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指上一新台阶 设好浮动止盈位
端午节后的股指通过跳高缺口的运行后,进入到一个新的台阶。上周一与前周末之间形成的2635-2668点间的跳高缺口意义重大,它不仅是日线上的跳高缺口,同时也是周线上和月线上的跳高缺口。由于是三者合一的缺口,所以它在未来具有指导性的意义:如果缺口能保住,那么意味着股指上一台阶的成果就能存留,强势上攻的趋势依然可以保持;反之,它将成为空方未来进行反扑的目标位。 近期交易的新特点
1、投资者对于政策已经没有前期来得那么敏感。有些出利好政策的板块和个股,只是在盘初有一些冲高后便转向回落,有些甚至只是一步到位高开后就转向下跌。所以,根据政策进行操作在近期的获利概率在下降。
2、上周上证指数虽然创出新高,但是中小板指数始终没有创出新高,反而是处于不断的震荡整理之中。与此同时,大部分的个股也开始跟不上指数上涨的节奏,有些离开高点越来越遥远。由此可以得出,个股活跃的家数和比例在大幅度的下降。
3、导致上周股指上涨的板块,主要集中在局部范围内,如石油石化板块、金融板块、房地产板块、黄金股、有色金属板块、钢铁股,以及上周末新爆发出来的食品饮料板块等等。而这些品种均是前期基金的重仓品种。很明显,此波回升是由新基金建仓及基金一对多委托理财所引发的。
未来的新交易策略
1、设好合理震荡的浮动止盈位:在这一轮行情中,如果要保持比较好的操作心态,就只有设好合理的震荡范围。目前可将最高点往下浮动3%之内均视为合理震荡范围。例如,上周沪指的最高点位为2791点,那么在未来股指在震荡过程中,下跌幅度在83点之内,即在2708点之上,均属于正常震荡范围,属于上升途中的震荡,仍可持仓或价差。但一旦远离这个幅度,那么就可能会引发短期趋势的变化,甚至引发中期趋势的变化,需要快速止盈。以此类推,按照指数的最近最高点和3%的比例去不断地修正这个正常波动幅度。对于个股也是如此,可以将个股的正常波动幅度设在离最高价7%的幅度,在此范围内可继续持股或价差,但一旦出现远离就可能会引发趋势的变化需止盈。
2、选个股不如选指数:在端午节后大部分个股已经跟不上股指运行的节奏,同时热点跳动的节奏又相当快。而中小户投资者的资金相对又是相对较为有限的,如果要每一种热点均去做均去跟,不仅资金不够而且将会来不及反应。在这种情况下有一种比较简单的方法:与其去精选个股,不如去精选指数进行投资。从上周交易来看,50ETF这一品种就表现得就相当优秀,一周涨幅高达8.59%。在上周一和上周三市场大涨的情况下,分别只有21%和12%的个股超越了该指数。很明显,如果近期觉得选择个股相当困难很难把握的话,那么选择该指数品种就是一件十分省力的事情。还有,如果遇到大幅度震荡,就可以避开手中个股过多来不及走的情况,可利用指数的较好流通性实现快速出局。
总而言之,在股指上了一个新台阶之后,应及时变更应对方法。仓位的控制中,应该设好止盈位,大盘不妨以最高点下浮3%、个股不妨以最高价下浮7%做为止盈的目标位。这样,既可以保持良好的操作心态又可以避开大幅震荡导致损失。在品种的选择上,可以重指数轻个股,也只有这样,才可以跟得上市场的平均运行节奏。 三重不利引发震荡但不改趋势
其一,继新股发行改革征求意见之后,周末消息面上,发布了创业板股票上市规则,表明准备许久的创业板又向前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预示不久将会推出。
其二,本周陆续公布5月系列宏观经济数据,将会增添新的市场动荡因素。
其三,国际原油价格是否一直攀升,若出现调整,同样为后市带来剧烈震荡。
尽管上述这些不确定因素将会带来短期大盘的剧烈震荡,但是笔者认为,股指并不会出现深幅调整而改变行情趋势,未来上涨行情还是能够持续一段时间。 本轮反弹目标:去年"6·10"裂口
大盘近期强劲攀升主要的驱动因素是,美元贬值预期下全球趋利资本流向发生变化。但本周披露经济数据的预期平淡与美元存在短期反复可能,将成为导致A股市场震荡的诱因。市场"二八"现象重现导致多空分歧加剧。在此复杂的市场背景下,我们的主要策略建议是:1、指数反弹的终极目标是2008年6月10日裂口,目前尚未到位;2、市场机会在寻求相对估值优势下的补涨机遇;3、市场风险在于中小盘股中期调整的提前形成。
数据预期平淡,美元短线反复
5月下旬发电量5.7%的降幅比中旬0.57%的降幅明显扩大,预示与之联系紧密的工业增加值数据也不会有很大起色。宏观分析师预计:5月份的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较4月份7.3%稍有收缩;5月份CPI、PPI预计分别为-1.6与-6.3%,通缩依然未远离。因此,相对于目前市场高亢的复苏预期,5月份预期平淡的数据将对大盘形成一定压制。
上周伯南克和特里谢分别发表言论,表示要密切关注通胀预期动向以及由此引发的负面影响。上周欧洲央行利率会议没有进一步采取放松货币的政策,这说明流动性对经济的潜在冲击可能已经被纳入发达经济体的货币政策视野当中。因此,虽然美元贬值是中期趋势,但是短期内美元指数可能出现反复。
全球逐利资本流动扩张大盘波幅
但上述的偏负面因素并非一定导致大盘调整,因为中期的预期对市场的影响更甚于短期的现实。端午节后,A股市场反弹的强劲力度超越市场预期,主要原因是美元预期--这一"风暴中心"导致了全球逐利资本流向的改变。这种改变超越了前期政策、内部流动性以及估值三大反弹驱动因素。目前其主要通过两条路径对A股市场形成影响:首先,美元指数连续暴跌引爆通胀预期,原油、有色金属等大宗商品价格迅速走高导致A股市场具有资源禀赋的板块整体上涨;其次,在当前全球逐利资本流向新兴市场的背景下,国际热钱大量涌入香港市场,以及QDII基金在香港市场的不断加仓导致A-H溢价指数不断震荡下行,目前已经跌破2006年以来的历史平均溢价水平32%。不断下行的A-H溢价指数对相关A股,尤其是A股市场的银行股价格中枢体现了显著抬升作用。
如果前述美元短期反复的判断成立,全球逐利资本流向作为A股反弹进程的新驱动因素,无论从整体还是结构性而言,都将成为扩张A股波动空间诱因。但是,逐利资本流向的强大趋势惯性导致的大盘震荡,其实质上是为修正A股反弹上升斜率的概率更大。
反弹终极目标:2008年6月10日裂口
在前期《莫道市场芳菲尽,大盘蓝筹始盛开》拙文中,笔者曾重点指出:2008年6月10日裂口对风格转换与反弹目标位具有重要的指向意义。上证指数始于1664低点大反弹波段的目标指向是2008年6月10日裂口。该裂口对各分类指数的引力与阻力正在通过风格转换不断强化--上证综指、沪深300指数受到向上引力最大;而深综指、中小板指数受到的阻力最大。目前来看,中小盘股从滞涨到调整就是因为已经提前到达2008年6月10日裂口的反弹目标位。而更多代表大盘蓝筹股趋势的上证综指、沪深300指数离2008年6月10日裂口尚有一定距离,这是近期市场"二八"现象形成的重要市场机理。因此,笔者认为上证综指的反弹终极目标位在填补裂口:3215-3312点。
目前来看,美元贬值预期下的全球逐利资本流向变局,正在成为A股市场完成上述反弹目标位的外部契机。市场正处于主题投资退潮与资金填平估值洼地的结构调整过程中。2008年6月10日裂口对上证指数的向上引力尚有释放的空间,但反弹的财富效应已进入后期。在指数盛景中小盘股提前形成中期头部的风险正在形成。寻求相对估值优势下的补涨机遇是趋利避险的策略,在低PE、PB与补涨的视角下,高速公路、钢铁、电力、食品饮料、航运、港口、造纸等行业以及部分A-H比价倒挂的个股存在机会。 目标2900点
波动性继续在上证指数上升趋势的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从2650点附近的遇阻回落是迅速的,有一个大幅下跌,试探了位于顾比复合移动平均线长期组的上边缘的支撑。这些大幅波动显示出市场的波动性很大。
指数6月1日(周一)开盘时继续波动,开盘高于5月27日(周三)的指数收盘点位以上。周一开盘价高于2650点的阻力位,迅速发展成为一个非常快速的突破。这个突破的上方目标是2900点到3000点之间的阻力带。
位于2900点的阻力带下边沿是在2008年6、7月产生的。当市场下跌时这个位置起着支撑的作用。现在当市场上升时,它起着阻力的作用。位于3000点的阻力带上边沿是在2007年1月和3月产生的。这是一个强阻力位,不会被轻易突破。
这两个都是狭窄的交易带:第一个在2600至2650点之间;第二个在2900至3000点之间。当这两个狭窄的交易带结合起来时,它们形成了一个宽阔的交易带。市场动量减慢的可能性较大,在这两条带之间会形成一个持续几周时间的横向运行。这类似于2008年7月到8月的行为形态。交易者注意观察在这个交易带内部的反弹回落行为。
长期上升趋势得以确立--顾比复合移动平均线长期组的持续分离显示出这一点。向2500点的下跌没有引起顾比复合移动平均线长期组的收缩,这显示出投资者继续在这个市场中买入。
这个市场中的危险来自于泡沫的形成。最危险的泡沫形成于短期趋势运行至长期趋势以上较高距离的时候。当短期趋势崩溃时,在触及下一个支撑位之前它会下跌很长一段距离。这种下跌的速度和幅度通常会暂时突破支撑位。向2900点非常快速的上涨有可能产生一个这种类型的泡沫。
另一种类型的泡沫是由波动性的增加而产生。在这种情况下,市场是由快速的上升和快速的回落所主导。波动性显示了短期趋势的不稳定,形成了困难的交易条件。非常快速地向2900点运行,会增加快速回落的可能性,会再次试探2650点附近的支撑。
这是一个长期上升趋势,但是短期内,波动性的增加产生一些不稳定性。 :*22*: :*22*: 注意了· 注意了· :*P :*P 个人认为,大盘有继续走高的可能性,但操作上需要谨慎:*22*: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