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动因诱发盘中震荡
动因一、五月上旬用电量降4.3%慎言经济V型复苏据《上海证券报》周五援引国家电力调度中心数据报导称,5月上旬日均全国统调用电量降幅为4.3%,而4月份上、中、下旬用电量降幅分别为3.6%、4.3%和3.6%。此外,5月上旬发电量同比下降3.9%,日均发电量为90.97亿千瓦时,是2月下旬发电量至今年最高点后,创下的旬数据最低点……
动因二、IPO重启成阴霾如收出十字星下周将变盘
消息面上,今天证监会发布《关于修改〈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发行审核委员会办法〉的决定》,对于发审委的部分职责和人员作了修改。这是否意味着IPO将立即启动?暂时还不会,但已经脚步临近……
动因三、上市公司股东逢高抛售五月减持3.8亿股
进入5月份以来,沪深两市虽然出现震荡,不过指数却履创反弹以来的新高。而态度谨慎的股东获利减持的热潮升温,减持规模也随之增多。5月以来,共有49家上市公司发布减持公告,股东减持股份合计达到了3.84亿股。根据交易平均价或变动期间股票均价计算,市值约为32.29亿元。而这期间的交易日只有8个,5月份平均日减持股份数量为4798万股,减持市值为4.04亿元……
动因四、150亿股限售下周解禁解禁量环比增两倍
下周将有151.65亿股限售股将解禁,解禁量环比增长228.89%,解禁市值也达到1191.12亿元。那么,在市场即将迎来5月巨量限售股解禁高峰时,解禁压力到底会有多大呢?哪些个股有较大的套现压力,需要投资者注意呢…… 流动性和业绩预期将成为决定后市左右手
今年以来,A股上次行在人们犹豫的目光中持续震荡上行,而在此过程中,人们的预期从年初的迷茫和观望渐渐地凝聚到了"复苏"这个主旋律上。进入五月份,观数据显示的经济回暖迹象更加明显,政府通过增加投资刺激经济增长的意图也更趋清晰,充沛的流动性和上市公司业绩走暖预期更将成为捧红五月行情的左右手。
宏观背景:
二季度经济回升更为明显
国际上,以美国为代表的外围经济体出现了环比企稳特征,但经济体恢复内生性增长状态,还有比较长的路要走。短期来看, 4月美国股市明显上涨,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经济数据环比回升的预期,在没有新的积极数据支持下,美股可能更多表现为箱体震荡走势。需要密切关注金融股业绩变动,以及甲型流感情况。
中国国内一季度GDP按可比价格增长6.1%,同比数据虽然继续下滑,但消除价格和季节因素后的环比数据较去年四季度大幅增长,显示了回暖的趋势。
"从4月份经济的发展形势让我们进一步确认了1季度是经济底部,2009年2季度环比继续反弹,全年GDP同比增速将逐季增加。"国泰君安研究员李迅雷表示。
他们注意到,从PMI指数看,无论是"国家统计局版"还是"里昂证券版"都已经超过了50,前者更是保持了连续5个月的上升势头,连续2个月高于50, 显示中国经济已处于扩张阶段。他们还发现,PMI指数与经过季节调整的实际GDP环比增速基本保持一致。细分来看,PMI进口指数领先进口的环比数据,出口新订单指数领先出口的环比数据,而产成品库存、原材料库存则基本反映了存货变化情况。
3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名义和实际增速较2 月份分别有3.1%和3%的反弹,虽然名义增速仍将下滑,但实际增速已有企稳迹象;固定资产投资方面,受货币、财政等政策刺激,特别在国有企业高速增长的带动下其增速一直维持高位,一季度同比增长高达28.8%;而PMI的原材料库存指数由去年11月的39.5回升至4月份的46.9,显示了去库存化后再库存化的现象,存货在短期内对经济的拖累将极为有限;与此同时,进出口环比增长势头未改,三月顺差同比增长41.2%,出口的环比上升也暂时消除了市场的担忧。
第一只手:
流动性充沛格局未变
目前行情仍是流动性过度充裕状态下,借助经济复苏预期而在股票市场集中释放的结果,流动性推动在目前行情演绎过程中占据绝对主角。
日信证券研究员指出,全球扩张性救市政策已经使市场获得了坚实的流动性基础。国内信贷增速创历史新高,也表明银行信用正进入快速扩张的高峰时期。虽然预期4月份信贷规模同比增长可能有所回落,但4月前20天信贷规模增长基本超过5200亿元人民币,而媒体报道4月新增贷款可能仍有1万亿元左右的规模,即便达不到预期,整个经济体系内流动性充裕的局面已经很难改变了。在金融市场上,"适度宽松"货币政策操作已经使得我国国内市场利率(剩余期限1年国债到期收益率)跌至1%以下水平,1天和7天回购利率也仅有0.81%和0.93%,这反映了历史上从未有过的资金充裕格局。
对于股票市场来说,2月份的震荡过程中已经出现了成交量大幅增长的局面,如果剔出价格因素,市场成交量已经突破历史新高,反映场内流动性十分充裕。 投资者开户数大幅上升,持仓账户数量大增,基金销售也进入一个小高峰,表明经过2008年大幅下挫后,投资者对短期减亏行情的参与热情非常高。行情发展的趋势成为市场继续上涨或下跌的原因。这种特征也决定了后续市场变化过程中将表现出资金市特有的震荡特征。
"从资金、实体经济和股票市场三者关系来看。信贷扩张会创造更多流动性,"日信证券提出,目前三者关系处于十分微妙的阶段,一方面,经济增长经过连续大幅回落后,开始出现企稳回升,而政府部门行为导向使得更多市场参与者愿意相信经济逐步回升的趋势;另一方面,实体经济运行过程中仍然缺乏清晰稳定的投资机会,主要行业发展可能还有一定反复过程。这种局面更容易提高股票市场对于资金的吸引力,复苏预期将成为资金推动行情发展的重要保障,5月市场也将继续清晰的资金主线。
而信达证券研究员也认为,目前,流动性充裕及更加充裕的预期并没有发生根本性扭转:
首先是宽松货币政策将延续。结构性通缩的现状决定了央行的货币政策难以在短期内转向。其次,2009 年1季度,国内GDP增速仅为低于预期的6.1% ,为了"保就业,促增长",宽松的货币政策必不可少。最后,随着美国、英国、欧盟、日本等主要经济体先后采取所谓的定量宽松政策,进而导致人民币汇率大幅升值,加大国内产品出口压力的环境下,也需要宽松的货币政策尽可能地减少损失,稳定出口。
值得一提的是,货币政策存在一定的滞后期,一般3 个季度后会出现乘数效应。考虑到我国央行于2008年4季度初开始实施宽松的货币政策,对应的2009年3季度后,乘数效应将使得流动性更为充裕。
而天量银行新增贷款令流动性更充裕。2009年1季度,国内新增商业贷款总额达到4.58万亿,4月新增贷款也将超过1万亿。2009年3月,M1、M2增速分别达到17.04% 、25.51% ,这给予了流动性推动行情可以延续的理由。自2006年1月以来,上证指数同M1增速之间的相关系数达到0.80,天量的新增贷款使流动性更充裕,这是我国股市反弹行情延续的最坚实的基础。
第二只手:
业绩转好预期明显增强
按照一般的市场规律,随着行情的发展,支撑反弹因素将逐步由流动性充裕转向上市公司业绩提升上。上市公司年报、季报业绩披露落幕,使我们能够更清晰观察现阶段公司业绩的变化情况。
在4季度公司经营状况明显恶化的影响下,2008年上市公司业绩同比下降16.8%,这与2008年下半年市场走势相吻合。目前来看,更重要的变化是1季度上市公司业绩情况以及2季度业绩转暖的预期。
截至4月末,两市1602家A股公司已经全部完成一季度的业绩披露,经营状况并不能完全乐观。统计数据显示,一季度全部A股公司合计实现主营收入23086.58亿元,较2008年同期下降12.43%,较2008年四季度环比下降13.04%;从利润数据看,一季度全部公司合计实现净利润2028.09亿元,同比下降25.07%,环比却大幅增长了483.46%。4季度上市公司业绩环比大幅回升,显示政府投资刺激经济手段已经对企业微观盈利带来影响,在经济运行中对应于4季度之后的补库存过程。
但根据上市公司上半年业绩预报显示,有相当部分企业遏制了一季度业绩下滑颓势,二季度业绩会发生一定好转甚至将业绩推上更高峰,且此类公司占到预告总量的40%左右。目前发布业绩预告的企业多数集中在电气设备、房地产、汽车、建材、纺织服装、有色金属等行业,其中,15家钢企中期业绩被"预亏"和"预降"占据,通信设备类公司则呈现"预增"态势。其他行业公司预告类型分化较为明显,不过电气设备、房地产行业的预增和预平数量占比将近一半,其余一半企业预降或者预亏,程度也较一季度有所减轻,呈转好趋势。预告中期业绩的23家电气设备公司,有11家预增,另有5家企业虽为预降但降幅趋缓。
从大盘蓝筹股的角度来看,情况也是相对乐观。从一季度业绩看,大盘蓝筹公司对上市公司利润环比增长做出最主要贡献,占据绝对主导地位。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中国石油、中国人寿、中国石化等1季度实现利润占全部上市公司一季度总利润的60%以上。具体来看,中国石化今年一季度实现净利润同比增长84.7%,超过此前市场普遍预期50%的增幅;中国银行1季报实现净利润185.7亿元,环比增长320.42%,银行业在信贷大增环境中"以量补价"的说法得到了数据验证;中国铁建、中国中铁1季报净利润也分别实现同比33.86%和86.61%的增长。此外,工行、平安及中煤能源等大盘蓝筹股,净利润环比也都实现了不同程度增长,其中工商银行首季实现税后利润352.89亿元,不仅环比增幅超过90%,同比也有6.03%的增长。权重股对拉低市场平均估值水平起到重要作用。而从资金市的基本特征来看,经济复苏预期刺激的蓝筹行业估值回归,也可能带来一定获利机会。 蓝筹公司的业绩增长又在根本上限制了市场下跌回调的空间。
在充沛的市场流动性和更为充沛的业绩转暖预期两只推手轮流推动下,红五月值得期待。(白岭 证券日报) :*22*: :*22*: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