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 b:b b:b
你误解了我原贴的意思,重点在这里:
对市场有些了解的人来说,市场绝没有赌场的味,它绝对是一个活生生会呼吸的自然物体,也没有反科学的行为。我们个人不可以改变它,但可以观察它,了解它的习性,从中轻易提取别人的‘赌注’。
可惜大家观察了解的结果有如古时代时以为地球是平的和太阳绕着地球转一样的愚昧。
问题不是心,而是没有正确的知识,造成了技术也错。 最后这一单追得我气喘。。。。
http://bbs.macd.cn/viewthread.php?tid=1590498&extra=page%3D1&authorid=0&page=333
【2009-07-24】
多伦股份(600696)第二大股东减持1%
本报讯 多伦股份(600696)第二大股东泉州市区经济发展公司在2009年6月19日至2009年7月23日,通过上海证券交易所交易系统累计减持多伦股份无限售条件流通股340.66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1%。
此次减持后,泉州市区经济发展公司仍持有多伦股份2160.30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6.34%,为公司第二大股东。
【出处】证券时报【作者】
【2009-06-22】
多伦股份(600696)二股东减持340万持股
多伦股份(600696)日前公告,2009年5月12日至6月18日,二股东泉州经发通过上海证券交易所交易系统累计又减持公司无限售条件流通股3405600股,占公司总股本的1%。本次减持后,泉州经发仍持有公司股份25009622股,占公司总股本的7.34%,仍为公司第二大股东。
回复 #142 chenyoung 的帖子
:*22*: :*22*: 强哈 买得多哦· · 原帖由 AlwaysRight 于 2009-9-9 10:07 发表 http://bbs.macd.cn/static/image/common/back.gif你误解了我原贴的意思,重点在这里:
原帖由 chenyoung 于 2009-9-4 12:53 发表 http://bbs.macd.cn/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AlwaysRight,以后请多来提醒一些,感谢!
你是看新闻炒股的吗? 原帖由 AlwaysRight 于 2009-9-9 10:33 发表 http://bbs.macd.cn/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你是看新闻炒股的吗?
事件营销在英文里叫做Event Marketing,国内有人把他直译为“事件营销”或者“活动营销”。事件营销(event marketing)是企业通过策划、组织和利用具有名人效应、新闻价值以及社会影响的人物或事件,引起媒体、社会团体和消费者的兴趣与关注,以求提高企业或产品的知名度、美誉度,树立良好品牌形象,并最终促成产品或服务的销售目的的手段和方式。
简单地说,事件营销就是通过把握新闻的规律,制造具有新闻价值的事件,并通过具体的操作,让这一新闻事件得以传播,从而达到广告的效果。
事件营销是近年来国内外十分流行的一种公关传播与市场推广手段,集新闻效应、广告效应、公共关系、形象传播、客户关系于一体,并为新产品推介、品牌展示创造机会,建立品牌识别和品牌定位,形成一种快速提升品牌知名度与美誉度的营销手段。20世纪90年代后期,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给事件营销带来了巨大契机。通过网络,一个事件或者一个话题可以更轻松地进行传播和引起关注,成功的事件营销案例开始大量出现。
总结众学者对事件营销所下的定义,事件营销(Event Marketing)是指为了提高企业、品牌或产品的知名度、美誉度,树立良好品牌形象,并最终促进销售、实现利益,营销者在真实的基础上和在不损害公众利益的前提下,通过策划、组织或利用具有轰动效应的人物或事件,吸引目标受众的兴趣与关注,引导他们口头传播、借助互联网等媒体展开讨论,或亲身参与体验,并且有效地吸引媒体为事件进行免费报道来扩大事件影响力的营销方法。
事件营销,即利用“热点事件”这一载体所具有的轰动性、拉动效应的特点,把广告、公关、促销、组织传播等各种传播方式整合起来形成一种强大的营销传播态势,使得企业的诉求点、要传播的信息,包括品牌名称、企业形象、产品的技术质量信息、招商信息等,与目标受众的关注点,即事件的核心点结合起来,最终达到企业采取事件营销策略以提升企业知名度、品牌形象与拉动产品或服务销售的目的。
4、事件营销的理论基础
事件营销方式之所以有以上特点,与以下三个因素相关。
首先,知觉的选择性。面对大量信息,人们总是有选择地把少数事物作为知觉的对象,而把其他事物作为知觉的背景,而这些少数的知觉对象通常是人感兴趣的信息或由人的好奇心驱动而收集的信息。
其次,群体心理。由于事件营销面对的是整个消费群体,因此对消费群体的消费心理的把握显得尤为重要。心理学研究表明,每个人都害怕孤独和寂寞,希望自己归属于某一个或多个群体,从中得到温暖,获得帮助和爱,从而消除或减少孤独和寂寞感,获得安全感。成员间在发生相互作用时,其行为表现是协调的,同一个群体的成员在一致对外时,不会发生矛盾和摩擦,彼此都体会到大家都同属于一个群体,特别是当群体受到攻击或群体取得荣誉的时候,群体成员会表现得更加团结。(1)群体压力。它往往通过集体的信念、价值观和群体规范对消费者形成一种无形的压力,只要群体的成员产生不遵从群体的标准,就可能受到如嘲讽、讥笑、议论等心理压力或心理处罚。(2)服从心理。它来自于对群体的信任感和对偏离群体的恐惧。(3)从众和模仿心理。它是由于人们寻求社会认同感和安全感的结果,也是对自己缺乏信心的表现。模范的规模一般比较小,而当模仿扩大,成为大多数人的共同行为时,就会发展为从众行为或消费流行。(4)责任分摊。它源于人们决定是由群体作出的,就算受到惩罚,别人也一样要承担的心理。(5)群体规模。群体人数越多,对个体成员的压力越大,个体的服从心理也越强。(6)内部沟通。消费者会将获取的信息及心理感受向群体内部的其他成员转告、传播、倾诉,以求得别人的了解、理解和认同,产生传话效应,驱动多轮传播。因此事件只影响少部分的人是远远不够的,而群体的心理和行为可以令事件营销对大部分人起作用。鉴于成本的限制,企业不必去影响整个群体,只须影响目标群体中的领导者,即影响具备影响力的意见领袖即可。
回复 #140 tongtong969 的帖子
看到它在热身,类似于活动筋骨 :*22*: 看任何价格形态里的量是如何运动的。 b:b b:b事件实验话剧,不追求票房。
回复 #152 chenyoung 的帖子
*d:1*税兄 它开始妖气重了噶 :*31*:
回复 #154 alizeeo 的帖子
胜算已经比较大。明天向上开缺口,拿着,这是最理想的状态。
上冲先出,做下影再开它一枪。 在这贴里也有啊,没早看到,今天作业没抄到,:*31*: ,696没卖,天富没买。 600696,15万的封单,当时谁也想不到卖。
纯粹为了练习,600696明天还可以观察。 :*19*: 为什么我看不出K线里面的内容呢? 原帖由 chenyoung 于 2009-9-9 15:08 发表 http://bbs.macd.cn/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胜算已经比较大。
明天向上开缺口,拿着,这是最理想的状态。
上冲先出,做下影再开它一枪。
好策略,好生动的表达!!!
谢谢!