25日晚间,工信部对外公布了《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则》,并于7月1日起施行。业界分析认为,该规则首次指出镍氢电池的重要性超越锂电池,成为未来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方向。据工信部官方网站的这份通报,新能源汽车包括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燃料电池电动汽车、氢发动机汽车、其他新能源(如高效储能器、二甲醚)汽车等各类别产品。重点是首次开出了新能源汽车产品三大准入条件:符合安全、环保、节能、防盗等标准;经工信部指定的检测机构检测合格;未侵犯他人知识产权。
该规则将新能源汽车产品分别划分为起步期、发展期、成熟期三个不同的技术阶段。燃料电池车、氢发动机汽车和二甲醚汽车属于起步期;锂离子动力蓄电池为动力的混合动力乘用车、商用车,以及纯电动汽车,都属于发展期;镍氢电池、铅酸蓄电池电池生产的混合动力乘用车、纯电动乘用车和纯电动商用车都属于成熟期产品。
顾问汽车分析李胜茂表示,“出人意料的是,之前最被业界看好的比亚迪双模电动车,属于锂电池汽车,在这个准入规则中被划为发展期产品,未来虽然可以批量生产,但只能在批准区域、范围内销售使用。”
他还指出,“该规则的出台,标志着新能源汽车行业进入提速期,产品结构有所调整。不同的新能源车产品将有不同的未来。对镍氢电池乘用车企业来说是重大利好。”
谈到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转变时,他解释道:“之所以国家现在把发展重点从锂电池转变为镍氢电池,主要原因是,镍氢电池的技术比锂电池更成熟,矿产资源更充足,未来能使新能源汽车更易进入到商业化阶段。现在主要的镍氢电池供应商是科力远。”
据李胜茂的解读,该规则另外一层重要含义则是,为国家以后出台新能源汽车消费补贴以及十城千辆示范工作做前期铺垫,将来各汽车企业将根据该标准申请、上报自己的新能源车型。
而从6月26日当天的市场反应来看,汽车股并未发生暴涨暴跌现象。“现在家家都有新能源汽车,该规则对市场影响不大,但对行业来说,有个规范作用,先有标准,才能进入产业化的发展轨道。”太平洋证券研究所汽车研究员谈际佳这样认为。(上海证券报) 镍氢电池车:*26*:
技术等原因半个世纪内恐怕难成气候:*22*:
不过绝对是长线金股,比石油还金:*29*: vv :*18*: :*18*:
汽车业热炒新能源 混合动力车打头阵
证券时报近日,工信部发布了《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则》。与业界预期不一致,媒体热炒的纯电动车将不会成为首批实现全国销售的新能源车型,发展混合动力乘用车将成为当前我国新能源汽车的现实选择。 《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则》对新能源汽车分类及管理方式、新能源汽车企业准入条件及管理做出了明确规定。根据新能源汽车整车、系统及关键总成技术成熟程度、国家和行业标准完善程度以及产业化程度的不同,将其分为起步期、发展期、成熟期三个不同的技术阶段。
根据新颁布的标准,起步期产品只能进行小批量生产,且只在批准的区域、范围、期限和条件下进行示范运行,并对全部产品的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控。发展期产品允许进行批量生产,只能在批准的区域、范围、期限和条件下销售、使用,并至少对20%的销售产品的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控。只有成熟期产品与常规汽车产品的《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管理方式相同,在销售、使用上与常规汽车产品相同。
新能源汽车包括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BEV,包括太阳能汽车)、燃料电池电动汽车(FCEV)、氢发动机汽车、其他新能源(如高效储能器、二甲醚)汽车等各类别产品。安信证券分析认为,从车型来看,混合动力型的技术成熟度优于纯电动,乘用车的技术成熟度优于商用车,在纯电动车型中,运用的动力源除了铅酸电池是成熟的外,其他的均没有达到可产业化的阶段。当前我国发展新能源汽车的现实选择必然是侧重混合动力乘用车。
比亚迪的纯电动车一度被认为是技术最成熟、最可能成为首批全国销售的车型。记者为此致电比亚迪汽车公司,公关部经理徐安表示,目前比亚迪的电动车产品确实属于发展阶段的产品,只能在指定的14个城市进行销售,还需要根据相关规定进行产品的实时监控。他认为,最主要的原因是目前纯电动领域没有制定统一的标准,而在混合动力领域,由于目前市场上产品众多,业界也有一些相对成熟的标准,在现阶段具备全面推广的条件。
有汽车业内人士指出,工信部此次出台的规定确定了混合动力车的重要地位,把混合动车首先作为全国推广的新能源车型,符合目前的实际情况,对于市场买卖双方而言都是一个比较现实的选择。
从动力源的角度来看,顾问新能源汽车行业研究员李胜茂指出,以镍氢电池生产的混合动力乘用车被归类为成熟产品,允许在全国范围内销售使用,对镍氢电池产业是一大利好。锂电池目前处于发展期,但未来前景广阔。 不顶不是我的作风~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