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宪春:2008年中国经济快速回落最主要因素是金融危机
许宪春:2008年中国经济快速回落最主要因素是金融危机2009年02月14日 10:03凤凰网财经【大 中 小】 【打印】凤凰网财经讯 2009年2月14日,《证券市场周刊》“2009中国宏观经济预测春季年会”在北京拉开帷幕。本次年会的主题是“保增长不如保就业 ”。凤凰网财经频道全程报道本次年会。以下是国家统计局副局长许宪春先生主旨发言中表示2008年的经济增长率回落的如此之快,国际金融危机是最主要的影响因素。
许宪春表示,中国经济在2007年达到了波峰,年度的经济增长率是13%,但从季度看实际上在07年的第二季度,达到了13.8%,然后是连续六个季度的回落,回落到2008面的第四季度的6.8%,回落了7个百分点,每个季度平均回落了2.2倍。
他认为,本轮周期经济增长率从峰值回落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既包括美国的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因素,也包括我国经济增长的周期性因素。但是,2008年的经济增长率回落的如此之快,国际金融危机是最主要的影响因素。 国家统计局副局长许宪春:2009年处于通货膨胀回落期2009年02月14日 10:07凤凰网财经【大 中 小】 【打印】
凤凰网财经讯 2009年2月14日,《证券市场周刊》“2009中国宏观经济预测春季年会”在北京拉开帷幕。本次年会的主题是“保增长不如保就业 ”。凤凰网财经频道全程报道本次年会。以下是国家统计局副局长许宪春先生主旨发言中表示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的通货膨胀表现为三个周期,2009年处于通货膨胀回落期。
从历史数据上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通货膨胀也明确地表现为三个周期。
第一个周期是1982年到1990年,与第一个经济增长周期几乎吻合。1982年的通货膨胀周期处于波谷,谷值为2%,1988年达到了波峰,峰值是18.8%。到1990年的通胀回落到波谷,谷值是3.1%。
第二个周期是1990年到1999年,与第二轮经济增长周期是吻合的。1990年是波谷,谷值为3.1%,1994年道路了波分,峰值为24.1%,是改革开放以来最大的,1999年回落到波谷,是负的1.4%。
我们再看一下第三个周期,从1999年开始进入第三个周期,1999年是波谷是负的1.4%,2008年达到了波峰,是5.9%,2009年进入了回落期。到目前为止,这轮周期还没有结束。
第一轮周期,它的通货膨胀率从波谷到波峰用了6年时间,从波分回落到波谷用了2年时间。通货膨胀率呈现波动中上升,快速回落的特点。第二轮周期,通货膨胀率从波谷到波峰用了4年时间,从波峰回落到波谷用了5年时间,通货膨胀率呈现出从波谷缓慢上升然后加速上升,从峰值快速下降然后缓慢下降的特点。第三轮周期,从波谷到波峰用了9年的时间,通货膨胀率呈现出波动中小幅上升的特点。
三个周期中,第二轮周期通货膨胀的波动性最大,最大值与总小值相差25.5个百分点,第一轮周期次之,最大值与最小值之间相差16个百分点,第三轮相差4个百分点。本轮周期通货膨胀率主要是国际的因素。 :*19*: :*18*: :*18*: :*22*: :*19*: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