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derry 发表于 2009-4-17 11:49

时间差和空间差在一定程度上为投资者进行“相机抉择”的切换操作、发挥主观能动性、甚至是少量的局部预测提供了操作的机会。

chinaderry 发表于 2009-4-17 11:50

高手与低手的区别仅仅在于前者在补仓机会来临的时候有资金,后者在补仓机会来临的时候没有资金。

chinaderry 发表于 2009-4-17 11:52

在股市中,快乐就是赢利的习惯。

chinaderry 发表于 2009-4-17 11:54

比如,聪明人不会只认为娱乐是快乐的,他们把看似烦恼的工作也当成一种快乐,那么烦恼也就自然迎刃而解了。在股市中,风险是必然存在的,它就是股市中烦恼的根源,然而对待烦恼(风险)的方法是抵触还是化解就决定了投资者的快乐之道,把风险给化解了也就自然化解了股市中的烦恼,那么股市留给投资者的就只剩下了快乐和幸福。实际上,化风险于无形、化波动为利润、化烦恼为快乐,就是保持快乐投资心态的另一条重要途径。

chinaderry 发表于 2009-4-17 11:56

投资者因“踏空”而造成的痛苦主要来自难以发现新的机会和被世界抛弃的失落感,而对于心态平和的成熟投资者来说,这个世界上的机会那可就是太多了;
还是那句话:机会随时都有,风险无处不在;最关键的事调整自己快乐的心情,寻找机会!

chinaderry 发表于 2009-4-17 11:58

在本意上和心理上,人们对于痛苦的厌恶要超过对于快乐的追求。在行动上,人们在面临收益的时候,往往倾向于躲避风险,而在面临损失的时候,却又往往倾向于冒险。

chinaderry 发表于 2009-4-17 12:10

人们在面对不确定的收益时会有避险的倾向”是指人们愿意了结原有仓位,不愿意让浮动利润飘在那里,是指愿意卖出获利股票的“处置效应”倾向,而并不是指人们不去争取不确定的收益。当人们在亏损的时候往往倾向于冒险,更愿意“再等一等、再看一看”,企图通过等待命运的转折来扭转亏损,但是现实往往事与愿违。当人们把踏空也看作是损失与痛苦的时候,他们便同样倾向于冒险,企图通过追涨买进来赶上市场的节拍,尽管本意是为了避险,但是行动却倾向于冒险。

chinaderry 发表于 2009-4-17 12:26

我们要做的就是,不要把踏空当成损失和痛苦,否则,因损失而令人倾向于冒险的举动会让人陷入泥潭、不能自拔。我们不需要“行有为”与“得无为”的组合,我们需要的是“行无为”与“得有为”画上等号,不把踏空当成一种损失和痛苦,甚至可以把踏空当成一种快乐,因为至少没有亏损,至少比亏损要好得多,投资与交易的过程就需要有这样的胸襟。

chinaderry 发表于 2009-4-17 12:30

★★★交易的快乐之道,在于“积小快乐为大快乐”。
★★★烦恼与风险一样,需要化解,而不是逃避。

chinaderry 发表于 2009-4-17 12:32

会买的是徒弟,会卖的是师傅,会休息的是师爷。:*29*: :*29*: :*29*:

chinaderry 发表于 2009-4-17 12:34

好成本决定了好心态,成本的优化决定了心态的优化。无论“多头猛于虎”还是“空头花落去”,拥有了安全成本就自然拥有了“坐山观虎斗”的平静心态。

chinaderry 发表于 2009-4-17 12:40

在股市中,成本与股价之间的高安全距离实际上就是寻求“最大纠错机会、充分交易机会”的一种有力保障。市场往往是多变的,只有保持了高安全距离,投资者才能做到无论在市场与预期多么不一致的情况下,仍然可以保持“进可攻、退可守”的有利状态,从而真正体现对于市场的敬畏之心。

chinaderry 发表于 2009-4-17 12:41

只有在赢利的状态之中,好心态才会随着股价与时间的增长而同步递增,因此,“调整降低成本、创造优势成本”的目标就成了在买进、持有、卖出的投资三步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chinaderry 发表于 2009-4-17 12:44

成本的优化有助于心态的优化,成本的调整就是一种具体的“保险措施”与“心态防腐剂”,它是一种“积极无为”与“无为而为”。

chinaderry 发表于 2009-4-17 12:50

只要根据需要动态地将成本调整到足以抵御市场波动所带来的风险即可。此时,价格与价值间关于安全边际的抽象概念问题就变成了实实在在的成本与价格间安全距离的现实优势问题。

月魔ZZZ 发表于 2009-4-17 13:01

先收下了

chinaderry 发表于 2009-4-17 13:56

永远保持担心,但绝不惊慌失措

chinaderry 发表于 2009-4-17 13:57

为成本调整而作出的卖出(部分卖出)并不能算成是真正的沽空卖出,或者说因成本调整而进行的卖出(部分卖出)并不因股价是否达到了中期高点而做出决定,它应该属于完整交易规则体系中的一项强制性“保险措施”

chinaderry 发表于 2009-4-17 13:58

“新兴与转轨”的市场对于投资者的挑战并不是发展潜力与投资机遇是否充足的问题,而是信息过剩与乱象丛生扰乱投资计划的问题

chinaderry 发表于 2009-4-17 14:22

投资交易的过程是一个持续而连贯的过程,投资决策的逻辑也应该是一个严密、完整、系统的规则体系,而不是“看图说话”般的“涨时看涨,跌时看跌”、“繁荣谈价值,萧条还谈价值”、或是“行情好了多头说话、行情糟了空头说话”,完善的投资交易规则体系也远不止谈谈宏观经济、谈谈市场特点这样简单。
页: 1 2 3 [4] 5
查看完整版本: 读书:非常交易的学习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