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雨尘 发表于 2009-5-15 18:07

管理层敲警钟 博弈进入新阶段

上交所将按季披露监管白皮书提高透明度

  上海证券交易所日前公开发布了该所2009年第一季度自律管理工作季度报告,就有关自律管理工作情况进行了阶段性总结和说明。记者了解到,今年开始,上交所将正式按季披露监管白皮书,以进一步提高监管透明度,及时传达监管信息和宣传监管政策。

  监管一季报显示,今年第一季度,围绕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债券基金信息披露、会员公司监管和市场交易行为监管,上交所主要开展了五项自律管理工作。

  第一,完善相关自律管理规则制度,进一步夯实自律监管的基础。通过开展业务规则的专项评估,加强业务规则制定、修改计划的落实力度。同时,梳理纪律处分委员会运作的基本情况,推动完善纪律处分工作机制。

  第二,围绕完善规则指引和加大惩戒力度对上市公司展开监管。通过发布《关于执行<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具体事项的通知》和年度工作备忘录等相关配套规则指引,提高监管工作的灵活性和透明度。同时,加大对违规信息披露和上市公司高管违规买卖股票等违规行为的惩戒力度。本季度,上交所共对4家上市公司及其相关人员进行了公开谴责,对6家公司及其相关人员进行了通报批评,并对24家上市公司的有关行为和事件表示了监管关注。

  第三,加强对债券信息披露监管力度。通过发布《关于做好公司债券发行人2009年信息披露工作的通知》,要求所有债券发行人要严格执行《上海证券交易所公司债券上市规则》的相关规定,履行债券发行人的信息披露责任和义务。

  第四,围绕客户管理和技术管理,提升会员管理水平。通过强化权证风险防范和监管,进一步督促会员加强权证业务的客户管理工作。通过进一步推动会员落实《技术管理细则》,加强会员技术管理水平。此外,还进一步加强所外合作与交流,以提升会员管理水平。

  第五,针对权证和大小非监管,加大违规交易行为的监察力度。本季度,上交所共发现并调查异常交易行为147起,其中对81家次券商营业部给予电话提醒,发出监管问询函2份,监管提示函29份,约见会员公司谈话5起,走访会员营业部5家,并采取限制证券账户交易措施4起。通过调查和分析,及时发现涉嫌市场操纵、内幕交易等违法违规行为线索多起,并提请证监会立案或者进一步调查。在遏制权证炒作、大股东超比例减持等异常交易行为工作中,上交所灵活运用盘中临时停牌、限制违规账户交易等监察处罚手段,有效提高监管威慑和实效。

  据上交所有关人士称,上交所自2005年就开始发布年度白皮书,对一年来自律管理工作进行系统总结和分析,受到市场的广泛关注和积极评价。在此基础上,为进一步提高监管透明度,及时传达监管信息和宣传监管政策,从2008年第三季度开始交易所发布季度白皮书。而今年,按季披露原则将正式贯穿落实到全年。

  据了解,目前年度和季度白皮书已经成为市场了解监管信息的一个重要渠道,同时也搭建了一个监管者与市场参与者良好的沟通平台和桥梁。(上海证券报王璐)

烟雨尘 发表于 2009-5-15 18:07

新监管敲响“股市老千”丧钟

  中国证监会近期关于打击违法违规行为的坚决表态,引起广泛关注:证监会有关负责人在对几起内幕交易调查情况向媒体进行通报的同时表示,将加大稽查力度,坚决打击内幕交易、操纵市场、未按规定披露信息、背信损害上市公司利益等证券违法违规行为,维护市场的健康稳定发展。

  证监会严打价格操纵行为的决心,从近年来陆续查处的王紫军短线操纵案、周建明利用虚假申报手段操纵证券价格案、北京首放法定代表人汪建中"抢帽子"操纵案、国美集团董事局主席黄光裕因涉嫌"操纵市场"接受调查等实际行动上,可见一斑。

  在已经被查处定案的价格操纵案中,咨询机构的"抢帽子"价格操纵行为格外引人关注,一来这是一种多年来长久"寄生"于市场的"无赖型顽疾",二来也是"黑嘴"最终被认定为"黑手"的一个开先河案例,三来这种作案手法的公开度很高,属于典型的"大众眼皮底下玩戏法"的恶劣行径,社会影响度较其他类型的价格操纵要高。

  所谓"抢帽子"型价格操纵即"抢先交易型操纵",按照《证券市场操纵行为认定办法》中的说明,是指证券公司、证券咨询机构、专业中介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对相关证券或其发行人、上市公司公开做出评价、预测或者投资建议,在此前后买卖或者建议他人买卖相关证券,并且直接或者间接在此过程中获取利益的价格操纵行为。也就是说,自A股诞生以来市场一直以为无可奈何的"黑嘴"现象,在《证券市场操纵行为认定指引》出台后,实际是可以明确被认定为价格操纵行为的。

  今年春节前,当曾经的"股市名嘴"汪建中因操纵市场被批捕,并在没收违法所得1.25亿元的基础上被再罚1.25亿元时,市场上曾出现过唏嘘之声,认为这是一种"杀鸡儆猴"的严厉行为。实际上,对于黑嘴犯罪行为的认定和犯罪事实之间,只有出现"谨慎"而基本不会出现"过严"。

  从《证券市场操纵行为认定指引》中八类市场操纵行为的认定来看,现实中的价格操纵行为往往都是数种手段并用的,只是最后认定时看哪种比较容易取证和界定为价格操纵而已。一些"黑嘴机构"故意编造、传播、散布虚假重大信息误导投资者投资决策的行为还少吗?是不是还符合"蛊惑交易操纵"?在那些"黑嘴现象"背后的市场异象中,到底是利用市场心理还是另有资金"推手",若是存在资金"推手",是否还符合"连续交易操纵"、"自买自卖操纵"、"特定时段交易操纵"等价格操纵行为?

  正所谓"盗亦有道",即使在赌场中,出老千都是属于一种可耻的行为,更何况在投资市场?当监管大网越来越严密、市场交易环境越来越规范的"新监管时代"来临之时,实际也意味着"股市老千"们丧钟的敲响。(证券时报蒋悦音)

淡泊赚了就跑 发表于 2009-5-15 21:12

:*22*: :*22*: 监管好·

送人听闻 发表于 2009-5-16 09:50

上交所称一季发现异常交易147起 已提交证监会

  一季度共发现异常交易行为147起,对涉嫌市场操纵、内幕交易等违法违规行为,已提请证监会立案或作进一步调查
  近日,上交所发布了2009年第一季度自律管理工作报告。在第一季度,围绕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债券基金信息披露、会员公司监管和市场交易行为监管,上交所主要开展了五方面自律管理工作。
  首先,针对权证和大小非监管,上交所加大违规交易行为的监察力度。一季度共发现并调查异常交易行为147起,其中对81家次券商营业部给予电话提醒,发出监管问询函2份,监管提示函29份,约见会员公司谈话5起,走访会员营业部5家,并采取限制证券账户交易措施4起。通过调查和分析,及时发现涉嫌市场操纵、内幕交易等违法违规行为线索多起,并提请证监会立案或作进一步调查。在遏制权证炒作、大股东超比例减持等异常交易行为工作中,灵活运用盘中临时停牌、限制违规账户交易等监察处罚手段,有效提高监管威慑和实效。
  第二,完善相关自律管理规则制度,进一步夯实自律监管的基础。通过开展业务规则的专项评估,加强业务规则制定、修改计划的落实力度。同时,梳理纪律处分委员会运作的基本情况,推动完善纪律处分工作机制。
  第三,围绕完善规则指引和加大惩戒力度,对上市公司展开积极监管。通过发布《关于执行<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具体事项的通知》和年度工作备忘录等相关配套规则指引,提高监管工作的灵活性和透明度。同时,加大对违规信息披露和上市公司高管违规买卖股票等违规行为的惩戒力度。一季度,共对4家上市公司及其相关人员进行了公开谴责,6家公司及其相关人员进行了通报批评,并对24家上市公司的有关行为和事件表示了监管关注。
  第四,上交所加强了对债券信息披露监管力度。通过发布《关于做好公司债券发行人2009年信息披露工作的通知》,要求所有债券发行人要严格执行《上海证券交易所公司债券上市规则》的相关规定,履行债券发行人的信息披露责任和义务。
  第五,围绕客户管理和技术管理,提升会员管理水平。通过强化权证风险防范和监管,进一步督促会员加强权证业务的客户管理工作。通过进一步推动会员落实《技术管理细则》,加强会员技术管理水平。此外,还进一步加强与外界的合作与交流,以提升会员管理水平。
  据了解,上交所自2005年就开始发布年度白皮书,对一年来自律管理工作进行系统总结和分析,受到市场的广泛关注和积极评价。在此基础上,为进一步提高监管透明度,及时传达监管信息和宣传监管政策,上交所自2008年第三季度开始发布季度白皮书。目前,年度和季度白皮书已经成为市场了解监管信息的一个重要渠道,同时也搭建了一个监管者与市场参与者良好的沟通平台和桥梁。
(黄婷  证券时报)

openglcplusplus 发表于 2009-5-17 19:49

:*22*: :*22*: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管理层敲警钟 博弈进入新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